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
作者: 孟昭兰 / 1019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1月03日
来源: 人教网心理研究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 ]VkO0  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心理学空间l0Q4FT$J"R&N}9Z

心理学空间[ `uy w-Z\

  一、问题提出心理学空间Vw X%k*X$zEIq!T[

ur'z!]Q.qc9x-FZ0受詹姆斯―兰格理论和坎农理论的启发,人们开始重视对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研究,其中尤其重视对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研究,因为这些自主生理变化与情绪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联系。经证明,常用的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指标有心率、皮肤电反应、指端脉搏容积、血压等,它们都是标定情绪变化的有效指标。

koS6^%Y;q p0 心理学空间-s3MB8r'H;me

20世纪60年代,随着录像技术的发展,采用录像片段诱发情绪成为一种新的实验室人工诱发情绪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把自然情境与实验室情境结合起来的优点。但在采用录像片段进行情绪诱导时,即使尝试诱发单一情绪,结果诱发出的往往都是复合情绪(Hubert & de John-Meyer,1990;McHcgo, et al., 1982),常用正性、负性情绪来标定。

6b$y6M&Pdg0

oG1?!o*H:q+\0对于以往用录像片段作情绪诱发刺激的研究,未见对呈现录像片段之后生理反应恢复情况的研究。因此,本实验拟对恢复期内生理反应变化情况进行探索性研究。另外,有些研究者(Greham,et al., 1966;Plutchik,1964)强调男女被试生理反应的差异,认为在生理反应中把男女被试测试的结果混在一起是错误的。本实验也准备对此结论进行检验研究。心理学空间 Q6KvQf\

心理学空间/B*Gl5ao#k8g

本实验采用录像片段诱发出正性和负性情绪,记录伴随情绪体验产生的自主生理反应的变化情况。采用的生理指标为心率和指端脉搏容积;采用的主观体验量表是修订的伊扎德的分化情绪量表(DES)和情绪维量等级量表(DRS)。DES可同时测量兴趣、愉快、惊奇、痛苦、厌恶、恐惧、愤怒和悲伤八种基本情绪;DRS可同时测量情绪的愉快维、紧张维和冲动维三种维量。两个量表均采用七级记分。已经证明,DES和DRS是有效、可靠的主观体验量表,在表现情绪体验的性质并转化为测量方法上具有理论和应用的意义。

PN HwYb0

9x+J L,|'z8oS#pV0二、方法

Xr jH;o6y4p0

'IL8n3Q#Sb0(一)被试

;w6B5IJI0 心理学空间*mM5y[3XSN

随机抽取男女大学生各12名,年龄19~21岁。

-DG] h VB0

*K"]*dVDA\0(二)实验材料及设计心理学空间6U\mf:IDu&i

N&^1F#h7s^/k1O#Nx;DD0两段用于诱发情绪的录像片段,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电极,心率发射仪,Sony成套录放像设备,DES和DRS量表。心理学空间E `c;[;Y*I6` kN

llo0ud T!xj@B b0录像片段的内容:用来诱发正性情绪的录像片段是电视系列动画片《猫和老鼠》中的一段,用来诱发负性情绪的录像片段是国产影片《黑太阳七三一》中的一段,两段录像均长4分45秒。用20名被试做过预试,证明这两段录像在诱发正性和负性情绪上都是有效的。

Z6LD_9a(k0

B'f"X8p:uLn rh0电极的安放位置:获取心率(HR)变化信号的两个电极,一个贴在被试的左胸下面,另一个贴在它的左下方,二者的垂直距离大约是10厘米,心率发射仪贴在被试的腹部。记录指端脉搏容积(FPV)变化的光电体积描记器缠在被试右手的中指顶端。

1y-P~ bXc)[8Js0 心理学空间2g+b*[6PH2uqXl1a

实验情境:实验是在一间长6米、宽4米的实验室内进行的,室内还有一个长3.2米、宽2.4米的屏蔽室。室验时,被试坐在屏蔽室内的沙发上,监视器和录像机放在屏蔽室内,多导生理记录仪放在屏蔽室外。

