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政府组织]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
作者: 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 / 8838次阅读 时间: 2014年4月15日
标签: 灾难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c(A/O3Ko?3n0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心理学空间[~0t]g~

心理学空间a } |3eY0L

本处介绍的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可提供心卫人员与单位从事灾后初期与中期介入的参考,这些内容源自2007 年欧美创伤灾难专家召开的共识会议(Hobfoll et al., 2007)。本会议的主轴是探讨大型灾害与创伤后的主要介入原则,最终归纳出五项具备实征基础的介入原则,并提供公卫与个别/团体层级的建议介入措施。本会议内容刊载于「Psychiatry: Interpersonaland Biological Processes」70 期4 卷「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mid-term mass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大型创伤初期与中期介入的五项基本要素:实征证据)一文,通讯作者S. E. Hobfoll(personal communication, Aug 20, 2009)已授权本团队进行中文翻译。这五项介入原则包括:心理学空间'U[O/Y+qD3QWXIy^

心理学空间$^ lV v} O

一、促进安全感(safety):促进安全感可减轻创伤压力反应的生理层面,并且能改善妨碍复原的认知历程,例如世界是全然危险的信念,以及对未来风险的悲惨化/灾难化态度。心理学空间q{"yDA!o

1no#l6lB1n8Y K,K]0二、促进平静稳定(calming):促进平静稳定可减轻可能蔓延至不同场合的创伤焦虑,并能减轻强烈的激发、麻木或情绪波动。这些反应会干扰睡眠、饮食、决策及生活事务表现,若反应持续,会进一步导致恐慌、解离、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忧郁、焦虑与身体问题。心理学空间`}![A4ZY2b?M

心理学空间1y/o:P"zn&fKp

三、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personal- & collective efficacy):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以改善个人管理困扰事件能力的信念,此目标主要透过对想法、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达成。

b!|O$s{ t?Dq0心理学空间 x1G(^%IC

四、促进联系(connectedness):创伤后社会支持已证实是极重要的PTSD 风险复原因子(Ozer et al., 2003)。社会支持与大型创伤后的情绪福祉与复原有关。促进社会联系,有助于个人获取灾难应变信息,并且提供情绪了解接纳、实际问题获得解决、分享创伤经验、正常化反应与经验、因应的互相教导等支持层面之机会。

(X/G-ul+b-M[k W0

/N:H @k1|X0五、灌输希望(Instilling hope):灌输希望是灾后介入的关键要素,因为灾后显现正向结果者,通常是维持乐观且具有正向期待,并拥有可预期生活与自我的信心,以及有其它希望性信念的人(Watson, 2008)。心理学空间t&IV%I$cq$u

u%]|#l/W[Iy0心理学空间Q&Y,`gL)D/r X

这些原则具有坚实的理论与田野实作基础,可提供政府机关、民间组织、媒体、心卫专业人员作为参考。由国家儿童创伤压力网络(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NCTSN)与国家创伤后压力疾患中心(National PTSD Center; NCPTSD)编写的「心理急救操作手册」(NCTSN & NCPTSD, 2006),当中的原则及作法便符合上述原则。目前这本手册已获授权译为中文(陈淑惠等人,2006,2007)。心理学空间&_-P1E3~#K~y)\h

心理学空间%[Dw6U(uf B

灾后心理卫生介入宜综合不同层级单位的措施,例如:政府的资源补给与救济措施、安置场所规划、与媒体报导的信息等,若各层级的措施能参考上述原则且适当整合,将对受灾个人/社群的复原甚有帮助。在灾后心理卫生工作方面,必须同时兼顾个人、团体、及公卫层级的介入措施;而对于营造有助于复原的友善安全环境,后者尤为重要。在Hobfoll 等人(2007)的文章中,并列公卫与个别/团体层级的作法,可供本地的灾后心理卫生介入工作参考。以下将逐一说明这五项介入原则与具体的介入措施。心理学空间't0N,x&|A h GU

心理学空间DN L F1{0mZ

 心理学空间n/T%Oh1unZ

原则一:安全(Safety)

