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威:你不知道的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时代
作者: 王浩威 / 7593次阅读 时间: 2018年4月26日
来源: 简单心理Un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F&Av{U]:F7fs7m

心理学空间F_}N[2}'[Y@

Q&A心理学空间6jnH\!F@Nt}c

;O s.LMG s Td o9z0Q:精神分析的治疗到底是怎么样?心理学空间(? Z {2D!x;_

心理学空间-c P(QMJ7iy v)y9P-[

A:先说一个就是有一个名字叫动力心理治疗。所谓动力心理治疗,其实也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个概念,弗洛伊德认为能量是流动的,就是我这边压下去,那边就起来这边。今天钱花多了,那明天就想多赚钱,或者是说今天这个能量压下去,那边就会跑出来能量,这样一种动态的状况。这个动态的观念不断地延伸,我们不去讲弗洛伊德的时候,我们还是会用这个动态的理论。所以动力心理治疗严格说也是精神分析一个旁支或者说是精神分析普遍化的一个表现。事实上弗洛伊德的影响或者说精神分析的影响真的是很深远的。

0mW$N!bN^ r0心理学空间4A jNC&s

不管是动力,或者是精神分析,治疗上常常大概有两个概念,就是那到底治疗要怎么样才能够发生效果?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如果我们知道了我们的问题,我们就试着去改善,试着去调整,那怎么去改善?怎么调整?我们可以通过学习,通过内化等等。那这是一种讲法,就是心智化的理论。也就是说当人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可以通过训练去慢慢改善。所以这一派认为,知道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就可以实现治疗。心理学空间 kk!X P x#S/l

2U"tS nW H3_8R'Q3\`0那另外一派则认为,很多问题不是简单的一点的机制,而是整套的机制。而这整套的机制后面是有一个童年的创伤经验,所以我们要退行回到童年婴儿,或者是创伤发生的那个时候。分析师要帮助他退回到那个阶段,然后再让他从那个阶段有自信的健康地成长起来。心理学空间\%DH/DD^*Q%hE

心理学空间I-Q,i;U`OMK

比较这两种治疗,首先时间上是很不一样。当然精神分析,就是后一派有一个比较被诟病的弱点,就是在这里,它需要的时间很长。它需要处理童年问题。其实有些时候这种疗法常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出现。比如说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我不敢进入亲密关系,那因为成长过程当中,爸爸妈妈的关系有问题,所以对亲密关系会害怕。难道我要去做分析才可以解决?其实我透过每一次的爱情,如果我每次情感上失败,我都会去思考到底这发生什么事情,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为什么会那样?这种情况之下,我其实也会透过自我分析,再加上我的体验,我可以弥补我童年所缺失的那一块,每次都可以增加一点,也有达到疗效的效果。精神分析其实是无所不在的,不是只有分析师跟你才会有的。心理学空间9V!I1R!Vl`*l;N

_9J-c;P;I;aW(rh0精神分析在治疗方面还有另外一种诟病就是,弗洛伊德太强调童年,要把童年所有缺失的都修补起来。但是就像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的观念,我们认为人是在后期可以直接升华的,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我有一天我领悟了,我悟道了,我对人生有一个开悟。那这个时候我回过来讲,童年究竟发生什么创伤或者什么问题,突然都超越了。但这个超越的状况,其实荣格有讨论一些的,但是中国人谈得更多,亚洲谈的更多,我们经常讲悟道,或者禅修这样的观念,或者说亚洲式的这种修行,其实跟精神分析是不同的,精神分析是从童年的问题解决,再往前看。而我们谈的这些悟道、修行,是我们在成长以后继续往前成长,也可以产生一个治疗性的效果。这个是精神分析就没有顾及到的。这是一个例子,这也是我个人的见解,并不是每个人都接受的。我大概等于是说先让大家了解说精神分析真的还是很重要的。精神分析对我们这个时代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S@tv C0

]9l7y[ U5Ik0hV U_V0弗洛伊德基本观念里面大的架构基本上还是很受用的。不管在临床上还是平时生活中。随着时代发展,那他这个人我们知道越来越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这也是很合理的,弗洛伊德自己也不认为人是完美的,所以他自己也承认他的理论不完美。但是我必须要讲,他的贡献还是很大,比如我刚才讲的无意识的概念,本我自我超我,移情反移情这些,是很重要的,他有讲太多太多重要的事情。事实上到目前我们基本上还是站在那个基础之上,这是我们的基础,我们站在这上面继续发展的。那我从来不觉得弗洛伊德过时。但是我也从来不觉得弗洛伊德是完美的。特别是我们从亚洲的立场,从中国人的立场,我们更是需要来想想看,不只是弗洛伊德,所有的西方知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等很多科学,是不是都适合在我们的文化里面,这我们都要思考。心理学空间Dc~ f!O [ z#{"P;ox

心理学空间3M.^l7R;} |]&J!q

Q:老师,您好,我发现我和妈妈的命运一样。我的爸爸出车祸变残疾,事业一直失败,为了爸爸的事业。妈妈一直在为爸爸借钱。我的老公是个赌鬼,一直在输钱,我也一直在为他借钱。我知道这是我价值低。但仔细想我跟妈妈的命运一样,这样的老公跟爸爸也很像,我想在潜意识层面改变自己的不好的感觉,不要为了别人觉得我好而替老公一直去借钱,我想我要怎么样改变我的命运?

