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可分析性和痊愈之路——《精神分析治愈之道》第一部分读书笔记(上
时间:2014年10月14日|4122次浏览|1次赞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这本书是海因茨·科胡特的最后一本书,然而,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描述的一样,这不会是最后一本阐述他的工作的书,而第一部分也是承前启后地对《自体的重建》一书的部分思想引发的争议的回应和反思,主要关注了“完整的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的治愈”这两个问题。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了以下三大问题:

 

一、自体心理学视角下的可分析性——精神分析治愈的定义以及达到治愈的方法。

 

这缘起于回应科胡特的一个同事的误解:“对严重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分析在理论上应当保持不完整。”,科胡特坚决反驳了这个理解,通过对三种精神病理(精神病、自恋性人格和行为障碍、移情性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态度的阐述,以及讲述自体心理学与传统观点之间对发病机理本质的看法的差异,清晰地界定了对严重人格和行为障碍者的精神分析的完整分析的可能性。


1、自体的缺陷导致患者产生并保持自恋式的自体客体移情,通过提供一个分析情境,在这个情境下,分析师对被分析者的经验做共情式的观察,发生治疗中的转变内化作用,那种再童年期就受阻了未健全发展的心理结构,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建构起能填补自体缺陷的结构。——治疗情境激活了缺陷自体的发展潜力。

 

个人理解:这种内化作用本应在儿童期完成,是来自对父母双亲的认同而内化的一种心理活动,虽然没有完成,却发展出一种补偿结构来保护儿童的自体的成长,最后形成了一种比较脆弱的僵硬的精神结构,虽然填补了自体的缺陷,可以应对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等,但是它的发展潜力被限定了,所以需要在治疗中被坚固、加强。)

 

2、“自恋人格障碍个体的缺陷字体将努力完成它的发展,也就是说会再此尝试建立一个连续的张力弧,从基本的抱负心开始,经由基本的才能与技能,达成基本的理想。这个张力弧是完整、无缺陷自体的动力本质。

个人理解:在这里,我看见了科胡特的理想,带领患者进入一种创新-创造性的,幸福的完整的生活。这里进入到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与传统精神分析的内在区别:对于俄狄浦斯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致病机理的看法不同。

 

3、 自体心理学取向的分析家对痊愈的看法:

致病的俄狄浦斯情结发源于俄狄浦斯期的自体-自体客体障碍,在性欲和攻击性之下还有一层抑郁和弥漫的自恋愤怒。-----治疗任务:一、解决俄狄浦斯情结本身;二在下一阶段,或者同时地逐步把重点转向关注隐藏的抑郁和俄狄浦斯期自体客体失败。

 

    有问题的自体客体孕育了儿童期的障碍性俄狄浦斯情结。

                           

儿童早期的自体成功地从严重而致病的自体客体中解脱出来,并尝试通过新途径为自己建立一个新模式。

                           

 

第二次尝试在几乎要成功又一次失败,

                           精神分析带来自体再次发展的机遇,自发展开的移情

序列到达转折点,激活需求并停留。(童年期有希望

建立自体的第二次尝试和需求得到共情性回应)

 

(引导个案分析古老创伤是错误的,移情关系应当是复苏的,在这个转折点,给予统整性回应)来访者修通

                                   真正的疗效出现

                                              

 

    建立一个结构化完整的自体

 

个人理解:以上是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的一个治疗模型,适用于自恋人格障碍和行为障碍的个体已经在移情中把早期的创伤重新激活和分析之后,那些早年的无力感、抑郁和愤怒,都重新被激活、解决、分析,那些原始融合的需要,那些原始形态的愤怒和无力感,都被言语化表达,之后就可进入的提升性的深度的分析,目的是通过体验完美或不完美的共情时的愉悦亲密或失望的感受等,来加固核心自体,最终凝聚成一个完整的,大密度的充实的具有完整的人格结构的自体,这才是最终的痊愈。

 

