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文化电子报(2010年第十一期)
时间:2011年01月28日|1886次浏览

内观文化电子报

2010年第十一期

一、Q&A我爱问专家

本期专家:徐钧

(上海内观文化机构项目总监,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聚焦协调员。)

1、问:后自体心理学已经不以“移情”“反移情”来作为治疗的理论依托,那么后自体的治疗师的治疗理论架构是什么呢?他们在治疗中的言行以什么来作为指导?

答:最早是由史托楼洛发展主体间性(主体交互影响性)的心理治疗框架,他强调心理治疗的互动性影响及其对此的反省性分析。

在其更为成熟阶段,斯特恩发展儿童心理学的互动体验与语言微观研究成为其坚实的基础,之后伴随斯特恩的研究,斯特恩等著名心理学家组成的波士顿变化过程小组在儿童互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并发展了临床心理治疗的微观语言和表情互动的研究以及训练。

这些治疗师重视离开僵化的框架性宏观理论,强调治疗师在当下的体验和语言的微观层面与来访者内外一致的互动,来促进治疗痊愈的发生。

2、问:目前自体心理学班和自体心理学工作坊的GIM(渐进主体间训练模型)究竟是如何的,很好奇!

答:那是在主体间心理治疗理论以及波士顿小组的实证发展的基础上,整合主体间性精神分析训练、聚焦体验式疗法训练等,开发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心理治疗师训练工具方式,包含几十种体验训练模块。能够帮助心理治疗师快速提高心理治疗能力,降低脱落率,增进疗效性。并获得了某些临床心理治疗研究的有效证明。

 

3、问:波士顿小组研究治疗中的改变进程,它的研究一如美剧“lie to me”中的那样,通过微细的观察来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关于他们的研究在治疗实践中应用,徐老师是怎么看的?

答:有一部分很类似“lie to me”,但“lie to me”是研究单向的微表情反应,而波士顿小组是研究双元的主体间性互动的彼此影响的微表情及语言等等。他们训练的心理治疗师在实践中的能力都特别强,而且训练时间可以缩短,训练效果却更好。波士顿小组本身就有好几位著名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训练成就现在正在获得大家越来越多的认同。

 

4、问:斯金纳与罗杰斯有一个著名的论战,在其中他们讨论了人是因为想而行动,还是因为行动的而想。这涉及人是否是可以“被塑造”的。对一个咨询师来说,秉承何种的治疗观,是否仅是一种流派的差异,并无统一的标准?

答:或许现代的观点会更加中立和中庸,而不那么绝对化。不管我们对理论怎么爱好,最重要的或许是罗杰斯的另一个重要立场——“以来访者为中心”。哪些对来访者真正有效有帮助,那么我们需要遵守。

当代后自体心理学的训练,其实更强调以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为基础,使用行为主义的方式做训练,切实的以来访者为中心去做心理治疗。

 

5、后自体心理学更加强调“共情沉浸”和“替代内省”,在临床中,所有的反应都是当下的反应,一个治疗师如何可以训练自己可以做到在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内心世界中不断穿梭?

答:有许多科学实证的自我研究工具,可以帮助治疗师研究和讨论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然后来修正自己治疗中的缺陷。例如共情,就有不同的共情方式和层面,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怎么层面的共情回应,怎么去真正共情来访者,这些都不是说说的,而是通过实际的临床心理治疗的科学研究证据和效果来训练一个治疗师如何运用人类的共性和自己的个性来完成当下的每一个回应。

 

二、新闻资讯:

简德林获得美国心理学杰出贡献奖及终生成就奖

    2010年12月1,纽约聚焦研究所(TFI)传来好消息:美国心理协会理论和哲学心理委员会的第24届组委会,对心理学的理论与哲学杰出贡献奖授予尤金·简德林博士。每年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心理协会年度会议上都会产生该奖。该奖项是组委会的最高奖项,也是该成员的终身成就奖!
     
   
这是简德林一生中第四次获得该奖项,在美国心理学历史上也绝无仅有。


   
简德林在八十年代,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新人本主义治疗的聚焦体验取向疗法。

 

 

三、培训速递:

当代自体心理学精华工作坊之一:

快速改善治疗关系!快速降低脱落率!快速提高疗效! 

