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和反移情综述——临床技术
作者: 高佳 陈晨 / 26274次阅读 时间: 2014年7月05日
标签: 反移情 移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fe;_uXS k0移情反移情综述——临床技术心理学空间-BIBO`&K_9? GC

U}0po Se0高 佳 陈 晨 李梦琪 徐思洁 冯磊心理学空间D2v.e.x"vI:Ie

心理学空间+uD2q*O9X;l

3_)~g(`"T,C0

{3a;F)xJ Uz*E0【摘要】本文通过查阅与移情和反移情相关的文章,了解其概念、特征、相互关系和区别、发生及发展的过程、在咨询中的作用、移情的影响因素、移情主要类型和原因、对移情的处理方法、移情和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心理学空间"XKsTMe

心理学空间*RVO6@,Sh:p-O

【关键词】移情 反移情心理学空间9c2u&W;JCD

心理学空间S l^a6?0f:y1k.@

心理学空间gLe7kg-ZF

心理学空间mw)e;o3A

3~@'@t@~$U0

A,A6]:`2G^#s0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技术——自由联想、移情分析和梦的分析—一直延用至今,没有大的变动。我们对移情和反移情特别感兴趣。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关于移情和反移情的文章有很多,但是,没有对移情和反移情进行一个综合的概括。那么,本文就移情和反移情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研究,以便对移情和反移情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9Q|+\-y ?IDI0心理学空间KfS9q MQ ~

1、移情与反移情的概念及特征:心理学空间G'bw&BY$L,z

心理学空间,c8[J]~&~!C

1.1移情的概念心理学空间3b,RvZ:q%Qg:I#S6e l

Y*v jj){A!\0经典传统的概念源于Freud,认为移情是病人经过自由联想,将儿童早期所受挫折或创伤(真实的或幻想的)及其所带有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治疗者即变成了患者爱或恨的对象,其强烈程度亦是早年情况的复制。【1】

U \E8K8j Q:]0心理学空间!N%U!}E;o

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全部的人际关系,即在童年时与重要他人的经历会影响日常交往。实验证明,移情会在潜意识中被激活,即人们会在对生命中重要他人的阈下表征的基础之上,作出关于某个陌生人的推理。【2】

a|$B}N?u0

4a1o,Kb%C7i!Gs$?0安娜·弗洛伊德提出,移情是指“病人由他与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这些体验并不是由于治疗场景所造成的,而是起源于病人早期的客体关系”。【2】

&x{f(yY'Pd'I;?0心理学空间%X&t6pTlr*?

1.2移情的特征心理学空间 zTIL-xfX

RX1p\^g3z(o0Gt;\z0移情包含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即移情是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替代的或间接的情绪反应能力,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9】心理学空间`#`CwJ+{ W

心理学空间QYu&d5bo{v T)mv#P

1.3反移情的概念心理学空间'Egg3s)?J w9[

心理学空间({TD;b$d]5fk

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Freud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整合的观点认为,移情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者重现过去的依赖反应,是潜意识的个体活动。表现为联想、情感、欲望、想象、幻想、感知和认知图式的重建,以图解释否认或压抑经历。病人总是潜意识地希望通过治疗者安排的角色和功能设计来矫正精神痛苦。移情的一种动力学解释为:它是治疗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治疗过程中病人对治疗者行为产生的反应。当治疗者最初的行为激起病人善意的或恶意的联想时,病人赋予它正性的或负性的意义。【1】心理学空间vnuH n9VW P

? ek!N sbz7n0治疗师在成长过程中因某种个人体验而存在着潜在心理问题,在遇到有相近情境的病人时,因处理不适所引发对来访者的一种情感体验,就是反移情。弗洛伊德强调治疗师应该通过自我分析控制反移情,在治疗中做到中立、不偏不倚和节制。但治疗师们后来发现,反移情是不可避免的,治疗师彻底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也是无法做到的。Shrachey指出,只有在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情感卷入时,移情的解释才能有效。由此,反移情即使是负性的,通过治疗师选择性的开放和探索实则是有益于心理治疗的。【2】心理学空间 L&a(?K9p:f1_

'i*H7I2s1JVP01.4反移情的特征:

VSoP fHdP$G0心理学空间$XcSP*o/E F ES

整合的观点认为反移情是治疗者对治疗过程和病人活动情绪的、生理的和认知的反应,它是治疗者对过去经历和病人现在行为的反射。它的动力学解释亦是治疗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是治疗者对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情感与行为产生的反应。同时反移情受病人角色和功能的强烈影响。和移情一样,反移情也是个体企图掩盖压抑和否认的潜意识现象。但是从中衍生出的可能是治疗者意识中的责任感和强烈的焦虑。其次,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必备条件,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工具,移情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治疗者要经常问自己:为什么病人在这个时候告诉我这些?病人怎么看我?他(她)如何待我?病人在对我做什么?反移情也是心理治疗之必需,如果没有反移情的存在,那么必要的智慧和兴趣就减弱了,当然它应该产生在一定的背景中。它是治疗者理解自己潜意识的一种工具。

+D4ag] f0

G] gds x}!k01、移情和反移情相互关系和区别心理学空间0@CU3i4h i8zIR

心理学空间(e&M%p1pMvc9l

移情和反移情原理相近,但是现对象不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mX0c,k#LK1x0

/@M;]#v5z6C@,S02、发生及发展的过程

2B'N3lSM#z0

;L)r;v5p/RP01892年,Freud开始使用自由联想作为探究潜意识的途径,并最终取代了催眠,到1900年Freud完全停止使用催眠。1895年弗洛伊德发现了移情,开始他为此感到苦恼,因为移情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但不久他就意识到移情的重要治疗人【3、4】。病人的潜意识通过移情在治疗中展现出来,从而通过移情的分析就可以理解病人的潜惫识冲突.这样,移情的分析就成了通往病人潜愈识的另一条途径[5].1900年,Freud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梦的解析”,从此梦就被视为是到达潜惫识的捷径,梦的分析成了精神分析的重要技术.从八世纪末到现在,精神分析的许多理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基本技术—自由联想、移情分析和梦的分析—一直延用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心理学空间QgpeQ\A/@

5C ? }Oje$n01910年Freud发现了反移情,他认为反移情藏自分析师自己,是分析师过去经验的重复,是分析师的投射,与病人无关。象他开始发现移情一样,反移情也是被视为一种干扰治疗师理解病人的因素.他有一句名言:分析师的理解永远不能超过他自身的局限性【5、6】,其意思是分析师由于受到反移情的影响,对病人的理解势必有限。由此,消除反移情就成为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弗洛伊德提出了一系列治疗规则,比如分析师要保持中性,要有节制,要成为一面不偏不倚的镜子,特别是要进行自我分析或接受他人的分析【7】.尽管Freud也愈识到分析师同病人有潜愈识的沟通,遗憾地是,他并没有象他在发现移情的负面意义后又看到其正面价值那样,看到反移情的积极意义.在20世纪前50年,虽然有些人也注意到反移情在治疗中的积极作用,比如Ferenezi(1919),stern(1924)等,但弗洛伊德的基本观点一直占着统治的地位,反移情基本上被看作是负面的和消极的,对治疗是一种干扰【7、8】

@&Bv.q"{#gMe0心理学空间N MM EM#O-Z

1950年Heimann发表一篇文章【9】,明确地提出分析师可以通过对自己反移情的分析到达病人的潜惫识。这是对Freud反移情概念的重大挑战,因为如果通过反移情的分析可以理解病人的潜意识,那反移情就绝不完全只与分析师有关,一定也与病人有关,这样经典的反移情概念必须重新定义。Heimann就把反移情定义为是分析师指向病人人的所有情感反应,不仅包含了来自自己情感投射,也包括由病人激发的分析师的情感成分。因此,Heimann文章的发表被视为一个转折点,从此有关反移情的研究成了精神分析治疗技术研究中的热门问题,整个20世纪后几十也被称为是反移情的时代。

8Z@p[9B1aJ0心理学空间uCR,h6g7q9mBkj?

