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质性研究访谈

定价 ¥58.00

质性研究访谈

本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念与基本理论。在这一部分,作者用四章的内容介绍了和质性研究访谈有关的概念,不仅区分了研究性访谈与哲学对话以及治疗性访谈的不同,而且还从认识论和伦理方面对有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这一部分可以看做是质性研究访谈的基础。第二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十二章的篇幅详细地介绍了质性研究访谈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从确定主题到正式访谈的整个过程,以及对访谈内容的加工建构和会话的语言等都作了详细说明。十分便于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质性研究访谈

作者: 斯丹纳•苛费尔 / 斯文•布林克曼

译者: 范丽恒

出版: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1 世图心理

平装: 362页

ISBN: 9787510052866

原名: Interviews: Learning the Craf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

内容简介

专家推荐

通读这本《质性研究访谈》,我感觉,这是一本质量非常高的有关质性访谈的书籍。相信任何对质性研究(特别是质性访谈)感兴趣,对别人的故事有好奇心,有志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有更加新奇和深刻体验的人,都会从这本书的阅读和使用(做)中受益。

——陈向明 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

好书在于开卷有益。虽然质性研究方法近年来逐渐为大家所熟悉,但是,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于这一方法处于现学现卖的状况。在这种背景下,本书就有了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金盛华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导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及社会心理学分会会长

一本从科学研究的视角解读质性访谈本质的书,一本从实际操作的视角分析质性访谈流程的书,一本从认识论的视角概括执行访谈结果的书。一本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乐国安 南开大学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和了解访谈研究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帮助有一定基础的研究者从更高的层面来认识和把握访谈研究的方法。作为一名社会研究者,我十分高兴地向广大读者,特别是向社会研究人员推荐此书,希望这本著作在大家的研究实践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风笑天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质性研究访谈》的两位作者Steinar Kvale和Svend Brinkmann在质性研究访谈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可惜前者现在已不在人世。我们现在读他的书,不仅能够掌握他所倡导的方法,而且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侯玉波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内容简介

如果你想知道人们是如何理解他们的世界和生活的,为什么不跟他们谈谈呢?

 

作者简介

斯丹纳•苛费尔(Steinar Kvale)

丹麦奥胡斯大学(University of Aarhus)教育心理学教授,质性研究中心主任,旧金山赛布鲁克学院(Saybrook Institute)、迪尤肯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西乔治亚大学(West Georgia University)和卑尔根大学(University of Bergen)客座教授。

出生于挪威,毕业于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随后获得德国洪堡奖学金于海德堡大学继续进修。长期致力于现象学、诠释学、辩证法等大陆哲学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启示研究。研究考试和成绩评定,并出版《考试和统治》(prüfung und herrschaft,1972)一书;编写《质性研究的效度问题》(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1989)与《心理学和后现代主义》(Psychology and Postmodernism,1992)。曾和克劳斯•尼尔森(Klaus Nielsen)合著《学徒训练:作为社会实践的学习》(Mesterlære-Læring som social praksis,1999)和《实践学习景观:“做”中“学”》(Praktikkens Lærings- landskab – At lære gennem arbejde,2003)。

于2008年逝世。

斯文•布林克曼(Svend Brinkmann)

丹麦奥胡斯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质性研究中心成员。曾在奥胡斯大学和牛津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在奥胡斯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当时研究的内容为心理学的道德前提和蕴意,并在此基础上出版《道德科学的心理学》一书。研究兴趣包括质性方法、道德探究、心理哲学、人类科学的研究方法(如,实用主义、诠释学和后现代主义)等。曾编写《杜威:介绍》(John Dewey-En introduktion,2006),与塞西莉亚•埃里克森(Cecilie Eriksen)合著《自我实现:对无限文化发展的批判性讨论》(Selvrealisering-Kritiske diskussioner af en grænseløs udviklingskultur,2005),与兰纳•坦哥达(Lene Tanggaard)合著《心理学:研究和职业训练》(Psykologi:Forskning og profession,2007)。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访谈研究简介 1

第一部分

研究性访谈的概念化

第二章 研究性访谈、哲学对话以及治疗性访谈 25

第三章 质性访谈的认识论问题 51

第四章 质性访谈的伦理问题 67

第五章 质性访谈技术学习 89 105

第二部分

如何进行访谈研究

第六章 确定研究主题设计访谈研究 107

第七章 正式访谈 131

第八章 访谈的不同形式 153

第九章 访谈的品质 173

第十章 访谈的转录 189

第十一章 访谈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203

第十二章 访谈之意义分析 215

第十三章 访谈之语言分析 235

第十四章 访谈的折中分析和理论分析 251

第十五章 效度的社会建构 259

第十六章 报告访谈知识 285

第十七章 访谈的会话 313

附 录 学习任务 337

术语表 343

参考文献 349

试读

作为研究的会话

质性研究访谈尽可能从被试的观点了解世界,展现其经验的意义,以揭示其所生活的世界,而不对其做出科学解释。访谈研究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一项简单直接的任务,拿着一台录音机然后请某人谈论关于某些有趣主题的经验,或是鼓励一个人说出自己的生活故事。访谈看似简单,然而,要真正做好却非易事。研究性访谈涉及会话技能的培养,而大多数成年人凭借提问的能力而拥有这种技能。

