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政府组织]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
作者: 台大創傷心理學研究室 / 8853次阅读 时间: 2014年4月15日
标签: 灾难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v+ZnW4x/M&x

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心理学空间/S,?b6P!sN

W#D2h4V^!m9P0本处介绍的灾难心理卫生介入原则,可提供心卫人员与单位从事灾后初期与中期介入的参考,这些内容源自2007 年欧美创伤灾难专家召开的共识会议(Hobfoll et al., 2007)。本会议的主轴是探讨大型灾害与创伤后的主要介入原则,最终归纳出五项具备实征基础的介入原则,并提供公卫与个别/团体层级的建议介入措施。本会议内容刊载于「Psychiatry: Interpersonaland Biological Processes」70 期4 卷「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mid-term mass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大型创伤初期与中期介入的五项基本要素:实征证据)一文,通讯作者S. E. Hobfoll(personal communication, Aug 20, 2009)已授权本团队进行中文翻译。这五项介入原则包括:

\Y_{l0

;R-p$` xXr9i'CM/x0一、促进安全感(safety):促进安全感可减轻创伤压力反应的生理层面,并且能改善妨碍复原的认知历程,例如世界是全然危险的信念,以及对未来风险的悲惨化/灾难化态度。

?ZQF-] U2\K0心理学空间)F2W+l2dk || [vt W%k

二、促进平静稳定(calming):促进平静稳定可减轻可能蔓延至不同场合的创伤焦虑,并能减轻强烈的激发、麻木或情绪波动。这些反应会干扰睡眠、饮食、决策及生活事务表现,若反应持续,会进一步导致恐慌、解离、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忧郁、焦虑与身体问题。

s H;D ~'u0心理学空间@dp%w)S

三、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personal- & collective efficacy):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以改善个人管理困扰事件能力的信念,此目标主要透过对想法、情绪、与行为的自我管理达成。

"Ey5D(L4k$Z0

?}t/|.VG V!H R0四、促进联系(connectedness):创伤后社会支持已证实是极重要的PTSD 风险复原因子(Ozer et al., 2003)。社会支持与大型创伤后的情绪福祉与复原有关。促进社会联系,有助于个人获取灾难应变信息,并且提供情绪了解接纳、实际问题获得解决、分享创伤经验、正常化反应与经验、因应的互相教导等支持层面之机会。

RaI:r2Ivs0心理学空间0Wc@8} Q;q

五、灌输希望(Instilling hope):灌输希望是灾后介入的关键要素,因为灾后显现正向结果者,通常是维持乐观且具有正向期待,并拥有可预期生活与自我的信心,以及有其它希望性信念的人(Watson, 2008)。心理学空间;p2z8d2nGSV2C8M

xm'SI:px0

5RuJ$hf/cZR!o0这些原则具有坚实的理论与田野实作基础,可提供政府机关、民间组织、媒体、心卫专业人员作为参考。由国家儿童创伤压力网络(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NCTSN)与国家创伤后压力疾患中心(National PTSD Center; NCPTSD)编写的「心理急救操作手册」(NCTSN & NCPTSD, 2006),当中的原则及作法便符合上述原则。目前这本手册已获授权译为中文(陈淑惠等人,2006,2007)。

L+n mGf0心理学空间yX W3f(@3v5`(e(z

灾后心理卫生介入宜综合不同层级单位的措施,例如:政府的资源补给与救济措施、安置场所规划、与媒体报导的信息等,若各层级的措施能参考上述原则且适当整合,将对受灾个人/社群的复原甚有帮助。在灾后心理卫生工作方面,必须同时兼顾个人、团体、及公卫层级的介入措施;而对于营造有助于复原的友善安全环境,后者尤为重要。在Hobfoll 等人(2007)的文章中,并列公卫与个别/团体层级的作法,可供本地的灾后心理卫生介入工作参考。以下将逐一说明这五项介入原则与具体的介入措施。

{9XA&TP*Q e0

y0D$u!oZp cV0 心理学空间h.Rv'k1}M@~

原则一:安全(Safety)