心理学空间Qx%A;]vN&}%p

公卫措施心理学空间3K+~7`b^q

    ● 尽量将民众带至安全场所【1】,清楚说明此地的安全性心理学空间#](I2q]3C }z*q%Z

    ● 提供正确组织化的讯息,协助降低威胁感,增进对安全的知觉,了解目前并无严重威胁

    D.W Hawi-m$r$D0

    ● 通知与教育媒体,若新闻报导能计划性地传达安全与复原力而非威胁逼近的讯息,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知觉心理学空间A)}7@)r Lko

    ● 鼓励民众限制接触新的媒体报导,如果某些媒体报导所含的影像与画面,让人看了更加不适,避免观看它们

    #Z0LLR(U-\%UlDG0

    ● 如果某位民众因谈论创伤而更为焦虑或忧郁,建议限制谈论这类议题的时间

    ,V\{$[&T0P+p0

    ● 教导民众在战争或恐怖攻击事件中,如何区分政治宣传与比较实际的威胁讯息心理学空间lW3sVK\'J a

    ● 教导双亲需留意监看与限制儿童对新闻的接触

    !I_*z~8Fa0

{[u vq;Zn?0个人/团体措施

n+UgudK%Hh0

    ● 进行想象式暴露【2】与实境暴露【3】:心理学空间pT,Dv]\y

    ● 阻断创伤后的刺激类化,亦即将无害的影像、人、事物和创伤相关的危险刺激连结的历程

    0M(zROwL-k%Cn1Zh0

    ● 将这些无害的影像、人、事件与安全重新连结(如「这座崩塌的桥让人感觉威胁,但并不是所有的桥都如此」)(「那一晚不安全,但并不是每个夜晚都不安全”)

    y1N[3Rhby.G H&c Ls0

    ● 使用「安心稳步」(grounding)技术【4】,例如真实提醒物(reality reminder),将个人带回相对安全的目前时空心理学空间;t$GA/JE#Rs3f.[5k UM

    ● 教导个人在面对创伤与失落的唤起物时,进行「脉络区辨」(contextual discrimination)【5】

    Hf4MrD6gjq0

    ● 协助培养较适应的认知与因应技巧

    3C,b)f ~K1qDP+V0

    ● 对象为儿童时,除了上述成分;另一治疗目标是逆转他们在危险迹象区辨能力的退化心理学空间tON[O0CO

qs!v4AHjI0【1】所谓的安全是相对性的概念,即使在灾区、战区等并非完全安全的场所,提升安全程度便可协助个人的因应。促进安全在意义上等于重建防护罩,是灾难身心复原的关键要素。

B4s y y;h&z\W0心理学空间 d7b s? a;\phXxMP

【2】【3】CBT 的核心技术,许多严谨的疗效研究指出,想象式暴露与实境暴露是有效治疗急性压力疾患与PTSD 的主要成分,目前以Foa 与Rothbaum(1998)针对PTSD 的CBT 治疗最著名。

0V.^sj'd6yPz0

je{y;W\c b0【4】「安心稳步」技术:创伤促发刺激或记忆,可能突然引发恐慌、瞬间影像重现(flashback)、负向侵入念头、解离、甚至暂时精神病症状,此时可考虑这类作法。简而言之,透过重新与当前的环境连结,阻断与过去的无意识连结,例如:睁开眼睛、注意自己的呼吸、仔细注意外在的物理线索、感受身体与外界的连结等。具体作法的例子,可参见中文版心理急救手册(二版)单元参:协助稳定。心理学空间#XkI l+i+n

3|}k@(y5p0【5】「脉络区办」:能有效区辨创伤当时的刺激,以及目前面对的刺激(亦即唤起物)。这项治疗技巧有助于创伤记忆的细节化,进而减少重复经历症状。步骤上,首先训练个体标认创伤侵入记忆、负向情绪、与身体反应相关的促发刺激(trigger)。这需要仔细监控侵入症状发生的场合与时刻,以及有关创伤提醒刺激的内涵讯息(如某些物理刺激〔灯光、气味、碰触、动作〕,虽然时间上与创伤相关,但欠缺明显的语意关系)。一旦个体标认出这些促发刺激,详细讨论这些促发刺激现在的背景脉络,与过去的背景脉络(与创伤事件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同与相异处,便能促进对创伤提醒物的脉络区辨。例如:某位遭性侵的妇女表示,与丈夫从事性行为时很不舒服,即使那时她并未想起性侵一事。治疗师仔细与其讨论,加害者当时的行为与丈夫在性关系当时的行为后,发现有相当多感官上的相同处,如两人碰触某些部位的方式、都在夜晚、以及过程中都有说话。接着,治疗师进一步讨论相异处,特别着重两人意图与态度的差异。藉此,案主得以了解相同的感官线索,在这两类脉络中存在明显歧异。为深入促进对这两项事件的区辨,治疗师教导她与丈夫从事性行为时,特别留意其中不同于性侵的元素,并且改变某些背景条件(例如开灯),以协助脉络区辨 (Ehlers & Clark, 2000, p.341)。 

