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
作者: 麥可·陸 / 21449次阅读 时间: 2013年4月08日
来源: 心灵工坊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5Sb!XfL`F0心理学空间 n~,j;CG,e

第一章 兒童性侵害:迷思與真實

M0h/v9WZI0

U1{"clJk0「兒童虐待」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詞彙,是我們都該對抗的敵人。大家應該團結起來,去譴責那些少數邪惡、病態的虐童者。我們自信滿滿地討論保護兒童的必要性,要孩子們留意披著風衣、躲在校園裡,企圖對兒童性騷擾的怪異陌生人。我們也教導他們不要隨便上陌生人的車或是接受陌生人給的糖果。我們總是自認了解什麼是兒童虐待。心理学空间u:i:C;WsyB yK9t*T.C

U Nkh3Uqc R0同時,我們也創造出一個完美家庭的形象。電視、電影總是描繪在充滿信任、開明的氣氛底下,明智、關愛的爸爸和慈愛且照顧孩子的媽媽,教導孩子許多正向的價值觀。當家中出現問題時,爸爸會和兒子來場「爸爸的話」,溫和地開導他。媽媽則是坐在女兒床邊,說著自己的童年,散發母性的智慧,然後彼此互相擁抱。或是,場景可能是全家坐在餐桌前,輕鬆地溝通或說些民俗故事,來解決我們童年時期會出現的小狀況。我們創造一個對家庭生活的幻想且深信不疑,我們自認了解什麼是家庭。心理学空间!^G3[ _Y u+q

3L-h}| [S0何謂虐待心理学空间%HN1K~.i^@

y`lC8Fmv0如果你決定閱讀這本書,很可能你的家庭經驗與前述理想化的家庭,有顯著的不同。如果你在童年時期曾被虐待,你對家的回憶會是另一種畫面。爸爸的談話總是不理性,而且教導方式一點也不溫和;媽媽自己的童年記憶可能是受暴與性侵害。用餐時間常常需要忍耐地吃完或乾脆逃離現場。

]:P B*{g o$Jhp%t0

RN@4s7w0記憶中的父母可能是缺席的、找不到人、無保護能力,他們可能都自顧不暇了,更遑論幫助你。家中的夜晚可能是叫囂互罵、發酒瘋、暴力場景、恐懼的孩子蜷縮著躲起來、惡夢、哭泣、困惑無助、無理的指責、嘲笑、有一餐沒一餐、企圖保護父母一方或手足……甚至是性侵害。可能沒有人相信你,沒有任何人可以保護你。你對童年的記憶可能很稀少或根本沒有,無論是好的或壞的,你總疑惑著,為什麼無法回想起那些快樂時光、那些金色童年。有些人會假裝相反的情景,想像家人是快樂、明智、健康、和睦的,用這種方式來保護受虐的自己,緊抓著幻想,直到現實硬闖進來。即使如此,你發現自己仍想試著改寫家庭歷史,讓它更像你所希望的家庭樣貌。

UK.T_ogp9d!].X0心理学空间$]vSvZ:j

不論個人或社會,我們都塑造出一個舒適愉悅的家庭圖像,也難怪人們會緊抱著這個形象不放,以避免被殘酷的現實污染傷害。即使是身在受虐當中,假裝實際狀況是相反的情況也比較容易。事實上,對理想家庭的幻想可能是兒童時期唯一的避難所。理解這個現象,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即使面對非常明顯的受虐證據,孩子仍堅信一切都是正常沒問題的。在我的臨床治療中,常聽到許多殘忍與暴力的悲慘故事,當我向個案指出他們的童年是遭受虐待時,他們往往大吃一驚。因此,唯有當我們把對兒虐本質的誤解與完美家庭的神話結合時,上述的反應才說得通。心理学空间0~I;@!d@j2T'hJ

心理学空间(Y h9m|9D

「家庭」在多數文化中是個神聖的結構。政客因為對家庭價值的承諾而勝選,教育與宗教人士譴責「家庭的崩解」。沒人願意冒險挑戰家庭的神聖性。在美國,家庭價值的信念是和隱私權、獨立權一樣被等同重視。心理学空间*x)N k^ QKa$WC cE

心理学空间+oF&W"~*N.?)|:Oq },\g,x

「男人的家就是他的堡壘」,城堡中國王與皇后有絕對統治權,少有人願意針對養兒育女給予建議,更遑論干預他們的教養方式。看起來,責任全都在父母自己身上。在這樣的文化價值交疊下,父母(可能自己曾在暴力家庭中長大)得獨自面對處理家庭中的生活壓力,如此一來,容易建立一個把兒童(和妻子)視為財產的環境,其「所有權」授予父母可以任其所欲對待兒童的權利。心理学空间/HmD-O:d6Q/[

,IIS:JY(Mr(F0基於對獨立性與差異性的尊重,使得父母的教養行為有很大的自由空間,也因著對個人及家庭隱私權的重視,傷害的和令人震驚的行為才會被忽略,甚至重大兒虐都未被通報。直到最近,保護兒童不受父母虐待的必要性才逐漸被大眾認同,但其改變仍是緩慢且試探性的,兒童保護機構對家庭的介入常遭受質疑。心理学空间Et)ZPL?

7H*t J\XDkB!W0真相是:兒童虐待是存在的,是真實且常見的。兒童虐待有很多種樣態,有些明顯,有些則很細微。兒童虐待的範圍從疏忽到身體暴力,如:施刑、毆打、言語和心理不當對待、兒童色情刊物、性侵害(從引誘到強姦等行為)。兒童虐待鮮少侷限於單一行為,往往在行為組合、時間長度和施虐強度有不一樣的形式,每種形式都對兒童造成極大傷害與長期影響。心理学空间WRO#q5\/c

w0S:m/U/u]+pK0在父母絕對威權下,兒童失去所有「人」的權利,如:