心理学空间X(ap$n g/xr+t`%z

公卫措施

"X|0`W F$E$jL0

    ● 尽量将民众带至安全场所【1】,清楚说明此地的安全性心理学空间1eo-[l;A8qa

    ● 提供正确组织化的讯息,协助降低威胁感,增进对安全的知觉,了解目前并无严重威胁心理学空间3_{;t%ZAs,su

    ● 通知与教育媒体,若新闻报导能计划性地传达安全与复原力而非威胁逼近的讯息,可以提升小区的安全知觉

    KL8^9jL9Q@+|/x0

    ● 鼓励民众限制接触新的媒体报导,如果某些媒体报导所含的影像与画面,让人看了更加不适,避免观看它们

    b.R\HI%YU b0

    ● 如果某位民众因谈论创伤而更为焦虑或忧郁,建议限制谈论这类议题的时间

    {{9a2y8d0

    ● 教导民众在战争或恐怖攻击事件中,如何区分政治宣传与比较实际的威胁讯息心理学空间 vA"|+yX6P

    ● 教导双亲需留意监看与限制儿童对新闻的接触

    [} v:?hTb8d gK0
心理学空间8?#m6W0ZT3C6`PN

个人/团体措施心理学空间r/Dz)Yk4T.qh

    ● 进行想象式暴露【2】与实境暴露【3】:心理学空间c"^oEg!JS%ut ?V

    ● 阻断创伤后的刺激类化,亦即将无害的影像、人、事物和创伤相关的危险刺激连结的历程

    vcS&J8Z/z!D1q ~0

    ● 将这些无害的影像、人、事件与安全重新连结(如「这座崩塌的桥让人感觉威胁,但并不是所有的桥都如此」)(「那一晚不安全,但并不是每个夜晚都不安全”)

    d9SX^:?+G0

    ● 使用「安心稳步」(grounding)技术【4】,例如真实提醒物(reality reminder),将个人带回相对安全的目前时空心理学空间hy TW`(z&L%zj0]

    ● 教导个人在面对创伤与失落的唤起物时,进行「脉络区辨」(contextual discrimination)【5】

    Bf+{ @!B0

    ● 协助培养较适应的认知与因应技巧

    *j cD/z^d4C Tzg3\8w0

    ● 对象为儿童时,除了上述成分;另一治疗目标是逆转他们在危险迹象区辨能力的退化

    jIh1j*gL Wm0
心理学空间0Z;?6I6BxW

【1】所谓的安全是相对性的概念,即使在灾区、战区等并非完全安全的场所,提升安全程度便可协助个人的因应。促进安全在意义上等于重建防护罩,是灾难身心复原的关键要素。

)Z6fFj _7Z:M`6f0

B`%XY \x4Dcd0【2】【3】CBT 的核心技术,许多严谨的疗效研究指出,想象式暴露与实境暴露是有效治疗急性压力疾患与PTSD 的主要成分,目前以Foa 与Rothbaum(1998)针对PTSD 的CBT 治疗最著名。

W$@/ZI n"Rue_0心理学空间C#o#H2c/l

【4】「安心稳步」技术:创伤促发刺激或记忆,可能突然引发恐慌、瞬间影像重现(flashback)、负向侵入念头、解离、甚至暂时精神病症状,此时可考虑这类作法。简而言之,透过重新与当前的环境连结,阻断与过去的无意识连结,例如:睁开眼睛、注意自己的呼吸、仔细注意外在的物理线索、感受身体与外界的连结等。具体作法的例子,可参见中文版心理急救手册(二版)单元参:协助稳定。

1GSO.R mI/a+U\8f0心理学空间^+Rc%O`U7[

【5】「脉络区办」:能有效区辨创伤当时的刺激,以及目前面对的刺激(亦即唤起物)。这项治疗技巧有助于创伤记忆的细节化,进而减少重复经历症状。步骤上,首先训练个体标认创伤侵入记忆、负向情绪、与身体反应相关的促发刺激(trigger)。这需要仔细监控侵入症状发生的场合与时刻,以及有关创伤提醒刺激的内涵讯息(如某些物理刺激〔灯光、气味、碰触、动作〕,虽然时间上与创伤相关,但欠缺明显的语意关系)。一旦个体标认出这些促发刺激,详细讨论这些促发刺激现在的背景脉络,与过去的背景脉络(与创伤事件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同与相异处,便能促进对创伤提醒物的脉络区辨。例如:某位遭性侵的妇女表示,与丈夫从事性行为时很不舒服,即使那时她并未想起性侵一事。治疗师仔细与其讨论,加害者当时的行为与丈夫在性关系当时的行为后,发现有相当多感官上的相同处,如两人碰触某些部位的方式、都在夜晚、以及过程中都有说话。接着,治疗师进一步讨论相异处,特别着重两人意图与态度的差异。藉此,案主得以了解相同的感官线索,在这两类脉络中存在明显歧异。为深入促进对这两项事件的区辨,治疗师教导她与丈夫从事性行为时,特别留意其中不同于性侵的元素,并且改变某些背景条件(例如开灯),以协助脉络区辨 (Ehlers & Clark, 2000, p.341)。 心理学空间 G'h2~H)H_/`

