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脉络
作者: 心理空间 / 13468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h5rNhq;D3~\0  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脉络

md2K OdZ0\K0 心理学空间] AC Z]d

──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

8s a+l3A#k0

x6N9L8Z|/EY&]0vf(q0四、以阿诺德为代表的认知―评价论

I/~'y.q E0 心理学空间GBq#yU/\

(一)阿诺德的评价―兴奋论心理学空间 C0ohH4u7gF

u |C S ApO&j0美国女心理学家阿诺德(Arnold, 1950)作为情绪的评价(认知)理论的代表,也是评价理论的先驱。她强调,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即愉快或不愉快等情绪的发生,决定于对感觉刺激的评估。她举例说,在树林里感觉到来了一只熊,会引起惧怕,但在动物园里看一只熊,就不会产生惧怕。这个区别显然在于对情境的认知评估。认知和评价是皮质过程,因此,皮质兴奋是情绪行为的基础。阿诺德认为,情绪反应包括内脏和骨骼肌的自主变化,从外周而来的反馈感觉是以皮质的评价为前提的。她认为,詹姆斯把自主系统活动的反馈看做情绪意识的基础,强调情绪是来自自主系统的反馈。而阿诺德对情绪的发生所强调的,则是对情境的评估。阿诺德认为,外来信息在脑的加工中引起的生理激活模式和产生的认知评价的作用,是加强或削弱这样或那样的情绪的机制(1950)。生理激活模式、认知评价和情绪三者,在此时被整合起来而成为行动的动机。被激活的个体就被一定的适应―选择行为所支配了。心理学空间(H|J Wb3A

心理学空间d&i4q9Jp

然而,由于阿诺德强调皮质兴奋对情绪体验的作用,因此她否定坎农的皮质抑制学说。对这个问题,后人如格罗斯曼(Grossman, 1967)提出,通过低级中枢的皮质抑制,应当包括抑制和兴奋两个方面,从而认为坎农和阿诺德所强调的都是不完全的。

/wr8I:j C+w0

K2zf+wD6Au.gOX7_0阿诺德的评价理论概括了60年代以前的情绪生理学的成就。她把皮质下的全部过程与皮质的作用联系起来,把情绪与认识联系起来,提出的是许多学者所能接受的、较为完善的情绪评价理论。在她的学说推动下,人们概括了情绪产生的三个来源:外部环境刺激、身体生理刺激和认知评价刺激。评价学说的成就,在情绪的发生上,兼顾了体内和外界、皮质和皮质下以及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的联系。阿诺德总结了包括詹姆斯―兰格学说在内的各学派的成果和精华,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空间;^z~)[r{)l

{8J&W FS.a&b0(二)情绪的信息加工论心理学空间(C/`l%x2u_%J&V1wV

(Cn%z.x&X;J3}(F0信息加工理论的兴起,引发了心理学革命性的变化。在行为主义统治心理学的半个世纪之后,心理学家锲而不舍地试图探索复杂的心理活动,如理性思维的奥秘。在此过程中,于20世纪中叶迎来了信息革命时代。出人意料的是,信息加工理论对心理学的影响,结束了以行为主义理论来解释心理现象的束缚,引起了心理学,尤其是认知过程的革命性改变。

q:d1J2l,g c2}0 心理学空间gA*M-o;M$k"m6Z

以信息论和控制论为基础,在计算机的研制中试图模拟人脑的功能,成为学者们的思路之一。他们从刺激与反应、输入与输出、存储与记忆等概念中得到启发,终于发明了计算机。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创造,又启发了心理学家对人脑功能的深入探索。

h&ep8uj,I"k!L0

&E`km1z3ym${0长期以来,心理学家致力于把对心理的解释建立在更科学的基础之上。此时,他们借助于计算机的机理,把人脑理解为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在信息加工观点研究的具体化过程中,深化了人们对认知过程的内部结构及整合机制的认识。诸如对外来信息的筛选、对信息的储存和提取、作出决策和问题解决的细化过程,导致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心理学空间.Qtk%u6]

?h^`4z.n6{r0心理学家发现,在人脑的加工过程中,与计算机不同的是,情绪是理解人脑信息加工的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而作为心理现象的情绪在计算机中存在吗?它的加工机制是怎样的?对于这个问题,计算机研究暂时还不能解决。然而,心理学家却不能回避人脑这个“计算机”在人的心理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机制和它的作用。事实上,整个人脑的活动,均被卷入到情绪的发生之中。除了情绪本身的机构之外,它的发生更加依赖于人的整个认知经验(Lindsay & Norman, 1977)。 从此,情绪研究与认知研究、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在理论上联系起来,成为进一步理解情绪及其机制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空间7~.u-jPF

