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样人格障碍
作者: 转载 / 7042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1月18日
来源: http://www.39.ne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8EKR+pvyu1_0\0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据上海市青少年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分裂样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接近l/3。l 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于女性

}"| F4?q,e0

9a\mc$i0  一、表现特征

6KX"@ ^ G _RS1G:@N0心理学空间 Mu7bW+C:]8TI"cQ$w2_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一2一R)中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特征表述为:心理学空间8sR2E?S;v(@ l/w

心理学空间+f|P7UP6s0R7@L

  1.有奇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如相信透视力、心灵感应、特异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n.T4s6W {#K6}7sC7e0

FlrxC:MEQ|0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如服饰奇特、不修边幅、行为不合时宜、习惯或目的不明确。心理学空间TCk)?K

)H,T[1v6IJS2@~n4A t0  3.言语怪异,如离题、用词不要、繁简失当、表达意见不清,并非文化程度或智能障碍等因素所引起。心理学空间j`];@6IF.O

K*a!Zy/G&f0  4.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一过性的错觉、幻觉、看见不存在的人。

0y^8E#t6l:n!Y0心理学空间2A9Z"|Z-F)B4c@

  5.对人冷淡,对亲属也不例外,缺少温暖体贴。心理学空间\/P!kC%B t jk&tC,b

心理学空间)M~j \ c%w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

&^T/k)d2t0心理学空间:^ Cp`i6W ^N

  7.多单独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仅限于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触,除一级亲属外无亲密友人。心理学空间N/]co%D'^},c

心理学空间7}OKDr`C8pv {

  患者症状至少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分裂样人格障碍。从以上的诊断标准可以看出,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心理学空间&lUu*diB%x x

K0wri.vV*E)[ u0  这类人的性欲淡漠也颇为突出,他们可称“不近女色”的模范。内心世界极其广阔,常常想入非非,但常常缺乏相应的情感内容,缺乏进取心。他们总是以冷漠无情来应付环境,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逃避现实,但他们这种与世无争的外表不能压抑内心的焦虑和敌意的痛苦。

!op^eO/X(M1o}2XL0

o(ML|!c0  分裂样人格的人可以适应人少的工作,如图书馆书库、山地农场林场等,他们更容易从事教育和过隐居生活,但很难适应人员众多的场合和需要交际的工作。心理学空间aKg h } x bC

%mlf1`+R8^.{7^0  分裂样人格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个词:精神分裂症。一般认为,分裂样人格容易诱发精神分裂症,但一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明。有些学者研究表明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前有分裂样人格,而另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对分裂样人格患者持续观察15—20年后,极少有变为精神分裂症的,分裂样人格的血清中也并无较一般正常族群更多的精神分裂症病患特征。因此分裂样人格与精神分裂症和遗传的关系尚待证实。

5eXJYe0心理学空间9FD;m9P]+X-S

  分裂样人格障碍的形成一般与人的早期心理发展有很大关系。人类个体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独立,需要父母亲的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占重要地位,儿童就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建立自己的早期人格的。在成长过程中,尽管每个儿童不免要受到一些指责,但只要他感觉到周围有人爱他,就不会产生心理上的偏差。但如果终日不断被骂、被批评,得不到父母的爱,儿童就会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更进一步,如果父母对子女不公正,就会使儿童是非观念不稳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和敌对情绪,有些儿童因此而分离、独立、逃避与父母身体和情感的接触,进而逃避与其他人和事物的接触,这样就极易形成分裂样人格。

?uDa\ Mz v8s0

2?O1_0GDBl4f0  二、治疗方法心理学空间 cR6b%A.g4b d&b

h#Y3W+J/JZx7]0  对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目标是要纠正孤独离群性、情感淡漠和与周围环境的分离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3e|mLJ,y,O i;F0心理学空间5K"{&E,P4WK(p;W

  1.社交训练法。旨在纠正孤独不合群性,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心理学空间:~Ts5Z:H9IPO

l4s O4sVb wj0  (1)提高认知能力,懂得孤独不合群、严重内向的危害,自觉投入心理训练。同时讲清训练的方法、步骤、目的和注意事项,要求积极配合实施。

.y8Grh!u D0

W9x9on qD0  (2)制定社交训练评分表。自我评分,每天小结,每周总结。8—12周为一疗程。施治者(医生、专业人员、家长等)每周核对记录,并作出评价。心理学空间U$w7R(_6J F3V4r

"U vj"\O,m0  自我评分标准:心理学空间 [b'S+g(i

心理学空间n.u0l7[ nL6HU D`

  o分 训练无变化

3R y h0b'`d hp(k0心理学空间 y Z2]4pS.i @'M

  1分 稍有进步,愿意参加社交,与人接触交谈,但接触交谈仍比较勉强和刻板。

7r.[~L5dhN@"w']0心理学空间3r,ehbI%S E

  2分 明显进步,能够主动与人接触交谈,孤独不合群的倾向改变程度在50%以上。

OI)e%b b#C+r/yg!q0

Pd'k4x)Ke8h G.h}0  3分 孤独不合群现象基本消失。心理学空间o1{bRr^IN

Kl9_;TR'@HA0  (3)评分计算和奖励措施。每日最低分为o分,最高分为3分,每周最高分为18分。如果以8周为一疗程,总分144分。一般以奖励表扬为主,对每一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并给予强化,以鼓励其自信心,这一点很重要。奖励方式通常可采用现金、代币、赠送喜爱的生活学习用品、允许定期外出旅游等等。切忌因为无进步或进步微小而批评责备,以免造成患者心理反感和对自己丧失信心。心理学空间5O_RC2Z)J

l qaZOGd6W7Bp0  (4)训练内客和目标:训练内容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开始时由施治者和受训者共同商定,以一位朋友(同学或同事)为交谈对象,每次要求主动与他交谈5分钟,交谈内容和方式不限,逐渐做到主动、自万元比较融洽地随便交谈。进而逐步增加交谈的时间(从5分钟增加到20分钟,再增加到半小时);对象由1人增加到5人。训练成功后,改变训练内容,鼓励其转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投入现实生活。

~ ]B ],DaP2~%`1u[0

P4p(]$jRX0  2.兴趣培养法。兴趣是指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而给予优先注意的认识倾向,并具有向往的良好情感。因此兴趣培养有助于克服兴趣索然、情感淡漠的人格。具体做法如下:心理学空间*A%X/A6{+F+gh

心理学空间LDj B/jhc]

  (1)提高认知。要求本人有意识地分析自己,确定积极人生的理想追求目标。应使其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人生是一种情趣无穷的愉快旅程,每一个人都应该像一位情趣盎然的旅行家,像欣赏宇宙万物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奇趣欢乐的道路上旅行,这样才能充满生活乐趣和前进的活力。心理学空间3k"m#y&{5I1^!Bp7lX

心理学空间 G|6CH|z%T9n_O

  (2)社会实践。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接触社会实际生活,扩大接受社会信息量,促使兴趣多样化。心理学空间}'V}.XP

%H zTC`&o]`"h6U3u0  (3)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这是培养兴趣的较好形式,内容有绘画、歌咏、舞蹈、艺术、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等。心理学空间C(b!Y4@i

心理学空间)@q)Y;b j

  心理学空间"th JA'QI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分裂样人格障碍 分裂样人格障碍 SPD
《分裂样人格障碍 SPD》
DSM5分裂样人格障碍诊断标准 S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