原则二:镇定平静(Calming)

心理学空间3p YFM:H O d

公卫措施心理学空间y`!`;yRN

    ● 首先最重要的是,实施能够协助民众直接解决担忧的行动( 如补助初期资源,减少后续资源流失)

    ^n(jN*e,O y0

    ● 提供亲友是否平安的讯息,以及是否有进一步的危险即将发生心理学空间W E*U5B(s

    ● 提供大规模的小区外展,以及透过媒体、互动性网络、与计算机程序给予下列主题的心理卫教:

    }9C#jJ:V3z0
心理学空间`G'iV!?DI0O

灾后反应信息,以协助个体了解他们的反应是可以理解与预期的心理学空间 z8O a3R@C,r4|

HWz'vi"~ [uz#v0提供针对常见创伤后困难(如睡眠困扰、对创伤唤起物的反应、惊跳反应、事件引发的惧怕)的焦虑管理技巧

J0lMFz X.T%x0

0_!Hirv0若有较严重失功能的迹象,使个体不致轻忽他们的症状,并且了解可到何处接受专业评估与治疗

:j$Ld)D,v^0心理学空间 Z%A3G Y]

对于轻微至中等焦虑困扰者,限制接触媒体报导(如早、午、晚各接触一次,但不在睡前观看)心理学空间/DM+e3C D'yH

_F(L%Y#r i1`0对于情绪较严重者,可由亲友获知新讯息,如此可提供没有影像与夸张语句的事实

"}2zm|2H.Ed bD0
心理学空间_&\ n.N-~.E \

不建议心理学空间,xjJ)[ti+R0e{ `

    ● 为了安抚民众与被救出的民众,给予谎言与杜撰信息,如此最终会破坏公信力,招致反效果

    1cgJCic0
心理学空间Y3VZ.\!W#S`:H

个人/团体措施心理学空间5qR%Z S%\O!W uQ

    ● 对处于严重激动、情绪明显波动或极端麻木反应的民众,提供直接的焦虑管理策略,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掌控以及平静状态,例如:

    &BI3b;q'ps'C;?m0

l6w8k!M1Ak5i(XH,K0治疗性的安心稳步技术(针对出现重复经验症状的民众)心理学空间TT&tu)^zi9g

心理学空间8m:h Mj*E9A

呼吸再训练

4A&_ b)taV_)J0心理学空间!C'fiK/r q|mVp

深层肌肉放松

^jcj'U1m+ub't0心理学空间A0zM g1ZC0H[

压力免疫训练(stress inoculation training),包括:因应技巧、深层肌肉放松、呼吸控制、自我肯定、角色扮演、内隐仿效(covert modeling)、思考中断,正向思考与自我对话

,bh7|"|?$W g-C"P"H0

Y#vZ_3t9q-rQ0瑜珈

4J wI#w6z*y0心理学空间mGO(`a kl/\a7fC

内观治疗(mindfulness)

zw4M5X%y^L4m3i0

"U`$h#|4]y,JCT0有助放松的意象与音乐心理学空间UGpp+Lv1a gG9]#x

-bj0` cf7R6CP0处方药物,如抗肾上腺性剂(anti-adrenergic agents)、抗忧郁剂、一般抗焦虑剂

k!A ~?V;W^f0

mD t#dJ0合并焦虑管理、认知重建、与暴露的介入方式

W g o Eh0心理学空间XT_:}.D8XR

训练聚焦问题的因应方式,协助个体将问题化约成小而可管控的单位。此有助于:

