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范式简介
作者: 心理空间 / 70985次阅读 时间: 2016年4月09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w!^9mX_6o$k0
(q7x"pr`.x-ao3xP'_0

21停止信号任务(Stop—Signal Task) 
心理学空间a ]/ig o{n

心理学空间Ok9mNd r

心理学空间a;}1au4_;j0o
心理学空间&C-QoD&oz7K!QK
Logan(1994)采用停止信号任务来研究了与执行功能密切相关的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1)。他通过计算机向儿童呈现一系列刺激,并告诉他们,如果屏幕上出现某个刺激 (如 字母 “x”或 “0”),就按x键和。键中的其中一个,如果听到作为停止信号的声音,就停止按任何一个键。这个研究中的因变量包括选择反应时,而这种选择反应时任务在本质上是一种测量规则使用能力的任务,即:如果出现x,则按x键;如果出现 o,则按。键,如果出现停止信号,则不按任何键。因此这种任务所要求的也是一种利用给定规则控制行为的 能力,同时还测量对已形成的“按键反应倾向”进行抑制的能力,当然,因为儿童必须记住 规则才能灵活地反应,因而工作记忆的作用也不可缺少。心理学空间*VVz0_5a]?,{r

,c1]4GtqI!upEW0 在优势规则抑制任务中,有些任务要求儿童自己归纳出规则 (发现规则,如 WCST 和 FIST),有些任务是将规则指直接告知儿童(运用规则,如 DCCS),但其共同实质是要求儿童不仅仅能够运用规则实现分类任务,而且更进一步要求儿童在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实现规则 间的灵活转换,而实现规则灵活转换的关键则是要儿童抑制先前的优势规则的影响而发现或 利用新规则。利用前面提到的斜面滚球任务,适当修改实验程序也能够检测这种要求规则灵 活转换的能力。心理学空间 U B}GeW4b
心理学空间X*r5k3VGSF
心理学空间-r+B+n^0\z
心理学空间sH/] @ w$}4NU&S o

vb4|6_ ^Y A,iS0
9r4| z0FwPk'M Q2V%g0

22手部游戏(Handgame)
心理学空间 Q~JAx

6]Z ^q T }L0 心理学空间0t#a0M#S)eN
手部游戏源于 Luria 的研究 。儿童首先模仿主试的几个手部动作。然后,儿童必须做出与主试相反的手部动作。例如,当主试伸出一根手指时,儿童就伸出拳头;而当主试伸出拳头时,儿童就伸出一根手指。此实验的因变量是儿童在做出与主试相反的手部动作时所犯错误的次数。这种研究方法类似于民间的一种 “拍手一踏步游戏”:如果游戏的一方拍两次手,则要求游戏的另一方踏步,如果拍一次手,则要求停止踏步。这种任务要求运用的规则是:“如果我出拳头,你就出手指头;如果我出手指头,你就出拳头”。在实验过程中,主试到底是先出手指头或者是先出拳头,可以是随机的,且以后继续出什么也可以是随机的,因此,在规则之间进行灵活转换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同时,要求儿童在工作记忆中记住这一对规则,并且,由于先让儿童模仿了主试的手部动作,容易使儿童形成继续模仿主试动作的倾向性,因此,要正确进行反应,还需要抑制模仿主试动作的倾向性,否则,将犯一种模仿性的 “持续性错误”。因此,在这种任务中,规则运用、工作记忆、规则的灵活转换以及抑制控制都是重要的。心理学空间 F h&GoHv

y-Rk_yaAdh:L-j$k0 心理学空间3?5uL cA6hd:}
心理学空间#g?"n(s&E

#b$~KL0R3Cs:BK `w'F0 心理学空间o(n| O.x~#S n,M

23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
(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简称WCST)
心理学空间f7\^0JpF

XW X/gsp0 心理学空间Z ]"w-O`4q4h
心理学空间r OdX;j
Grant和Berg编制了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当时的目的是为了评定正常成人的抽象 思维及其灵活的转换,它是关于抽象和灵活思维的一个经典神经心理测验。发展心理学用 WCST来研究儿童的认知灵活性,成了研究冷执行功能的一个典范。测验中,研究者先向儿童呈现多种维度的刺激卡片,接着向儿童呈现与不同刺激卡片在不同维度上相匹配的独立的卡片。儿童必须发现规则并用该规则来分选卡片。每选一张卡片,不管对错,研究者都给予儿童反馈。在连续的正确选择达到一定次数后,研究者改变目标维度,这时,儿童必须找出新的分类规则。此研究的关键因变量是:第一,儿童对刺激卡片和目标卡片的相似性抽取能 力;第二,目标卡片的维度改变后,儿童抑制先前规则以发现新规则的能力。通常,在这类研究中,同样发现了儿童不能灵活转换的持续性错误,而不能灵活转换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 维度改变前所形成的规则成为抑制新规则的优势规则,同时,这种任务要求儿童在发现规则 是要不断猜测主试心目中的目标维度,因此,工作记忆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一种比规则运用更复杂的假设检验也起到重要的作用。WCST通常用于6岁及其以上年龄的儿童。心理学空间c'y&|\ ns