3、在咨询中的作用

d'@"o1j:z+}[)u0

${K}/B}3eg l0它是治疗者理解自己潜意识的一种工具。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的幻想会伴随个人一生,并形成了建构“现在”的理解图式。由此可知,探索移情是理解病人“内部世界”和人际关系的一种途径。病人移情一旦出现,表明反映了真实的情况,治疗师便可通过这个途径去探索病人的潜意识冲突。【2】

:stbJ&`0心理学空间&i'|2m;UJ C

(1).运用移情可进人病人的潜意识: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移情的出现是别的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宝贵工具,它有利于工作联盟的建立与强化。如果分析师适当地运用移情,则被分析者不仅能对分析师讲述他能够有意识地心甘情愿地说出来的东西,还能够使他们象忏悔那样消除心头重负的感觉,而且也能讲述产生于他的自我观察的东西。任何闪现在他脑里的东西,而往往是这些闪现出来的东西很可能受到潜意识的影响,而且常常可能是潜意识的直接衍生物,即潜意识里的冲突和心理痛苦的原因。从这些珍贵的资料中,分析师能够推测他的被抑制潜意识中的材料,并通过提供对这些信息的分析来增强被分析者对这种潜意识的认识。通过移情,病人既了解既往所经历的事情,也理解这些经历是如何在此时此地重现及起作用的。心理学空间+m+Ku)H#Bo0X4K@9P

T.W hUrw0(2).运用移情对病症做工作:在分析处境中,移情再现被分析者幼年的生活经历,并投射到分析师身上,分析师合理地处理这些感情,则可能使被分析者某些内在冲突得以有效宣泄。在移情中,被分析者往往将分析师置于他的“父亲(母亲)”的位置,被分析者也把他的“超我”施行于他的“自我”的权力交给了分析师。因为,正如我们上面讲到的那样,他的父母就是他的“超我”的起源。这时新的“超我”便有机会接受分析师所给予的“后教育(after-edueation)”。这种“后教育”能纠正被分析者的父母在教育他时所造成的错误。移情的出现使精神分析过程发生戏剧性的变化,有时可能构成了精神分析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川。在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中,要求分析师保持情感中立,他的作用仅仅是一块白屏,被分析者童年的冲突将投射在上面,治疗师的作用是分析移情,而不是操纵它。这也是它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歧之处,现代精神分析理论要求分析师在分析处境中投人自己的情感(反移情),促进治疗联盟的发展,从而进人病人的内心世界,使分析处境协调囚。心理学空间h"h;zD4e&re#X(`

:YrjV/f A8h0(3).在移情过程中掌握自我探索的能力:在揭示移情的过程中,病人将学会许多自我探索的技巧,并且随着治疗的进展,病人的这种能力更趋完善。而成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教会病人如何在结束治疗之后继续自我探索,以解决今后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心理困难,使治疗的效果有良好的延续性。心理学空间+lU[Dn8bu,Eo

?4Q @5@,f0(4).移情对治疗的消极影响:过分强烈的移情,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均会使治疗师的心灵承担过多的负荷,或者这种强烈的移情本身就是一种阻抗(移情阻抗),这些情况将会影响治疗师的本人。当然处理这种状况更需要治疗师有高超的专业修养及技巧。总之发展移情和理解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通过它能使病人的困难问题重现,更能了解病人的深层内心世界,并对症状做工作。可以说,这个过程是精神动力心理治疗与其他形式心理治疗最大的区别之处。【10】心理学空间d B.Q8['t|

心理学空间nUaS"C3UE"SjM

]8SS bS#R3E0心理学空间cN%BRQ+e/ztw4e

2、移情、反移情类型和形式:心理学空间 h P4LV:M&h7E,j

心理学空间,y7AfvOm

2.1移情类型:心理学空间t8J~]U J?D

心理学空间y8Wg#Blg!f1UUfjg

2.1.1正移情

.I$w&]!{:?1s2U7f0

.d3S2W1^M4vz2]%Dj0求助者把咨询师当作以往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他们逐渐对咨询师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感情,表现的十分友好、敬仰、爱慕甚至对异性咨询师表现出性爱的成分,对咨询是十分依恋、顺从。