.P2{m-m6gJ7Qu5r0 心理学空间;t/W/}/kM3D7v

(三)实验程序心理学空间s!MFZ,A @M[:Ib#z

t!r`-kI:{0本实验设计要求每名被试均观看这两段录像片段。在实验前对被试的观看顺序进行了安排,以避免观看顺序对结果产生影响。被试一次只看一个录像片段,在另外的时间看第二个。

!SOy/BoN9Q0 心理学空间#G7u^7x~K@

被试到实验室熟悉环境和仪器后,填写主观体验量表(包括DES和DRS)。

/W-Vj-y(UxC~0

x7Lbx4R&a(K Bp0被试进入屏蔽室。安好电极,开启多导仪,记录两分钟的基础值,主试助手进入屏蔽室内打开监视器和录像机。心理学空间2V R1N,GF \

`X B,| i0放像开始,继续记录被试的生理反应。心理学空间4I'N3J9C%^8R5aY$k:F

心理学空间`e0m(DU,Qyr/t

放像结束后,主试助手进入屏蔽室内关闭监视器,并立刻退出。继续记录两分钟的生理反应恢复情况。

T~,NY{0 心理学空间^ SE5Yg5[M

停止记录,拆下电极。再让被试填一份主观体验问卷。回答被试提出的问题,约好下次做实验的时间,实验结束。心理学空间NL,PD-W4V0a6n'@l

心理学空间cq#M e_#T

换另外一个录像片段再做一次。两次实验均做完,一个被试的实验才完毕。

} EAZ;|*r0

{ CRce[0(四)数据的整理心理学空间{9gJ)bcF9OT*L

$[!D*? t"?Q;w(d0对HR和FPV的结果,每隔15秒算一个平均值。为了排除主试助手进入屏蔽室对结果的影响,以放像前1分钟到前半分钟的平均值作为基础值,在恢复期内也是从放像停止后30秒开始计算。这样,每种生理反应共有26个平均值(1个基础值、19个看录像时的反应值和6个恢复值)。在统计分析时,各反应值和恢复值都要与基础值进行比较,以变化的百分率作为进行统计分析的数据。

mulY?4@2G o0 心理学空间@7w&d3k z,?

对主观体验的原始结果,分别用看录像后的DES和DRS各项得分减去看录像前的各项得分,以这种变化值作为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的数据。

J\5g rU6b Q0 心理学空间 ~4}8i,F0k[M

三、结果

dQ so$\`0 心理学空间)E2mM'|l4NgU)d

(一)主观体验变化的差异性检验

[U-H/@!L G0l:yzQ0

p#?7R*C2}/]V*q0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被试的主观体验变化只受录像内容的影响,不受性别的影响。表1是观看不同录像片段产生的主观体验变化的比较结果。心理学空间-Kp0BgN|q%F

CB M*u.d+pwG'o0表1 观看不同录像片段时主观体验变化的比较

fFfe5Y0

M i Z'e$[kdwt0

Fh&ll#R2NXx0 心理学空间9[+qrv`|Ng

注:*p<0.05,**p<0.01,***p<0.001,下同。

J~C^#if*Vs7Og0

U\z(P.^8M9g2b0表1的结果表明,观看不同录像片段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差异显著(除在“惊奇”这一体验项目上的p值小于0.05外,其他各项目上的p值均小于0.001)。这意味着这两段录像片段分别诱发出了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情绪。其中,在正性情绪下,主观体验以愉快和兴趣为主,在愉快维上得分较高,并且降低了在紧张维上的得分;在负性情绪下,主观体验以愤怒、厌恶、悲伤、恐惧、痛苦为主,在紧张维和冲动维上得分较高,并且降低了愉愉和兴趣情绪的强度,在愉快维上的得分也有所降低。