(@(Ea ^3z9C0当外部事件作用于人时,对当前的知觉材料的初加工,称做编码。最初的编码,引起对过去经验中储存的记忆材料的选择和提取,进行思维的整合,产生某种预期或判断, 这个过程称为再编码。在当前事件与人的预期或愿望(内部模式)一致时,人的行动就将平稳地进行。此时的情绪状态会是比较静态的。然而当现实事件与预期和愿望有足够的不一致,或预料到无力应付时,由大脑高级部位操作的认知判断就会使脑的低级部位迅速激活,并释放适当的化学物质,打乱原来建立的内部模式,激起某种形式的情绪。这时伴随而来的机体过程,诸如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过程的变化,服务于人如何应付当前事件的需要,带有很强的适应性。

VYN:nt!J\5SY0

+\){A7rN}.Q,\/O!v0有机体是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可以自动地调节自身,以维持有机体生理过程的平衡。正如前面已提到的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自动调节,把有机体作为一个整体,通过人的行为与外界环境取得平衡,保证人的生存。人脑的作用在于,上述的自动控制所携带的心理属性和能量,即思维评价、情绪动机等,对外来信息的加工整合,实现人的适应行为。例如,不利于人的现实事件引起的神经生理过程,会导致愤怒和搏斗,搏斗行为的反馈又加强神经生理活动,展现了一个循环的控制系统。

#s,Fu1|UpT0

#Z$a{@6G)C@0当我们把信息加工观点与神经科学的成果联系起来看时,可以说,情绪的研究应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个是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另一个是情绪与神经活动的相互影响。人脑的神经生理过程是心理的物质载体,心理是人类适应力的高级功能。心理学空间x9_$_*t.y O

q*ze+\2x0(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心理学空间.o4Rn?Z

心理学空间}7`OYq:{(Cm.a(?:i

情绪的认知理论家,以拉扎勒斯(Lazarus, 1970)为代表,从心理学的角度,填充了信息加工过程的心理内容,深化了阿诺德的评价概念,着重于外界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就是认知评价。拉扎勒斯主张,认知过程按照刺激事件对个体的意义,对输入的刺激信息进行筛选。因此,知觉和认知是刺激事件与情绪反应之间的必不可少的、动态的加工内容。刺激事件只有通过对它的认知评价加工才能产生情绪。

(GPYw1EA6b L @0

+ll'E1V1u0拉扎勒斯把评价概念扩展为评价、再评价过程,并加入了应付概念。他认为,评价过程是实际发生的策略选择、交替的认知反馈的过程。评价包含对知觉的再加工和筛选、从记忆中提取有用的材料,直到作出应付策略和决策等认知因素的交替反馈。这样复杂加工的整合,才完成了整个的评价过程。最后引起身体反应及行为反馈,并采取应付行动。然而,评价过程是多回合的,应付是对情境的再认识,是情绪行为。应付行为是主体改变情境的积极过程,应付策略可以改变原初的评价,它包含在整个的评价过程之中。情绪在此过程中发生,也随着认知加工过程的改变而改变。心理学空间#Si m,ne

心理学空间3P.R%n d2rL p)r

拉扎勒斯强调,情绪是一种多维量综合模式反应,不能把情绪归结为单纯的生理激活、单纯的内驱力或动机。任何情绪都不是由单一成分所决定的,它是一种多维量反应。拉扎勒斯概括出,每种情绪都包含着生理的、行为的和认知的三种成分。每种情绪均含有:(1)特定的评价―情绪反应的基础因素,如知觉到危险的威胁或对安全的期待;(2)特定的生理变化―生理因素,如愤怒或恐惧的生理模式;(3)特定的活动倾向―行为因素,如亲近或回避反应。这三种因素是构成情绪反应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整合为情绪提供特定的标志。

cT-Rc v D!w0 心理学空间YMVlv)rw

拉扎勒斯的理论端正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和哲学有关情绪与理智绝对对立、互相排斥的观念。脑的古老部位经常被看做情绪的机制,然而,脑的古老结构在进化中也同样得到了发展,到人类达到最高的阶段,而且对认知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不能把情绪看做特别原始的功能。个体经验受社会文化的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认知评价和反应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把情绪从原始的生理―心理反应的范畴注入到社会文化的范畴之中。

dN!V R2T6}:T0 心理学空间MP,n1qLs-@:~~D

情绪的认知论继承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但它丰富了脑内信息加工的内容,在情绪理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t T~7J8K;b#}e0