1be'B F.hU0心理学空间+Z3~;hRkp$m

2.1.2负移情

'r m sr/k WV.V qn0心理学空间*JzU/]+f&]*ZKk

求助者把咨询师视为过去经历中某个给他带来挫折、不快、痛苦或压抑的对象,在咨询情境中,原有的情绪转移到了咨询师身上,从而在行动上表现出不满、拒绝、敌对、被动、抵抗,不配合。心理学空间6y+pQz'df5oxHM

心理学空间/bRi,A1j8?)Xt.IC nc

2.1.3自体客体移情

3z2I,k| XqYI~5a0心理学空间&QD2g.C:h*YVuY4H

共情的、非评价性的治疗关系中,那些早年生活中未被满足的自体需要会被重新激活,并由此导致同治疗师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自体客体移情,它使个体能够有机会重新发展为一个整合的自体。自体心理学将自体客体移情分为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和孪生移情三种移情。

8D5e/W\ Y]+lk0心理学空间0~Owvn9H

2.2移情的形式:

'`,G g0d&LR)UV{g0心理学空间OdW0Js9?{

移情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

.J?I)|V8d#Sj_j"@0

"@inr_h/mo0前者是直截了当地向咨询师表达自己的体验:“我与你聊天感到特别愉快和难忘,你使我想起了我的”。心理学空间|D[V6VJ l

1J*j0a{$xu0后者则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你的态度真好,我感到很宽松。”心理学空间`Y}Ix\&O

(f)StH}3u$S\ U0求助者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非都是移情,只有当求助者把自己以前的情感反应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把后者作为过去情感对象的替代,对咨询师抱有超出咨询关系的幻想和情感时,才是移情的表现。

*zQm#Z2_0d7p$fQ$h)V0

!^8w/\N5?%so6G0z02.3反移情的类型

sk0L+tzK6Ae0

!ceO x'?C*]02..3.1根据性质来分,反移情的表现类型如同移情的表现类型一样,也可以分为正性反移情和负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 R3I-Z!dg;`3y#];u"S

心理学空间@ Z LA%k3m-`]3d

正性移情是表现为正面的情感和情绪,如咨询者对来访者过分热情、爱怜和关怀。

5al6o}f(Hg?Qj.F0心理学空间q;m7|.k-qT

负性反移情是表现为负面的情感和情绪,如咨询者对来访者的敌视、厌烦和憎恨。

\mh;`~0c0心理学空间4G"~I,?'r%y Y

2.3.2瑞克区分了由病人之投射所导致的分析师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认同,即一致性反移情和互补性反移情。心理学空间+cQ#UVX

心理学空间:S2Ov1u gh f-~7Z

一致性反移情:咨询师认同当事人自体表象时的情感反应。类似共鸣但不是共鸣,如见到孤儿时我们会悲伤,我们悲伤的时候孩子也悲伤。心理学空间8P5C d9b \~ AHF9@G

c,S1PU)aP-\.n0互补性反移情:咨询师认同当事人移情性幻想中的客体表象时的情感反应。比如,屡教不改的罪犯,教会了警察认为他是不可救药的。

T!C'{)j"j l0心理学空间Jq4K%up;e

心理学空间3H,oC e {

心理学空间8{*m3Fi|4BI E8K

  3、移情和反移情的处理:心理学空间?#[W,_6vt

心理学空间sF}~Tk2Z1y!Te.s%_

移情:

v0N|Hri4^jg0心理学空间v0kb6ytV'ht"nu&L

一.移情尚未发生时:

,v1]2G|2P0Xio0心理学空间:V~v Rr,i_w

(1)要求咨询师有超强的情感感受能力,做到及时发现并且正确处理移情现象[12];心理学空间0M*GG8N&bB

LQ?i}6arz |"|/n0(2)稳固的工作联盟和积极的人际关系也能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稳定的天地[11];