4、精神障碍的三个层级及其可分析性

l           精神病

l           自恋性人格和行为障碍

l           结构—冲突神经官能症

 

l           精神病

    科胡特保留边缘状态这个术语,同时这个层级还包括“隐蔽的精神病人格组织”(他们的外围发展良好,但防御结构中心空虚,他们的核心自体在发展早期未形成,科胡特对此类个案经验有限。但也有推导结论如下:


    建立核心自体的工作的前提是:可用于治疗的移情,然而精神病和边缘状态,意味着我们面对的是自身防御结构的解体,这种前心理期的混乱状态相伴而生的焦虑,不能被观察者的共情机制所理解,所以,精神分析对于消融包围着自体持续的空虚中心的防御结构是无效的,因为没有办法与患者保持一种可信赖的共情联结。


     但这个时候治疗师仍有帮助,虽然无法帮助去建立一个核心自体,但是可以成为患者呃自体客体,以帮助患者建立或者巩固新的防御结构。“为了获得治疗师的镜像赞许,······或者是通过孪生融合或目标设定的理想化,治疗师的人格被用于加强患者的防御结构。通过治疗师直截了当的教育活动,患者学会了如何最好地运用他们的防御结构。”


   (个人理解:这一类隐蔽的精神病人格组织相当于肯伯格划分的边缘性人格结构以及高功能性人格病变。这一类的病人比较适合TFP\DPHP\图式治疗的模型,因此在要在临床实践中要先学会鉴别出这样的人群,再结合考虑自己的适任力来确定是否可以工作,做到辩证识治。)

 

l           自恋性人格和行为障碍

    这类人群的核心自体轮廓已经在早期建立了,但结构化不完整,所以面对自恋伤害会出现短暂虚弱,或变得不协调。


   (个人理解: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在此分析情境下运用,和传统精神分析类似,都是通过再激活童年未被满足的需求:对自恋的需求、对镜映的需求,对理想融合的需求,来弥补和修复早期缺陷。也有一定的治疗顺序,先要处理好第一分离个体化期未满足的需求,先允许患者经历摆荡,从前心理期的混乱到治疗师给予的安全感之间,涵容其焦虑,然后进入对自体结构的全面修复。)

 

l           结构—冲突神经官能症

    科胡特觉得这个层次的疾病的本质和治疗方法是比较模糊的,但他指出:“结构性神经官能症的核心自体在童年早期已多少牢固地确立了,但是因为它的能量被在童年晚期暴露出的冲突(俄狄浦斯情结)所耗费,自体最终未意识到它的创新-创造性潜力。······童年晚期未解决的冲突在移情中重新被激活,进入意识并被修通,最终自体达成了自身的终极目标。”并同时给出了这种说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包括对结构性神经官能症的治疗取向,以及它在字体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中的位置等。


在这个部分,讨论并引申了一个决定性的理论议题:在大多数的性变态和成瘾中所见的导致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的驱力问题的自体衰弱与导致古典俄狄浦斯神经官能症中的驱力强化和驱力隔绝问题的自体衰弱之间的区分和这两种自体客体失败之间的不同之处。科胡特认为这种区分很有意义,并可“提供远多于儿童发展失败的特定心理性欲阶段的东西”但“没有答案。


    他个人认为:自恋人格障碍中自体的改变严重程度大,性质也不同。这种区别,科胡特在1977年的时候认为:双亲自体客体功能失效,使得子女在经验感受上体会疏离,在互动上刺激不足,这样长大后会患自恋型人格障碍,而过于亲密的,刺激过多的双亲自体客体的子女会患古典移情神经官能症。这种假象是可以验证并发展弗洛伊德原初的诱惑理论,归结到自体客体共情的扭曲方式不同,本质都是父母仅对儿童俄狄浦斯自体的碎片——性欲和攻击驱力进行回应所致。在本书写作,也就是1981年的时候,科胡特已经形成了自己理论的完整假设,确信感情和自我是原发的心理现象,放纵的情欲和破坏性是次发的。

 

(个人理解:这一段论述也就是科胡特忠实并发展改变弗洛伊德的原初的诱惑理论之处。比如阉割焦虑,在传统精神分析中认为它是原发的,而会把超我的认同和禁忌的建立,认为是次发的事源于本能冲动的升华。但科胡特似乎有点秉持我们中国人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理念,认为阉割焦虑由自体客体的失败的共情回应带来的。并认为如果健康双亲拥有的健康子女在俄狄浦斯阶段并不会产生阉割焦虑.