-Rl,DY y;wEX0五、伊扎德的情绪分化论

,buik4W(nz0 心理学空间+o/m[fGK+k

人们多种多样的情绪,无论在种系的发生上抑或在个体发展上,是怎么发生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布里奇斯(K.Bridges)就曾经提出过一个婴儿情绪发展的时段模型,但是缺乏具体的分化反应标准。斯皮茨 (Spitz, 1965) 提出了婴儿情绪分化的两个时段:2~3个月以婴儿发生“社会性微笑”为标准,7~8个月以婴儿发生“陌生人接近”恐惧反应和“母亲离去”焦虑反应为标准。这两个标准已成为广泛应用的可靠模型。其后,斯洛夫(Sroufe, 1979)提出婴儿具有一种单一的基本情绪发展系统,即每种情绪都是独立发展的。这个观点难以解释情绪的逐渐分化及混合情绪的发生。例如,从警觉到恐惧、从恐惧到愤怒等情绪的转化,都有着复杂的认知整合。

o%p2~Xnx0g:CA0 心理学空间NX5Z0Tym0B

伊扎德(Izard, 1978) 指出,不能以单一的根源去看待实际的情绪。他认为,个体情绪发展的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在适应中发生的。例如,新生儿出生后就会显示痛苦表情,但是只有到4个月时才会发生愤怒的表情。因为只有到这时婴儿才能处理或应付环境事件。情绪与环境事件不是一对一地发生的。环境是一种复合因素,某种情绪的发生可以来自不同的环境,表现为不同的等级,这是复合环境可能被分化的结果。没有哪种情绪是单一地发展起来的,也难以用一个指标完备地描述它。伊扎德把情绪的概念用三种因素来标示:(1)情绪体验感受状态;(2)脑和神经系统活动过程;(3)情绪的外显形式──表情。心理学空间"Z;s+n`2~2BC4v$jh

心理学空间FS{k^_/l*N } j'b

基于情绪的动机性质与适应性质,表情是人类进化中留传下来的适应痕迹。表情不但是人脑低级结构固定下来的预置模式,而且是大脑的产物。伊扎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脑的发育,儿童的情绪也随着增长和分化。每种具体情绪都有各自不同的面部模式。儿童情绪在数目上的增长与脑在体积上的增长联系着。脑的增长和心理过程的复杂化,与表情产生的生理机制的变化是同步的(Izard,1977,1978)。由埃克曼(Ekman, 1984)领导的研究表明,表情既具有跨文化的先天性质,又具有习得性和社会性。学者们通过对婴儿和儿童表情的研究,探索人类基本情绪的发生和属性,以及情绪在发展中的社会化特征。

?*IP8xs4h/m/~#?6]0 心理学空间+M-qLg*f#yE%@

伊扎德的情绪分化理论自成一派,归纳为以下几点。

9l RoNy8y3H0

3~ bAa;p_}'C%Tgv2C0第一,情绪具有神经生理的和通过骨骼肌表现为表情的功能成分。神经生理方面,涉及情绪产生的“大脑皮质―皮质下”的联合活动。情绪表现方面(包括面部表情、声音表情和躯体姿态表情),尤其是面部表情,既是生理的“脑―面部”的反馈活动,又是社会性的“认知―交流”行为。情绪过程与体验是“大脑皮质―皮质下”、“脑―面部”反馈,以及“认知―交流”行为三部分整合活动的结果。表情在“认知―交流”中,在儿童社会化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D+jL mg`&n0 心理学空间 c3CD7@4E7At"Ga B D

对基本情绪来说,情绪表情的神经机制是与生俱来的。它们在婴儿期陆续地自然成熟。婴儿出生后生活在成人的哺育环境中,其中包含着人际交流的刺激作用。由于婴儿生来具有表情的先天模式和感知面部表情的先天机制,从而使婴儿从出生1~3个月内就能进行情绪交流,而不必去学习基本情绪表情的表达和感知。婴儿表情的编码、译码的神经程序和情绪信息,一方面对生存和适应是关键性的,另一方面影响与他人交往关系的发展。心理学空间8N#hm~e!_

心理学空间%t i|8cO7E9F

第二,情绪是在“认知―适应”中分化和发展的,是与外部特定的刺激情境联系着的。一种环境刺激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或者,不同的环境刺激可以引起类似的情绪。这种复杂状态的发生,依赖于认知、理解、行为和情绪各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发展阶段的不同。就以“陌生人接近”和“母亲离去”这样婴儿典型的刺激事件来说,婴儿的内部情绪状态、事件发生具体情境的不同,或婴儿的年龄阶段差异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陌生人愉快的面孔,可引起3~4个月婴儿的微笑;婴儿长到7~10个月时,同样的陌生人的愉快面孔则可引起婴儿的惊吓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同样,母亲离去可能引起早期婴儿的视觉追踪,从9个月到2岁,这样的分离会引起痛苦、恐惧或愤怒。由此可见,婴儿的基本情绪是在认知―适应中得到发展的。把适应的概念引入认知,就是把情绪引入认知。这说明了认知的机制不是独立于其他心理形式的过程,认知一旦与期望联系起来,任何可能的情绪都会同时发生,以驱动人的目的行为。

