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
时间:2020年04月15日|1631次浏览

自“心健康频道”直播栏目开播以来,有不少的家长,反复提问亲子教育的问题。微信群及私下里与老师互动过程中,谈起的也常常是这类的问题。的确,亲子教育是当前全社会最为关切的话题,众多家庭教育机构、学校、心理行业都有大量从业人员指导这项工作。虽然如此,家长们依然很茫然,不知道如何解决青少年发展中的心理问题。尤其是陪伴心理困境的青少年,作为没有心理学专业指导的家长,就更不能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来解决问题了。这是许多家长的困惑,也是许多家庭的困难。我也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他们面临自己养大的孩子却突然地发现孩子的陌生与可怕,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感觉对爱子的失控,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我们听到过太多的家人无奈地诉说孩子的问题,或干脆把孩子领到心理咨询师面前。今天,由我与大家从全人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


近几年来,我们经常听新闻或看新闻知道,亲子关系中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事件发生。仅因妈妈对孩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喝农药自杀;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自杀;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自杀。这些痛不欲生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与无知相关。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甚至违法犯罪等“偏差行为”,多数是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暴露。根据心理学观察,因为原生家庭因素影响而产生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都在12岁之前。因为0-12岁是安全依恋形成的关健期,也是一个人获得人生幸福密码的最重要阶段。我是在做了八年的心理咨询工作后,发现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心理人格成长规律,认识到“关系”经验是心理结构形成的关键,是人格发展的基本元素。所谓“生命即关系,其它皆枝节”,就是说明“关系性”对中国人的影响和价值。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人本-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关系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关系整合疗法”。那么,从全人关系心理学的角度如何来看待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呢?首先,全人关系心理学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


0-3岁,母婴共生期;婴儿期-母性敏感

3-6岁,亲子互动期;幼儿期-父性依恋

7-9岁,人际信赖期;学龄期-最好玩伴

9-12岁,社会认同期;少年期-同性崇拜

13-18岁,自我独立期;青春期-成长转折

19-25岁,社会适应期;青年期-个性形成

25-60岁,价值创造期;成年期-两性依恋

60岁以上,自我圆满期;老年期-回归精神


一听到这些心理学专业概念,有的家长就已经头大了,养个孩子有这么麻烦吗?我们长大的过程也没有这么复杂嘛。是不是心理学老师多事,故弄玄虚?我想,到如今仍有不少的家长如此看待这个问题,并幼稚的认为,心理问题不需要别人帮助,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心理有问题,是他本人可耻,不够坚强,性格缺陷,等他苦受够了,就会回头,到那个时间,心理问题就能自动康复了。是的,时间的确能解决不少的问题,但心理痛苦却不会因此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影响更大,危害更大。这些没有心理成长的家长,不就正在经受扩大这个痛苦吗?不但自己痛苦麻木,还要下一代一起跟他痛苦。真的要劝一下还没有生孩子的人,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只需要挣钱,或者说得好听一点,如果你事业心太重,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打算花时间去亲自哺育孩子,陪他长大,那你就真的不要去生孩子。关心一个吃喝拉撒都要照顾,从一无所知到早晚要离你而去的孩子,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体力的,否则最好不要当父亲或母亲!有一位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曾告诉我:“我只想生一个孩子,还给爸妈,这样我就不欠他们了,我死活与他们没有关系了“。


有人也许会说,老师们不是一直主张对孩子放手,不要控制过多吗?是的,我们主张尊重人性发展,但不要误解,孩子出生之后不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如父母不陪伴、教育他,电视、网络会替你教育!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

 

二、心理品格的概念


家长不仅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根据不同时间来引导孩子。还要了解青少年发展的主要维度。全人关系心理学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发展全人健康16项心理能力,这也是我近年来提出来的新概念。16项心理能力为心理社会能力的简称,是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社会心态的能力。并且能在:人-己、人-人、人-物、人与宇宙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能力。它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情绪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而这四大核心能力中包括16条关键经验。比如情感发展、语言发展、人际发展、认知发展、性格发展、身心互动、观念发展等,当然家长最关心的是智力,与学习相关的还有记忆、概括、判断、推理、想象等能力的培养。而我们倡导大家去关注孩子的心理社会能力提升,因为这是心理品质形成的重要过程。