,R,rT#v-W*YC`9PN8q0心理学空间5Im |/kKW g*}

二.已经发生了移情时:心理学空间2jHX9iLXX3[1O

心理学空间)j&dvSoF

(1)处理移情首先要做到:在咨询初期不要进行对移情的解释。因为移情一般处于潜意识之中的,在咨询的初期,咨访关系还未转变成高度信任和安全的关系之前,最好不要向来访者进行移情的解释[13]。所以在咨询初期若发生了移情,咨询师应该考虑是否要控制对方情感反应的继续发展,以保证咨询的顺利进行[12];

h-?(Yy#?0

%oILh6G9Y*J!Q1Uz0(2)处理移情咨询师还要对不同形式的移情进行分类:从形式上分,移情可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从表现程度上分,可以分为直接、强烈的移情和一般程度的移情[12] [13]。a对于间接的正移情,有时可以让其自生自灭,或者对它进行较少的注意,婉转地解释并且揭示这种感情的性质及时调整咨询关系[12];b对于直接、强烈的正移情,咨询师不能马上向来访者揭示其移情现象,以免引起来访者的情绪反应而影响来访者的好转。咨询师可在尊重来访者的前提下向其剖析其情绪反应的实质,并且可以通过使来访者谈一谈自己对咨询师的看法和感情的方式,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想法[12]; c对于直接而强烈的负移情,有经验的咨询师可以加以利用。如把自己扮成来访者的移情对象,使其发泄自己心中压抑的情感,从而能让咨询师深入分析探寻来访者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使其心理问题得以化解。但是最后要向来访者给予恰当的说明[12];心理学空间4m(G!gJVQ3p

,@bHx i0(3)若是在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中,解释移情时要注意:先引导来访者的注意力投注于自身或内部,尝试着让其分离自我,使自我的一部分能够观察另一部分。这样来访者就能注意到自己内心的各种感受和联想。在技术上,解释移情可分为两步:证明和澄清移情以便为解释做准备;解释与修通[14];

}e!p-P6RW0

*E Y F5JH qK$z0(4)在不能很好地处理咨询关系时,咨询师应说明咨询现状,征求来访者的意见,提议转介给其他咨询师来结束彼此的咨询关系[12];

"R7kG7`~f8mbO"W0

:y f3]RZ7C5?K0

b7p!Naa$l0

#EE+Y%Dj` l(Z0反移情:心理学空间-l{e#a {&P$A

s:d:Xn:oj%YYqY0一.反移情尚未发生时:

8r3sK1F]G)C9P0

nms4xj0(1)咨询师应该避免:a过分关心、爱护来访者;b失掉“中立”与“职业性”的咨询关系;c过分好奇,与咨询目的脱节[14];

7D9W5Zc%vkw-mzR0

.`$a6D M8q3Q"uX0(2)咨询师应该加强自我修养,避免因自身未解决的冲突而阻碍心理治疗;心理学空间oG F(Q/cF f1c/b

心理学空间:wMr'm!n1e G

二.已经发生了反移情:

!o8nG6p,@0

h?:fk-NU0(1)咨询师应该对激起的情感持开放态度[11],因为反移情是来访者移情的镜子,对反移情的解释可展示来访者所不明白或有疑虑的问题核心[15],由此也加深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理解[11];

o6Hw;l#A:[)^1N&Z I tH0

v8` N2x%jP4J V0(2)若是因为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价值观念、信仰和重要咨询观点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而引起的反移情,咨询师应该对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个人偏好的咨询方法等对咨询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有正确的认识,应尊重、理解求助者的价值观,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求助者身上[11] [14];

*sD a)@xD0

l0A+f/FS-T}0(3)若是因为咨询师的刻板印象投射到来访者身上引起的反移情,咨询师应该坚决摒弃这种科班印象,决不能把这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带入到咨询工作中,努力保持自身的客观、公正、中立[14];

v\Veg*R0心理学空间0RZ*@ gm.B7B

(4)若是因为咨询师信心不足而引起的反移情,咨询师可以随着咨询经验的积累而加以改善或者进行认知调整[14]。心理学空间8~9H.XR5A&X:^'k4d:Mj

V~hY WB0心理学空间Q;cD`H

心理学空间Jt[!Y? b p.X;tQ$r

  4、移情和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和前景

4n*M_2Da1P1b+\(i0心理学空间yNF tOHI k]SF#Kf*{4C

移情、反移情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的,并且对于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也做出了分析。他认为移情是病人经过自由联想,将儿童早期所受挫折或创伤(真实的或幻想的)及其所带有的强烈情绪逐渐暴露出来,向外发泄,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治疗者的身上,因此移情可以用于心理治疗中来发现咨询者病症的潜意识根源。而反移情则是治疗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Freud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心理学空间 kQxSv