2mIB8v5Dy\0

iH e'| PbFCW!v]0A:这是一个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在讲创伤的代际传递的例子。我们可以讲说,在你成长的过程当中,其实妈妈就是要扮演一个大地之母。妈妈在帮助爸爸的过程当中,其实已经不断地让你有一个也要当小妈妈的潜意识,让你以妈妈的助手来帮助这个残缺的家庭。我想你小的时候应该就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孩子。就是说你没办法像别人一样,有一个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在三角里面,妈妈是受到爸爸宰制的,爸爸要有过强力才可以。心理学空间S+z4ZJj(d]

心理学空间1G.] h7Gd0K:t|

所以这种情况之下,如果用一个比较简化的动力学来讲,不知不觉你跟妈妈一样,都开始透过别人对你的需要,来肯定自己。你不敢有自己的需要,你是透过别人需要你,你才会感觉自己被肯定。所以就产生了像你说的,你为了别人觉得我好,所以替老公去借钱,透过老公需要你,你才会感觉你在这个家你是有用的。这就是在成长环境里面就塑造出来的。

h?PpNn0心理学空间O3n,\H2o;c'S

所以也延伸出来另外一个问题,很多人都会提到说俄狄浦斯这个观念是不是过期的?怎么去诠释俄狄浦斯才是比较合理的?早期俄狄浦斯是这样翻译的,就是恋母情结或弑父情结或恋母弑父情结。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没办完整地代表俄狄浦斯。弗洛伊德在讲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是一个小孩子,他以为妈妈是全天下最伟大的,是恨不得跟妈妈融为一体。所以我们很想跟我们爱的人融为一体,不就是通过性吗,性是最亲密的。所以我们潜意识是会想跟妈妈做爱的,是想跟妈妈融为一体的。不管你是男的女的,因为在这时候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性别意识还没那么强烈,但其他人就不一定有同样的看法。但是总之这时候你想跟妈妈融为一体,但是这个时候爸爸出现了,爸爸怎么出现?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每次我一哭妈妈就过来,妈妈把我当作很在乎的一个人,我们就会很有安全感的。可是没想到有一天晚上,我们还是一样,突然醒过来那哭,怎么妈妈不理我,她在跟爸爸在一起,也有些时候你哭也没有用,妈妈还是不理。爸爸比我在妈妈心目中还更重要,这个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想把他消灭掉,希望夺回我的王座,我还是妈妈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那这个时候就想“弑父”。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就会化解说,父亲还代表另外一种美好,力量、能力、支配等等各种美好。所以我们不自觉的开始认同父亲,开始想跟爸爸一样,所以我们不自觉地就开始进入对爸爸认同,乃至于进入“恋父”这个状况,让男性通过“恋父”进入了社会。也就是说我们人际关系,第一个关系是跟妈妈,第二关系是跟爸爸建立的,第三个第四个关系慢慢的开始建立。心理学空间}w?na7R;ykSH;r/i

@3et;e:Fv6] @b0女性是通过恋父,开始学习跟异性的交往,这是一个很复杂过程,是在进入青少年阶段开始的。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把这个阶段叫潜伏期,好像这个时候是是没有按兵不动,没有什么发展。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在这个阶段,许多事情是在潜伏的。好多人都对恋父情结特别有好奇,有些人在成长过程当中,“恋父情结”比一般人强的话,其实应该是你对妈妈的失望在父亲身上得到了弥补。也就是说在你还没进入“俄狄浦斯”的时候,妈妈并没有让你觉得满足,并没有满足到你想要跟她共生合为一体,这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后来遇到爸爸,爸爸比妈妈更能满足你。所以你会固着在这个阶段,有一定的恋父情结,所以我们可以思考,恐怕“恋父情结”跟固着在哪个阶段是有关的。你会发觉很多女性跟她的先生交往或者男朋友交往以后,就像我们刚刚讲的那个案例,她会意识到自己事实上是跟妈妈一样,找到一个跟自己爸爸一样的男人。即便是意识层面,觉得爸爸很烂,妈妈怎么那么可怜,可是居然找到了男人,还是跟爸爸一样,那就是这种无意识的点,很多人不管结婚的先生是好是坏,都很像爸爸。同样男人们结婚的对象,最后不管他后来跟妈妈关系很紧张,很叛逆,很讨厌妈妈或者很亲密,常常也就找一个跟妈妈一样的女人,只不过是在交往的时候,我们大概都不知所措,因为这个未来的另一半是跟爸爸或跟妈妈一样,是我们可能要相处很久以后才会发觉,天哪,我的另外一半怎么越来越像我的爸爸或我的妈妈,那这是我们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心理学空间m3?P |:g;G%CL/r*B