/N/t*?+o w`H7c0

$gP$x E/sP+Y2T7dc0(二)生理反应变化结果的检验

(AG/G:Gc$R0

z6~5[$\)a@nnP01.对基础值的检验心理学空间:V$`4f/V/u/j r4Gd

心理学空间a/Nn9eQ-s@D i H$tQ D

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HR和FPV的基础值只受性别的影响[HR:F(1,44)=7.093,p=0.011;FPV:F(1,44)=5.163,p=0.028],不同性别被试之间的HR和FPV基值差异显著。其中,女性被试的HR基值高于男性被试(女性:x=73.3 次/min,S=9.0次/min;男性:x=66.8 次/min,S=7.8 次/min),而FPV的基值低于男性被试(女性:x=15.5 mm,S=5.9 mm;男性:x=20.1 mm,S=7.8 mm)。

C.gcXo~{0 心理学空间 \[6G*cr

2.对观看录像时生理反应变化结果的检验心理学空间9}$j&\ud

心理学空间 @W)|v)Yi6D Y

对观看录像时的生理反应变化结果,要进行两方面的检验。首先,考察各取值点上的变化率受情绪性质和被试性别影响的情况;其次,考察总的变化率受情绪性质和被试性别影响的情况。

`4o|oGQ0

B9J Af*[#e\q0(1)HR的变化情况。心理学空间6le{8p&p*K&r

心理学空间G"f&Gx Jn1`

①各取值点上(n=19)HR的变化率受情绪性质及被试性别影响的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取值点上HR的变化率只受情绪性质的影响,在第4到第10取值点和第15到第19取值点这两段上,不同情绪下的HR变化差异显著[No.4:F(1,44)=16.88,p=0.000;No.5:F(1,44)=27.10,p=0.000;No.6:F(1,44)=33.12,p=0.000;No.7:F(1,44)=32.82,p=0.000;No.8:F(1,44)=28.09,p=0.000;No.9:F(1,44)=25.35,p=0.000;No.10:F(1,44)=17.87,p=0.000;No.15:F(1,44)=5.35,p=0.025;No.16:F(1,44)=6.45;p=0.015;No.17:F(1,44)=11.02,p=0.002;No.18:F(1,44)=10.99,p=0.002;No.19:F(1,44)=14.99;p=0.000]。心理学空间q'z$]a Knd

GS)s-Lx zkp0②HR的总变化率受情绪性质与被试性别影响的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HR的总变化率只受情绪性质的影响[F(1,44)=17.178,p=0.000]。用相关t检验考察了不同情绪下HR的反应值与基础值的差异,结果见表2。心理学空间$G.n(I\-U2},F{QA

心理学空间_/b },qV7L[

表2 不同情绪下HR的反应值与基础值的差异检验 n=24

#bMt ]+fBe H b0

2m_"b9whVz0

Un|SB'T,i(I"H |(r0 心理学空间A"h~#hi&r,Q/ez

表2的结果表明:正性情绪下,HR没有什么变化;负性情绪下,HR显著升高。心理学空间uy&P'R(Y@"Ae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城市婴儿依恋类型分析及判别函数的建立 孟昭兰
《孟昭兰》
“面部反馈假设”的检验研究»

 孟昭兰


  孟昭兰先生是我国情绪心理学研究的开创者。情绪研究的重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见证。其一,理智与情感是公认的(无论是学术性的还是通俗性的)人类两大心理领域。有时甚至有“情大于理”的情况。有理智而无情感,那是冷血的。正是理智与情感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才使人之所以为人。孟先生在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正是情绪与理智的相互关系。其二,我曾接待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著名的从事认知心理学的教授。我告诉他,我研究的领域包括情绪。他很感慨地说,这是最后剩下的心理学家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也是很难研究但十分重要的领域。听到这话,我心里更感觉到孟先生在国内开创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