V3w V&O;h}"f#t0{0 心理学空间` `Wb0w/~@
心理学空间/B0s#Eq_Q
心理学空间[#}'E b/q7{ N3mZ

[}t)K&N;m:LB/o0

 24灵活选择任务
(Flexible Item Selection Task,简称FIST)

2wE5~YPdj]|0

L'h~}'} S2f8k2aWig0
gIi1v&a:n,{6k0 心理学空间B2D/xB`/O
FIST是一项归纳性任务。在Feldman和Drasgow视觉、言语测验(visua1.verbal test)的基础上,Jacques和Zelazo改编出了这种方法 (FIST)来研究学前儿童的冷执行功能。 它和WCST一样,也考察儿童的抽象和灵活思维,但它比WCST任务更简单,它对工作记 忆的要求更低,对被试利用反馈的能力的要求也更低,因此结果的分析也更容易。此任务的 每次试验中,研究者向儿童呈现三张图片(如一艘大船、一艘小船和一只小兔子),首先要 求儿童选出在某一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形状:大船和小船),然后再让儿童选出在另一 方面相关的两张图片(如大小:小船和小兔子)。儿童第二次选择正确的次数就是主要的因 变量,这种研究方法就在此基础上测量儿童灵活运用规则、在不同维度间灵活转变的能力, 即认知灵活性。在这种任务中,儿童常常在依据一种标准对刺激卡片进行归纳以后,往往难 以发现另一个归纳维度,因而同样表现出所谓的 “持续性错误”,所以,首先形成的归纳维 度所构成的规则就成了所谓的 “优势规则”,必须抑制这种优势规则才能进行新的归纳。它 通常用于3—5岁的儿童,但也有更加复杂的版本可用于年龄更大的儿童。心理学空间-Y6u1IN iOx-Z ~
心理学空间N/kE9`Ft&R
心理学空间q ISH vlVc
心理学空间R\.tO(jG u


X+t3k d;O!O2SP4zzv0
25 维度变化卡片分类任务
(Dimensional Change Card Sorting,简称DCCS)

T2h6P*Z Z3I9c m0心理学空间gn r3K f

心理学空间\"oA6`iYP
DCCS是一种典型的冷执行功能的研究方法。Frye等人使用了标准的DCCS任务来研究3 -5岁儿童的冷执行功能。此任务中,研究者首先向儿童呈现有着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图案(如一辆红色的车和一朵蓝色的花)的目标卡片),接着呈现给儿童一系列测试卡片(如几辆蓝色的车和几朵红色的花)并要求儿童在一种维度上(如颜色)进行分类;经过几次(如8次)实验后,又让他们在另一维度上(如形状)再进行相等次数的分类。其关键因变量为维度变化后儿童是否能正确分类,从而检验儿童运用合取规则的能力,即能否在两套不相容 的规则之间进行灵活的转换。研究者发现某些年龄段的儿童不能在几对规则之间转换,尽管 在每次试验时告诉他们要转换规则并告知新规则,他们还是在规则变换后的实验中系统性地 固着在转换前的规则上,即存在所谓的优势规则,必须抑制优势规则才能实现灵活转换。也 就是说,儿童的认知灵活性存在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另外,在标准DCCS的基础上,DCCS 任务还有许多变式。虽然DCCS的某些版本被用于研究学龄儿童和成年人,但是它主要 还是适于3—5岁的儿童。心理学空间pk*Wjo
心理学空间s@9B5x [K5@~+{

