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作者: 杨丽珠 董光恒 / 12453次阅读 时间: 2012年12月04日
来源: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6月13卷3期 标签: 董光恒 儿童心理 杨丽珠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pny7h5C4s7O+`5_^0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心理学空间 J5ot`W:j%[!_

心理学空间8U6?+kOHxH*H

 《心理科学进展》 2005年6月13卷3期  

V)T1Zu2F0rc0心理学空间g,x p3K*Z${7w `!Z

  作者:杨丽珠 董光恒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辽宁大连 116029心理学空间8}/f/g]'^?M

.N-j$T@*O0【摘要】 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父亲缺失的研究使得研究者有可能对父亲缺失家庭儿童和完整家庭儿童的人格特点进行对比,进而推理父亲的作用。它已成为当前对父亲作用研究的重要的研究范式。文章阐述了当前对父亲缺失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父亲缺失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父亲缺失对儿童道德和犯罪行为的影响,父亲缺失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个体化发展等的影响。在文章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心理学空间j~n Z0q5uk.V,an9q

心理学空间Y!fAu.d ZrE3|)X

【关键词】  父亲缺失 儿童 心理发展心理学空间6V,JX)P6Wq

Gy$H(U*io\.M/v0父亲缺失(father absence)指由于分居、离婚、死亡等原因而导致的儿童缺少父亲的关怀,缺少父爱的现象。在家庭中,父亲和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儿童心理的发展发挥着不同的作用。Hetherington 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他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Wallerstein 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影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因此,父亲缺失使儿童生活的家庭环境不完整,儿童缺少来自父亲的影响,便有可能造成其心理发展的缺陷。父亲缺失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上,西方学者的研究有过较长的历史:二战结束后关注于由于战争原因而导致的父子分离、父亲缺失对儿童的影响,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关注由于妇女解放潮流导致大量单身母亲的产生以及当前女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的背景下的研究。这些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心理学空间&^l+q QZ yc

心理学空间_UV6~J#Via.x

心理学空间2nIsO+M}

心理学空间c@.[2E nt

当前,父亲缺失现象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据美国 1996 年统计,每年大约30%的新生儿是未婚母亲所生,单亲母亲家庭的比率由 50 年代的 6%上升到 1996 年的24%。并且这一趋势还在迅速增长。而据《今日日本》(Japan today)报道,2003 年日本的单亲母亲家庭已经达到 122 5400 个,比 1998 年增长 28%;俄罗斯 2003 年人口普查显示有 1/3 的孩子为单身母亲所生。据我国民政部统计,2003 年我国离婚率达到2.1‰,而离婚家庭的子女主要跟随母亲,致使父亲缺失现象持续增多。因此,对父亲缺失现象的研究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

;|L0v)CE1o'A#K2A$X0心理学空间#tc-k,xl)@)@#u

x;F1s EL(z\i0

l)rf+l.S.i g6I"T01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

C7rFQ}^&Y)Qi0心理学空间 u;a(qm \mY&Zv5ns.D

心理学空间S-m V2FF0f%[~

-n{q$c0g { k0性别角色指儿童形成与自己的生理性别相同的社会价值期望的性别认识和性别行为的过程。研究显示,单亲家庭中的母亲往往表现出更多的雌雄同体性(既当母亲,又当父亲),比父母俱在的家庭母亲显示出较少的传统性别角色行为,拥有更少的传统观点。并且,父亲在鼓励子女的性别角色行为发展上与母亲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不同的强化模式和角色示范可能导致父亲缺失的儿童拥有更少的性别角色行为。心理学空间iC6}a6Dp

心理学空间Bo1@9@ z)ir8@%`

心理学空间I*HZ.w*V!rO;YIi6{`4I

iaMbL zcS5u01.1 、父亲缺失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

J@ \8? c)ib#@L0心理学空间&R"m2N$n|'uF

心理学空间`7PF:@8hw

4tpD%o@I0几乎所有发展理论都认为父亲在儿童的性别角色认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儿童的认同作用(指个体潜意识地向别人模仿的过程)会使儿童将父亲作为榜样进行模仿,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像父亲。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是通过同性别父母的榜样强化而形成的。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男性的基本行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亲看作是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亲。可以说父亲的很多行为品质和习惯都会在儿子的身上体现出来;而对于女孩,父亲身上的男性品质使她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参照,青春期的女孩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异性伴侣,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从女孩的情感发展来看,她们对父亲的依赖性和爱戴心理往往更强,从父爱中获得安全感和特有的保护性心理。认知观点则强调儿童在自身的社会化过程中会通过处理大量不同的与性别有关的信息而形成对性别角色的理解,父母只是信息的来源之一。有研究指出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将会发展出不同的,也可能是更少的传统性别图式,父亲存在家庭中的男孩在很小的时候表现出拥有更多的性别类型活动的知识。