会话有多种形式,包括在日常生活中的、文艺作品中的以及专业领域内的会话。日常会话包括有关信息交流的闲谈、争论、正式的谈判,以及较深入的私密交流。在文艺作品中,戏剧、长篇和短篇小说都包含不同类型或长或短的会话。专业的会话包括媒体采访、法律审讯、学业口试、哲学会话、宗教忏悔、治疗会诊,以及在此讨论的质性研究访谈。这些会话形式采用了不同的规则及技巧。

不同形式的访谈为不同的目的服务:媒体采访是为了记录和报告社会中的重大事件,治疗性访谈是为了改善人们生活中令人消沉的情境,而研究性访谈是为了形成知识。不过,这些访谈形式并非必须严格区分,因为质性研究访谈有时与媒体采访很接近(反之亦然),而且一些质性研究者也将其访谈过程描述为促使人们生活发生改变的治疗过程。

研究性访谈是基于日常生活会话的专业会话形式之一;它是一种观点互动,在访谈员与受访者间的互动中建构知识。一次访谈就是一次观点的互动,是两个人就一个共同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的观点互换。人际互动与知识形成之间的相互依赖是贯穿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后面的论述中,我们从广义上使用“知识(knowledge)”这个术语,即涵盖了日常获得以及得到系统验证的知识。

图1.1所示的是一幅双歧图,是丹麦心理学家Rubin在研究完形视知觉中图形/背景现象时的一个例子——它可以看成是两张脸或一个花瓶,但不可能同时看成是脸和花瓶。我们用这个图形为例来说明“访谈会话是观点互动(inter views)的”这一看法。我们可以将关注重点放在这幅双歧图的两张脸上,把它们看做是访谈员与受访者,访谈就是这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或者,我们也可以将关注重点放在两张人脸之间的花瓶上,把它看做是由访谈员与受访者的观点互动所建构的知识。认识者和认识内容之间、知识构建者与所构建的知识之间彼此转换。访谈的这种双重性——它所导致的人际互动和互动知识——将贯穿本书的每个章节,关注重点将在人际互动与由互动形成的知识之间交替进行。

意义编码

在社会科学中,编码和归类早已是文本分析的方法。编码是以一个或多个关键词与文本片段形成关联,以便随后对一种观点加以确认,而归类是对某种观点进行更系统的概念化,以便于量化。不过这两个术语通常是可以互换的。编码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它是访谈文本的扎根理论、内容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关键部分(参见Gibbs, 2007)。

在1967年由Glaser和Strauss进行的质性研究中,编码在扎根理论方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开放编码(open coding)的意思是指“数据分解、检测、比较、观念化和归类过程”(Strauss & Corbin, 1990, p. 61)。与内容分析相比,编码在扎根理论方法中不必被量化,但要对编码之间的关系以及编码与情境和行为结果的关系进行质性分析。对于访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程序来说,编码也已经成为新程序的关键特征(参见第十一章)。

Glaser和Strauss最初的构想非常重要,它使质性研究者能够在编码研究过程中通过呈现明确的策略来提供访谈这一方法的合理化证据。扎根理论的目的并非是检测现存的理论,而是归纳性地发展理论。具体地说,采用扎根理论意味着对材料进行全面的编码,而且正如Charmaz(2005)所说,编码是及时的、简短的,是对受访者所描述的体验或行动的界定。目的是为了进行归类,以获得所要研究的体验和行动的全面资料。数据实例要不断地进行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比较,这就会产生新的数据样本和理论上的内部备忘录。如果进一步的编码后没有出现新的见解或解释时,就要进行更集中的编码,分析也逐渐从描述性的层面转换为更加理论化的层面。

正如Gibbs(2007)明确指出的那样,编码需要采用“编码备忘录”,研究者可以记录不同编码的名称,由谁承担哪一部分材料的编码,编码完成之后的数据资料,编码所使用的定义,以及记录研究者对于编码的一些想法(p. 41)。编码可以由概念驱动,也可由数据驱动,以概念驱动的编码所采用的是由研究者事先编好的那些编码,这些编码可能是通过查找相关材料或是查阅该领域的现有文献而获得的,而以数据驱动的编码是指研究人员在开始时并没有编码,是通过阅读材料进行编码的(例如扎根理论)。原则上,任何事情都可以被编码——Gibbs提出了如下例子:特定的行为、事件、活动、策略、情况、意义、标准、符号、参与水平、关系、条件或限制、结果、环境,也可以是一些反应性的编码,即记录研究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pp. 47-48)。

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大量的交流内容进行系统定量描述的技术。它是在二战期间发展出来的,用于对敌宣传的研究,从那以后一直被广泛用于媒体分析。将文本意义编码为不同的类别,使得量化文本中特定主题的被提及率成为可能,并且主题的频次也就可以与其他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