8U-r*Gpv"xq%w0

m.tMlv'J0增加控制感、促进希望心理学空间,U2AXtG A&^

D Am;^e@R1`[:N0提供小赢的机会,促进效能感

!r/N'N,\ {|5X:G,s0

!^l7OzqiM0减少民众面对的实际问题心理学空间 on&z.I;\Z

    ● 对压力反应「常态化」(normalization),以减轻由压力反应衍生的焦虑(如我快发疯了、我有些地方不对劲、我肯定是弱者)心理学空间ni ?R+vN

    ● 从事与创伤无关,能够促进正向情绪的振奋性活动(upliftingactivities):

    :ajG4kv(n-R2? Y0

hU6z\&A L L0目的

0E"W?,^{5mGp0

!K/f8xg%Ukv4d0转移内在被创伤与创伤后果占据的注意力(针对并未处于极端苦恼的民众)心理学空间 ^1RU1b"s

心理学空间@7d1q|E@u7Q)~

促进可预期性、常态性、控制感(对于外界,以及内在的认知与情绪)心理学空间1Rc/quMDgk5u

*gg ot%j)nj@%Qn0促进正向情绪,包括爱、喜乐、幽默、兴趣、与满足,有助于扩展个人的「思想-行动」库,协助因应效能

D?7W~2` h3[XR!b:c0心理学空间DpHd~4O @$k

例子:与朋友共处、聆听平静的音乐、看电影、看喜剧、运动(同时可改善忧郁与焦虑)

Q{"\`BoR]3V0

'k1r e0{ y-nq{ q6c"k0不建议心理学空间+Ut+Kw+C)_ Xf1E Y

    ● 使用Benzodiazapene 镇静剂,尽管可立即镇静,但可能提高创伤症状以及产生PTSD 的机会(Gelpin et al., 1996)心理学空间e s nz2XvJ

    ● 创伤事件刚发生时,进行心理简报(psychological debriefing)可能提高生理激发状态心理学空间dF5g\ v,[][

    ● 酒精可能导致滥用或其它酒精相关不良行为

    8m"iS:gqr,h0
 

原则三:自我与集体效能(Self- & Collective Efficacy)【1】

心理学空间"G _$ktu'Q

公卫措施

#Q.GK#V T#}$rV3hyb0

    ● 提供人们外界资源, 逆转丧失循环( losscycle),藉此赋予民众权能感,并修复尊严。

    1b,{7Q b:y0

    ● 创造可管理协调个人与环境资源的方式心理学空间,x5a0DAQ

    ● 尽可能让受创者参与政策决定,贡献心力(例如锁定目前需求),以重建自我与集体效能

    GpR KiG0

    ● 推动由小区构想与执行的活动,有助于提升小区效能感,例如:

    /L&|/EN7a^K0

0mv_D{0宗教活动

8QE \9asX0心理学空间(E!c*P.{2{!K(d9Y

会议

}HX/]3m`5?u4}0

;Uu!B+M{Z(K1]0群众集会

&wRe[wJ s0

8Yjb AF[/k0与在地疗愈者合作

/}Di2?9o H6P7t0心理学空间*o&A}:LFa/J

集体的疗愈与哀悼仪式心理学空间%M9F+v v4X9~+J)J

    ● 促成「权能小区」(competent communities):心理学空间 S CFb7bT;Y

心理学空间8A8r-vc!F'^(E"B?

促进民众的福祉感心理学空间+]+j2kL:V G { ]

心理学空间aFwOc[5C

提供安全感心理学空间&hnHD Q9CKs~

心理学空间m5Qif,w*A Te2a

可提供重建与恢复秩序的物资心理学空间O%nFd4TB

gn"| wC0^ E0分享对未来的希望心理学空间5R2@X |_Q

心理学空间i9M-GKl(~Y+rn

对家庭提供支持,家庭通常是灾后心理健康照护的主要提供者

7@yN,n2N1Th0

8v@i-?2B4g0增进对他人能够并且愿意提供支持的知觉,可以:

R1F+?!h)k0

8U*q H*W$jY0`0减缓自身脆弱性的知觉心理学空间$tZ4P`7Bq

心理学空间x`7SB}n?

鼓励个人投入那些可能知觉有风险的适应性活动

2|4u:M2q1Pn@%NJ0

    ● 与乡村发展及职业技术训练方案合作:心理学空间5B2i n;s4D#gEGsK$o,^

心理学空间U%R+db,k,|e

帮助本地民众增进生存能力

oUu,g6m z!z0

0m/hu6MC#Ce;@ m0增加复原力与生活质量心理学空间9B-e"IXD%i

心理学空间J+[ gp;Yt+?