E!~(a @ t,@? p)ah\G0

;\Z2d0J c.w#YH f x0

$~#Y V]']5L0心理学空间3fe.L @-O{/U4}1_T

Biller 将性别角色分为三部分:性别角色定位(sex role orientation),对自身性别的认知和评价;性别角色偏爱(sex role preference),个体对社会价值认可的典型性别行为的偏爱;性别角色采择(sex role adoption),怎样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同性别的其他人。通过对父亲缺失家庭和完整家庭对比发现,完整家庭的男孩比父亲缺失的男孩在性别角色定位上表现出较多男子气,在游戏的性别角色偏爱上表现出差异但是差异不显著。如果父亲缺失发生在儿童 4 岁以前,其对儿童性别定位发展的延缓作用要大大强于 4 岁以后,但在性别角色偏爱和性别角色采择上要取决于父亲离开的时间长度和时机。在 Biller 对白人和黑人的比较发现,在父亲存在的家庭中,白人男孩和黑人男孩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父亲缺失的环境中,白人男孩比黑人男孩显得更男性化,并且这种差异在性别角色定位上表现得尤其显著,因为在学前阶段,当一个男孩缺少父亲,他与男性交流和模仿男性行为的能力通常严重受限。Biller 的观点得到了Beaty 等大量研究的支持。

'W'H|&gSpa$V&[`0

d ch^ ](yz,M4I0心理学空间3pyYh5U*x5ky$?

心理学空间-};|xKlG"g

1.2 、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受多种因素制约心理学空间1RA1aH#|4~&V m[

9M"k%py L)}$U0

n\@hb \0心理学空间"Q9gNc0^w,F

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支持父亲缺失影响孩子特别是男孩性别角色发展的观点。Stevens,Golombok 等人通过对 6420 个核心家庭和对14000个母亲及他们孩子的追踪研究发现,在父母报告的性别角色行为中,父亲缺失家庭和父亲存在的家庭中不论男孩女孩都没有表现出差异,学前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在没有真实(live-in)父亲形象存在的环境下也能够得到典型的发展。原因之一可能是在儿童生活中的其他男性,像朋友、亲戚,甚至电视或书中的男性形象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榜样。另外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父母在儿童的性别发展中发挥着有限的作用,儿童同伴的影响要大于父母的影响。近年来,儿童同伴对其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受到极大关注,结果证明性别分离(gender segregation,儿童愿意和同性别同伴玩的倾向)能够产生并维持其性别类型(sex-typed)的行为。Maccoby 认为儿童更愿意和他们具有相同特征并相互作用的同伴玩,女孩避开男孩因为男孩行为具有更多的肢体活动和攻击性,男孩避开女孩因为他们发现女孩是固定和安静的。心理学空间0Q#^+ga t]

kRG9V CX Q0

\ q_ e*E"o0心理学空间@)D3H/F2A/F&K-l

现实生活是复杂而动态的,儿童可以接收的信息来源十分丰富,研究中无关变量的控制非常困难,研究结果的差异也正是对这种现状的反映。Stevensen 和 Black 通过元分析检查了在1988 年以前的 67 个对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家庭的儿童性别化行为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女孩性别角色方面并没有发现差异,在学前男孩上,父亲缺失家庭的孩子表现出更少的性别角色行为,但是这种影响由于很微弱并且结果可能被其他因素特别是最近父母离婚的经历所搅乱。因此,其结果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B$n&Nx.c}X.c x5I~;rtw0心理学空间J jj3I w'nv!P;}Vq

