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
Raymond B. Cattell
March 20, 1905 - February 2, 1998 |
---|---|
|
唐纳德·坎贝尔 [Donald Thomas Campbell 1916.11.20-1996.05.06] |
|
乔姆斯基(1928- ), |
|
48 Cronbach's coefficient alpha克隆巴赫系数 |
|
Cannon–Bard theory of emotion |
|
约翰·卡乔波(John T.Cacioppo),(12 June 1951 – 5 March 2018) 世界著名社会神经学家、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主席、芝加哥大学认知和社会神经系统科学中心主任、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对“孤独”问题有长达15年的深入研究。 |
|
詹姆斯·卡特尔 James McKeen Cattell(1860-1944) |
|
尼古拉斯·卡明斯 [Nicholas A. Cummings 1924],美国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莲那市。 |
|
陈大齐(1886 08.22 - 1983 01.08),专长普通心理学,中国现代心理学家,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先驱。字百年,浙江海盐人。1886年8月22日出生。少时在海盐尚书厅徐氏家塾就读,后至上海广方言馆习英文。1901年,陈大齐进入浙大前身浙江求是大学堂学习。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留学日本,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后入读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哲学门,专攻心理学,获文学士学位,于1912年毕业。回国后,1912年(民国元年)任浙江高等学校校长,兼浙江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1913年春任北京政法专门学校预科教授。1914年起任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陈大齐于1917 年在北京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我国早期心理学工作具有开创性的影响。 |
|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心理学的早期开创者,在心理测验和儿童心理学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五四运动后我国新教育事业的创始者之一,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活教育理论体系的提出者。 |
|
约翰森·科恩 Jonathan D. Cohen |
|
玛丽·惠顿·卡尔金斯 Mary Whiton Calkins 1863.03.30-1930.02.27,美国心理学家,第一位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女性,世界第一位女性心理学家。她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因患癌症逝于马萨诸塞州牛顿市。 |
|
克拉克.麥考利(Clark McCauley) 是布林毛爾學院(Bryn Mawr College)心理學教授,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艾士族裔政治衝突研究所」(Solomon Asch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主任. |
|
陈立(1902—2004),字卓如,曾用笔名方正。湖南平江人。中国现代心理学家,原杭州大学校长。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智力理论和心理测验研究的先驱。 |
|
曹日昌(1911~1969)中国心理学家。1911年1月11日生于河北束鹿(今辛集市),1969年3月14日卒于北京。早年就学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1948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主张心理学应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反映过程的普遍规律。著有《新心理学方法的建立》、《间隔学习与集中学习的研究》、《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
|
Associate Professor in Psychology, and in the Graduate Program in Genetics Director, SCAN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Center Senior Fellow, Center for Medical Humanities, Compassionate Care, and Bioethics Stony Brook University |
|
My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imarily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My current quantitative work relates to various topics in the 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data from both a structural equations and multilevel modeling perspectives. My substantive area of interest i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particularly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t alcohol and drug use. On a good day I try to combine these quantitative and substantive interests into a single program of research. On a bad day I give up and watch the Cubs.www.unc.edu/~curran/ |
|
语言学家 Cognitive and social processes in language use; Interactive processes in conversation, from speech disfluencies through acts of speaking ;and understanding to the emergence of discourse Word meaning and word use |
|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 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34.9.29~2021.10.20)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心流”(Flow)这一概念,并且在建立积极心理学这门学问的过程中作出了主要的贡献。 |
|
Marisa Carrasco纽约大学,Perception and Attention知觉和注意,注意力的生理机制 |
|
谢尔顿·科恩 | Sheldon Cohen |
|
Christine Chiarello加利福尼亚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
|
Susan E. Carey是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她是一位在语言习得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并且因为提出了“快速映射(fast mapping)”概念而闻名,这个理论认为儿童在一次映照(single exposure)后就可以学习词语的意义。她先后受聘于马萨诸塞技术学院以及纽约大学,现受聘于哈佛大学。 演讲出版著作:《The Origins of Concepts: Evolution vs Culture》 |
|
玛格丽特 S 克拉克 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领域 亲密关系 情绪 心境 情感 人际交往过程 人格与个别差异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Yale University Close Relationships Emotion, Mood, Affect Interpersonal Processes Personalit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
|
查尔斯·卡弗 Charles S.Carver(1947.08.19~2019.06.22) |
|
弗格斯·克雷克 Fergus I. M. Craik |
|
保罗·科斯塔Paul Costa Jr |
|
杜克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伦敦国王学院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人格发展教授。他的专长是纵向方法,发展心理学,性格评估,生命过程流行病学和行为科学的基因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