藉由灌注希望,以及协助幸存者获得控制与掌控感,防止心理困扰恶化

i#oc&~G"o0

    ● 对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空间W*p#|e$f l

心理学空间/TwY]3]

家长与小区需留意过度保护儿童的危险,此举可能妨碍其发展自我效能

+uOi| t`k0

+l(N Kv0H0将他们纳入小区重建的行列之中心理学空间7A#|)\+a Hf0D

心理学空间fy&uK1V E%w

协助重建学校小区,以增进:

!aX*^AC;` C f0
心理学空间C0T0]1d,h%d

恢复学习机会

1BNbo2x0

;W h0|DHzA.si0参与适合其年纪,由成人指导的纪念仪式

vRg5p,R4u0心理学空间R*m6JRaG} ?KN

学校发起的帮助社会活动(由习得无助转为习得有助性)心理学空间| i$X|x1bz x

心理学空间5]"~#s ] Bkn

个人/团体措施

^I,snZ ~0

    ● 个别与团体实施的认知行为治疗,应该:

    CrR vI3k ~P6C0
心理学空间;I L9h?r0X0Z

提醒人们本身的效能【2】心理学空间&kH^ fY-~!e[

心理学空间/fsX1{^~J

鼓励人们采取主动因应,以及何时与如何因应问题的良好判断心理学空间;^m[N6UJ

心理学空间C.WFO)D'wxj

增进对压力源的控制感心理学空间st H:K5F_.H[

?,QV"\v1p!l0帮助个人「重新校准」先前在「正常环境」下形成的期待与目标

Bj*zv;`2f/EXt0

]Ow VoD0根据目标区域的社会文化生态,修正转变介入的方式

4qDY7q2m yY0

    ● 培养个人的行为功能与技巧(此为自我效能信念的基础),并在困难度渐增的情境中持续练习。而透过累积成功经验,将会建立真实合理的效能评估

    d$_Qn#o@ q0

    ● 教导个人设定可达成的目标,使其能够:心理学空间'qr^:TkG.@

.r {&e/z5MMp#N0反转挫折感与无能因应的负向螺旋心理学空间 OQ,tY |3Fp4w

0p){|*LL|_0拥有持续的成功经验

.VZ"d'])CG0

+Gx1jm(u T6CG}6N0重新建立对环境的控制感,这是能成功由灾难复原的必要条件

F\hs1j1vy0

    ● 对孩童与青少年:

    I%LBl6YtK3Z!yUzB0

:Uw/\&wS2[2Z0标定处理发展上的干扰中断

sp%g q6A"{(Jk^0

d\ R$sCc6f r0提升正常与适应的发展心理学空间Z'S~|'N h

a| H8@V2apr|0教导面对创伤唤醒物时的情绪调控技巧心理学空间5]$^A'Z ~

7Gp_ a.@Q0增进关于灾后逆境的问题解决技巧

&_yEaG5Q'wZ0
【1】 自我效能感无法凭空产生,经常需透过伙伴一同合作、参与、与解决大型困难,这往往非单一个体力量所能企及。与自我效能知觉紧密相扣的概念,即为集体效能。

"_xX+a#rt0心理学空间!g d @8aNy9y`1c

pWI{@$Ngt~z H7\j3R0【2】 我们必须谨记,多数受灾民众在灾难或大规模创伤之前都过着正常生活。因此,灾难后介入的任务可能比较是提醒与唤起他们既有的效能,较非建立先前不存在的效能(Hobfoll et al.,2007, p.293)。心理学空间`QV3b8E V

原则四:连结(Connectedness)

心理学空间2\XS!V7p FgA

公卫措施心理学空间,F Jc6_MOw%O-P

    ● 协助个体指认出其所爱的人,并与他(们)取得联结

    !eXU$z-ka*I0

    ● 协助儿童与其父母或主要照顾者重新取得联结

    5hT,?)X2oyWS0

    ● 提升受创者与其社会支持系统之间支持性交流的质量、量、以及频率

    \G8Dg1xU*St6~0

    ● 将民众的临时居所与协助站视为村落/小型小区来营造【1】,可以包括下列地方:

    r2V-^d:dxf2|)U#I7^%R0
心理学空间/i(U#Z7}'l4J;l? A%\x

小区/村议会

uiLSv ^ h-V0

;T)aH$n2U.Czi3a0新成员欢迎委员会

;_Er;jl9l s0心理学空间q)X,@ETO`

教堂

t8{ N%j D|0心理学空间.z&b!s]X(m

可提供服务的地方心理学空间6^pk{:EK}`

心理学空间8}+i8ZRYz'm

聚会场地心理学空间.rBX2d;T%g2r[

*zi nW?&yQF}0娱乐

S5?.}{G#VOd7w0

TkOO$\3a5Bp0运动场地

0g~U G6v{'S\'A ~0心理学空间}r3L9C-I|$nO4e!^

休闲活动心理学空间:qB*j1c7HW7S

1sC+Po({B0受监督的青少年聚会场所

XX[2g-kj!T0

XEi&KB'I Q0宗教-学校-小区的互动网络心理学空间 At-t!c5Z

B m)mX7^*]6Sr0顾问服务心理学空间5i2tt*tVZ

7qmMmEci x3\y3X0小区团结活动心理学空间ax6N'AF#a

tC{{0GM g0使居民能融入与其文化传统和文化活动相符的社会角色心理学空间,iUx3zQ

    ● 在设计介入方案时,尽可能地处理潜存的负面社会影响(例如:不信任、内/外团体动力、对复原的不耐、疲惫等)心理学空间Z-vj:F)O7`5v2g

心理学空间$H$d5Pf5O

个人/团体措施

)@4s-z9hw0d-X+E0

    ● 辨识与协助缺乏坚实支持的人、可能在社交上较孤立的人、以及处在可能提供伤害性讯息(如责备、轻视)的支持系统中的人【2】

    "_'t Jj,\.T+l0

    ● 针对撤离、家园及邻里毁坏、或欠缺社会支持的情形,优先目标是:

    pb.o7tP j}z*q`&_0
心理学空间1y?O1xLPp$p

让个体之间相互连结心理学空间};Lx h}$M |I

心理学空间_/V#|B z%Z

教导个体如何获取支持

k9l)N"F ~e-S0

dDk;`\Aq"\Y%r0提供正式的支持

wE,ne^#E!Ea\N0

    ● 透过心理卫教和技巧建立,改善社会支持,包括:

    Kj"re r0
心理学空间+~M n`D ogK

增进有关特定类型社会支持的知识,例如:心理学空间 Ot8R$y|H

6nea/i$f5PY|0情感亲密(emotional closeness)" 社会连结

i,Nl/kLY5ii0心理学空间RJu5[]&B}

被需要感心理学空间0H s~!@/W` fm

9P-aLT"Bv8ft0自我价值再确认

s2eQz,?7@0

zricU&}2l F CYa0可信赖的同盟心理学空间P1_|9z.{F.RDZ

/o~*NJp_ R8r l0建议

wx hJ+} e/IB0心理学空间A:n[k@-m,p}V

劳力协助心理学空间!a nv4N!M ~@

心理学空间6F`Wz1|1G"s ot!v&pr

物资的支持心理学空间`2^O#p8K9Pm d

心理学空间\{v^*BJnn{8T0~

标认这些支持的可能来源心理学空间h3h3P:CI'l'}

心理学空间Mc"v_a2~v

学习如何适当地接受支持

7X4k?4ID0

    ● 若对象为家庭,采用某些技巧来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由于下列两类差异产生的冲突:心理学空间/y'}8HJ$W,mW

心理学空间6M]r!Uw P%M.p Q3V

创伤种类、暴露强度、损失、和后续负面影响程度的差异

`Y:_r#p/~Y kU0

#{2c+K ]5b:Mq0成员面对创伤及失落提醒物( lossreminders)的个人反应差异

%P:y-K%t+A-bN1H%C ]S0
【1】 透过此项安排,可以促进受灾者的个人与集体效能,并且亦能够保留原有的社会结构,此有助于保存村落/小区完整性,以及既有的规则、秩序、与社会监督(即律法规定)。

"hB `%T%|0心理学空间AX7^-^"Ng`)R.i`#S

心理学空间2B$bd!^}"Li,@ l

【2】 需留意,支持来源的实际作为可能偏向伤害性而非支持性,此特别具有破坏效果。负向社会支持(如轻视对方问题或需求、对复原的不实期待、不认同的讯息)与长期创伤后困扰有明显相关(Hobfoll et al., 2007, p.297)。心理学空间9cX:o-LF v

原则五:希望(Hope)

,~i;rd'k&N8ks;z0公卫措施

n;VW4_ D2f mL t(\s5C0

    ● 提供个人服务,协助其生活回归正常,例如:心理学空间%d'\/U+q*j1A$}h

心理学空间/[%fgh%{"|:T3}1M

住所

1yO8FfP!?bT0心理学空间&r!y'N:M8Y!`F\1x

工作心理学空间.o3Wq"w/j4cFb3?

