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宣传要点及相关解释
作者: 卫生和计生委 / 5488次阅读 时间: 2013年4月18日
来源: www.moh.gov.cn 标签: 精神卫生法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2013年4月17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发布公告,对《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要点进行说明,并对部分条款的具体实施做出补充解释。作为我国首部精神卫生领域法律,《精神卫生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做了规定。
《精神卫生法》宣传要点及相关解释

宣传要点

*xUq@0G"H{W0

3[]#p w6w;Vc0一、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自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NlG*Q0心理学空间wo3dU.D N

二、心理健康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用人单位、学校、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4_3lb7i@,Qh@U0心理学空间w;j PD*X0C R

三、心理咨询在用人单位、学校、医院、监狱等场所,以及社区或福利、慈善等机构开展。心理治疗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综合医院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为患者服务。

AJEd9?'B u.g])C0

B+x~+FQao7v6B {0四、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住院、出院有严格的法定程序。

-K1d TV2Mhu0心理学空间E.C`i8F2tix0J

五、国家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依法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以得到优先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心理学空间*?K6nd*X*t

心理学空间 ik:];\mR5W

六、持续治疗和康复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措施,精神卫生法规定应建立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心理学空间W(?tm0k)q,l

心理学空间_oWiITo:NzBX

七、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受教育、参与劳动、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患者个人信息及疾病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

O$wO n Y(c.qF'?"P0心理学空间3aq6x2Pue!_uXr

八、侵害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M;Aui7o0

相关解释心理学空间*Gt~;s;?BFh

*IcuF%w/W!X,U7A0一、精神卫生法是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规范精神卫生服务,维护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自2013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x DLg3XXDp0心理学空间9j7V M(g&w

《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空白,是精神卫生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将对我国精神卫生工作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心理学空间 bQ6I8{1z}L

Ht"Ae#d!p&Q*A]0《精神卫生法》共七章八十五条,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方针原则和管理机制、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精神障碍的康复、精神卫生工作的保障措施、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维护等做了规定。

:upi J+u"JB*k t7P0

#v }@6b A'{"cQh%Ma0精神卫生既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精神卫生法》的颁布实施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解决目前精神卫生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精神障碍患者不因贫困而得不到救治,确保有肇事肇祸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因疏于管理而伤害自身或者危害他人,确保无须住院治疗的公民不因制度、程序缺失而被强制收治。

yG7q{GI0心理学空间I Cu$SZ w

二、心理健康关系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用人单位、学校、社区、家庭都要关注精神卫生问题,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_3Pj)@5bd2|"O0

.KP+T lFLwU Fi0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对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在特殊岗位工作的职工,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Y9r8_$W CY-l(}0心理学空间4}8s'x7bu.wD

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精神卫生知识教育;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人员,并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对幼儿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空间/{q:\'?O|

$TW C.Q8| Z_@0医务人员开展疾病诊疗服务,应当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对就诊者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发现就诊者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DBsB0v(XMNn0心理学空间x3?8`EMm%H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创建有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社区环境。心理学空间y6UF)q+CV

~`L(y'I2gaK Dc(h6?0家庭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关爱,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精神障碍预防意识;发现家庭成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帮助其及时就诊,照顾其生活,做好看护管理。心理学空间$vSD,_$MIFl

D4A,o6g3_SYk"A0三、心理咨询在用人单位、学校、医院、监狱等场所,以及社区或福利、慈善等机构开展。心理治疗在医疗机构内开展。综合医院应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为患者服务。

UEgtquC0心理学空间qv;tl"|d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学空间T/Lm}ni&v

心理学空间2n u Z5SJ2{0B-F(v Q9e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_JBYr| g cU0心理学空间 I~ }+R|`"N

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dskzJm%m} |0心理学空间p9lM p o

心理咨询人员应当尊重接受咨询人员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心理学空间}aT1y3]M3_l(~5twj K[

s/jy:t5fAc:?_0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学空间,JuU,n%Kn

6X9ho%A8r4o~6O LL0四、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住院、出院有严格的法定程序。

h/Df#G]}-eN0心理学空间 UO_ J$Zz3d#`*Z

1. 诊断精神障碍应以精神健康状况为依据,由精神科执业医师按照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作出。心理学空间)m)U0umI:p

