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简介
作者: 网络转载 / 22641次阅读 时间: 2009年10月04日
标签: 弗洛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a i!L1J6]*G"t(a

心理学空间Yr%~7`zr/^Z
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後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弗氏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
b5ih,} v/O u,D0
7Op-w^6Pw_ XT{0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後来从德国移居美国後仍然保持与学派的联系。心理学空间wY#s)vHX4z qJ,Z

6lf$L D.LA;tG+j0生平与经历心理学空间(_'d3gx)ka

z/p8T*}sED/y0弗洛姆1900年生於一个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师承阿尔弗雷德·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年至1930年间,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在1943年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纽约分校。1945年又组建了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心理学空间w\$ks)x-{ uu
心理学空间b iM ^[ M7bT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出任教授,并在那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另一方面,他从1957年到1961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又从1962年担任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1965年弗洛姆退休,然後在1974年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弗在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於家中去世。弗洛姆一生坚持临床实践,出版了一系列着作。
d:J(H h$a2v9V*N0心理学空间X t1se0?J0m
学说内容
/Yguf K!ca.Iu.[/I0心理学空间W$\0|@kw#OM8NmbMJ
弗洛姆的作品以纪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vwh3_6Kcp/@zj,n0心理学空间F!h$@q#Z:?\
弗洛姆於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着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着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着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着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着作中的人性理论。心理学空间A-gZ ?!wJ
心理学空间lJb5\Z"_B4v ~
弗洛姆从小学习《塔木德经》(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 Horowitz学习圣经,後来在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学习 。在法兰克福读书时又跟随过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两个哥哥都是祭司,一个舅公是着名的塔木德经学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离开正统犹太教,转向以人本主义解释圣经的典范。心理学空间^4cDN0eIliV!m

7@\/{&X&KnR0弗洛姆对圣经中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的解释奠定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别善恶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美德,研究圣经的学者却都认为亚当与夏娃吃知善恶树的果实犯了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他认为人应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不是以服从权威来建立道德价值。弗洛姆赞赏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人。这些论点都是有违传统宗教的。心理学空间 E7^6eT }Ul]P1@

MH/E7s.h Kd0除了纯粹遣责权威主义的价值体系,弗氏也把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作为比喻,以进化论和存在主义角度解释人类不安的情绪。亚当与夏娃吃知识树的果实,他们意识到当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与大自然已不再是一体。於是他们觉得 「赤裸」和「羞愧」。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意识到自己,意识到道德价值,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力量带来的无力感,不再是与宇宙为一体,只有动物本能的那个「准人类」。按照弗洛姆,一切罪恶感和羞愧都源於人意识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决这种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发展人类独有的特性─—爱和理性。弗洛姆强调其爱的概念与一般「爱」的概念有所分别,但实际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Q`8mB:w ^U+U/Z+f0
j2AQ9W ~ `6?6g0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神经症和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 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4eVtR;j$HXm?0
1]q#`I~;H3T5^5[D0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r r(B]d0心理学空间6pCLWg p$E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心理学空间q;R'Vqm\9wz ~
心理学空间&\(l D7ICe6g.uTe\)^
主要著作
8_ Fbv#{wg"h0
eWo&kzZ9B0《逃避自由》
9jo a7B1Ry)ND0《健全的社会》心理学空间o3WPT/z@ vo9[
《爱的艺术》
v x6h#m w7nO R C0《为自己的人》心理学空间$lHD-jF0m
《占有还是生存》
(aEdk'q f0《马克思论人》心理学空间-oFeK8}V:`c+^k
心理学空间j$k8M T$Fk3B;R|c
著作心理学空间h-T'Cm1U6h
心理学空间H Gi0BpHo oi^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AKA The Fear of Freedom), 1941
%R)^8y*s0B0《为自己的人》或《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 1947心理学空间~zkk5E5A$S(H
《健全的社会》或《理性的挣扎》The Sane Society, 1955心理学空间.d |U1_ ]P%UM
《爱之艺术》The Art of Loving, 1956心理学空间6{L&hI&@
《人心--他的善恶天性》The Heart of Man: 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1964
k V4j7P1w ~0《像上帝一样生存》You Shall Be as Gods, 1966
M.`EjvZ(^ _0《人的破坏性分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1973心理学空间cPg(C$y
《占有还是生存》To Have or to Be, 1976
U'bcp o&~)bAuJ _b0《生存的艺术》The Art of Being, 1989(死後由Rainer Funk整理发表)
0Yo/_oC y[:C0心理学空间&fc$za M
以上着作均有一种或更多的中文译本心理学空间u*V(OF Xvg-Ez

.|1YAoi/vd(\0外部链结心理学空间(D;k@w9vQKP?I
心理学空间;m3Nb"s/T
国际弗洛姆协会心理学空间9ANB:Z d+f C }e
弗洛姆档案
G Oyhn*{"V\:DO0"Homo Consumens"心理学空间7N,Ts4?*dK
弗洛姆主要书籍心理学空间8X9|!`R%K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弗洛姆
«禅与心理分析 弗洛姆 | Erich Fromm
《弗洛姆 | Erich Fromm》
弗洛姆《禅宗与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