%j[k#L]0重新安置心理学空间)O0Jw0j4U v&m.g

心理学空间*t4qO_*KH;t

家用品的替代物

(~f,SpE9s/mg8I|n0心理学空间m.N [h#Hc+p

清理与重建

W0aW+jW E0

8C7ru4]rF fN0保险赔偿支付心理学空间&J-G!Ot-_

    ● 发展倡导计划,以协助受害者处理灾后艰困工作涉及的繁文缛节与复杂过程

    *A|&z d/oCw"g)j0

    ● 支持重建在地经济,让个体恢复日常就业,防止持续的资源损失循环心理学空间h8q#N\|;~V

    ● 媒体、学校与大学,以及既有的小区领导单位(如庙宇、教堂、小区中心)应协助个体:心理学空间!z6d1DH$K+C

心理学空间#M0er5BL?

与资源连结

2Y s3k}g0

4z)t'cWb,fv0建立系统,以便于让先前具有相同创伤经验而复原的人,能和复原艰难者分享他们的经验与希望

"B{E h+Z\9g0

8rI:| h~Y?)eV0纪念与赋予意义

X*Uo6M,L)V0心理学空间 pnc5SI6V b.Z'V,L

接纳他们的生活与环境已经改变心理学空间VJ-y4t[F:QY

-j|,l!T#Gq&c0做出较正确的风险评估

H$S/ZI X7u0V0心理学空间 ra*C^*E

减少自责

|.XGj w"`0心理学空间Ozw7vW0]1G.w

问题解决

)O4eD w%JQKy'A0心理学空间 ke9[ oz"h6Z

订定正向目标

LBsI5@8J0

    ● 使受灾者转化成为个人与小区重建的力量

    W Qhm9n b0

$f6tBA.F8S3jy0 心理学空间i+qs5x.f'z

心理学空间 ljFUW\i gZ/c

个人/团体措施心理学空间6Z|5c F[(C$}

    ● 实施认知行为治疗,以便于:心理学空间$F t:E T_0n

8Z-e7z j(I5e_)}O9FK0减少个人责任放大,对抗失功能的认知基模,例如灾难化/悲惨化,以及问题来自内在稳定特质的信念 

4x k EYOu\2bt0心理学空间+lK!q]?:O

标认、扩展、与专注在建立力量1 心理学空间yH%IxA mcS

心理学空间/O`2w*C%L Fnu'J

对反应常态化 

P't0~q){/y@#yb0

x,j6Kb }0指出多数人会自然复原 

gWWW3C{u.w:orX0心理学空间!j;jMpZ?_

凸显个人已经展现的力量,以及从创伤之中发现的利益(benefit-finding),而不促进个人去发现尚未准备去理解的利益2。心理学空间-rx!Gy+L$Vx{

心理学空间/G Hy2T,JG)Wn

纳入引导式自我对话,以便于:心理学空间B;Q!K/XV9m)b"s

6L] o4Y.?E4]}G:v6^0"想象实际但具挑战性,甚至困难的结果【3】心理学空间E{%v/aSh Yr7sI J

心理学空间 [7k)v1@)ILT

"标认非理性惧怕,予以认知重构

,[(i6_@.]S0心理学空间kR3I \C~n tUW

"管理极端的回避行为

OD/g^CQ4P0心理学空间:rv7TA7XCp!F

"控制自我挫败的自我陈述

{/@Sz-WQ0

-i:\1x"t Sl0P0"鼓励正向因应行为

@Y$Y4^N0

    ● 对儿童青少年实施的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学空间9un?]G\

|J*\#H'gLzD:j K0在症状反应之外,处理创伤衍生的持续期待

~:W6{*m,e`0心理学空间9fd8|&m M)fc)L

纳入向前眺望(forward-looking)的练习,促进发展上前进,以注入希望,并且开启对学习与未来计划的新动机。

4Q$A[NZ~%[,m0
【1】 习得乐观与正向心理学模式(The Learned Optimism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Model):对于处于风险的个体,以标认、扩展、与专注在建立力量作为目标(Seligman, Steen, Park, & Peterson,2005)。Seligman 等人提炼可用于建立力量与预防的治疗成分,聚焦在提升希望,驳斥会损害希望的灾难化与夸大思考。

