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吗?
作者: 王分分,祝卓宏 / 4584次阅读 时间: 2015年4月25日
来源: 中科院心理所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Jaq W!}|$s0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吗?心理学空间"SQQ1FQy+QA QG\

心理学空间9@2]Q1OB:P$Un2C3WN$D

新闻事件:心理学空间i?.D6U0lIQ7F

心理学空间 e*_'Z\?1r

2015年4月16日,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心理教师的辞职信在微信朋友圈备受关注,较于当日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而言,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带来了更多有关梦想和情怀的讨论。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为了情怀,各行各业引发了离职潮。世界很大,你想去看看吗?那么,离职是实现情怀的唯一方式吗?虽然源自网络的离职潮报道的真假尚不得而知,但我们仍然要问,当我们在谈论梦想和情怀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心理学又会给出怎样的答案呢?

hO-E/h DE0

心理学空间.^u1~Fs*mRHO#y5h)]

3|.H K:WEKgw0心理解读:心理学空间l[H$M^({#U)tr+ee0B

h5Z#TA9{0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为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心理学界对生活满意度的内涵尚未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了如下定义:生活满意度是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生活质量做出的总体评价。对生活满意度的判断是基于个体对理想的标准和现实状况的比较,满不满意是基于个人自己的标准,而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因此生活满意度是个体的一种主观判断。

[!F6J v(f0r0{i?0

K)fV e%^#t0~x0当我们在谈论梦想和情怀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谈的就是“生活满意度”。梦想和情怀是我们理想的生活或者人生状态,或者就是辞职信中提及的“大世界”,对大部分人来说,“大世界”都不在此时此地,而在远方,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更大的世界”,它意味着变化、丰富和充满希望的体验及更多的可能性,这些都是我们对生活的需求和标准,当现实和理想有差距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从而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r Nz5viAM)`0心理学空间/RZ2s&o7n [v'N

美国作家、哲学家梭罗曾说,很多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这封离职信的出现无疑触发了很多人心底的梦想和情怀,让他们也开始对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价,即对生活满意度的自我考量。

RdA%p4S/@.P5?0心理学空间7K?&pm$wi0ds/iD

许多心理学研究结果都表明生活满意度对心理健康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比如:增加生活满意度可以减少焦虑的风险、低生活满意度容易导致自杀等。瑞典有一项研究在1993年测量了320名80-90岁的老人对现在和过去生活的满意度,然后于2005年通过在瑞典国家人口登记网站上的截至2003年9月份的数据了解了他们的生存情况,长达1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老人对现在的生活的满意度能够预测今后的生存状况,而对过去生活的满意度与死亡率无关。另外,一项对5131名台湾成年人同样长达10年(1996-2006)的追踪研究在控制了年龄、性别、教育、婚姻和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后,结果显示较高的生活满意度能够预测较低的死亡率。

p)Tr6M@2Lwz3|0心理学空间%{2Z|J']/GZX

这位工作敬业的心理教师做出的离职的选择就是为了摆脱当前的生活状态,增加自己的生活满意度,去过自己希望的“安静的生活”。

5l'~5hK:u[d!F0

OWm,` m$?0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对生活不满意,可是我不能改变,“世界很大,口袋没钱”,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回避,而是接纳。接纳不是让步,而是欣然接受当下和在改变过程中将发生的一切,去发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才使得改变和成长成为可能;接纳更不是失败,而是抛弃不可行的方式,接纳本身也是一种增加生活满意度的策略。还记得《超级陆战队》里的机械神童小宏和其哥哥所说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吗?当他们身处困境时,只有在接纳了当下的困境后才能跳出困境去看问题,新的角度新的解决方式也就随之而来了。需要注意的是,接纳是基于价值导向的选择,做出怎样的选择跟个人的价值观有关,跟个人所看重的事物有关,因此,方式也就可能不一样了。其实,每个人生命的旅途和前途是完全迥异的,未来永远是一个谜,摆脱患得患失,生活在当下,接纳所有的可能性,才能迈开大步,勇敢前行。心理学空间}(YYN5M \d ` f

心理学空间"Sc(Z^F)[0O

(王分分,祝卓宏)心理学空间 H&_+u$?%S6Q3g!N

8?Jv Q(_8|tm0了解更多:心理学空间4slK7dx:Kn

L7w%y y|GR0Lewinsohn, P. M., Redner, J., & Seeley, J. (199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fe satisfaction and psychosocial variables: New perspective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141-169.

x$t1X1ob*kaxP0

'S(S:O(}!uG ^h0Tay, L., Kuykendall, L., & Diener, E. (2015). Satisfaction and Happiness–The Bright Side of Quality of Life. In Global Handbook of Quality of Life (pp. 839-853). Springer Netherlands.

1kxE&^&u0

2}3t+Z[$b_ @0新闻来源:

-Cc5eI\,uy0

3pF0|/v:v f&j01. 写辞职信走红女教师:目前还没踏出郑州市呢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1504/17/t20150417_5134940.shtml?src=se6_newtab

F"?$x OZ xI0

PX;w%O5DR02.为了情怀,各行各业引发离职潮http://mt.sohu.com/20150419/n411512720.shtml心理学空间` r G;D/Gy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人民日报:不告密不揭发是道德底线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现实版《速度与激情》:为何有人爱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