X9[B!Dz j0

'v+UfnM$d-u&K-j0第三,由于躯体神经系统的活动是可控制的,通过表情动作对情绪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儿童的长大和社会化,随着认知―动机的发展与情绪的分化二者的结合,情绪也日益复合化起来。例如,愧疚情绪就含有认知―动机的成分;愤怒与轻蔑的结合导致敌意情绪,含有更多的认知成分。情绪通过表情受到调解与控制,它可以被增强、减弱或掩盖,影响着对情绪感受的自我觉知。人对情绪的调解与控制能力,无论对正常行为,或对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均有明显和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空间&n&qE!D*HMv0c

7aX X8t R!wLK:?4e0作者后记心理学空间 R/w4j8{i&I#\&|+td

$FBd2EJF5Y^0本文所综合的三篇论文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完成的。当时情绪研究领域尚处于理论蓬勃发展、多种观点莫衷一是、学派林立的时期。然而,经过二十几年的理论争论和科研实践,各学派逐渐互相承认和互相吸取正确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心理学空间$q)Y i)~ H2Cw

心理学空间'R*f$O&q-@%Wrq

参考文献

&p!Y,jH#^rRx(?3^0

T,@#A9V \sH0孟昭兰(1981).从信息加工观点看情绪.心理科学通讯,5,1~6.

#["a_ jZ e1T0 心理学空间*^&D f"r6u*Tl9a+s;S[H$s

孟昭兰(1984).情绪研究的新进展.心理科学通讯,1,38~43.心理学空间$qH1j k!]

)O K5p o,]8Vc*B0孟昭兰(1985).当代情绪理论的发展.心理学报,2,209~215.心理学空间1ddF*cY#Du$^+v

心理学空间q9]*kz}J#nki

Arnold, M.(1950).Emotion and personality.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dgUz;m

OfW5zy0Bower, G.(1981).Mood and memory.American Psychologist, 36(2), 129-148.心理学空间F,Mt U&_(~

心理学空间u*tE0`VYi_ qT

Cannon, W.(1915).Bodily changes in pain, hunger fear and rage.New York: D.Appleton & Company.

kNg6ooU\"~0

(e;oL^m0Darwin, C.(1872).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London: John Murray.心理学空间m9K`} d7z j\ f

z-XUPj` P%K0Descartes, R.(1970).Descartes’ philosophy works.New York: Avon Books.

?3yTX%RQ[s0 心理学空间6V [%uW"D5mR

Ekman, P.(1984).Expression and the nature of emotion.In K.Scherer and P.Ekman (Eds.), Approaches to emotion.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h ~.?5C7T_v[0

.g([9S,dWN0Grossman, S.(1967).Physiological psychology.New York: Wiley.心理学空间d2UR;tQ l;^ eM

c/sY,CT u'X8J0Izard, C.(1977).Human emotions.New York: Plenum Press.心理学空间*vUq3d oSa

pA)}6n}1QzJ(v7\0Izard, C.(1978).Emotion as motivation.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26, 163-200.

Be8^6Z:cio1T;b%U$v0 心理学空间6L4kT _ `5r"MT+w

James, W.(1907).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Macmillan and Co.Ltd.Reprinted in China,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心理学空间} @&tA#|'bU9T

6q@S `(@,@i0Lazarus, R.(1970).Towards a cognitive theory of emotion.In M.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s.New York:Academic Press.

ka@Uu0 心理学空间5T0@ `;aPM/ML

Lazarus, R.(1984).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0E{Q'u3C"B*@x2Y f0 心理学空间 ph-^8_'_SS6V!IS

Lindsay, P.& Norman, D.(1977).Hum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New York: Academic Press.

bh,i,qM0

/M2rvx\`4L.R3nws%z0Pribram, R.(1970).Feelings as monitors.In M.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

)YY.a8h{5TTq%_5M0 心理学空间w O-\|B$aVg iA

Spitz, R.(1965).The first year of life.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eJk }-P#\,X"]

心理学空间b6t"s!_HSU

Tomkins, S.(1970).Affects as the primary motivational system.In M.Arnold (Ed.), Feelings and emotions.New York: Academic Press.心理学空间M:A q'ql3`,P)uF

3w?,_1TI8A,P0Young, P.(1973).Feeling and emotion.In B.Wolman (Ed.), Handbook of general psychology.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Hall.

(x6M:]x-s7lJ-Bp5U0 心理学空间]0k^W&e y8@6\%a

Zajonc, R.(1980).Feeling and thinking.American Psychologist, 35(2), 151-175.

0h#RP9p$uHy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 孟昭兰
《孟昭兰》
没有了»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