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作者: 卫生健康委 / 4892次阅读 时间: 2020年2月12日
标签: 新型肺炎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心理学空间+~9h.Vp1] i2S

$Z!u^!w*@ F.w!nf'dJ0本指导原则应当在经过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实施。

.[ lHK_f+e+g"~K4\0心理学空间u'FR?yCEPL0y

一、组织领导

5N+s/N t;hoP4a#j0心理学空间C;^1I9U$|a\(G

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统一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组织和经费保障。心理学空间"G$lwI$GSA8W

e:O(QG*s.L0由全国精神卫生、心理健康相关协会、学会发动具有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专家,组建心理救援专家组提供技术指导,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协调下,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0kxA6|/AVV2dB,t.v0

E6G2[ oQ3W)l0二、基本原则心理学空间 Q)w+Q#q.uR"g

心理学空间,|%_O9?W1?Dk

(一)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5?K ?v'@l)i[/\0

~ _p,\;`i0(二)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干预,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实施帮助者和受助者均应当注意避免再次创伤

~Vk)v Ca;m:x,g1r0心理学空间^.po C#u%q~3R B){

三、制定干预方案心理学空间3?2S T)oQYBv_

心理学空间X@A U1E0r+})iw

(一)目的。

fa;kG7gG4uK0心理学空间)b.hEi2U.BD)W%n

1.为受影响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学空间pE9n9J1Qx4AV5g

5S5hX"MW(M ~S7O02.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心理危机干预;

t3vWo,J#U j0

D9g ^GC,A2IO03.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心理学空间t"eN:~*D

心理学空间X2f,J8W,lA7V

4.继续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心理学空间!f1X9F(S3M)r4SWBO

心理学空间$V:~sC0Je/~gT

(二)工作内容。心理学空间ZX`4E"S!B{[

心理学空间Pz;upY2C9@.ql

1.了解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冲动行为等。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报告,并提供建议的解决方案。

wc'WyfKl$^P0心理学空间#ylS+\SB

2.综合应用各类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学空间#YCs+|K6yIq

心理学空间(T r+|2@TvK

3.培训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学空间T2]FK*yUBO

+r/W"Z Fe5d04.做好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和社区照护工作。

i\`gT0

_Y1Spg|$[W+S0(三)确定目标人群和数量。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人群分为四级。干预重点应当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心理学空间g?Am6p nU

RL1?:jQ4\D0第一级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心理学空间4Wf|*]:}^e4ZfL

心理学空间%e2sjs$N

第二级人群: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心理学空间bz#x)L5R r})E/X*K8WuI

'v#] H't&ykT5rW0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家属、同事、朋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

8AP.D|(st'X,X0心理学空间J't v:{ }

第四级人群: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

6Z7Fbru6CU0

z B:S'W;K G lx0(四)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识别区分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9h_l/hk _^yc^0心理学空间6Vn|:~dYWm

(五)制定工作时间表。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定工作时间表。心理学空间)|1F/AR V4w3b)u!S

心理学空间Pk BpkMq

四、组建队伍心理学空间$a:A6eK7BR,wY

,@+R yc zg|D0(一)心理救援医疗队。可单独组队或者与综合医疗队心理学空间hsY4t6o

.`E9Rk0AFN0混合编队。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精神科护士参加。有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单独组队时,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

,i-DL M^:V v I `Y"a0

"y)q]1X2R;DM\0(二)心理援助热线队伍。以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为主。在上岗之前,应当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对心理援助培训,并组织专家对热线人员提供督导。

#Bqf:y H a Iv A0

r g;YR2h*}&z/`%K l0五、工作方式

/r'}u[er'U0

g"\`}X L p0(一)由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家及时结合疫情发展和人群心理状况进行研判,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为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人员提供专业培训与督导,为公众提供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n,l+qc1i)RkF0

5MZ)jW o6WvF0{0(二)充分发挥“健康中国”、“12320”、省级健康平台、现有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和多种线上通讯手段的作用,统筹组织心理工作者轮值,提供7*24小时在线服务,及时为第三级、第四级人群提供实时心理支持,并对第一、二级人群提供补充的心理援助服务。

~r#J/]v0

V h#C:Xp8~0(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根据受疫情影响的各类人群的需求和实际困难提供社会支持。心理学空间]Ba0yF,l4K

附件: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心理学空间,J aLT.qy0Kd-T

心理学空间*|)?fu-z

附件

PIs j |$]~0

EFG T"P+{6j!Y e|Q0针对不同人群的心理危机干预要点心理学空间 |y:PkYB

心理学空间wv_*{{

一、确诊患者

W9LC:_ z"|5Z _k0

;JM(U#]%f.K'ecYj0(一)隔离治疗初期。心理学空间VY;f&v(M:yU#_h&D

心理学空间|$DB~~]#|

心态: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

t F#Wlf(z0心理学空间0^_ ~+F.RTlq

干预措施:

4]5j6n{:b1m8DpS\;@7d0心理学空间 Ey&Z V tt.h!{%}P,r

1.理解患者出现的情绪反应属于正常的应激反应,作到事先有所准备,不被患者的攻击和悲伤行为所激怒而失去医生的立场,如与患者争吵或过度卷入等。

#D~1YqT}I0心理学空间C g5vB e+\`Z,z

2.在理解患者的前提下,除药物治疗外应当给予心理危机干预,如及时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正面心理支持、不与患者正面冲突等。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解释隔离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树立积极恢复的信心。

,|O1O/Z@^Yfq0心理学空间q&Tc|9}Tc2R

3.强调隔离手段不仅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治疗患者,同时是保护亲人和社会安全的方式。解释目前治疗的要点和干预的有效性。心理学空间$a*X(a/f&u

心理学空间,~!m'JJ9D n7L

原则:支持、安慰为主。宽容对待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心理学空间 j R?R4^!Y.Q*n

9S2]2Gh-{BZAV0(二)隔离治疗期。心理学空间E*M+c}+CV'oz

CZiY y7woC0心态:除上述可能出现的心态以外,还可能出现孤独、或因对疾病的恐惧而不配合、放弃治疗,或对治疗的过度乐观和期望值过高等。

6UO fIaSA }0

6UH?5aN\*YP0干预措施:心理学空间#k"Z'NG7T&E#yM

xEyW k? \_,A7I3j01.根据患者能接受的程度,客观如实交代病情和外界疫情,使患者作到心中有数;心理学空间Y&H/{Fys&S[

心理学空间\o:}'K P Ik

2.协助与外界亲人沟通,转达信息;

X eUZ!p0

gxw+T a03.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的所有行为;

)vMC5[2Lah0心理学空间iOd9DK

4.尽量使环境适宜患者的治疗;心理学空间-[q#O { e

心理学空间6E hKN%f)e}[

5.必要时请精神科会诊。

w*|h,rm`uE&k0心理学空间*S6GN,u|6CmS

原则:积极沟通信息、必要时精神科会诊。

d~R5{,q)j0心理学空间1}8P2bQWo E;V

(三)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患者。心理学空间6?)?\'aCE

心理学空间l8Te(\-B!C!V

心态:濒死感、恐慌、绝望等。心理学空间z$t A\;n+yk"Y K

心理学空间.o6B.f&J%jdY1CY

干预措施:镇定、安抚的同时,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减轻症状。心理学空间;N&z#A#gDR `*u"M#^

\[kvN"q^0原则:安抚、镇静,注意情感交流,增强治疗信心。心理学空间.wLI,\@+y8nv(J

;I:L9h:x c c"{:Bx0(四)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心理学空间Bo|3i9y1V J

心理学空间dK|\{}GTe

心态: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被他人疏远躲避的压力、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心理学空间Laz%Q#F5_hL

心理学空间 Z3i:o+kjPek

干预措施:

{/MVm!Jx&s0心理学空间#m$F!n,u8R'F9z:N

1.协助服务对象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取信科学和医学权威资料;

uwI'x~W0

7k'~#RG!Skc}02.鼓励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措施,健康饮食和作息,多进行读书、听音乐、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沟通及其他日常活动;心理学空间-z}9u7m:Zi~

心理学空间^;B7b~w7|!Y

3.接纳隔离处境,了解自己的反应,寻找逆境中的积极意义;

;z$b \ h+`w0心理学空间Mv0^ h)N

4.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鼓励;心理学空间b&M9CM"QAf*`,R'T

Lw xP4b.S05.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心理学空间S1?#Y1v Iy.b

*K4[9g9p9pU0原则:健康宣教,鼓励配合、顺应变化。

A |*q1t|[&z0心理学空间?7zqY%y/b

二、疑似患者心理学空间+l1`wH+s'h_.k\

心理学空间 M/Z9_]K:w

心态:侥幸心理、躲避治疗、怕被歧视,或焦躁、过度求治、频繁转院等。

V ~+D-Vw S0Q)v0心理学空间+^ lh4~ H(K8]'anr

干预措施:

@3k(c9Z5u6T:W0心理学空间dkw*fQkf

1.政策宣教、密切观察、及早求治;心理学空间1xy4G7O)zzNO a

心理学空间_ uu,O`:X

2.为人为己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O5a5Od&`5Rx0心理学空间S/r'D'_hv

3.服从大局安排,按照规定报告个人情况;

