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楊蓓,遇見叛逆
作者: 楊蓓 / 6995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0月19日
来源: 張老師月刊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N$Hv[DT `1U~0中年楊蓓,遇見叛逆心理学空间1Uo-nxU3pyj

心理学空间8vAfga

張老師月刊 2012/06/11

Y;mXd4ZY,r0HO0

5J%~+t*P+[W0文字/連芯

*G?a'd(qr0心理学空间@3DNNY*N[

攝影/莊明穎心理学空间+e.Z5ePG~ D%Z}

X/j]4\sW0如果你聽過楊蓓對孤獨、自由、親密的悟得,很難不被其清晰的識見所打動。2011年,她應一群漸入中年的學生之邀,進行了五場「叛逆中年」講座,把人人口中的中年危機,化為另一種新的註解和動能。「叛逆」兩字響亮又吸睛,巧妙地切中了她的中年心境。心理学空间8\}:X {QIhsv

心理学空间~ITK dm8H

午間,趁著專訪前,楊蓓抓了十來分鐘閉眼稍歇。

;q\ Q ?0l[0心理学空间 xaKW'wbc-h s@

「我怎麼愈來愈忙啊?」醒後她笑問自己,話中似有疑問,態度卻是認命承擔。

P"@(sS/kS0

sYZ(~ Ew.FsL5I0楊蓓今年剛滿六十。三年前,聖嚴法師辭世,感念師父當年的知遇之恩,她自臺北大學提前退休,全心投入籌備「法鼓大學」。今年初,卸下了責任,原以為可以先鬆口氣,休息一下,未料一堆事務又來敲門;不同的事情,一波接著一波,腳步不曾停歇。

j~p+qzO\0心理学空间_'z6K-Ct

「外境動,可是我的心並沒有動!」曾經,她問過諸事如麻的聖嚴法師,他是如何面對每天大大小小的事?師父是這麼告訴她的。心理学空间 abXQ fM"x

心理学空间!Q$v2Jf%w-WR5^j

後來,她學禪修,學會靜下心來觀自己、看事情,漸漸地,終於懂得師父的話。心理学空间}.vtfM9S7P`

心理学空间/F-T%K8I}b%K

退休,是什麼?心理学空间E4sW `6nE

心理学空间4Z]p/f(y7f,^T!L!Gw

楊蓓屬於人口最龐大的戰後嬰兒潮世代,該世代的人們都已步入中年,是當今社會的中流砥柱,為時代創造了高度繁榮,但是在面對生命接下來的階段,卻毫無指引。

@(M/lyy2}f0心理学空间*T4n.D!D1t

「20世紀最大的文明產物是『競爭』,這樣的社會顯然是青壯年的舞臺,不是為了中老年生活而設的。」楊蓓眼看嬰兒潮世代前半生忙碌奮鬥,但一進入中老年,生活卻必須面臨極大的轉折。心理学空间8Zuu0JcJ+W t

心理学空间 S1z3if5_0Z9b(o {d

過往所有的忙碌卻引出無所從的未來,好似生命看不到前景,意義模糊。於是,一股疑問探出頭來:心理学空间&h-F`j1F1N

~ZAfm q7|J'U\0「我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心理学空间-[Vti`4F#C

~MH3v(\u&~0「日子還要這樣過下去嗎?」

+B(r-G0jV:A_s8B0

0^E*IXi0這分疑慮與憂心,便是這時代「中年危機」的核心。也就在這番衝擊下,人們萌生「為自己而活」、「善待自己」的決心;於是,提早退休、遊山玩水、養生、睡到自然醒……,都是當前「主流」的因應之道。心理学空间~5To7r*G'e lo

.w-h tl3j0未深入思考前,楊蓓也以為理應如此。但看著身邊親朋好友們「放任自由」的生活模式,心底問號愈來愈大:「東奔西走四處旅遊,難道不累嗎?」、「每天睡到自然醒,生活不無聊嗎?」心理学空间t&E(e"E9~eg O

%w"^2l0f1hEaT0還記得五十歲出頭時,就有同事和她聊起退休。她當時訝異回應:「怎麼可以?我們做社會科學的,先前都在講別人的理論知識,這時好不容易自己有所融會體悟,可以說說自己的意見了,這時退休豈不可惜?這是社會的損失耶!」心理学空间^6JJ"?N$OU

心理学空间4ra0v)Ck

她可以體會忙碌大半生後,想要休息一下的心情。只是,她忍不住質疑:旅遊、美食、喝下午茶、睡到自然醒……,怎麼能算是為自己而活?「自己」,又在哪?心理学空间)Bl&I,Q$p7ZbB DQ

mE"?M.FGx*G`/f0中年,看見自己心理学空间Y)Q%@(w[0__ N m

Ig-E@M5vu;aa0「老年的生活品質如何,端看在中年下多少工夫。」在「叛逆中年」講座中,楊蓓直接點出中年的功課並不容易。心理学空间.Z$QpV*Ouol:[d&I