心理品格是一个新概念,指一个人适应内在、适应外在时,所需要的一套相对比较稳定的互动单元。心理品格的养成,与抚养方式有关,也与个人经验有关,决定个体社会化过程与状态。心理品格在功能上,表现为个性能力、认知能力、觉察能力、悦纳能力、共感能力、情绪能力、依恋能力、宽恕能力、动力能力、表达能力、跨越能力、存在能力、适应能力、合作能力、流动能力、安宁能力。

  

三、青少年的心理困境


在培育这些心理能力时,父母需要“爱和规则“并行,既要有情感养育,也要给予规则教育。爱用以建立关系,规则用以塑造品格。比如:对孩子说“不”!被拒绝肯定是很难过的,但父母需要让他懂得生活中,拒绝他人或被拒绝都是正常的,普遍的。这样帮助孩子建立边界,拥有界限的能力。学习感受拒绝,感受痛苦,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严重些哭得在地上滚来滚去……可是你若等他到了青春期,你再开始对他(她)说“不”时,他不会再哭闹、也不再打滚……,但他(她)会离家出走,他会服毒自杀、他会以跳楼的方式威胁父母,因为那时候他(她)已经有对付你的各种能力和选择。曾有人问我:“为什么那么小年纪的孩子会自杀”?我回答:那是因为孩子只知道你爱他,他在利用你的爱威胁你,他并不知道死的真正含义。


那么,如何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建立“规则”呢?应该在孩子早期表现出任性的时间,一般应该在3岁之后,就是爸爸出现的时候,爸爸第一次代表社会出现在孩子面前。3岁之前一般是身体痛苦,妈妈需要帮助他解除痛苦感受,关爱他……但是,3岁之后他不仅仅只在身体痛苦了,而是有了更多的意向表达。与自己期待不符时,就会有心理痛苦。比如:你带他去朋友家,看到别人家的好玩具不肯撒手要带回家;你带他去商场,看见好玩的东西非要得到,父母不买就大闹……,当父母发现他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心态一出现,就是要有意地对他进行“规则”教育的时候了。


当然,这时候爸爸是最为重要的,为什么呢?因为妈妈与孩子共生,很难培养出来新规则——社会规则。妈妈与孩子的游戏是亲密,是身体接触。而爸爸与孩子的游戏是规则,是身心互动。


我也要强调一下爸爸的处境,其实现代爸爸很尴尬,孩子一出生被边缘化,被排挤出育儿圈。因为孩子出生到3岁,都粘妈妈,很亲密,爸爸通常会误解,孩子不喜欢自己。再加上,确实男人在照顾孩子方面手脚比较硬,不善于抱孩子。看到柔弱的孩子在自己怀里,不知所措。在惯性的影响下,爸爸很容易被定义不愿意参与。实事上,3岁之后,孩子很容易找爸爸,非常希望与爸爸互动,特别是爸爸的肯定、赞美、认同。可惜的是,几乎全社会都认为,爸爸的主要任务是赚钱养家,照顾孩子不是男人的任务。其实,爸爸也很郁闷,自从孩子出生后,自己就失去了地位,被边缘化之后,只能把自己定为赚钱的机器。说实在,爸爸的确不擅长抱孩子,但陪伴是必要的,游戏玩耍是需要的,因为这可以让孩子感觉:爸爸很喜欢我,从而得到自己价值感的认同。