7r OFf+SR0心理学空间7Cn"l+a ed/_ c6_V(?ix

心理学空间%SB*N#_8l\`dJ

【2】 利益发现(benefit-finding)似乎是人面对威胁事件的常见历程。然而,需留意促进个人发现创伤利益的负面效果。即使善意鼓励受灾者发现利益,也常不受欢迎,因为此似乎轻忽了他们的负荷与必须克服的挑战。此外,某些研究显示利益发现与较严重的PTSD 有关。因此,建议介入时凸显个人已经展现的力量与由创伤发现的利益(benefit-finding),而不促进个人去发现尚未准备去理解的利益心理学空间/b/h!n/x?yU6c~

心理学空间Cf dev

【3】 矛盾地是,相较于想象夸大的灾难化后果,想象实际但具挑战性甚至困难的结果,可能会减轻个人的苦恼。例如,承认个人的家园需要几个月重建,可能是必须接受的;但是宣称「我将永远不再有家园」是不适应的。因此, 在介入时应该表明, 虽然灾难化/ 悲惨化(catastrophizing)是自然的,但是应该辨识这类信念,并且以较具事实基础的想法来对抗(Hobfoll et al., 2007, p.300)。 心理学空间 x2CbK7?

/F9\bzx$A PsLX#]0参考数据:心理学空间8ha.P | Te

心理学空间ir)Ra,D$N)O

陈淑惠、苏逸人、周嘉瑛、潘元健、曾紫玲、陈劲秀、许怡新 (2006)。心理急救操作手册(译)。台大心理系,台北市。〔译自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PTSD. The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ptember, 2005.〕。心理学空间Dk;bSF4n [)N

7x;U{w)w"@0陈淑惠、龚怡文、潘元健、刘于涵 (2007)。心理急救操作手册第二版(译)。台大心理系,台北市。〔译自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The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cond Edition, July, 2006.〕。

\1u5P }+Z,R V0心理学空间8f4k+~fx[B

Ehlers, A., & Clark, D. M. (2000). A cognitive model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BehaviorResearch and Therapy, 38, 319-345.

l1K7By/T:f0心理学空间`x+P,C\cS0R h

Foa, E. B., & Rothbaum, B. O. (1998). Treating the trauma of rape: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forPTSD.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Kl9?r[8e,|N0心理学空间R&X-tntZG O;W"q

Gelpin, E., Bonne, O. B., Peri, T., Brandes, D., & Shalev, A. Y. (1996). Treatment of recent traumasurvivors with benzodiazepine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57(9),390-394.心理学空间I:kJ ZB_8K

I}1Vd!|J-b0Hobfoll, S. E., Watson, P., Bell, C. C. et al. (2007). Five essential elements of immediate andmid-term mass trauma intervention: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iatry: Interpersonal andBiological Processes, 70, 283-315.

FC,jOL0心理学空间wIw-LU3F??b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PTSD (2006). The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second edition. Retrieved from:http://www.ncptsd.va.gov/pfa/PFA.html on January, 2007.心理学空间%uR E O/t*hD)_

jG }]V7`"w?R^7h!G(y0Ozer, E. J., Best, S. R., Lipsey, T. L., & Weiss, D. S. (2003). Predictors of 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9, 52-73.心理学空间f!f1d V%X)P _

B4k9~U!Y[ K0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 410-421.心理学空间[l&g r'J-t*y

心理学空间"r'j0qA9~4r!jU${v

Watson, P. J. (2008).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In M. Blumenfield & R. J. Ursano, (eds.) Interventionand resilience after mass trauma (pp.69-84).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Mxn&d gy)H

~ y$Jy5g@(S [Df0--------

F$QX#n#~A r L0

3Z-yW$G3|F0更多资源请访问 災難與創傷心理資訊網 http://www.psychology.org.tw/home心理学空间6\%o'AmH,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灾难
«危机事件应激晤谈(CISD):真的有效吗? 灾难心理学
《灾难心理学》
早期介入的评估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