心理学空间%['j_)LU }|3eMWz

随着心理治疗理论的发展,移情和反移情的概念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相对于弗洛伊德时期都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对于移情和反移情的概念有了整合的解释,使其更完备,对于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反移情被逐渐应用到心理治疗过程中。反移情是不可避免的,治疗师彻底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控制也是无法做到的。Shrachey指出,只有在分析师和病人之间存在着强烈的情感卷入时,移情的解释才能有效。由此,反移情即使是负性的,通过治疗师选择性的开放和探索实则是有益于心理治疗的。心理学空间6G0f4j}!O uelH

心理学空间)ORA ~y;MJ3o_s){

移情和反移情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必备条件,移情是精神分析的重要工具,移情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治疗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反移情的解释则与治疗者在治疗过程的经历明确有关。当今的精神分析领域对移情和反移情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心理学空间#XJj7vM)y

C N)PB5Fg @01、虽然移情和反移情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在治疗过程中不给予解释。

f2P9d1Ibx0心理学空间+S n&tFs2BXz({[d

对移情的解释会妨碍病人克服他(她)们病理性信念的积极的体验。这种经历是病人需要的,也是治疗者可接受和安全的。对移情的解释有时会导致病人对防卫和压抑的精神生活再体验的失控。所以病人不需要移情解释。揭示移情和反移情现象对病人可产生危险—心理学空间9S:uf3k%|m bgC

H$Wa&A'\ae nO0导致中等至重度的精神病理,因复杂的倒叙很难在限时治疗中控制好。他(她)难以忍受进攻性的,早期的,简单的治疗模式。脆弱的病人不可被置于要求他(她)承担治疗者的神经质、治疗的错误、人格缺陷、或没有信任、不安全的环境中。反移情基本是一种潜意识的现象,是一种复杂的治疗者与病人之间尚未结束的关系。治疗者在审慎的个人分析后可以了解它的本质。公开有疑问的反移情可能毫无意义。公开悲伤的,不完善的或不准确的内省甚至是有害的。应用反移情诊断,不需要对病人公开。上级医生的指导、咨询、个体治疗都意味着可能形成反移情。公开移情和反移情,会使病人意识到被攻击和被贬低,引起自我窘迫和一系列防卫等结果。心理学空间-B&i,];J%vl.D a{

心理学空间J} A~5@A/w,E$mZ

2、对移情在严格规定下允许解释,但对反移情不予解释。

j+P(c-B YnK0心理学空间 @-l!|H)~._t0b

移情的感觉和意识正是病人长期人际关系的暴露和对此进行评估的好机会。而且,这些无处不在的感觉和意识也是早期治疗有效性的解释。移情的产生甚至可早在治疗计划的安排之时,它迅速发展不可避免地随治疗的开始而开始。当移情情绪化之后,解释它比忽略它可能更安全。当移情包含着重要的阻抗,不解释会导致治疗的僵局。移情的解释意味着治疗同盟的巩固与发展。治疗者通过对病人情感的协调来增进人际间的亲密关系,它们产生的安全环境使病人能探索不断发展。

)] Fy6y0gTd0心理学空间 I;\8P'Zou(Ja`

3、对移情和反移情的解释被认为基本导致正性结果。心理学空间3tDxSn| pm

心理学空间F0CQ]9nM

反移情是“分析工作的中心手段”,因为治疗者人格的“好或坏,是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治疗者不可能对病人通常所压抑与忍受愤怒的负性反应无动于衷,同样也不可能对病人“讨你欢心”的正性反应具免疫力。治疗者必须自由论述反移情,因为病人在某种程度上知道它的存在,所以不可能不探讨它。如果对反移情不表达,就如同病人表现为沉默、退缩、冷漠、远距、疲劳、圆滑世故、畏惧和回