f3^sL,L`)DU0

Tr cJ#f|02 、父亲缺失影响儿童道德发展和犯罪行为发生心理学空间 Sp B!HY6Yr

心理学空间4Wsz;tb5e:gp

uI:PaIC$X$J0心理学空间&vh6BK:h#r~)aR;{?/\+Hk

2.1 、父亲缺失与儿童道德发展和犯罪行为发生心理学空间"Q8z)mch0{

心理学空间#FD5P$F;jL:W%f6C

y*n%F6X4L(x0心理学空间wX4_@-n cN p

传统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父亲作为儿子的道德传输者的重要性,Hoffman 研究发现:父亲缺失家庭的男孩比父亲存在家庭的男孩在内部道德判断、愧疚、接受批评、道德价值和规则一致性上得分要低。Santrock 研究了120个处于低下阶层且父母在很早就离婚(6岁前)、后来离婚的(6~10 岁)和父母都存在家庭的儿童,并且考虑了母亲的管教和情感,具体是通过问母亲如何处理孩子的越轨行为(专断、放纵和爱的收回);儿童的道德行为通过抵制诱惑任务、自我批评、利他性和补偿等测量。研究发现当相关变量(比如智商(IQ)、社会经济地位(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S)、年龄、兄妹状况等)被控制后,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的儿童之间很少有差异,但父亲缺失儿童在教师报告中比父亲存在儿童道德上得分要低;离婚女性带的儿子具有更多的“社会背离(social deviation)”,并且比从小就失去父亲的孩子在道德判断上有更高的得分。心理学空间3]%h7L9I$Elp

)ocy9Z:@0^k&|N0

EZBF f0w0

&@"t/v*mvU UdY0Priffner 等人研究了父亲缺失和儿童的反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父亲存在家庭的儿童比父亲离开的儿童表现出更少的反社会症状,在多种 SES 状况下都如此。反社会行为在 SES 最低、父亲缺失的家庭中表现最高,表明家庭中父亲的参与可以降低儿童的反社会行为;同时父亲缺失儿童的较高的反社会行为并没有因为继父的出现而有所减弱,并且它也不能被较低的 SES 所解释。Cynthia 等对少年犯的研究发现,在父亲缺失家庭中儿童面临高犯罪的风险,在存在继父继母的家庭中,特别是母亲-继父的家庭中儿童的犯罪率最高,并且父亲的作用不能被继父代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父亲在儿童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b@:kgXH5Vz0心理学空间Qq3F5A\t r*b4Z

,eoPS?7o"G0

W%B_1b2{t02.2、 对父亲缺失与儿童犯罪行为增多原因的探索

b4f%ST[*_0心理学空间A(UB*n@

心理学空间ks.k-L4y

心理学空间E?Tnwe&lc2r

查普曼研究发现:在美国 90%的犯罪行为都出自于未结婚的年轻人,并且有很多一部分的入狱者来自单亲家庭或其他各种功能失调的家庭,特别是缺少父亲的家庭。许多的研究对导致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家庭因素进行了探讨。

(yF:I [6j Fomqt0心理学空间I;C0J&sG

心理学空间 h7w$k?Hcw

l{ d y nh2v0首先是父母的管教。Paschall 等通过对母亲报告数据和儿童报告数据比较发现:母亲对儿子的管教控制是儿童犯罪行为发生的决定因素,如果母亲加强对儿子行为的监视和监督,儿童的犯罪行为将会明显减少。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比贫困等因素影响更大,这些问题往往是导致单亲家庭儿童与青少年犯罪紧密相关的原因。因为严厉而周密的管教对于一位单身母亲来说是很困难的,并且她的权威性也经常会受到挑战,孩子们通常认为父亲更强有力。有研究也表明,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时,父亲比母亲更容易终止它。在没有父亲的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是松弛的,这容易导致他们犯罪行为的增多。心理学空间a5S b,Y4V[.\I

.FW,H }9zc0

?M,Q8|'[Yb9c0

\Vq'v]u!\0其次是母亲和孩子的交流。据美国 1997年的统计,占人口 15%的黑人却占犯罪案件的 41%和被移交刑事法庭的案件的 52%,研究者认为黑人犯罪率高不是源于黑人文化,而是美国黑人家庭破损率较高。Stephen 等对 12~19 岁美国黑人的研究发现,父母与儿童的交流和儿童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McLoyd 等研究发现,单身黑人母亲通常具有有限的经济资源,这使得他们必须为生计而忙碌,往往限制了他们监督儿童和与儿童有效交往的能力和时间。家庭的情感交流能够使孩子体验到父母亲的关爱,从而发展出爱人之心。家庭不完整容易导致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出现失调,许多正常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得不到发展,容易产生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