咨询现场当下反应的强化训练

针对临床心理治疗中的咨访互动反应,特开设此工作坊进行专项训练。

训练主题:咨询现场的当下共情反应训练

训练方式:体验与讲授结合,有针对性的当下反应练习

训练内容:

1.       训练咨询师在每一个当下如何对来访者进行共情;

2.       学习共情量表来检验自己在咨询中共情的水平等级;

3.       训练共情在不同场景下的工作;

4.       通过微细反应训练让咨询师更加清楚自己的共情方式,并进行改进和提升。

【导师】

徐钧  自体心理学家,聚焦取向治疗中国区认证师和训练师,上海内观文化机构项目督导,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督导,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研究员,在心理治疗与东方传统文化对话研究等方面多有建树。

【时间地点】

2011179日,共三天

华东师范大学 大学生活动中心 308

【费用】

三天共1500   自体班学员或已经报名自体班的学员享受优惠价:1200

凭内观文化2011年日历册现场抵减100

 

【报名方式】

电话: 021-22818606老师     Email: china_insight@sina.com    

Websitewww.insightculture.com.cn

账号:建设银行上海市西藏路支行 4367 4212 1749 4554 835 乐维杰

                              

 

 

四、当代心理疗法:

 

一致性反移情、神入(科胡特式的)、共情(罗杰斯式的)、包容

作者:徐钧

                        
                         
    一致性反移情和共情

拉克尔(Racker)指出:一致性认同类似共鸣(虽然不是共鸣),当我们看见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时,我们可能感到悲伤。这种悲伤是和那个孩子的自体相符合或类似的。那个小孩这时候也感到悲伤。由于看到那个小孩的人认同和感受到那个小孩的悲伤,这在彼此的自体感受上是一致或类似的,那就是一致性反移情。
   
共情,似乎是罗杰斯的专利,他曾这么定义,所谓的共情是指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包含着几个方面的情况。它意味着进入他人的私人认知世界,并完全扎根于此。
   
在他后期一篇论文中他又强调说,促进人际关系的要素是同情心的了解,就是说,治疗师必须具有一种特殊的感应能力,很准确地感受到当事人的个人经验,并能体会到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只要进行得顺利,治疗师不但能够进入当事人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所要澄清的各项意义,甚至他在下意识里对情况一目了然。
  
在德国和瑞士精神分析教师的回答中,他们认为一致性反移情和共情的内涵是相同的,虽然不同的作者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致性反移情更加属于理性的表达方式,而共情则是从感性上所作的阐述。
但我这里觉得需要补充的是,似乎一致性反移情似乎是被动引起的,而共情似乎是更多主动性的。而一致性反移情在一些来访者的负面移情中可能有被来访者的情绪同步调的感受所控制住的情况,而未必对此有觉察。但共情在咨询过程中似乎能够扮演一更主动和建设性的去体验来访者的角色,到达彼此的感动和生命力的复活。

                      
共情和包容
   
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的本质,就是分析家作为一个容器,
接受并加工患者的无法忍受或接纳、并投射给分析师的心理内容,然后患者再将被分析师容器转化加工过的内容内化的过程。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这种过程不断重复,使患者的内心世界发生改变。
   
哈米尔顿在其著作中强调,包容的功能首先是心理治疗师自己的,这一治疗师自己的包容功能吸收和净化了被投射过来具有毒素的能量,经过自己的净化,然后反馈给来访者以净化的能量。最后心理治疗师的容器就内化到来访者的心理功能中,而使之能够有能力净化那些毒性情感因之精神健康的生活。所以在这点上,我们也看到精神分析家或心理治疗师本身如果能够再参加临床实践前接受一些分析式体验的训练是何等重要。
   
在包容的定义中,显然没有认同来访者情绪,如果产生了认同,那就不可能再产生净化的功能。包容以为着更恰当的吸收了情绪并作出适当的回应。而共情和一致性反移情则是建立在认同来访者情感上的了解。它们属于不同面向和不同治疗时间点的观点。
   
在来访者使用投射性认同机制时,心理治疗师的内心因为基础于人类普遍的情绪机制而被激起各种情绪,特别是负面的情绪,这时候通过对于来访者客体关系的领悟,而吸收这些被投射进来的毒素,并在随后的诠释而包容的反馈来访者。在这里我们是不产生对此负性情绪的认同的,认同的情况可能产生我们跟随这些被激发情感的行动,而和来访者共演一出客体关系戏剧的情况,这也就和来访者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因之困扰的问题关系表现一样而失去治疗的意义。心理治疗师的投射性反认同意味着成就了一种与来访者潜意识的合谋,被来访
者的潜意识所操控,并因此障碍来访者意识的痊愈进展。
   