#wP4j(c2x`0

dm0kJ,D|]r8D04.使用减压行为、减少应激。心理学空间:jxh$pL1@Y

K9D%lQ QC0原则:及时宣教、正确防护、服从大局、减少压力。心理学空间5i(j:q`2b

)d*i,hV `MT`0三、医护及相关人员心理学空间*cZj}7r h }D6d o6R

心理学空间;H;na&]v0mf[

心态:过度疲劳和紧张,甚至耗竭,焦虑不安、失眠、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面对患者死亡挫败或自责。担心被感染、担心家人、害怕家人担心自己。过度亢奋,拒绝合理的休息,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健康等。心理学空间9TUi'IW9Bmh]

&Ho4p fo/j0干预措施:

-Jn ZwOYiOry}0

5AOT3j+K)Qz01.参与救援前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了解应激反应,学习应对应激、调控情绪的方法。进行预防性晤谈,公开讨论内心感受;支持和安慰;资源动员;帮助当事人在心理上对应激有所准备。心理学空间 d6M?Z| w |~'b[

{#|'Q-[(c,nS)x02.消除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安排专人进行后勤保障,隔离区工作人员尽量每月轮换一次。

VJjozA2[H0

v#Xoc L8Vt aC03.合理排班,安排适宜的放松和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和饮食。尽量安排定点医院一线人员在医院附近住宿。心理学空间0c7YsGn*ClJ

心理学空间$y)SR*fu8~'T0M Z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心理学空间"f)B%`5b%x[u7uz

心理学空间)Xg3tA9fwp

5.如出现失眠、情绪低落、焦虑时,可寻求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或心理健康服务,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或进行线上心理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进行面对面心理危机干预。持续2周不缓解且影响工作者,需由精神科进行评估诊治。心理学空间E MB)YKp

%Y q#r?-Z u4`0BA:V06.如已发生应激症状,应当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d6r6B5CbUZn0心理学空间}@ dP Z[ Ue

原则:定时轮岗,自我调节,有问题寻求帮助。心理学空间)b)n`:v s,h

心理学空间-o4L~X KfvH"B(S

四、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心理学空间0U$h%Q.h.^_:y

J'x!p(^ ^$\^ U0心态:躲避、不安、等待期的焦虑;或盲目勇敢、拒绝防护和居家观察等。

1ZK]*r-Z9E-Y6}0

*Ta*_ag^6p[9~0干预措施:

Y-j;Pbu;p0qS8u0心理学空间E[F9i {4A0H+N

1.政策宣教、鼓励面对现实、配合居家观察;心理学空间;g`C"L)vp

J ^n\,b X S'a;u5m02.正确的信息传播和交流,释放紧张情绪。

x2nE _ c/J$C+N R ~0心理学空间4sr7s:L~Z b_

原则:宣教、安慰、鼓励借助网络交流。心理学空间'H,Ix%R4a:vWIa

5}CG/m]]\0五、不愿公开就医的人群心理学空间mXoiL:yE

心理学空间f?)UR0}ON*F0F

心态:怕被误诊和隔离、缺乏认识、回避、忽视、焦躁等。

;lt E;g"m0心理学空间"[.oG'dE4?k6VMe

干预措施:心理学空间:?;a h+I0c9l*w/F

J&h6g L9a6l.g01.知识宣教,消除恐惧;心理学空间;v T^dP} ly1yDF

心理学空间*AU2Pv|+Vp[g1Z/x)D

2.及早就诊,利于他人;心理学空间:M3k ^LC[$Y0u?,j

6A6FG:NS!A03.抛除耻感,科学防护;心理学空间6@-Z/\'o3J'I r

&{6Y2IM1{(_0原则:解释劝导,不批评,支持就医行为。心理学空间f1i_%ul9[y

N?0L P)FU$R*_ |/[(@5v0六、易感人群及大众

^R VgSw/r0

"y-bV&K5_!m0心态:恐慌、不敢出门、盲目消毒、失望、恐惧、易怒、攻击行为和过于乐观、放弃等。心理学空间xl N T+zRtxe-{l U

H3E7o"y6RCUq:W0干预措施:心理学空间5c)t)ek&S/FG)X

心理学空间$HU%k F,b*yJ

1.正确提供信息及有关进一步服务的信息;心理学空间M0fv?7w#^W _

心理学空间e)arcx ^n$y `9v s

2.交流、适应性行为的指导;心理学空间't5Cnj/@

心理学空间A w`-oI+o

3.不歧视患病、疑病人群;心理学空间b-Zdk3H

心理学空间9j2e(D&~p.F

4.提醒注意不健康的应对方式(如饮酒、吸烟等);心理学空间P5U%{gs#Ce

7d\/A4[d05.自我识别症状。

+W)v1f0u+T0{L5_*C0

y*dK_A U2z6Pp0原则:健康宣教,指导积极应对,消除恐惧,科学防范。

-Gu1F4f[@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新型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心理自助与疏导指南》 灾难心理学
《灾难心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心理援助服务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