'pV+rUil Qm0

Z5QH:AtW0

1N J.A{i.a m+b0心理学空间2{.n~,WD J$\

3、 对父亲缺失的其他相关研究心理学空间l{G7Q f!i6`iv

心理学空间tm qM-k

心理学空间Z]Z!C]i-];r9S0n$G

心理学空间0l'h g Mp$C`1[P

3.1 、父亲缺失与儿童的分离-个体化发展心理学空间&t-J)^I];a

心理学空间,pPVA `8sR

/q U ~3m-N:\] Kw z0

h+FaCB[n;Fo0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individuation)进程包括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进程。分离,指婴儿从一个安全状态转移到一个相对远离爱的主体的心理历程;个体化,指达到心理自动化和独特性的过程。Mahler 提出分离-个体化包含几个次级阶段:区别(differentiation)、练习(practicing)和依附(rapprochement)。每个次级阶段都具有特定的发展任务和行为上、情感上的特殊表现。他认为儿童早期的分离-个体化进程如果没有父亲的作用便不可能被真正掌握。Blos 认为儿子从和父亲的关系中获得自信和安全感,它充当个体化过程中的激活动因;Jones 等人发现父亲缺失的男孩心理分离在几个维度上与父亲存在的家庭间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如果控制了母亲-儿子和父亲-儿子的关系,这个差异就不再显著。表明父亲缺失的作用可以通过母亲-儿子关系的质量得到调节,良好的母子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Y7MH9|-G+E0n0

u%~%m'Ug&P0

6l%R6Xh,h5t$G2Qa0

e2uU:L4K"PGY03.2、 父亲缺失和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

&ym)N5x"X\7b;A!Y0

oB8M POd$h$d%U0心理学空间Em-sM?qD

心理学空间Yi |kH6g7KG-gi_

Spivack 和 Shure 编制了《学前儿童人际问题解决能力测验》(PIPS)用来测量学前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该测验包含两种类型问题:一个儿童想和另一个儿童玩另一个儿童正在玩的玩具;一个儿童被问如何在弄坏了母亲的东西后避免母亲生气。Stanley 等用此测验测查了 25 名父亲离开超过 8 个月的4~5 岁幼儿。发现父亲缺失的孩子的得分要显著低于父亲存在的家庭的孩子,表明父亲缺失儿童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一个常用的解释是父亲缺失的儿童缺少男性角色的榜样作用,但是在 Stanley 的研究中,据母亲报告,儿童都经常和成年男性接触,并且这个解释也不能说明女孩人际交往能力低的原因。因此,这一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

{u"Vwg#`L!_0心理学空间&yyo S:J_M

s|+DEGq0

7a*M0W`'k!sC,Z03.3 、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

f0G @@D\K G0

Pr]yO0Qm']m0心理学空间B Q5A1\:xV*?W

#NZ*U#Z!D.~_}c0在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结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Judy 等认为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产生有害的影响。这一结论得到 Teachman 等许多研究的支持。但 Svanum 等研究了 5493 个父亲存在家庭和 616 个父亲缺失家庭,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家庭儿童的学业成绩和 IQ 分数,结果发现在非控制 SES 的状态下,父亲缺失和父亲存在的孩子之间在认知上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控制了 SES 后,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经济条件往往要逊色于父亲存在家庭,儿童受到的教育、所接触的环境相对贫乏所致。Soren 等回顾了 70 年代以来对父亲缺失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 28 个研究,发现有16 个研究认为有决定作用,有 9 个研究认为父亲缺失对儿童认知发展无影响,有3个研究认为他们是交互的。可见,在这个问题上,由于研究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十分复杂,不同研究结论之间的确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也是进一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4x KB({ q0心理学空间-}yKbK4h#]#q7?+}

$dXdA xM E0心理学空间;Z)J(m\cwzV ^

4 、对父亲与儿童心理发展关系的理论探索

xz(DH,Dn |9k!T}X0心理学空间F^E@q&p

_AD:zU0心理学空间T6e6G6Wy|

一些理论也对父亲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父亲角色理论认为,父亲在儿童成长中最基本的角色是作为一个玩伴,父亲的主要抚养行为是与儿童游戏。儿童与父亲的游戏使儿童逐渐摆脱对母亲的依恋,诱发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好奇;而成功的探索经验又会使他们获得信心,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勇气;研究证明父亲与儿童游戏的作用不能被母亲行为所代替;对父亲与儿童关系的研究也发现父母在与儿童的关系上存在着差异,Paquette 提出了父亲和儿童之间激活关系(father-child activation relationship)来描述父亲和儿童之间的关系,进而区别母亲与儿童的依恋关系( mother-child attachment relationship),认为父亲和儿童的激活关系是儿童积极能力发展的基础。Lamb 等认为儿童与母亲的关系主要建立在母亲的抚养和敏感之上,儿童与父亲的关系更多建立在活跃的游戏中。儿童在遇到痛苦时更多地到母亲那儿去寻求安慰,而想玩时,则更多地想到父亲。父亲缺失就会使儿童缺少与父亲游戏的经验,缺少与父亲之间的激活关系的作用,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