(N(c4p\J0 心理学空间x"}#]5m_

W[)^df-|0

26 潜变量分析
(latentvariableanalysis)

|/u,qP-woF0

K-im"voc*QKm0
g.FKs`t/hr0 这是近年来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即潜变量分析。传统研究方法认为一个执行测验的成绩就能够代表一种执行功能,而潜变量分析采用多个执行测验对同一执行功能进行测量,并从中提取它们的共性,形成该执行功能的潜变量。对测量同一执行功能的多个任务应涉及不同的实验刺激和实验程序,以避免在潜变量提取后的执行结构中仍含有非执行的成分。潜变量提取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诸如纯度,结构有效性等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各执行功能间,以及执行功能与其他一些认知结构间的关系。Miyake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三项执行功能(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和记忆刷新)间存在一定的相关,但也清晰地表现出相互可分离性;并且,这三种执行功能在一系列复杂执行任务(包括神经心理学测验)中的贡献是不一样的。然而,由于潜变量提取需要进行多项测验,结构方程建模还需要较大的样本量,使得这种研究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困难。
!EoJ,ON!Z$P0心理学空间o!R8G&gy;k#k7w

&Y1FXm4Pv1W4N0 心理学空间b0|2[|4Z)G T
心理学空间y7K x4_$u.a

27 n-back范式 

:nm"sL#`0f0心理学空间#@F3p |o\5C%L

心理学空间Q9?&X,X@ m:r5d:Y
n-back范式要求被试者将刚刚出现过的刺激与前面第n个刺激相比较,通过控制当前刺激与目标刺激间隔的刺激个数来操纵负荷。当n=1时,要求被试者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相邻的前一个刺激;当n=2时,则比较当前刺激和与它前面隔一个位置上的刺激;当n=3时,要求比较的是当前刺激和它前面隔两个位置上的刺激,依此类推获得不同程度的任务难度。任务类型包括字母匹配任务,位置匹配任务和图形匹配任务三类。在位置匹配任务中,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呈现的位置是否相同,而不管两者是否为同一个字母或图形;在字母或图形匹配任务中,则要求被试者判断两个刺激是否为同一字母或图形,而不管他们的呈现位置如何。该范式的优点在于将任。务设计成在工作记忆上施加一连续的,参数可变的负荷,而其他任务需要保持恒定。P. O. Harvey等(2004)用n-back范式评估年轻抑郁症住院病人的刷新加工,抑郁病人在n-back任务中显示了较差的操作。他们的结果说明:排除包括2-back和3-back条件的复杂信息管理,1-back条件是一个更纯的刷新加工测量方法。n-back任务也被广泛用于工作记忆的神经成像研究中。神经成像研究应用n-back任务有如下几个理由(Braveretal,1997;Cohenetal,1997;Jonidesetal,1997):首先,比较神经成像研究早期应用的任务,n-back任务是一个更有代表性的工作记忆任务,包括维持少量信息,要求n-back任务操作工作记忆信息。其次,允许应用参数变量方法代替减法方法(themethodofsubstraction),因而避免了一些和后者相关的问题假设(Fristonetal, 1996;Jenningsetal, 1997)。第三,n个任务允许系统操作工作记忆负荷。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脑区被认为起到特殊的加工作用。心理学空间k+RBnU0Q+mEp8m

la5OCo3h?0 心理学空间 a8t n(Zf/k

v8c LJ?-s%h0
7sc3R8{"o7vtd9}0

28 活动记忆范式

}hB(p[!F7Mh/A0

$_"Qn yWE0 心理学空间*x_i&lR*S(g` l7Xv e
这种范式要求被试听或看一系列未知长度的项目串,被试者在系列回忆时,有两种回忆方式,一是回忆出尽可能多的项目,二是只回忆最近呈现的几个项目。包括两项难度不同的分任务。在较易任务中,由计算机在屏幕中央以每1.75秒呈现一个数字的速度,随机呈现一系列的数字,要求被试者随时大声报告数列的最后3位。如呈现数字7,6,2,1,4,被试者就应该依次报告:7,6,762,621,214。最终答案为214,完全正确得1分,中途任何一次漏报或误报都不能得分。数列有4~9位6种长度,在每一数列中没有相同的数字出现。在实验中数列长度随机安排,被试者不知道数列何时呈现完毕。练习8次,正式测验24次(每种长度各4次)。较难任务程序与较易任务基本相同,只是数字呈现的速度改为每0.75秒一个。心理学空间$_PR\O-HJ