M%IrC#l;cEZP0

原则二:镇定平静(Calming)

心理学空间5TA4^F)lFk7F

公卫措施

(}&s%m}t HGj0

    ● 首先最重要的是,实施能够协助民众直接解决担忧的行动( 如补助初期资源,减少后续资源流失)心理学空间1w(B _'WD5mmjNV"k

    ● 提供亲友是否平安的讯息,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的危险即将发生心理学空间0]/B-bAiO.Nm S~

    ● 提供大规模的小区外展,以及透过媒体、互动性网络、与计算机程序给予下列主题的心理卫教:

    'g&Wp6_,P'd5e"s0
心理学空间Q1[B t C,VEm4L

灾后反应信息,以协助个体了解他们的反应是可以理解与预期的心理学空间,N'HT2i'\G5RI

心理学空间7ck:N~|7l;x_

提供针对常见创伤后困难(如睡眠困扰、对创伤唤起物的反应、惊跳反应、事件引发的惧怕)的焦虑管理技巧心理学空间ne/I0jK5ZV6])U0A r

心理学空间qJ^ qB*s'Ph!n

若有较严重失功能的迹象,使个体不致轻忽他们的症状,并且了解可到何处接受专业评估与治疗心理学空间s'{G#xL9m.s

心理学空间$e6|;Et$q7i IQ

对于轻微至中等焦虑困扰者,限制接触媒体报导(如早、午、晚各接触一次,但不在睡前观看)心理学空间 c.Y3rxXZ#n

心理学空间q Dk1m-Z

对于情绪较严重者,可由亲友获知新讯息,如此可提供没有影像与夸张语句的事实

0x F7cJ J#w{0
心理学空间5cI S3l&D&K[g'V

不建议心理学空间MaS#mBV

    ● 为了安抚民众与被救出的民众,给予谎言与杜撰信息,如此最终会破坏公信力,招致反效果心理学空间E'_!Q*u \"z$@[6b*F(C

IV5}!Tj0个人/团体措施

7Ep+V5g @j)SjM,b0

    ● 对处于严重激动、情绪明显波动或极端麻木反应的民众,提供直接的焦虑管理策略,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掌控以及平静状态,例如:

    J(_\apB:r'U0
心理学空间jW \(O_De

治疗性的安心稳步技术(针对出现重复经验症状的民众)心理学空间,?tA9QBx

Bto7EU }0呼吸再训练心理学空间2~2h)C)Fh-h

心理学空间z)B dD7nh @ S"M

深层肌肉放松心理学空间*}C(v,o4HewJ

心理学空间2U K3c@2JY/E1ON

压力免疫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包括:因应技巧、深层肌肉放松、呼吸控制、自我肯定、角色扮演、内隐仿效(covert modeling)、思考中断,正向思考与自我对话心理学空间li hkL1u^e

心理学空间k2w&U iY7o1m?N${

瑜珈心理学空间"~E5[f\?"{

心理学空间+o9a kb&Wgesb6x*f

内观治疗(mindfulness)

)\R5G7yi Jt{/tR/[0

;M#G7Z\*E0C N0有助放松的意象与音乐心理学空间Y2m:\&]Gv4W _H

_m$Y0e!T"~?0处方药物,如抗肾上腺性剂(anti-adrenergic agents)、抗忧郁剂、一般抗焦虑剂心理学空间3TOx!Rl:~

心理学空间,Uc~2f"TC T

合并焦虑管理、认知重建、与暴露的介入方式

fE'Zt,HM Qb%A2x0心理学空间&s(Vju|Q&x_3Y

训练聚焦问题的因应方式,协助个体将问题化约成小而可管控的单位。此有助于:

Y.Co)M3t8}0
心理学空间a8WC[.Yosl*Y&P

增加控制感、促进希望

A0P!Dxg0

*? {1ZS/H'o0提供小赢的机会,促进效能感

5Bm7e+|?6D0

~_O_4PQ.A0减少民众面对的实际问题

bM*e Z(W%n!x.G0

    ● 对压力反应「常态化」(normalization),以减轻由压力反应衍生的焦虑(如我快发疯了、我有些地方不对劲、我肯定是弱者)

    9O%u'Z#BE%g {pp0

    ● 从事与创伤无关,能够促进正向情绪的振奋性活动(upliftingactivities):心理学空间&hyQ2Iv2cM

心理学空间,v3wiv4P/MH)Cr#gI

目的

l }9q/o.hccR0心理学空间f$ZQ'T]u

转移内在被创伤与创伤后果占据的注意力(针对并未处于极端苦恼的民众)

!y _*{\'HP7Ip0心理学空间k"g{;PwJ/l1u?*G

促进可预期性、常态性、控制感(对于外界,以及内在的认知与情绪)心理学空间] _5Ya%~jt:d/^

Q&d*R S7\k3l&_0促进正向情绪,包括爱、喜乐、幽默、兴趣、与满足,有助于扩展个人的「思想-行动」库,协助因应效能

{ g0M)D'_&l0

e5B)N$S+C7^c0例子:与朋友共处、聆听平静的音乐、看电影、看喜剧、运动(同时可改善忧郁与焦虑)心理学空间?8{,N;m`G$_o"E

心理学空间5W;C[Jm8f f

不建议心理学空间B+JrD-^{

    ● 使用Benzodiazapene 镇静剂,尽管可立即镇静,但可能提高创伤症状以及产生PTSD 的机会(Gelpin et al., 1996)心理学空间^5X'@ZEd1hgoxs

    ● 创伤事件刚发生时,进行心理简报(psychological debriefing)可能提高生理激发状态

    -n/R^\[V4eNO0

    ● 酒精可能导致滥用或其它酒精相关不良行为心理学空间&jvc'zKkS

 

原则三:自我与集体效能(Self- & Collective Efficacy)【1】

/e"M_'^#_,B7b3IP?]Y0公卫措施心理学空间lm:YzG`Szb

    ● 提供人们外界资源, 逆转丧失循环( losscycle),藉此赋予民众权能感,并修复尊严。

    D#_.SD1~kf7f q0

    ● 创造可管理协调个人与环境资源的方式心理学空间T7} tFPW

    ● 尽可能让受创者参与政策决定,贡献心力(例如锁定目前需求),以重建自我与集体效能

    p_yk1{"G0

    ● 推动由小区构想与执行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小区效能感,例如:心理学空间 [v\}(h