"ItUZ.@Q0

Im%Dlp+lV0

4gkrO%{{0

~"]$qg)AL2h05 、未来研究展望心理学空间#NCV;L8[

s'JFHCebC0心理学空间%P9Cl_Ws"u P-C S0J`

心理学空间?4j)yd8x7h

目前,我国离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母亲-孩子”的单亲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得不到或很少得到父亲的关爱,产生父亲缺失现象。父亲缺失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成为一个亟待探讨解决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在我国,有关的研究尚未真正起步,更无可借鉴的研究结论。因此,探讨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及干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心理学空间]c`-]xf-` jD4R

心理学空间7Lj J.^|%gE3V

K/G}j+E-ZNQ q0心理学空间#pu ~{ eR

父亲缺失的影响与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中,父亲缺失影响的角度和程度可能存在差异。西方学者对父亲缺失的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相对于西方更开放的婚姻观,我国传统文化在对待单亲母亲的包容上更保守,给她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因此,西方学者的结论是否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仍是尚待检验的问题。另外,传统上对父亲缺失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其对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关注于父亲缺失对儿童道德和犯罪行为的作用等,对父亲缺失与儿童个体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人格特质,比如自尊、自信、自我控制等方面却很少涉及,未来的研究应该在这些方面深入探讨。心理学空间e;TOpBk4q:tpn

lRl5d*F0

+v9t`LJ k0心理学空间M!|^8O?:A au!\'O

在对父亲缺失作用的研究上,许多的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甚至对立。这首先归因于社会的复杂性,父亲缺失家庭儿童缺少的恐怕不只是来自父亲的影响,父亲缺失往往导致家庭经济地位相对低下,儿童受到的监控、教育机会以及与母亲交流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同时,父亲的作用可能被儿童所接触到的生活中其他的群体所弥补,比如英雄人物、成人和同伴等都会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并且在研究方法上,以往对父亲缺失研究方法的单一(主要运用调查法)也是造成结论分歧的原因。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父亲的作用从社会影响和家庭作用中分离,是未来尚需探讨的重要内容;同时随着当前质的研究的兴起,将深度访谈、个案追踪、个案分析等方法运用到对父亲缺失的研究上,必将能够弥补以往研究之不足,在更深层次上揭示父亲的作用和价值。心理学空间:K-T#C4l+_F,{ ]5I

心理学空间;}c9|L Z.t s8LOX

【参考文献】
]-urXn'W0心理学空间nC n/\9g,@
[1] Hetherington E, Martha C, Roger C. Divorced fathers. Family Coordinator, 1976, 25(4): 417~ 428心理学空间v7L U*[;O3wP"U%W#f