当编码采取归类(categorization)的形式时,冗长的访谈内容的意义就被缩减为几个简单的分类。当编码形成固定明确的分类时,一种现象发生或未发生就可以用简单的“+”或“-”号表示。某一观点的强弱程度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数字范围(如从1到7)表示。因而,归类将大量的访谈内容缩减或结构化为几个表格和数字。归类可以提前进行,或者可以在分析期间临时进行;它们可能来自理论或者来自方言,同时也来自受访者自己的俚语。将访谈进行分类能够为大量的访谈稿提供一个概要,并且也有利于比较和假设测验。

在Kinsey及其同事所进行的访谈研究中(1948;参见视窗6.6),虽然受访者的陈述没有用普通的书写方式记录下来,但是在访谈期间与之相关的几百个主题,已经根据访谈前界定好的编码表进行了编码。因此,这项研究并未对访谈做质性的描述,所有的研究结果以大量的表格进行了量化报告。在访谈过程中,直接编码可以对谈话做同步的记录,并且不必重复或打断被试的谈话,完全不需要放慢访谈速度就可以获得完整的故事。在访谈过程中做记录可以增加编码的准确性,因为被试就在当场,可以在现场直接提一些临时需要澄清的问题。现场编码更有助于确保被试的匿名化。不过,尽管后来一些人质疑对基于被试的随机选取而获得的统计结果,但在研究中采用质性访谈法仍然未受到关注。

以成绩的访谈分析为例来说明一种基于访谈转录稿的归类形式。针对30名学生所做的访谈,共转录了762页,归类的目的是为了检验研究假设,即在学校里采用成绩来衡量学习会影响学习与社会关系。图12.1显示了一种成绩观点的某个主要维度——“与老师的关系” (其他的主要维度是:与同学的关系、自我概念、时间关系、情感关系、学习动机和学习形式)——的八个子分类。这些分类来自教育文献和预访谈,并且都进行了界定(例如,“吹嘘——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试图给人留下一种他要比他实际知道的还要多的印象”以及“阿谀奉承——学生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试图赢得老师的赞同”)。两位编码员各自对30份访谈进行归类,他们的编码被综合在一起。图12.1展示了在 “与老师的关系”这一维度的八个子类别中30名学生中认同或不认同的人数,总的来说,结果支持了成绩影响学校中的社会关系这一假设(Kvale, 1980)。

对学生陈述内容的意义进行归类有以下几个目的:(a)归类使大量复杂的访谈形成了结构,并且当以图形的形式呈现时,可以对受访的30名学生的成绩行为的发生频次有简单的概况了解。因而,如图12.1所示,用7个数字就报告了762页访谈转录稿中关于成绩的态度和行为程度的主要结果。(b)归类使检验成绩影响学习这个假设成为可能。(c)如图12.1所示的归类概要给被试提供背景去判断在同时进行的质性分析中所引用的例证在整个访谈材料中的典型性,并且归类可以在某种程序上来对抗性地平衡一些选择性解释。(d)归类使调查处于不同组的30名学生在成绩行为上的差异成为可能,诸如男女性别组以及高成绩组与低成绩组的学生。(e)量化也使之与其他有关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进行比较成为可能。(f)归类本身可以检测编码员的信度,这使得对于访谈员信度的检测成为可能。

对访谈的启示:当涉及非此即彼的决定的归类时,最好采用严格的预访谈来确定分类并在访谈中进行审慎的探索,以明确所陈述的内容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如果只能在进行访谈和分析时才能得到编码或分类,那么在访谈过程中获得对特定现象丰富的描述对于以后进行编码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焦点小组访谈

尽管学术性访谈通常是一对一的访谈,但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研究者就开始采用小组访谈,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小组访谈才被广泛采用,当时市场研究者为了调查消费者的动机和产品偏好,发展出所谓的“焦点小组访谈”。如今焦点小组访谈被广泛应用于消费者研究和其他多种目的,从谷物的推广到政客的市场调查。它们还被应用于如健康教育和社会项目评估等多个领域,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被应用于学术性社会研究。

一个焦点小组通常是由一位主持人带领6到10名被试组成的(Chrzanowska, 2002)。它是一种以非指导性的访谈风格为特征,以鼓励小组成员聚集于主题而提出各种观点为主要目的。小组主持人引入要讨论的话题,并促进交流。主持人的任务就是营造出宽松的氛围,以便于小组针对某一话题随意表达个人的不同观点。焦点小组的目标并不是针对所讨论的问题达成共识,或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对一个问题提出不同的观点。焦点小组访谈非常适合于新领域内的探索性研究,因为活跃的集体互动比个人访谈可能产生更自然与更有感染力的观点,而个人访谈则产生更多认知观点。就敏感的禁忌话题而言,小组互动会利于表达那些通常无法获得的观点。不过,小组互动降低了主持人对访谈过程的控制,活跃互动的一个代价就是有些混乱的访谈转录稿。

标签

认识论 世图心理 质性研究

评论0

最新评论

心理学分支 » 心理学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