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援助校车:善举为何争议多?
作者: 心理信息服务中心 / 6206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2月07日
来源: 中科院心理所 标签: 交接仪式 群体认同 相对剥夺感 校车 中国外交部 中国政府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RuzW|1B

对外援助校车:善举为何争议多?心理学空间)g-h3M9{$f
心理学空间2_Hv0['Gen"K K
新闻事件:
5S9M(_*aY0I1k0
/yJ*N:Wxv%m0~.p2z8r0  2011年11月25日,中国外交部网站发布消息称: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项目交接仪式在马总理府举行。此消息一经转载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网民将此消息与9天前发生在甘肃庆阳的校车事故进行对照,引起了网民强烈的不满情绪。26日,新浪微博有人发起投票“你对中国向马其顿援助校车怎么看?”截至27日15点,有88%的网友选择了“反对!”虽然外交部官网事后删除了该新闻稿,但相关图文截图已传遍网络,引起了非常负面的网络舆论,甚至连校车生产商宇通公司也卷入了舆论讨伐的漩涡。心理学空间\i(XN9}b
心理学空间6f1S%g ? B J1O/G
心理解读:
7?7g!f*S|w3H0心理学空间1JFT'Z\1~%hI
  近日,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一事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有网民将交接仪式上豪华漂亮的校车与国内拥挤破旧校车的图片进行对比,引发的强烈不满之声在微博和论坛上随处可见。向其他国家捐助校车或给予其他相关援助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做的,在援助马其顿这件事上,驻马其顿大使崔志伟表示,中方已先后向马方提供了人员培训、学校改建、计算机投资等多个援助项目,而之前,这些援助在网上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但为何,偏偏这次捐助校车的善举会招来如此压倒性的批评呢?心理学空间5P~!It]d.n7Z

3n1\3DcI0  如果单从捐助校车这一件事情上来看,并无不妥。但如果将该事件与前不久甘肃庆阳校车事故联系起来看,会发现此次向马其顿捐助校车的新闻报道刚好触发了两个重要的群体心理因素: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心理学空间gQ YgC&o,u5C

| Tn:k"C;~3~i$E0  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是指当人们将自己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某种参照物相比较而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受剥夺感。相对剥夺感会引发一系列消极情绪,可以表现为愤怒、怨恨或不满。
)T!a j+L.V~i0心理学空间/Z%NJO|2D(R Z
  一般而言,相对剥夺感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当某个人或群体
]8}R$l2q2m0  (1)意识到自己不拥有某种资源X;心理学空间U7i'?-g OY
  (2)意识到他人或群体拥有X;
(|3ZL\(q;x"w6D4^j0  (3)期望拥有X;心理学空间~ Y(Rm)Hm\CW
  (4)这种期望是合理的。
C f }~;H\.Br0r0心理学空间(x#Ov$k| FCG
  一旦满足这四个条件,相对剥夺感就会产生。而且,与他人或其他群体所拥有资源的落差越大,这种剥夺感就会越强烈,引发的情绪也会越负面,甚至还会引发更加激烈的集体暴力行动。在这起捐助校车事件中,我们不难发现,相对剥夺感的这四个条件均得到了满足,可以说,国内民众在比较了马其顿受捐助的豪华校车和甘肃校车事故中的破烂校车之后,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由此引发了网民的不满和愤怒的情绪。
f*Z$rz&P ]i_0
L5J5e AH4E0  除了相对剥夺感之外,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这一心理因素也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群体认同的概念来源于社会认同理论,指的是人们认识到自己属于某特定社会群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偏爱和保护。哪怕是非常弱的群体划分,都能产生这种心理现象。
.X O$p!}|nK0心理学空间j/W0PNgv
  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将一群14、15岁的男孩作为被试带进实验室,让他们看了两类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并告诉他们,实验者会根据他们对这些画的偏好将他们分为两组。心理学空间7cc6]SCD |
  之后,孩子们被带入单人的小隔间,每人被要求发放一些虚拟货币给两组人中的其他成员。
l8NfZ)Az*ZKg0  根据孩子们分发虚拟货币的情况来看,相对于其他组的成员,他们更偏向于自己组的同伴。在后续类似的实验中,该结果模式得到了一再的重复。心理学空间 u/n0T] L5L:f
心理学空间&a bbs5Q"A*Z
  由此可见,仅仅单纯的随机分组即能造成群体认同效益,更不用说在不同国家之间,民众对于本国同胞的偏爱程度了。
;ch-x V+ao0E0 心理学空间`6[8ty T:E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交接仪式 群体认同 相对剥夺感 校车 中国外交部 中国政府
«“免费萝卜”的神奇魔力 社会心理评论
《社会心理评论》
中国人为何难以接受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