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依附》短评
作者: 李孟潮 / 9630次阅读 时间: 2013年9月14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4F0Xu*Q4l$tq

情感依附》短评

w8t+V2y%MN/p6[0

5sFz/vmixY,D0心理学空间x Hi.k Q-d!d

u2?;PN/hjNQ0《情感依附》一书是武汉的中美精神分析班老师塞恩伯格的著作。心理学空间Uh/PSK

lR j8ss+H|0我当时去参加中美精神分析班做翻译的时候,认识了这位老师。心理学空间].b,I:R'^|[t| f4T

心理学空间*Y5K+Q CGe6b;a

之所以去做这个班翻译,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自己学点东西。

iNf#N!b0心理学空间\ev @:O

武汉中美精神分析班是非常有特色的,很多老师都是自体心理学的背景。心理学空间LiB`E

CYdG \(n1m0如塞恩伯格就是在科胡特当年主持的精神分析学院受培训的,他有几个督导师都是当年和科胡特创建自体心理学的人。心理学空间 v&[5n#m+V y

心理学空间W)}gvZ3yh v

可惜我后来忙于博士学习就没有继续参加。心理学空间@M ^Wp$OPl

心理学空间-t:[\NC`3oR

塞恩伯格老师非常敏锐,督导时候往往一下子凭直觉就抓住个案特点。

:p/q#u+]!\k r:m,K+o0心理学空间 \e9y9B.q{$\uY

同时他做发展心理学的科研也蛮老道。心理学空间P S3GD%f9_9Z9E

hY1[+v|`J0《情感依附》这本书就是少数的发展心理学的终身研究。精神分析界的另外一个终身研究国内也翻译过,叫《怎样适应生活》,VAILANT研究,程文红翻译的。

f?;kVaS!|~B0心理学空间7~:uIl1U+|

《情感依附lives across time》是BRODY研究,持续了30年,几代学人共同进行。心理学空间"Kv t!G]s.i

[ o(Y\$Eu*e;l0当然研究结果,并没有石破天惊的发现——早年养育和一个人发展有密切相关性,尤其是影响依恋模式、防御机制等等。心理学空间(T qnE'Q,T,a6n

心理学空间%f,VME9CoQ

但是这本书关键的看点,对专业者来说,是研究的设计、研究方法和呈现研究结果的方式。心理学空间/]XNH5[!BbaO;[

心理学空间%Jz P4d8WgW

我觉得这本书除了临床工作者和来访者可以看看以外,其实也蛮适合心理学系的老师和学生看看。

n!U8vw,{*O&my$s0

z D(]5A5b0好多人以为所谓科学研究,就是玩弄统计方法,结果动不动上个结构方程,神经网络。但是研究设计,对资料收集者的培训却很差。写论文也动不动一堆不必要的图表。到了结论部分,却是一笔带过,语焉不详。貌似科学,实则忽悠。

7R"DCv!nv1rJo}0

8\QB0e[r0而《情感依附》中,作者们缓缓道来,自己参与研究的过程、动机,研究个案不仅仅是选择几个量表快速收集一下数据了事,还有多角度访谈,直接观察,录像观察等等,呈现结果也用了最适合描述此类研究结果的方式——语言叙述。当然也有数据和图表,但是都是适可而止。

r3X4MQR1a;N|7h0心理学空间Z|"?WQr`7v)V

然后,这就成为了一本大众和专业人士都可以阅读的好书。

iD1y~"EwE0心理学空间T_-v;aeV~ G

这本书还有一个看点就是几位国内精神分析界大牛的序言和后记,反应了国人对此问题的思考。心理学空间:["?7Op^b.k

'x~&j?J5h9V"c'[Q yM0心理学空间,w;x;Fp&Q2ig)?

a w$|1jy n0精神分析师们惯于从临床现象就逆推发展心理学规律,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这种逆推的结果很可能是符合事实的,但是方法很有问题。后来精神分析界和发展心理学界有很多交流,就有了很多更靠谱的研究,Brody研究就是其中之一。心理学空间jc2D8H?

n"k.b p#B,{N0

9K%w:D_D [?q#]`9V0心理学空间Kp@3\Gz.g}

这本书的翻译没什么好说的,译者之一是作者塞恩伯格的太太,其他几位译者也是中美班上塞恩伯格老师的督导组的成员,都是比较有经验的治疗师,而且此书语言本来也不复杂。

,K)SBZHM#Y]H0

)v${ Tg/s;^#n3]0心理学空间4u&B^ ~%IK9g%Z(D

0N$G4fFZz(i O |0心理学空间Bp?$Zz%A1K"[

心理学空间W"U,l$vc4`+o9_

没有主题词列表,也可以理解,因为本来原书就只有少数几个主题词,没有多少学术搜索意义。心理学空间/x|!N6y{%E

心理学空间bw(q4Q u&t

心理学空间 o{:HI A4aQU

W8e n+yR4fw!yd0唯一不足的是副标题《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听起来好像是想搭《家庭会伤人》,《为何家庭会伤人》这一类书的顺风车,而且有点隐约地谴责父母的过错。这在“政治”上有点立场不正确,举个例子,分析师GROTSTEIN写文章,说某些家庭动力会产生替罪羊,家中的孩子承受家庭苦难和创伤,就形成了精神病人格障碍,这本来是很多临床者的认识,结果文章发表在《国际心理治疗杂志》上,却遭到了批评,批评观点就是认为这种观点在“政治”立场上会引发争议。心理学空间mO&b!je[ D0_L

心理学空间G$Llm$cQ,B.`

心理学空间I{U)c%x9A\!F*p

4Xe:qA2^B0这本书还有个用途,就是用于教授“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学生们看故事,更能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是如何得出的。心理学空间n5lV }&WV

0a)\2mp&hng0

G1er'uLLI1e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当事人中心疗法》译者前言 书序
《书序》
限制故发展,凝位而昭明《发展与罪恶》书评»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