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作者: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 36851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21日
来源: ⊙李孟浩 / 譯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k)O4_0e,LQ0 人格組織的先決條件層次 心理学空间 c\c9\{,B4_
心理学空间C#f*r1Z'NIS/MZ'K
對於自我功能和人格組織的層次,或是精神病理學的這片範圍,佛教心理學並沒什麼好多說的。它不會從錯謬的早期客體關係發展中,來用自我的結構性缺陷,對自身病理學來做詳盡的解說。也就是說,佛教心理學從來沒有用心經營一個西方意味下的發展心理學,因此它並沒有兒童發展理論,也不像印度教一樣編製出人類生命循環的概念。而且,它也沒有一個精神病理學的發展觀點,也就不會根據病源學,來把心理失調的不同層次沿著發展的連續體做一安置。反而,佛教心理學和實修所做的是「預設」一個發展的正常過程和一個健全的或「正常的」自我。也就是說,佛教的實修「假定」了一個客體關係發展已完成的人格組織層次,特別是自我的契合感和整合感。如果老師或學生都不瞭解這個正常自身性的前提,就會有一些很明顯的危險。學生也許會誤把空洞的主觀感受,當成「空性(sunyata)」; 可能也會把內在不契合和片斷的感受,當成無我。老師也許會把針對不同人格層次而設計的技巧,不分青紅皂白地叫學生練習,但是這些技巧對某些學生會有不同的效應出現。
m#~WH!t8VsS^B0
r`@lT?7G2Y0 就像心理動態的治療法一樣,內觀禪也是一種「揭露性」的技巧( BLanck& Blanck,1974) ,並用了一些很像精神分析和相關系統所運用的技術程序。 心理学空间 fY A!L2D?&E

}^,}/YA6U)A4~0 1.「技術中立性」。注意要保持「單只是」的狀態,要限定在只是記錄所觀察到的身心事件,卻不加以反應(Nyanaponika,1973;Kornfield,1977;Goldstein,1976)。任何反應或進一步的運作都會被立即納為只是注意的對象,而不加以壓制或探索。 心理学空间v f/[p6BUL_)d

6g7l#[ Z#W0 2.「去除督查」。任何一切的思想、感受和感覺都被允許去覺察,而不加以揀擇或區分。這在某種程度來說當然是一種目標或結果,而非一種從最外圍開始練習的技巧,就跟自由聯想能力被說成是成功分析的結果一樣,它是要學習的。這也就跟精神分析中自由聯想的「基本規則」一樣,不要強行設定任何督查原則。分析師雖然指出這種自由聯想情境的優越獨特性,但是這種分析也不如他們所想的那樣特別,因為此類分析的「基本規則」也在很多禪修傳統中運用了將近兩千五百年之久。 心理学空间BT CD `7V

z6h-Upn-Z5q#t{0 3.「戒除享樂」。目標在於觀察,而非希望、衝動、欲望和奮鬥的滿足。就跟精神分析一樣,內觀並不鼓勵只是卸除情緒、不反應、情感淨化或用動作來表達而已。兩種實習都仰仗一種延遲滿足的能力,以獲得終極的洞察和深層的瞭解。
c*g n8C*G-}+?/U0 心理学空间.@&FaUC/CE+_g1T0F
4.「自我的治療性分裂」。禪修者所接受的指示就是要變成他自己經驗的「見證人」。這就有賴於自我可同時作為經驗之主體和客體的能力(Sterba,1934),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要有向後退的能力,以客觀地觀察你當下所經驗的事物。(註釋十一)
tw'D_\0S0 心理学空间F(\'@'C%| K_6M[
這四個程序都預設了一定的自我能力,這些能力足以決定人格組織和自我功能的層次是正常或是精神官能症。對邊緣性人格組織而言,這些對一般人是理所當然的能力不是很欠缺,就是已遭受嚴重損傷。因此,對於自身和他人呈現只能做到貧乏分化和微弱整合的個人而言,是不能夠忍受揭露技巧的。
'^~a._y0
}m*mZ%AI)p_C0 揭露和解釋之所以對這些人無法奏效,是因為錯誤的自身客體分化,使得觀察我不能對於觀察物保持距離。對於原始防衛機制的依賴,如投射性認同在壞的主客意象之間投射與再內射的惡性循環,也讓這些人無法分清楚幻想和現實,更會導致超然觀察能力的嚴重損傷(Kernberg,1972)。這種分清楚真實和移情的能力很容易喪失,而且它是洞見治療法的主要前提(Zetzel,1971)。有這些缺陷的個體,通常不能長時間容忍在移情反應中出現的痛苦情緒影響。戒除享樂和延後滿足也變得無法容忍,因為相衝突的情緒影響和和衝動都很接近意識,想要被表達和動作化出來。既然,愛與恨、欲望和恐懼仍然是彼佌解離,這相對反的自我狀態又沒有彼此緩和對方苛待力量的影響作用,就會造成自我經常被無法應付的急迫性衝動和情緒影響所擊潰的結局。這些人就是缺乏堅強的整合能力,才會讓自由聯想被原始程序思維所污染,而無法接受理性的檢閱,並被原始的情緒影響和衝動所吞沒。這種邊緣性人格的退化是很難逆轉的,跟為自我服務的控制性退化不一樣,後者較能為有組織的人格所忍受(BLanck& Blanck,1979)。
(W_*VE0]%W;Z|o0
CM/d Mr0 內觀作為一個洞見導向的治療法而言(Dewald,1979),對在這些層次有病理運作的學生來說,是有很嚴重的危險。對這些學生來講,所有強烈性或沒有結構的治療法都是很可觀的危險(Zetzel,1971),很可能會讓他們已經脆弱和敏感的自我覺受更加破碎。 心理学空间:K(`M ` t3_9~