心理学空间/}"A1{\)Ik1{C

Q:能不能谈谈防御机制?心理学空间fu$Hhy0{$yZ3r

心理学空间j7_5T d1nB$p/Y j

A:那有人提到说能不能谈谈防御机制?我在这里不讲那个细节,防御机制还挺好玩的,但是我们必须要讲防御机制基本上它常常就是针对我内在的,不管是我的无意识的平衡,或者是我一个真实的自我,没办法再维持下去的时候,我必须发展出一套来保护自己。那这一套保护自己的里面,这一套里面好几个机制,每一个都是我们的防御机制。但有些时候这个防御机制其实是很早就被迫要发展出来,因为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当中,可能一开始就没有达到他应该有的环境,所以被迫很早就要防御机制,而有的是很后面才要有防御机制。那越早出现的防御机制是越不成熟的。而如果很前面很健康,后来慢慢进入社会,要面对一些事情才开始有了防御机制,这个才会比较成熟。每个人都有防御机制,这就好像荣格在讲说每个人都有人格面具一样,或者温尼科特说每个人都有虚假自体,只不过是说健康不健康,这个差别而已。

kclk$B_wO0心理学空间 m;C W f~:X#~V

Q:您如何看待精神分析在当代的发展?我认为精神分析尤其需要耗费分析师的精力,这是否会限制它的发展,再如国际上如何认可某个医生是一个合格的精神分析师呢,您可以谈谈这方面的看法吗?

-~*rF#uce0心理学空间.JWUo4@*?i4H7~

A:好,我大概回答一下。基本上当代精神分析的发展,事实上是可以这么说,就是目前我们慢慢的有一个几个方向。

zT$~Z(l3H0

f7x.LY C L ~J-Q0第一个方向就是想更科学。这是Fonagy及他们的心智代表的依恋理论跟心智化大概是这个代表,他把精神分析讲得很抽象或复杂的部分,想办法找到结构来作为一个他的发展的方向,这个部分可能会有很多,因此会有很多论文,很多研究发展出来。心理学空间:C.z(gY(gHc

心理学空间2ZG8j'|:Q

另外一个方向反而比较像开始又回到一个比较哲学的或比较宗教的方式。那这一部分一直都是精神分析传统。他回到哲学和宗教的方式,是为了让我们看到更多的现象,那回到现象本身,而不是被理论所蒙蔽。就好像我刚才讲的说,我们如果要思考亚洲,要思考中国人的问题,我们要去重新回到现象本身来想,到底亚洲人跟西方人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个可以二分法的话,那为什么,比如说同样是法律制度,为什么到了亚洲,大家都对法律不会像西方人那么尊重呢?我们对法者比较强烈执行的法律才会注意,对法者不强烈执行的,似乎那个法可以睁一只眼闭只眼,不像老外听到法律就是肃然起敬。那这是一个现象,我们要怎么去思考。

oVoH/l[0L0

{_)I"|$a0大概精神分析,可以分成这两个方向。就是说一个希望往科学性发展也越多。脑的图像包括神经生理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结合很深。这些年来看到很多大脑神经,大脑科学跟精神分析的研究,这不是说精神分析借用这个来研究,或大脑科学借用精神分析来研究,精神分析是一个相当深入的观察大脑的一个方式。所以很多在思考大脑问题的一流的脑神经科学家,其实他们自己也会跑到学精神分析,因为他们才能够了解细腻的大脑,这是一个方向。那另外一个方向大概就回到更广的人的现象,东方人的现象,宗教的现象,然后还有其他过去精神分析没有处理过的现象。那些现象对精神分析又会产生怎样的情形?目前精神分析在当代发展会把过去没有注意到现象慢慢补足。

