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为了呼唤父母之爱——观《乔布斯》有感
顾亚亮 作者: 顾亚亮 / 576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9月28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M4iy q*{"w0
S(C.p,IE6u!G&WNMN0       斯蒂夫·乔布斯IT界的一个传奇。他活着为了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为了呼唤从未获得的生身父母的爱。心理学空间d5L.kST5f^t4W'A
       在三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一直在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用产品触动无数用户的心灵。也正是这种对产品与人心灵的统一性的过分追求,造成他对人性的忽略。最终导致人性与产品的分裂 ,造就了这样一个残缺的苹果。心理学空间2{-Kz&Jt-V

 
心理学空间/PI qH(Z \ H;?gJ(L

而这一切与他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不无关系。他强烈的质疑“为什么有人能够把那么可爱的生命像垃圾一样的丢弃”,试图从神秘的印度寻找平复心灵的妙药无果,女儿却不期而遇的时候,他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以最强烈的情绪否认这个他创造的生命,他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生命的创造者,尽管他时常为拒绝这个生命潸然泪下。心理学空间$d:mg V(A)n

u9S~Q0vCj,r%l h0因此,一个内在缺乏缺乏安全感的人只有不断的震撼世界,创造不可能的奇迹,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才能引起世人的注意,才能用这种行为去告诉抛弃他的生身父母,你们丢弃的是一个能让世界为之震颤的人,你们是错误的,也许是在质疑父母,如果你们没有做好准备,为什么要创造出我这个生命,如果我是父母的原创,我所做的一切就必须是原创。他用这种特立独行的原创行为和那个创造他的父母永远的链接在一起。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的生父母只是原创的开始,他却创造了无数的原创……心理学空间0q!App$u

B)cCqa+x0在这中无法填补的心灵悸动中,乔布斯成为了“人际关系的混蛋”,他混乱的人际关系,糟糕商业合作,人际关系中情感的不确定性。使乔布斯有了一种原创的独裁欲,他创造了另一种1984,苹果世界中权利与控制一定是属于乔布斯的,有乔布斯的苹果则生,无乔布斯的苹果则没有悬念的走向没落。心理学空间NcX%ee;rKm:u

心理学空间1_{(M$a l

乔布斯成功了,这也许就是洛克菲勒说的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心理学空间1{;rp c8Ox3Y

1E3V{D9DPSa0但是另一方面,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功也充分诠释了过分科技创新,导致人心灵的异化,很多时候带来的不是幸福。科学终究为人类服务的,更多的是为人的心灵找到归属,乔布斯的故事是否能让我们愿意寻找更好的心身和谐之路,让发烧的地球降降温?

3G7B0e!Z}7u0

P#CeNYa\2c0随着,2011年10月5日乔布斯的去世,那颗残缺的苹果终于回归创造他的大地母亲的怀抱,获得了永恒的安宁,在母亲的怀抱里,他终于不再创造。

r-b@ z ir"{(D}7fo0心理学空间0A2d}#hGS6v2_

预告片心理学空间@S:m%T;p7Ab;KKn
/p>

f$q-B,D/l0U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公路之旅修补爱:《开往心方向》 心理电影评论
《心理电影评论》
《共食家族》-蟄伏肉身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