2\$F kF7qN"}g0 在活动记忆任务中,被试者要保持一个激活的项目串,在该项目序列的长度大于需要反应的项目序列长度时,每呈现一个新的项目,被试者要消除掉记忆中位于项目序列位置最前面的那个项目,并把新呈现的项目加到末端。在Morris等的动态记忆任务中,先在计算机屏幕中央以一秒一个的速度呈现一串辅音,要求被试者随时记住该串辅音的最后几个(如4和6个),直到呈现完毕。由于被试者不知道该串辅音何时呈现完毕,因而辅音串越长,需要刷新的次数就越多,难度也就越大。Kiss等人利用活动记忆范式研究执行功能的脑定位[10],该实验利用ERP的方法对相应脑区的活动进行考察,发现对数字的控制与存储是相分离的。心理学空间5B8l#k&k_7A

5[e#Y2j&m w0 心理学空间_5b8Lj*f Yb

Fk2OpFp[0

29 Oddball实验范式

n&T d%z4Q)ZL3h0
eT*|(vk] t s2R0 Oddball实验范式的要点是,对同一感觉通道施加两种刺激,一种刺激出现概率很大,如85%,另一种刺激出现的概率很小,如15%。" 两种刺激以随机顺序出现,这样,对于被试来说,小概率刺激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因为它很少才出现一次,感觉有点怪(Odd)。但实验任务却要求被试关注小概率刺激,只要小概率刺激一出现就尽快做出反应,可见这里的靶刺激是小概率刺激。心理学空间 A8H f lLa0U
心理学空间8{8rRm`YV

B(L&q@R1sT-F8U0
T$@&{Q?s `&~0
30 无意识知觉研究中的三种范式
心理学空间;K {/o \gQ dV UP

)@*w'B5o ^0 1、Stroop效应
U'`2XaG0 心理学空间!S/i:GA ^Q
(1)Stroop效应心理学空间Br)e;^e3nk7L)r LC
心理学空间-W:W QvYv`0r2aB
(2)意识知觉条件下的Stroop效应反转
yk)J P~"a Y0
&T&P9f0qgC Et0 (3)无意识知觉条件下的典型Stroop效应心理学空间u#BKVc,[v,jL:o-q
心理学空间'HS9y3]9wt
研究目的:比较改变刺激特性(呈现时间)和改变注意方向所引起的类似的Stroop启动的质的差异。
zk"y5S!`0O.T0
n8b+ff a'p1gR"u0 2、错误再认
&c*nF~j%~I|0 心理学空间 w)nNiF*Ai
所谓错误再认是指,在进行再认测验的时候,那些实际没有学过的项目被给出“学过”的反应。方法:通过操纵背景刺激的特性和注意的方向,导致错误再认率的变化。研究实例:Jacoby和Whitehouse(1989)的实验(操纵背景刺激的特性)、Merikle(1997)的实验(操纵背景刺激的特性和注意的方向)
&Na3m0s2[;o3x&^z0 心理学空间.^Lm"DR
3、EXCLUSION测验
u4UZq@:N0
.Hg,kr8mv s0 Exclusion测验的方法最早是由Jacoby(1991)提出的,他在其过程分离程序中,将Exclusion测验和Inclusion测验相结合,对意识影响和无意识影响的绝对量加以分离和计算。EXCLUSION测验基本实验模式每轮实验首先呈现一个5个字母的单词(如,spice),然后加以掩蔽,紧接着呈现这个单词的头3个字母的词干(如,spi__),让被试用除了刚才呈现过的单词(又称“靶词”)之外的任意词进行补笔。Debner和Jacoby(1994)的实验结果当靶词呈现500ms(实验一)的时候,被试能够按照指导语的要求在补笔中将靶词排除掉,表现为用靶字补笔的比率低于基线值;而当靶词呈现50ms时,被试较难遵从指导语的要求,他们在补笔中用了很多靶词、尽管指导语强调不要用靶词。实验结果表现为用靶字补笔的比率高于基线值。Merikle(1995)的研究方法:操纵刺激特性(时间)和注意方向三种实验范式的讨论通过St roop效应、错误再认和排除测验3种实验范式得到的实验结果非常一致,Merikle和Joordens得出结论:刺激特性的改变和注意水平的改变影响的是同样的内部过程,即激活(activation)和知觉。意识知觉vs无意识知觉和注意知觉vs无注意知觉其实是描述了同一个内部过程的分离。几个重要观点注意是从无到有、从低到高连续变化的;知觉是一个多水平、连续的过程;意识也可能是一个多水平的连续变化体;刺激特性(知觉特性)、注意、意识这3个概念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d%Ozi`!oO$iF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美国统计学会发布P值使用原则 心理实验\统计\测量方法\研究方法
《心理实验\统计\测量方法\研究方法》
平权法案与高等教育:最高法院裁定密歇根大学录取案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