U'[fW9G1qS0

E-Fe a3V0那精神分析的确耗掉很多力量。不止训练耗掉力量治疗,如果按照弗洛伊德那时候的要求,治疗也耗掉很多力量。但是我们必须要讲,就是说训练的时候的确需要耗力,因为真的要深入才能够理解无意识。我刚刚讲到无意识的时候我要用敬畏这两个字,因为真的我终于知道,有那种敬畏感是要花一段时间的。所以我想,成为一个所谓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的精神分析师,或者是国际分析心理学学会,也就是国际荣格学会所谓的荣格分析师,确实都是要相当长的时间。那这样的分析师的一个训练,虽然很长,并不代表说你要做有精神分析的治疗就要那么长。我们常常会训练是一个精神分析取向或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师,你不一定要成为精神分析师,或者你把精神分析师当作你生命第二个阶段的目标。好,所以你不一定说要等到分析师才接个案。反过来讲,我们接个案的时候,也不是每个个案都要精神分析。其实我自己从开始做心理治疗以来,我当精神科医师是1987年,刚好今年就已经30年了。其实大部分的来访者都是要解决问题,他不是要在躺椅上跟你谈每个礼拜三次五次,我们在电影看到的精神分析,其实到现在,在现实生活里面,我的个案没有几个。

GN tc[0

H9S c]bN`.Fy0心理治疗的2个层次。一个是短期的,也就是说我把他问题解决。那解决的时候,有可能就谈3次,就谈10次或20次。这个问题的解决应该是说我用精神分析的方式去理解,然后我再应用其他方法,也许是艾瑞森催眠,也许是认知行为,也许是家庭动力的系统观,然后做一些介入,做一些干预,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我必须讲说,我在理解的时候我是借用精神分析,或者借用系统观(家庭治疗的系统观)。但是治疗的时候我可能用家庭治疗的方式,也可以用认知行为治疗方式,有可能用其他的,比如说纯粹就是要他去运动,给一个建议,像教练一样,这是短期的治疗。短期治疗我常常就是这样子而已。心理学空间PgE2N&r*fH

心理学空间^,M*Hnu.t!s

然后第二种是一种比较长期一点的治疗,这种比较长期一点的治疗,比如说在他的人格的确是有一定的发展上的不平衡,他是成人,但他的比如他的亲密关系,或者他的察觉别人情绪的能力,其实还是很像小孩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一方面是很精神分析的理解,但在做法上面我开始会去,可以慢慢深入,把他跟我之间的情绪互动,拿出来讨论,而且就是在移情反移情上工作。那这个可能一个礼拜一次,那可能工作个半年一年,那这种工作可能半年一年或两年或者三五个月,那是精神分析式的心理治疗,那真是很纯粹的分析,像我现在跟我的分析师,我还是维持一个礼拜两次。我每次都跟他谈一个梦,我想到梦那其实我就是想不断的跟我的无意识做对话,那我知道这无意识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到底什么是那个我不认识的我,其实我还是通过精神分析继续做的。所以这个情况之下,如果我们来讲说在真正现实世界里面有困难的心态,不愿意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多金钱,像我这样,因为我是学这个我是学精神分析,但并不是我每一个都用精神分析治疗。心理学空间2c X&a)i] um

心理学空间5V#@k3uu0H9?*E'p(R4V7ML/?

我们在现实生活里面我们遇到困难,比如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你不可能一个一个来精神分析,我们一定立刻当下的危机马上处理。那精神分析这个时候还是能应用,只是用来理解。比如说同样这样处理,为什么九成的以上的都没有问题,都有反应。为什么还是有5%,10%没有反应?那这时候精神分析就可以帮助我去了解那一部分。我们并不是什么都是精神分析,大概是这样一个情形。那自己怎么样才是合格的,必须讲说每个训练的中心标准不同,那这个事就太复杂一个问题。心理学空间8|$H Gh#mZQ9k4n7E

(O*N6kDe~&c0我就回答到这里吧,大家很多问题很踊跃。

H/HqseP0心理学空间I m.@8K&D

文字整理:Xz、明丽 心理学空间o0aY)W]%c u7W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尋找真正的新世界 王浩威
《王浩威》
王浩威:精神分析历史中的伦理问题——以弗洛伊德和荣格为例»

 王浩威

台灣南投人,一位經常出沒在極緻藝術殿堂和前衛怪誕廢墟的觀眾。偶而寫寫評論和文學創作,剛好是專攻心理治療的精神科醫師,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著有《一場論述的狂歡》、《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台灣查甫人》、《憂鬱的醫生想飛》、《打開情緒 Window》、《與自己和好》等。

專長

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個別心理治療
家族治療
社會或文化精神醫學

學歷

高雄醫學院(現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士
經歷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科醫師代主任(80.10-84.6)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84.10-87.9)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88.3-90.3)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90.8-93.12)

現任

財團法人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90.11~)
台灣精神醫學會心理治療學術研究組召集人(92.11~)
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96.1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
心靈工作室負責人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

相關著作

一場論述的狂歡
在自戀和憂鬱之間飛行
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
海岸浮現台灣少年紀事
台灣查甫人
憂鬱的醫生,想飛
與自己和好
阿米巴詩選
非洲黑人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