(Txq+q#x2Cg0心理学空间v7I@XF0qAr

避对治疗者谈论痛苦问题。)由于反移情通常是病人移情的镜子,对反移情的解释可展示病人所不明白或不清楚但有疑虑的问题的核心。与病人分担反移情有示范的力量。它揭示了限制有疑问反应过程的方法,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反应。它让病人明自如何去“认识和了解过去的或潜意识”,如何诚实;如何面对情感,主宰情感,容纳情感,分析情感和协调情感。它教病人如何运用情感和负责情感。

Kp!`,Hz&|;Ib }j0

1\ R3g'@:^F9`!l0虽然移情和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移情干预的探讨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对他们进行特别的移情干预,有助于他们亲社会动机、道德发展。另外,移情和反移情可能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考虑个体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形成一个多纬度的整合模式研究,以探讨各种因素对移情和反移情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及贡献作用,从而找出影响移情的相对重要的因素来。构建这一整合模式,是以后心理治疗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一个主要任务和前景。心理学空间'De:Yp/ua

心理学空间 n ]8i | c"a%yh

心理学空间5U2q!F?0G0nt

心理学空间#X$Y}.{NYgHb%m:j

参考文献:

ah UZ wKN}4jM^ P0

q rE0p1g.lL01、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心理学空间+e3E1[h V3c"w4S

心理学空间Au+l-W,D

2、对心理治疗中移情和反移情的一些认识心理学空间s&TX'F#gRh3m

心理学空间(Ib#E5L'Xvg

3、GrinbergL.15thetransfereneefearedbythepsyehoanalyst?Int.JPsyehoanal,1997,78:l~13

B1[k O,M"q.a0F0心理学空间 X(kt"v0j ` ~

4、GreensonRR.TheteehniqueIndPraetieeofpsyehoanalysi.Inr.Univ.Press,1967,Vol(1):151~356心理学空间{Ok ph*f;N~

心理学空间w? rn5~[r

5、ThomaH,KaeheleH.Psychoanalytiepraetiee.Springer一Ver-lag,1985,81~97

1Dc]+F+[ {Z0

:jb*t$mc2K i i06、WoodRDH.Countertransferenee.Int.JPsyehoanal,1990,80:797~818

?\L)P#va8c6F0心理学空间ru+dpM#Y8K

7、SjaeobsTJ Counerrn ferencepas,andpreen,Areview feoneeptInt.JPsyehoanal,1999.80:575~594心理学空间w$w5E1z Z

/\(|3Q(i4eH#E$C e/\08、StuhrU.如何发展精神分析的治疗关系.德国医学,1998,15(4):200~202

%c7hc|M(t?8}0

@K2u2M{8bY09、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张凯杨立强社会心理科学第22卷总第93-94期2007第5-6期第673页

9j^ G(c$YU0心理学空间v/vO.WVDJ\n g,e

10.精神分析治疗中重要工具之一:移情与反移情德国医学第17卷第4期刘军

2W7|dq,g9}Hu|0心理学空间mT)q7OC5E"f:H4ky

11.对心理治疗中移情和反移情的一些认识心理学空间f#v/?5\u3XA

1`$U@A/b0b)X012.心理咨询中的移情探析心理学空间 j Z(o a+M3H;m@v X

z/^'^;n sv013.如何处理心理咨询中的移情现象

:b7Z C}T4v d0

({pfUO;x$j014.社区心理咨询中常见现象的处理技术心理学空间x Uw+H_AMsT

+~dP3CJ }"I4eo015.心理咨询实用技巧_3_移情与反移情_下_

X;I!T0cg/E5i_[0心理学空间'u!X$C i4\2UV

16.叶维菲,移情和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心理学空间6qXbx0sY5?

心理学空间}%N T$V#~g.ua/` J

17.张凯、杨立强,国内关于移情研究的综述,社会心理科学

&{ j']"b L4oW F0心理学空间RC-{.^|8\&{DV

18.梁佳、饶夏溦,对心理治疗中移情和反移情的一些认识,法治与社会

.i;l"B^0q#m9sC0

.Q$GETp^;uK0\f0心理学空间"K7UA!D:`/_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反移情 移情
«心理治疗师如何处理移情 移情反移情
《移情反移情》
移情与反移情的毒害及精神分析伦理的作用»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