&O/]NK8N+_0宗教活动心理学空间T7qiIE

心理学空间'|^m+Nz#Wq

会议心理学空间7[6jMHF3L@ P&W

,\Z!S4I{.e~ b0群众集会心理学空间^rB(GIEjv Q

心理学空间9s7I~[$o.z N fv%D-L5sM

与在地疗愈者合作

k6U6B$SY0

%rV9K(v^nf0集体的疗愈与哀悼仪式心理学空间0@~$w f7v@4c`j

    ● 促成「权能小区」(competent communities):心理学空间7y%B f3@l0TJ

心理学空间+F/I'G5w|!m.Sim[

促进民众的福祉感

:[H#m|RN0心理学空间2e Y @1b?zxa

提供安全感

q2L-VJMD-z0

2i/L2c(]oPwp0可提供重建与恢复秩序的物资

5}TqoK`0

7U^5s9p:voo@;g?sF0分享对未来的希望

jI!\2U&y o0

]"@ N Nf.X0对家庭提供支持,家庭通常是灾后心理健康照护的主要提供者心理学空间} m c L5tQ

心理学空间,o?Oh6X/|;[

增进对他人能够并且愿意提供支持的知觉,可以:心理学空间 m'KsJ RUC

5o'J6X6PYP'D:Y0减缓自身脆弱性的知觉

!@*i&[1SU&y%\N:t0心理学空间(j#j2o/L*A,^_y

鼓励个人投入那些可能知觉有风险的适应性活动

$_~JeQ2gh"NQc0

    ● 与乡村发展及职业技术训练方案合作:心理学空间"`*LY_m5x+j

#u {l~[-x0帮助本地民众增进生存能力

jZy)X l9R+s`x IE4kx3h0

(UX2YVA)y/M!bU0增加复原力与生活质量

K(V^J%L3o0j0

*zxdx_ } j v0藉由灌注希望,以及协助幸存者获得控制与掌控感,防止心理困扰恶化

J])d6{Tpi0
心理学空间j}8Y5G^N G'V!a

家长与小区需留意过度保护儿童的危险,此举可能妨碍其发展自我效能

&nt3y%Sjg%_0心理学空间6CaI:x-w"Qh4o

将他们纳入小区重建的行列之中

$`:U6?_0XyK6_o#r0心理学空间Rj"OA%d`4b

协助重建学校小区,以增进:心理学空间-g1VD]F/JHqJ!Sb

心理学空间.M` ^5imH_J

恢复学习机会

:\;@}W,R9GjP0

zr f A#Ue z Nn0参与适合其年纪,由成人指导的纪念仪式

+m2~-j LL M0

EwSbf8C0学校发起的帮助社会活动(由习得无助转为习得有助性)

,v%{*A`4L0
心理学空间v}|+b7xg V D H

个人/团体措施

)U*~$u7c;uTJu`0

    ● 个别与团体实施的认知行为治疗,应该:

    t$b$UQw5J0V w#m0

;P*[&h? @+ar0提醒人们本身的效能【2】

t8PUk-N6F9XT0

@0f$Cn ^r;{{0鼓励人们采取主动因应,以及何时与如何因应问题的良好判断

.L7dN1J9?3N9O0

H6m2|YQKp0增进对压力源的控制感心理学空间lk*pE*a/@k5`

_IN$Q9F]0DM0帮助个人「重新校准」先前在「正常环境」下形成的期待与目标

/kq_P6e3CBI0

$E:b8QWkL6U\0根据目标区域的社会文化生态,修正转变介入的方式心理学空间Ssd;m$M Ou

    ● 培养个人的行为功能与技巧(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基础),并在困难度渐增的情境中持续练习。而透过累积成功经验,将会建立真实合理的效能评估心理学空间JBz$[.B&T~Y-I

    ● 教导个人设定可达成的目标,使其能够:

    _-@a4H"f'gL(^0
心理学空间$H(^A_u

反转挫折感与无能因应的负向螺旋心理学空间%pqV;~ s

/mxD6l,m!v SF0拥有持续的成功经验心理学空间)@^'Q3j7kgDm

心理学空间!A8L9} @P

重新建立对环境的控制感,这是能成功由灾难复原的必要条件心理学空间r eMrS6Ly

    ● 对孩童与青少年:心理学空间.o#xY+}L$ZAx0r'b4l

vBu\'M0标定处理发展上的干扰中断

qoX wQ3Q|'X0

6Q@#|(y_A3J*}B0提升正常与适应的发展

E p6X4R ?({&{h MR.`0

Z9V.K!T6d0教导面对创伤唤醒物时的情绪调控技巧心理学空间\)CP"] B#A*JF

心理学空间 J x#dc9Xs

增进关于灾后逆境的问题解决技巧

5H:a3Rr&{V M(@ \0
【1】 自我效能感无法凭空产生,经常需透过伙伴一同合作、参与、与解决大型困难,这往往非单一个体力量所能企及。与自我效能知觉紧密相扣的概念,即为集体效能。心理学空间H;fl\{ U7V2ObN

心理学空间3A2j6f,^R6J1^ fZ`

T-U,?.D9k5QAd2An0【2】 我们必须谨记,多数受灾民众在灾难或大规模创伤之前都过着正常生活。因此,灾难后介入的任务可能比较是提醒与唤起他们既有的效能,较非建立先前不存在的效能(Hobfoll et al.,2007, p.293)。

] f]9Mm]!Y0

原则四:连结(Connectedness)

o$f&t)lz!jk0公卫措施心理学空间vw:BEgJ o+s

    ● 协助个体指认出其所爱的人,并与他(们)取得联结心理学空间 [b1L.i0ZI f3q

    ● 协助儿童与其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重新取得联结心理学空间Y6p&Oa2my