心理学空间Q/^%J6^;j^&u

2.  个人可以自行到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近亲属可以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心理学空间@b2S}"aN!rQ q

心理学空间ah5R i2f G6F

3.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遵循精神障碍治疗规范制定患者治疗方案,并向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告知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法、目的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心理学空间Z?1V fy@2o8xB)}

心理学空间bee5L)[H1gR!\

4.  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但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并且已经发生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或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对其实施住院治疗。心理学空间$nN$f*oLF P`+[L

心理学空间8tP)F0amts

5.  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心理学空间7xzATa%X g[y

yp%P5O @#e{8k#j#KW06.  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随时要求出院。对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监护人可以随时要求患者出院。对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住院治疗,医疗机构认为患者可以出院的,应当立即告知患者及其监护人。心理学空间/~W U1l5c5LT-M

`1z+I/FL2B0}0五、国家实行严重精神障碍发病报告制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依法免费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贫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由政府资助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可以得到优先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可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心理学空间1O,g3_2eooQ g+jR O

心理学空间%@kj"D+d7fG'Y w\ z

精神卫生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l2e AOcH!HZ.I0g0

f\ts&VS;s0国家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评估和定期随访、必要的药物剂量调整和对症处理、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康复指导、心理支持、以及每年1次的健康体检。心理学空间|E\eva U)v

0zi.u|Aci9H0在农村和城市已经开展医疗救助工作或试点工作的地方,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对流浪乞讨人员中有危害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精神障碍患者,应实施救治。2006年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和城建城管监察部门负责将患者送到当地定点医院;卫生部门确定定点医院并负责患者救治;民政部门按照规定支付救治经费,其所属救助管理站在患者病情稳定或治愈后接回,或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离院。

w@a)Y1S2NLu T0心理学空间R0a}[@"C

六、持续治疗和康复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的重要措施,精神卫生法规定应建立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

$}4O,_!|2q(?tYqF0心理学空间 z1Z:O8Z%oiH E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对患者负有照料和监护责任,不仅不应该嫌弃、遗弃患者,还要积极帮助患者接受治疗、进行康复训练,担负起照料和监护责任。

c Vj*RZMoa'B^,R0

n1g6o7\,VA]0社区不应歧视精神障碍患者,要创造条件帮助患者康复。社区康复机构应当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医疗机构应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心理学空间7F6jz3`ES m#GObl u@

H.`;L1uVu!r4H3z z x0向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服务的社区康复机构,包括各类职业康复训练中心、工(农)疗站、日托康复站、各类长期托养机构、中途宿舍等在社区中提供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的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在精神障碍康复工作中的职责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二是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C%tPV~Z0心理学空间;m#](oS5x k

七、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受教育、参与劳动、个人隐私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患者个人信息及疾病信息应当予以保密。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心理学空间GY!@-G9NR,d

1W+eO0^1?8|;W0为了有效地保护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精神卫生法》明确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等;新闻报道和文学艺术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视、侮辱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容;精神障碍患者的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患者个人信息和病情信息予以保密。心理学空间HtKf!NKP.K y

心理学空间+M"K[*y"qp _

关爱精神障碍患者,能够促进他们积极就医,避免向更严重的病情发展,能够促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能降低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几率。

~+k` SF5C M0

7?o^:~X G~ ZJ0八、侵害精神障碍患者合法权益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Y ]I/L7A0

?&P A [Z:y.EIw9b0精神障碍患者同其他公民一样,享有人身权、财产权,以及教育、劳动、医疗、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在住院治疗期间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权、通讯和会见探访者的权利等受法律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患者本人、其监护人或近亲属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eu?(A/}R_9UV0

)l [7ozye0相关图片:图片.rar

j Ddg4A+T}l^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精神卫生法
«JAMA:自闭症风险可能延续多代 科普新闻
《科普新闻》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前所长张侃谈芦山地震灾后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