;X-cw|/Y"E(z0[2] Wallerstein J. Children of divorce: Report of 10-year follow-up of early latency-age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latry, 1987, 54(2): 199~211
U~3B1Y2j?9uUU0
O v j2h$j0[3] National Center for Fathering. Fathering Research: 1996 Gallup Poll on Fathering. [WWW document]. URL: http://www.fathers.com/factmain.htm. 1997心理学空间/I*g.vMJ
心理学空间6K~A n X z H
[4] Japan Today. Single-mother families total record 1.22 million due to divorces. [WWW document]. URL: http://www.japantoday.com/e/?content=news&cat=1&id=325250, 2005,1
(R{'W,D?1I0
+q7F)t/?u;i0[5] Leve L, Fagot B I. Gender-role socialization and discipline processes within one and two parents families. Sex Roles, 1997, 36(1): 1~21
8T CV*rK [6N0心理学空间\{C{*M |)P"]
[6] Hirame E F, Mann T, Cabrera N, et al. Diversity in care giving contexts. In: Lerner M R ed. Handbook of psychology, Vol.6,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ohn Wiley& Sons, New York, 2003. 153
o/D oV.Qw} q0
w'XlF(c4U9d0[7] Bussey K, Bandura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gender 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9, 106(4): 676~713
t7t&E*Kpgl{0
Z~?;L%S.q{%U,i;d&{0[8] Jones K A, Kramer T L, Armitage T, et al. The impact of father absence on adolescent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Genetic, Social, and 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 2003, 129(1): 73~95
7zJ ~'a2V5~4c6c{0心理学空间T&|b.Q Bm[HX"~
[9] Biller H B. Father absence, maternal encouragement, and sex role development in kindergarten age boys. Child Development, 1969, 40(2): 539~545
hh8d4DDP+R0
K8Wj"nh{ U4r h0[10] Biller H B. A note on father absence and masculine development in lower-class Negro and White boys. Child Development, 1968, 39(3): 1003~1006.
t4|&Vqu0
.X^R8jsO@0[11] Lee B A. Effects of paternal absence on male adolescents’ peer relationship and self-image. Adolescence, 1995, 30(120): 873~880.
1z yU4`"LZ k0
7mc.a0s1f m0V0[12] Stevens M, Golombok S, Beveridge M, et al. Does father absence influence children’s gender development? Findings from a general study of preschool children. 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 2002, 2(1): 47~60
]9VEzi(v ^0
5z5amH*L)N+M(G-vc0[13] Maccoby E E. Gender and group process: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2, 11(2): 54~58
RP)vdM[2o*i&Q,`}0
rC-p V ]v E0[14] Stevenson M R, Black K N. Parent absence and sex role development: A meta-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1988, 59(3): 793~814
A df V v8a?0
J2\0k4G*W-\g g0[15] Santrock J W. Father absence, perceived matern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in boys. Child Development, 1975, 46(3): 753~757
P7n3aq!?0
%Q2}s-mW,n@@$D0[16] Pfiffner L J, Meburnett K, Rathouz P J. 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1, 29(5): 357~367
6nPc2d8\Z5NH9T0
)C&f5t K V%qt/g2`0[17] Cynthia C H, Sara S M. Father absence and youth incarcer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004, 14(3): 369~397心理学空间,@1V0z!NW:^

^D!UB~ M0[18] Paschall M J, Ringwalt C L, Flewelling R L. Effects of parenting, father absence, and affiliation with delinquent peers on delinquent behavior among African-American male adolescents. Adolescence, 2003, 38(1): 15~32心理学空间+`%NZN_K L/a

5S4wJ Q6K1t;td0[19] Stephen C A, Peggy G C. School bounding, race and delinquency. Criminology, 1992, 30(2): 295~321
1t[9wU QT`0心理学空间R wJ.\P`-d
[20] Ceballo R, McLoyd V C. Social support and parenting in poor, dangerous neighbors. Child Development, 2002, 73(4): 1310~1321
L7q&Y#_$]_0心理学空间&f @o~x k%n
[21] Clark R D, Shields G. 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delinquency. Adolescence, 1997, 32(1): 81~92心理学空间7kor8uFo1G.CJ,w+y
心理学空间7Bm;XPT!PD
[22] Stanley B K, Weilel W J, Wilson J. The effects of father absence on interperson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of nurse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1986, 64(6): 383~385
[%x.f)b|!P`%tm0心理学空间S:H6rQ g
[23] Juby H, Farrington D. Distinguishing the link between disrupted families and delinquency. 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 2001, 41(1): 22~40心理学空间UL&TJW,x
心理学空间%Kc,S$?%^/d-a3[!H@:q/^
[24] Teachman J, Day R, Pasch K,et al. Sibling resemblances in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outcomes: The role of father presenc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98, 60(4): 835~848
3x1WgloH0心理学空间K[C:Tt,B:FT
[25] Svanum S, Bringle R G, McLaughlin J E. Father absence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a large sample of six- to eleven- year- ol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82, 53(1): 136~143
b,j$|!L K*z5J0心理学空间'~;hl8kY"a
[26] Tamis-LeMonda C S. Conceptualizing fathers’ roles: Playmates and More.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7(4 ): 220~227心理学空间iI:Nh`4V _7`a
心理学空间 gaC9jGv}h
[27] Paquette D. Theorizing the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 Mechanism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Human Development, 2004, 47(4): 193~219心理学空间Mmi;znp

P'{1XBP G'fC _0[28] Lamb M E. The history of research on father involvement: An overview.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2000, 29(2-3): 23~42心理学空间$B RLoXW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董光恒 儿童心理 杨丽珠
«儿童对生物目的指向性的认知发展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教育与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