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吴宝沛 张 雷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学系,香港)
心理科学进展 2012,Vol. 20,No. 9,1467–1478
DOI: 10.3724/SP.J.1042.2012.01467
摘要:妒忌是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优势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包括特质和状态两种界定角度。相似性、自我相关是妒忌的近因,资源竞争则是妒忌的远因,前扣带皮层、腹侧纹状体和腹中侧前额叶是妒忌加工和识别的相关脑区。妒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攻击行为、道德行为、幸灾乐祸、亲社会性以及业绩表现。未来研究可以在善意妒忌、内在机制、进化视角、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关键词 妒忌; 嫉妒; 敌意; 社会情绪; 社会比较; 进化心理学
分类号 B849:C91
案例。因此,理解妒忌心理对于人们的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自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对妒忌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夏冰丽,朱丽娟,郑航月,2008; 杨丽娴,张锦坤,2009; Smith & Kim,2007)。本文试图从妒忌的界定、机制、效应以及群际关系的角度,评述已有研究(特别是最近10年)的成果,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