或许在包容之后,我们从新的角度去整个的理解来访者这个个体,这时候可能会有共情的认同,对于来访者作为个体的同情之心。当然在不同的疗法或者不同的风格取向中,包容和共情展现他们的不同,但不能混淆为一谈。
   
在德国和瑞士精神分析家那里的答案也是如此,认同与不认同是区分共情和包容的最大关键点。

             
神入(科胡特式的)与共情(罗杰斯式的)
    
科胡特认为他所强调的神入首先是一种对于来访者的科学观察,进而基础于这一观察而在临床实践中对来访者的自体的三个极进行共情。他和罗杰斯共情方式的不同,似乎在于他更有指向性和结构性,也区分了如果通过移情进行诊断以明确来访者自体缺陷的方向,并随之作为自体客体而有的放矢的神入来访者的自体。科胡特的共情是一种基础于观察的神入共情,它是中性或更具有理性色彩的且目标性明确的共情。
    罗杰斯虽然在共情上多有强调,但他更多是更感性和更无规则性的共情,有时候所谓的共情有可能是来自心理治疗师自身情结的反移情投射。因此他的共情似乎共多是呈现一种主动和主观色彩的。或许罗杰斯本人的共情是高超的,但要人人都作到罗杰斯的那一方式却是艰难的。
(
全文可见http://bbs.chinaselfpsychology.com/viewthread.php?tid=1445&extra=page%3D1)

五、论文选登:

同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作者:杨瑞凤(心理咨询师第一届自体心理学三年期研修班学员)

主体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史托楼罗和亚特伍德认为:“精神分析追求的是阐明在病人和精神分析师双方的主体性交汇所构成的特定心理场中所浮现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具有主体间的性质。精神分析是研究这种主体间性的科学,聚焦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具有不同组织的主观世界的相互影响。观察总是在主体间场中的观察,而非在场的外部。这样的观察保证了内省和神入作为观察方法的中心位置……在精神分析中,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因此它作为一门科学是独特的。要想理解现象,必须将其放在主体间的脉络中。病人和分析师共处于一个不可分离的心理系统,而正是这一系统构成了精神分析了解的经验领域。(Atwood & Stolorow, 1984, pp.41–42)

史托楼罗(1988)引用施瓦布 (1983)的观点对传统的移情观点进行质疑,施瓦布反对移情是一种扭曲的观点,这包含了一种等级划分的两种真实的观点——一种是病人所经验的现实,另外一种是分析师所知晓的,而分析师知晓的更为真实。史托楼罗(1988)同意施瓦布的观点:在分析情境中精神分析师所知道的并不比病人知道的更为真实。主体间学派并不认为在精神分析领域中存在着绝对的真实,而认为只存在一种主体性的真实。而客观真实只是普遍性的心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化”,一种主体经验结构的象征性转化,个体相信且理解为这是客观的。这并不是弗洛伊德对分析过程的考古学隐喻中所谓的“对某种已存在之物的重新发现”或是“重新浮现”,另外一些心理学家(Hartmann, 1939) ; (Schafer, 1980) ; (Spence, 1982) 则用“创造”或“建构”这样的词语来描述,史托楼罗认为这也并不十分精确。史托楼罗的表述是:主体性现实通过同理共振的过程现在被清晰化了,联结到了一起(Articulated)。病人带着发展成型的意义和组织化的原则系统来到分析中,但对其主体生活的模式和理论却是未经省思的、无意识的(Atwood & Stolorow, 1984, Ch. 1)。通过分析师的共情理解而产生的主体间性的对话,无意识的组织活动上升到意识层面。而在这一活动中,分析师的组织活动也对“真实”的塑造产生影响。史托楼罗认为,当分析师使用客观性真实以及传统的移情(作为一种必然的扭曲)概念时,分析师倾向于将病人资料中所蕴藏的主观性真实模糊化,而这实际上正是精神分析应努力阐明的(Stolorow,1988)

主体间学派将科赫所提出的经验逼近技术也推向了极限。在分析的建构中关注主体性经验的意义、起源、成长过程中与重要他人的主体间性相互影响,以及治疗中主体间性相互影响所带来的转化。而这也包括分析师注意观察自己作为观察者及所采用的理论工具对主体间场的影响,毋庸怀疑地,这会拓宽精神分析师对人类经验同理性理解的范围(Stolorow,1988)科赫的分析技术的风格是分析师藉由仔细的倾听将自己浸入在病人的主观世界中理解经验的本质,做出同理理解和诠释。科赫仍然相信到达那样的本质是可能的,做出正确的诠释是可能的。而主体间学派则放弃了这一点,虽努力理解病人的主观世界,但对于经验的变化及主体间性的接纳则更为开放。