xh5xO9zE*{0 內觀的「基本規則」既然是覺察所有思想、感受和感覺,而不加以揀擇或區別,就會在精神內部有產生類似未結構化情境的效果,並讓這一類的學生陷入他難以應付的內在世界。那麼,不但他脆弱的自我邊界會更加模糊不清,主客呈現也會無法分化。若要管制好原始驅力和情緒的洶湧波浪的話,就只有更加仰仗劃分好壞的否認和分裂機制。這些學生在修行時,就會在這一極的大憤怒、空虛和沮喪狀態,與另一極的大安樂、福佑或是偽造一自我超越性融合的假神秘感狀態之間擺盪。這些擺盪會進而弱化自我,並變為抗拒整合衝突經驗的強化根據。某些學生的自戀病理症會引發他們形成反映式或理想化的移情,因為他們有理想化的原始需要,和把自己及他人交替視為全能和沒價值的原始需要。當老師拒絕符合他們的期望時,他們就不會再經驗到滿足的關係,負向的移情反應便會出現,而有威脅著要退化的樣子(Kernberg,1972)。
6`G|{7{+[!~4k0
W6W/_eC4W,R/t c:_0 每一位老師都碰過這種情形,而且多少都會有點楞住,不知道它的起源為何。當人際關係還沒達到客體恆常性的層級時,就無法把同樣的對象當成同時是好壞兼具、令人困擾而又滿足,每一個負面的主客經驗便是對於自我結構和穩定性的威脅,並進而會弱化個人與生理上和情緒上依賴對象保持關係的能力,即使他們經驗到剝奪感或處罰感。禪修老師並不把注意力放在師生關係的移情面向,因為修行中帶領對治過程的不是一般心理治療中的關係。可是,這就要付出一些代價了。我們可以從梅寧哲基金會的心理治療研究計劃中,反復觀察到當治療師想要躲避潛在的負向移情關係時,就會造成一種長期性的表層治療關係。個案雖然表達了他們的問題,卻嚴格地把療程與對治療師的移情分隔開來。(這或許可以解釋禪修避靜中有時候會碰到的現象,那就是感官滿足的延常性迷醉(prolonged orgy)【這個字眼的意味沒那麼強】,與禪修原先擁護的行為和價值有所差異。對某些人而言,這是「療程外」的表達形式,而不是壓抑的衝動和欲望重新復活,以及爆炸性的釋放。)他們對治療師假裝服從的結果便是治療的僵局,沒有改變,只有把治療一直拖下去。在邊緣症情形下,原本要設計來看穿自我幻象的禪修方式,甚至會糟到有助於自身病理症的發生。還好的是,我猜禪修那嚴峻的先決條件會讓那些學生不容易持續他們的訓練下去。以某種範圍來說,這表示自我揀擇和自我防衛的機制已經內建好了。
@t1B6@,O0
7R-Gc#bEX+~ })s0 自我結構的不同處指出了治療目標和技術也要有所不同。在邊緣症情況下的治療目標是要建立結構,不是揭露壓抑:催化那整合矛盾的主客意象和情緒的過程,以建立自我的契合感和穩定感,以便能在面對失望、困擾和失落時,與客體仍可保持堅定的關係。既然這些人格的發展性缺陷,最好是從早期一對一關係中所建立的自我功能和結構來瞭解,最好的治療可能就是透過一種嶄新的兩人關係,這是過去他們在早期發展危機時所沒能完成的(Zetel,1971),而不是透過一種像禪修一般的心靈內省活動。如果僅只是觀察矛盾的自我狀態,能否有助於整合自身、客體和情緒的解離面,是值得存疑的。甚至在這種情形下的自我觀察是否可能,也是可存疑的。真正需要的是把移情關係中所發生的分裂開來的客體關係單元,好好做一個面對和解釋性的揭露(Rinsley,1977)。禪修則是設計來應付不同的問題型態和自我結構的不同層次。
r9d(Dt h.E.^D$U0
7N L6R2^u!i~G0 從我的觀察來看,為了要練習像內觀那樣的「揭露」技術,並完成修行的結構轉變性目標,首先去獲得一個契合的和整合的自我,在發展過程上是必要的。因為,這種自我已和他人分化開來,並有某種程度的自主性。如果沒建立這種自我,就會有一連串的病理後果。事實上,若沒這種自我,就會形成最嚴重的臨床症候群。在早期依附和聯結的失敗,會導致孤僻的和精神失常的人格結構(Bowlby,1969),以及前共生的精神症(Mahler,1968)。在自我分化上頭的失敗,則會導致精神分裂和精神病症候(Mahler,1968)。在自身和客體整合上的失敗,則會導致邊緣情況和人格失調(Mahler,1975;Kernberg,1975;Horner,1979; Masterson&Rinsley,1980;Masterson,1972)。這一切都是強烈苦惱的狀態,可是禪修在此不是一有效或可行的療法。內觀禪並沒處理過這個範圍的精神病理學,也不是為它們而設計,甚至可能在意涵上相衝突。雖然,有些前行和專注訓練有時湊巧能幫助長期性緊張狀態的緩降,以及引生一個更大的內在控制場所。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禅宗公案的精神分析式解读——语言和行为 佛教与心理咨询
《佛教与心理咨询》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佛教中的濒死经验及其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