    ● 提升受创者与其社会支持系统之间支持性交流的质量、量、以及频率

    V#Vg/C0]0

    ● 将民众的临时居所与协助站视为村落/小型小区来营造【1】,可以包括下列地方:

    lv3RB8~o0
心理学空间:H zvM-U6I&W

小区/村议会心理学空间txx QQi

心理学空间!QL@b8|2u1Y

新成员欢迎委员会

v:Oe:RT9tM0

4i)O{[8qNP/c0教堂心理学空间 e A8RjEn)Kf4r

\3P)@)QO9R@_0可提供服务的地方心理学空间/P6?;FQG:n[

心理学空间&g6kHR;A1eV

聚会场地心理学空间xN3m D4N*n TXWL/X

6MpM`5e pgO5R0娱乐心理学空间y E4Ty8h\

心理学空间(I%v ?C Q4T"E

运动场地

,gnt"jl^/y(G0心理学空间k3C2S p5r*K H^

休闲活动

N8Q-g9i5F+t$}0

.Rc!k:Kdh0受监督的青少年聚会场所心理学空间 z*v@l@"x#N

心理学空间b*}j[*M"^{O

宗教-学校-小区的互动网络

gro d-~Qs(F0

%^jc D Wt"a0顾问服务心理学空间z D t\.ub~

心理学空间/UE+_7S |&ys1pGd t

小区团结活动心理学空间p GpB-Q*S.D

心理学空间0n]'_2U.}l"i[

使居民能融入与其文化传统和文化活动相符的社会角色心理学空间2lb`[ B&Pc

    ● 在设计介入方案时,尽可能地处理潜存的负面社会影响(例如:不信任、内/外团体动力、对复原的不耐、疲惫等)

    ?pnnB,r0
心理学空间{/D*Il$]

个人/团体措施心理学空间} e4LB'c

    ● 辨识与协助缺乏坚实支持的人、可能在社交上较孤立的人、以及处在可能提供伤害性讯息(如责备、轻视)的支持系统中的人【2】

    #JO!l P:z/Z*U'W3]M0

    ● 针对撤离、家园及邻里毁坏、或欠缺社会支持的情形,优先目标是:心理学空间Q8Bp8U w*H!Lq F

心理学空间 X W1E ja6l

让个体之间相互连结心理学空间Y[I/n"v'h

心理学空间{[6e#s-S9m

教导个体如何获取支持

zEQ!V&?i0Oy(Y5y0

"Z8K,_$F,sv,d0提供正式的支持心理学空间TX9H#`K3n {

    ● 透过心理卫教和技巧建立,改善社会支持,包括:心理学空间 xb,|q0L4r

心理学空间T r4R#G(yfvK

增进有关特定类型社会支持的知识,例如:心理学空间Vo K \yHL

心理学空间DL+Oa([p?tJ\&oQ

情感亲密(emotional closeness)" 社会连结心理学空间&aP7t(VkZ(Y

心理学空间O9e@+B2MR+X;Ub.Wq

被需要感

9fq}|?^&^0心理学空间-z4b)I_.^9G

自我价值再确认心理学空间r-V$j!d;C#@4ykn

ndr5]LC0可信赖的同盟

0]]%^ xm;~B!cK0

F%Qu,S TG(y {0建议心理学空间q5S0a3P9^m'r o-\0m

心理学空间*s2]7Vqaq V

劳力协助

7p4?k |*j~6D]0

6Z.kt1a1[*rC0物资的支持心理学空间 ~ot0s B Z(p:T8S Z5u6`1X

心理学空间nu't5e#b!p&q{g

标认这些支持的可能来源心理学空间G)|o!?u1e

心理学空间&|tE0m1b

学习如何适当地接受支持心理学空间_ho$yG

    ● 若对象为家庭,采用某些技巧来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由于下列两类差异产生的冲突:

    x"L/f&mX0
心理学空间?U*PaTRF8dw;C

创伤种类、暴露强度、损失、和后续负面影响程度的差异

P ApwID0

"b!D taBfp g:s3\0成员面对创伤及失落提醒物( lossreminders)的个人反应差异

Q.K!z7l;}T0
【1】 透过此项安排,可以促进受灾者的个人与集体效能,并且亦能够保留原有的社会结构,此有助于保存村落/小区完整性,以及既有的规则、秩序、与社会监督(即律法规定)。