科赫已经启发我们,在面对病人对分析师百般挑剔的暴怒时,内省自己同理的缺失,从而重新建立自体客体的联结,但经典自体心理学理论认为经过适当训练的分析师的反应仍是总体适当地,只是不够完美,而自恋脆弱的病人则抓住这一点不放,因这是童年创伤的再度活现。而主体间学派则走得更远,认为分析根本就是双方作为主体,在所构成的主体间场中相互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史托楼罗(1999,译文出自张宜宏)的案例看到主体性如何在治疗中得以运用:“我的一个病人通过使用分离过程设法应对一长串创伤性侵害,打击和丧失,她在通往我办公室的路上在一个糕饼店离开她年轻的儿子。当她快要走进我的大楼,她听到尖锐的轮胎声,在会谈中,她显然害怕儿子会被一辆小汽车撞死。‘是的,’我用只可能来自第一手经验的实事求是态度说,‘这是你带着可怕创伤体验的遗产。你知道在任何时刻你爱的那些人可能会被一个毫无意义的任意事件杀死。许多人没有真正明白那一点。’我的病人放松到一种很平和状态,带着对移情的明显暗示开始沉思,思考她对一个灵魂伴侣的终生向往,她可能同这个伴侣一起分享创伤体验,从而渐渐感觉较少像一个陌生而外来的存在。正是在此时我相信,我们感受到科赫(1984)关于孪生关系概念的更深刻意义。”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史托楼罗曾经经历过挚爱妻子去世所带来的创伤,他这样表达自己的体验:“一道不可逾越的隔阂似乎出现,将我永远同朋友和同事隔开。他们甚至从来都不能彻底了解我的体验,我心想,因为此刻我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里面。”这样的一种主体体验在他对这一个案的同理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主体间学派的观点具有很大的兼容性,在这一个案中,史托楼罗对自己的主体性是开放的,他带进了自己关于死亡与创伤的感受帮助他对个案的同理。这一个案还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史托楼罗与其个案所经验的实际上是一种人存在的本质境况,而也正由于史托楼罗能对自己的主体性的开放,他能够在个案处理中触及到相关自己的主体经验,而这也是存在性的、人类性的感受。而当个案进入到对一个灵魂伴侣的向往时,史托楼罗则又关注到孪生移情这一层面。在主体间学派的理论框架中,任何其他有助于同理的人性观点都可得到应用,因其关注的是人的主体经验、主体性及主体间性本身,而非某一种人性或精神分析观点。

同理在技术层面上的发展也许变化远小于理论上的变化,即使是在精神分析发展的早期,即使是在理论对这一技术有着巨大的制约的阶段,我们也可以看到分析师在自身人性本质的指引下,实际遵循着同理的道路,如费伦茨,兰克,甚至弗洛伊德本人,而理论则在一步步地发展,拓宽了分析师的视野,并减少了旧理论的束缚,从经典精神分析到自体心理学,再到主体间理论,精神分析越来越回归到人的主体性本身。正如罗杰斯所说:“我发现当我能接纳地倾听自己,更加成为我自己的时候,我更有效地工作。”(Rogers, 1961/1995, p.448) 当我们在主体间场中与自己的主体及他人的主体同在的时候,也许是我们可以达到最好理解的时候。实际上每一个治疗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同理的风格,甚至是同一个学派的分析师,每一个分析师所营造的氛围也是非常不同的,同理的最根本工具仍然是我们自己的主体性,是我们对自己的主体经验的处理,而这种主体经验在主体间场中与另外一个主体是不可分割的。

(全文可见http://bbs.chinaselfpsychology.com/viewthread.php?tid=357&extra=page%3D1

 

六、大师殿堂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0NjU1MTQw.html

1964年,有三位属于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治疗师为格洛利亚作面询,以上链接为罗杰斯做面询的现场录像。

在面询开始之前,罗杰斯谈到建立治疗氛围的三个条件:第一是自己要做到“透明”和真诚,要表达出对自己和来访者之间关系的任何感受;第二是要发自内心地爱护来访者,积极关注来访者,对其谈话内容不进行任何是非评判;第三是要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感同身受。

在该录像中,可以看到他是怎样回应格洛利亚的,有时为什么不做回应。他的那些反应的效果如何。我们会看到,罗杰斯对格洛利亚谈话中的那些主观性的、感受性的内容作出反应时,格洛利亚便开始探索自己的主观世界了。

—— END ——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