8tg BR;v y'Z i0她表示,長達二十年的中年生涯,有不少功課必須紮實地修;想要擁有自己冀望的晚年生活,就必須先花工夫,趁著中年這階段覺察自己、看見自己,才能讓下一個階段有好的起點和發展。心理学空间w!i+G/r4xbo

PhE1\@uUqs0看見自己,必須從極其細微之處開始。她舉了一個例子:鞋子。向來,她的鞋總會有一端嚴重磨損。一天,她突然聽見自己走路的聲音,這才發現自己走起路來總是又快又急,一腳還沒落地,另一腳就迫不及待地向外跨步,腳掌施力不均,所以造成鞋側特別容易磨損。心理学空间Rud It

心理学空间U3fd8s6{

覺察,開啟了改變的契機。楊蓓開始思索,自己為什麼不能好好走路?有必要這麼急嗎?到底自己在急什麼?有了這樣的看見和檢討之後,她的鞋就不再那麼容易汰換了。心理学空间4c?@7DC

-fr}$T(a$gT0同樣道理,人們進入社會後,全心為生活拚命,為了不斷向前行,過程中的種種疑問和情緒,全都被壓抑隱形了。久而久之,拋下、忽略、麻木,就像疾步的走路方式般,成了不被察覺的習性。

k0oH-lS(X$S PZ#A/L'N0心理学空间tI`-V3Zk

另一方面,年輕時追求卓越的努力,也常看似是自我肯定,卻往往落入為他人而活的漩渦。比方說,女人愛美,塗抹各種保養品;男士為了自信,穿上筆挺西裝,昂首闊步。但兩種行為背後,不都是為了向他人展現「我很好」、「我很棒」?那自己的看法呢?又在哪裡?心理学空间HM!S2^&Jh.P7`+pI

心理学空间F+k8bMwN [AFD

另一個青春期心理学空间+o/bl0DH#xT'Vp

心理学空间;xOs!x'rh?$k

在楊蓓眼中,中年,絕對是最好的自我覺察時機。中年的覺察,便是要讓問題現形,並看見自己用了什麼方法防衛自己,用什麼方法活在他人的眼光底下。心理学空间$ge C*f*QiU

心理学空间3_ul!Z%y y"mUkA

青壯年時期,生活壓得人喘不過氣,根本沒力氣思考;行至中年,生活的壓力稍得緩解,其次,生活、生命的歷練,豐厚了自己的思考廣度和多元性。這時,才有空間,更靠近自己;才有能力,讓自己從牢固的習性中轉變,逐漸走向自己。

0W@*mh5[1w0

%V7?8o+R7f4i1]0「世上絕對『錯』的事情,很少。」楊蓓相信人到中年累積的智慧,必能對此有所體悟。對世間萬物能有靈活、不同層次的觀點,是人到中年才有的本事。於是,中年世代對於自己的成敗與種種遭遇,同樣有能力多元解讀,並從中選擇出一種較能「放過自己」的觀點。

Md5B-TM$DZ0

F4B$PgB:y7{V0優點不見得總是有益,缺憾也不一定吃虧,而有另一番價值;當跳脫優勝劣敗的僵化定義,人對自己的種種就容易坦然、不隱藏,達到「有什麼是什麼」的表裡如一,進而流露「堅定」、「誠懇」的質地。這一切,都必須行至中年才能夠達成。

U3Oay{W L0心理学空间7@,V,U;W+z

「所以,我常說,青少年『轉大人』時,是人生第一個青春期;中年『轉老人』時,就是另一個青春期。只是,不同於青少年的無知和莽撞,中年有著豐厚的生命資源,叛逆,是因為有更多的自覺、自律和自信。」心理学空间wb+dX+mgp5q

心理学空间)\R*s3[+B6j

楊蓓自己正是用靈活的觀點來看待中年。她看中年,有青春逝去的感傷、即將退下舞臺的失落、未來毫無指引的茫然;但同時,卻也因走過青春,成就人生中最豐饒的階段,前方沒有方向也沒有限制。於是,海闊天空。

w(c@%V1e7J9Ir"o0心理学空间t7ry%yA)v,Kha

*     *     *心理学空间"c,VQ4aO4j8u

I$d c0zw"X'W0中年,就像準備為接下來的人生,炒一盤菜。菜能有多精采、豐富,就端看你能掌握多少人生材料、曾為它下了多少工夫。只要能坦然面對、提起的每一部分自己,就可以放下相關的煩惱,化為一道可運用的食材。心理学空间P(DgBR)Up3J

心理学空间1O;By[}!D!E

四十多歲時,楊蓓因為忙碌而搞壞了身體,但也因為出了狀況,促使她開始去思考、去修正、去釐清。覺察得早、調整得快,讓楊蓓得以平安度過中年危機,更讓她可以自在叛逆;相信,楊蓓很享受她的第二個青春期。心理学空间.r@ } v#i

QU ZY$uU.x1],q0【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2年6月號】心理学空间A/b l%_brB0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懂得孤独,才懂得亲密 杨蓓
《杨蓓》
没有了»

 杨蓓


國立台北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工作學系系主任 、專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