[8y3um)nd1C v0心理学空间7aWNpk a'_"l4l

心理学空间hXF:Im;X;Y7t*|P

【2】 需留意,支持来源的实际作为可能偏向伤害性而非支持性,此特别具有破坏效果。负向社会支持(如轻视对方问题或需求、对复原的不实期待、不认同的讯息)与长期创伤后困扰有明显相关(Hobfoll et al., 2007, p.297)。心理学空间@b#y%I U/_-d

原则五:希望(Hope)

6qufYio0公卫措施

q[D5Z$u0

    ● 提供个人服务,协助其生活回归正常,例如:

    PChaV+QJz3\ gdr0
心理学空间T+S@W*O.f9uv

住所

Q){8GDr G@2Ng]0

uB4j4{ O_)sC;O0工作

c5Cq2? S[ }0心理学空间M%y E.n3WCD |:H[ N

重新安置

+Y |svz:D\$H9S5_h0心理学空间]$@KC6o8z"~B.}4M

家用品的替代物

x:D_V.?D0心理学空间 xzSU4[h7CupDg0p

清理与重建心理学空间V:mg w;eu

心理学空间'p4X}oP-D;N

保险赔偿支付心理学空间SC,{EI&s

    ● 发展倡导计划,以协助受害者处理灾后艰困工作涉及的繁文缛节与复杂过程

    ~p)Ke+A0

    ● 支持重建在地经济,让个体恢复日常就业,防止持续的资源损失循环

    Fa9z*sw6K0

    ● 媒体、学校与大学,以及既有的小区领导单位(如庙宇、教堂、小区中心)应协助个体:心理学空间7u!lX'U Pn

J'[ hi5Y$}5{q0与资源连结心理学空间,K'Z2]6J7p#u2X

心理学空间!x'E,sT$uob}

建立系统,以便于让先前具有相同创伤经验而复原的人,能和复原艰难者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希望心理学空间q6TG#\9F+Ef+j

$V w%Zb"]0纪念与赋予意义心理学空间 K,h~?1P:H F+k

心理学空间!s nR?%[K

接纳他们的生活与环境已经改变心理学空间5V3MG8h6a

心理学空间 D%j7n e |ki

做出较正确的风险评估心理学空间 \1ha;~ ~7Y\:m5A

3Z8}#yr!F!jiz'i0减少自责心理学空间Eb.\ql:x/qk g"a

?a8Z*DH M$R0问题解决

8x/Bp A?"_:m%G0心理学空间W"hDxP+Up?c

订定正向目标心理学空间H(p N;q6|z

    ● 使受灾者转化成为个人与小区重建的力量

    &]}AYg L$YJ0
心理学空间MuM`hd

 心理学空间g9t8vi$N

心理学空间?#vq;a(L1_5Zcq8s4i

个人/团体措施

F9kLa'J!f!t0

    ● 实施认知行为治疗,以便于:心理学空间c$U]qs

:zbg`&`,G@0减少个人责任放大,对抗失功能的认知基模,例如灾难化/悲惨化,以及问题来自内在稳定特质的信念 心理学空间`'`2h%J9Z*Ws[O

心理学空间.?Oyz*[5f'It3S2o Z

标认、扩展、与专注在建立力量1 

'H1c y.G!{@d0

"k-}0xHe8@A_r c4Y0对反应常态化 心理学空间 q)zA3_JV+p7u$H7Iyp

t{%j.^1R!kh;H0指出多数人会自然复原 

&K8o6Z$Xq0

b(o$@Ij0凸显个人已经展现的力量,以及从创伤之中发现的利益(benefit-finding),而不促进个人去发现尚未准备去理解的利益2。

o(@ q$C|'w M9fQ0心理学空间 IO\9eA

纳入引导式自我对话,以便于:

M(x9x?7[0
心理学空间'd2Ht"d#\'b

"想象实际但具挑战性,甚至困难的结果【3】

DY |%D6[r/SD y0

#_y7|9h_ MkM0"标认非理性惧怕,予以认知重构

h1HJ vv-J;O j3V0心理学空间/aJ w(uR f

"管理极端的回避行为

uk'n"aY,qkr~0心理学空间S-rf+w]o@jb:Vc

"控制自我挫败的自我陈述

FFK w5e7In0心理学空间K9~;ZXO@

"鼓励正向因应行为

wE(e~M8~TJ)BF C~0

    ● 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认知行为治疗:

    T OKZTiP,Z0
心理学空间;N@ x6IhG%N+r"P

在症状反应之外,处理创伤衍生的持续期待心理学空间"n wx})Zh5~Kt_ {

心理学空间DKJ/Y q S"RC

纳入向前眺望(forward-looking)的练习,促进发展上前进,以注入希望,并且开启对学习与未来计划的新动机。心理学空间4I |K.o3k ijz4E

【1】 习得乐观与正向心理学模式(The Learned Optimism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Model):对于处于风险的个体,以标认、扩展、与专注在建立力量作为目标(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2005)。Seligman 等人提炼可用于建立力量与预防的治疗成分,聚焦在提升希望,驳斥会损害希望的灾难化与夸大思考。

F!} Wh^0心理学空间Y*d*rY;^m

M"v-k0|u Ap0D5{0【2】 利益发现(benefit-finding)似乎是人面对威胁事件的常见历程。然而,需留意促进个人发现创伤利益的负面效果。即使善意鼓励受灾者发现利益,也常不受欢迎,因为此似乎轻忽了他们的负荷与必须克服的挑战。此外,某些研究显示利益发现与较严重的PTSD 有关。因此,建议介入时凸显个人已经展现的力量与由创伤发现的利益(benefit-finding),而不促进个人去发现尚未准备去理解的利益心理学空间[,f!QbP'K+Y,@ Q

3lK2f[A0【3】 矛盾地是,相较于想象夸大的灾难化后果,想象实际但具挑战性甚至困难的结果,可能会减轻个人的苦恼。例如,承认个人的家园需要几个月重建,可能是必须接受的;但是宣称「我将永远不再有家园」是不适应的。因此, 在介入时应该表明, 虽然灾难化/ 悲惨化(catastrophizing)是自然的,但是应该辨识这类信念,并且以较具事实基础的想法来对抗(Hobfoll et al., 2007, p.300)。 心理学空间Sb8nL-i[C

心理学空间R RHzz$a2V

参考数据:心理学空间\;w$rQt u1q

(\.?.O | ~O g%Ri0陈淑惠、苏逸人、周嘉瑛、潘元健、曾紫玲、陈劲秀、许怡新 (2006)。心理急救操作手册(译)。台大心理系,台北市。〔译自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PTSD. The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ptember, 2005.〕。

N1c?OP5uG0心理学空间PY#gB'y4F^z

陈淑惠、龚怡文、潘元健、刘于涵 (2007)。心理急救操作手册第二版(译)。台大心理系,台北市。〔译自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The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cond Edition, July, 2006.〕。

~GQd\G M0心理学空间&Q~/G6Y]

Ehlers, A., & Clark, D. M. (2000). A cogni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Research and Therapy, 38, 319-345.

hN3Jpm0N[s0

r%ySw2UgI9n0Foa, E. B., & Rothbaum, B. O. (1998). Treating the trauma of rap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PTS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心理学空间z6kug2Bj!^k

M_ j#J`Xms0Gelpin, E., Bonne, O. B., Peri, T., Brandes, D., & Shalev, A. Y. (1996). Treatment of recent traumasurvivors with benzodiazepine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7(9),390-394.

.cz-El*s)p3x t0心理学空间"Va'WD/Sne4L

Hobfoll, S. E., Watson, P., Bell, C. C. et al. (2007). 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mid-term mass 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andBiological Processes, 70, 283-315.

v4RK}%Ly0心理学空间#Yw3k%AsM W3{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2006). The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cond edition. Retrieved from:http://www.ncptsd.va.gov/pfa/PFA.html on January, 2007.

v9kjL6@@ Rb0

:v]$o6Q/E1_ z0Ozer, E. J., Best, S. R., Lipsey, T. L., & Weiss, D. S. (2003). Predictors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52-73.心理学空间VR:JN7L s1P[ ?

HDi/M,|$s4h&_0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 410-421.

^h6RInu0心理学空间k2NH OH

Watson, P. J. (2008).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n M. Blumenfield & R. J. Ursano, (eds.) Interventionand resilience after mass trauma (pp.69-8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g3Y-~pQX

[,sK3ZO9_$W?0--------

D"Tj3hEDcd0心理学空间C0f{ p3R~

更多资源请访问 災難與創傷心理資訊網 http://www.psychology.org.tw/home

J^ Z'fYD/Tsk)A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灾难
«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ISD):真的有效吗? 灾难心理学
《灾难心理学》
早期介入的评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