同时,我再强调一句,爸爸是可以按他的方式待孩子的,当然最好的方式是温柔的坚决。如何对待孩子,这是爸爸的权利,妈妈无权说三道四。可能你觉得爸爸有点凶过了,妈妈就要出场。其实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孩子通常跟妈妈在一起时,比较粘或闹。而跟爸爸在一起比较乖或对抗。我常常强调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为“等边三角关系“,最好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一样亲。如果孩子在与一方互动中,受了伤害,可以得到另一方的支持,但注意及时的恢复三角形的关系。关键是父母是否是健康的,是否可以做到。所有的孩子都会从中感知你的反应。只要你坚决,他就明白了。心理品格就是这样养成的、塑造出来的。帮助孩子培育出良好的心理品格,从此之后,你不会再如此辛苦!孩子遇到困境,你需要再进行心理疏导,他就可以适应环境了。因为他有了心理能力,有了灵活性。

四、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心理品格


心理品格是人的一种综合状态。这种状态的培养是通过当事人的体验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也要强调早期经验,原生家庭与心理发展相关的原因。往往发生在“关系”里的经验,会形成自我认同的重要因素。人与人不同,就是因为大家拥有不同的故事。孩子如何被对待,他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说“生命是一条关系经验的河流“的原因。我认为经验性自我就是如此形成的。现在许多孩子出现了行为偏差,父母与老师拼命的去纠正他的行为,其实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即或竭尽全力解决了一种行为,另一种行为又出现了。亲子关系变成了斗智斗勇,变成了一场拼搏赛。全人关系心理认为,唯有改善亲子关系,才是解决之道。一旦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得到改善,孩子的行为就会得到改变,孩子会更有朝气、更快乐、更有目标。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孩子天生就不喜欢成为人见人爱,到处被人夸赞,所有人都喜爱并接纳的自己吗?一定不是,人性的需求是追求被认同,被接纳,被关注的,青少年也会非常清楚。可是为什么却有一些孩子对偏差行为乐此不疲呢?正确的逻辑是,这些东西是青少年需要的,这些比别人的喜爱更重要,比食物更重要,因为他们更加渴望心理营养,更喜欢拥有一个关系的乐园。


具体我们如何帮助心理困境中的青少年呢?做到四件事就足以帮助你的孩子了。

01

无条件的接纳

人类早期是很脆弱的,最需要照顾的。无条件的接纳是最高的爱,无论如何都不会担心被评价,都不被利用和投资。无论表现如何,听不听话,乖不乖,好不好看,学习好不好,都可以依然被接纳,都可以得到父母的爱。

事实上,很多父母是经不起考验的,这份答案几乎不及格。

02

我最重要

即使你忙,即使你不舒服,即使……只要我有需要,你会排在第一位,马上放下一切照顾我。。。这样我就知道,我在你心中是最为重要的。

对于母亲并不太难。生完孩子以后,妈妈体内会分泌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的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眼中,孩子是完美的,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妈妈情绪不好,夫妻关系不好,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妈妈就无法做到这些。爸爸做起来,自然是很难的。

没有安全的依恋对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就无法确定。这对孩子来说,绝对是不可能的。他必要去选择一个,父母不行,就从祖父母、老师、长辈身上找。如果还没有找到,到青春期就一定要去找一个异性,因为他需要重要他人。那么这是爱情吗?不是,是心理需求。他就会一天到晚的缠着对方问:我是不是最重要的人?到底排第几位?非常的不安全,非常的焦虑。

03

我是最棒的

这是父爱的特征。肯定、赞美和认同是爸爸给孩子的最大礼物。如果爸爸说:你很棒,爸爸很爱你。这会让孩子认为:我很好,爸爸妈妈觉得我很可爱。因此,他就会充满自信,感觉自己有价值。这会是他建立自我开始,他会不断的回答“我是谁”?然后有信心的去面对他的人生,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问题、难题。

04

我是有榜样的

孩子的看法是在父母对其教育,对其讲道理之后才会形成。在父母的亲自抚养中,你的孩子就在复制抚养的观念与性格,复制他最亲近的人的各种行为方式与态度。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亲,然后就是父亲。一般而言,人的长相大多取自遗传,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观念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以,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所有的父母要好好修养自己的言谈举止,在家庭中尽显父母的善良与榜样,在谈吐中表现文雅与谨慎,在处理各种意外事务时有理有节。

最后,我再一次强调心理品格塑造越早越好,什么时候开始都是不晚的。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