 

二、从对阉割焦虑的再思考来看自体心理学对有关俄狄浦斯的概念的发展


1、  先来看科胡特的几个界定:


l           俄狄浦斯阶段:正常发展中一个充满愉悦经验的阶段,这时孩子自豪地向前发展,其自体客体能以骄傲和愉悦来回应他/她,双亲自体是坚实确立的,有共情能力的。

l           俄狄浦斯情结:儿童的病态变异的经验,导致这种经验的原因是在发展当中,当儿童在情感态度和行为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变得强烈的时候,自体客体(前意识)感受到的是性的刺激以及或者,当儿童在发展中其自信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并变得强烈时,自体客体感受到威胁。

l           俄狄浦斯时期:无关乎正常或者病态,孩子生命中某个有时限的时期。这个时期可能有俄狄浦斯阶段或是俄狄浦斯情结的正常或者病态的经验。

l           原发的俄狄浦斯焦虑:儿童对来自双亲的缺陷性共情的回应。即解体焦虑。是人类经验最深沉的焦虑,指向的不是身体的消失,而是人性的失落,即心理死亡。

l           次发的俄狄浦斯焦虑:儿童富有情感的、自信的俄狄浦斯自体解体之后,取而代之的碎片化自体,以色欲的破坏性的想象和冲动为特点。  

        

我个人理解下的一些有关概念:


l           自体-自体客体单元:科胡特认为在心理结构上有两种经验,一种是内在的自身的骄傲也就是自体的感受,另一种是双亲自体客体的回应,这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的心理活动的工作单元,虽然从小到大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一直到死,都是心里生活的本质而存在。这个概念来源于“自我心理学”一个婴儿天生就携带着自己的核心自体,但必须借由成年人的内聚性自体引导,才能内化一个稳定的自体结构,并拥有自我抚慰的经验,形成一个自己的内聚性的健康的自体结构,获得真正的健康的自恋。比如可以展现出类似幽默这样的能力,是来源于稳定的自尊的自体,而非只是次发的防御,或者升华。

 

l           解体焦虑:虽然弗洛伊德列举的焦虑的所有形式都混有解体焦虑,然而,自体心理学上的解体焦虑还是不能等同于经典概念,这种焦虑源自于自体害怕自体客体终止支持,必将引发无助和愤怒,如在无人回应之地,死亡的空白而激起的,最终会导致攻击性直至死亡,这是对无回应反应的环境时产生的,如果婴儿在早期体验的话,对/的核心自体将是毁灭性的破坏,导致边缘人格结构和精神病。

        解体焦虑是人类最深沉的也是最严重的潜在的焦虑。正如Z先生在接受父性分析师的咨询时,放弃了希望,最后一次面对永远无法得到母亲的微笑这一可怕的恐惧,母亲已经变成没有面目之人。包括梦见在冰隧道里的U先生,舍弃迷恋物开始思考人生,但这是在获得典型父性分析师的支持时才能做到的,但是这种特别的自体客体的支持时暂时的,是会失去的,所以产生了焦虑梦境。没有了自体客体,没有了回应,自体就无法存在而瓦解这种恐惧让我们无法在心理上存活。但这种焦虑与对失去爱的恐惧”和”对死亡的恐惧“对失去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或者对精神病的恐惧”有重叠,却不能等同与现实联系的丧失”

 

这一章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l           健康双亲养育的健康子女会很高兴进入俄狄浦斯期,他不仅因为自己的发展成果(那些在情感和自信心方面的新发展和扩展)感到骄傲,也因为这些发展成果使俄狄浦斯期的自体客体即双亲产生了共情性的欢乐与骄傲的喜悦之情,因为成果带来的欢乐与骄傲,男孩子的情感态度不会分裂性欲碎片,他的自信心也不会转变为破坏性的敌意,他也不会极度地害怕他的父母,男孩怕的是无脸母亲,而女孩对女性特质的拒绝,被阉割和自卑的感觉以及对阴茎的强烈渴望,不是因为男性的性器官在心理生理上比女性性器官更有吸引力,而是因为她没有理想母亲意像能够应用,在理应建立一个值得骄傲的女性自体的童年期,没有另我支持过她,这个女孩的自体客体未能以恰当的镜映回应她所致。只有父母不能恰当地扮演俄狄浦斯自体客体时,孩子才会产生强烈的焦虑。

 

l           俄狄浦斯期作为孩子发展的特定的关键期,并构成自体-自体客体联系的基础的整个情感环境,父母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作为这一时期孩子的自体客体,是如何地加强、限制或者扭曲自己的人格功能,从他们做了什么可以加以探究,然而我们也不能孤立地评判人的行为,因为大多数的案例中,首先恰当与不当双亲自体客体的区别并不在于公开的性欲,或者施虐性回应,其次,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不能简单从表面价值去理解,共情失败更多来源于微妙表达的,不断重复的有害回应。


(个人理解:孩子的发展包括正性的情感,包括情感、性欲,性驱力,还有自信,攻击性,和破坏性的故意,涵容的双亲自体客体可能是慈爱的,也可能是严格的,但有时候表面慈爱却很残忍地压制孩子表达愤怒,或者是防御冷漠和疏离的,而严格却能帮助孩子提升掌控感和控制力,孩子也有这种能力,不是从父母的言语中而是从更多的非语言信息和行为中去体会父母的行为背后的真正意义。)

 

 

l           科胡特通过列举俾斯麦的理想化自体客体施文宁是如何治疗俾斯麦的失眠的得出一些经验:失眠和垂死一样,其接近经验的本质是对入睡的恐惧,受折磨的个体试图由清醒突然入睡,以完全避免逐渐入睡的心里过渡阶段,或是借助药物的帮助或把自己置于极度疲劳的状态,从而缩短过渡期。俾斯麦的案例说明了借助移情,患者在有回应的自体客体的帮助下,重建了天生的睡眠能力,个人理解:当然如果是一个精神分析,这种移情关系还必须得到解释,并且依靠分析得以修通,并且要促成俾斯麦自身形成一个新的被强化的精神结构,使他能最终依靠自己内化的自体-自体客体来帮助自己入睡),包括口欲造成的肥胖也是自体客体的失败造成的。

 

综上,科胡特通过以上的阐述表达了一个观点:阉割焦虑是嘈杂的心里表象,而深层的焦虑是对自体解体的恐惧,存在在性心理发展的所有阶段,与阉割焦虑相比较,它在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焦虑就是解体焦虑抚育情境中关系和回应的恶劣激发了情结,而良好的双亲人格事实上是能够尽可能地提供骄傲和愉悦的肯定性的回应环境和自体客体功能,不至于因为严重缺陷的自体客体环境导致俄狄浦斯情结甚至创伤,引发自体灾难性的破碎,但即便是双亲拥有良好的人格,俄狄浦斯自体环境仍然本身倾向有微小的缺陷,所以称为恰到好处的挫折而在初级的心理机制上,发展出创造性的补偿结构来,父母的有瑕疵的反应,只是对恰当的共情情感和自尊的偶尔偏离,这种恰到好处的失败和挫折,就好像分析师在治疗中的类似失败,它将导致内化和结构建立。只要这种偏离和失败不是长期的频发的,儿童就不会经历过分的焦虑,甚至体验到解体焦虑。

 

(个人理解:孩子需要双亲人格的同时抚育,并非单极思维,对于患者分析的治愈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不是来自对更强大的竞争者的害怕,而是能阻止焦虑蔓延的健康心理结构的缺失,母亲不能热情和安抚孩子,以及父亲无法作为勇气和冷静的理想化楷模,而后共同造成患者精神病理的因素。)

 

第二个观点或者说假设是:重新评估阉割焦虑和俄狄浦斯经验的基本意义和重要性,就必须观察到移情的六阶段序列,(且听下回分解,呵呵)

 

观点于20141014整理,有待后续领悟继续改进。




标签: direction  读书笔记  心理学  normal  color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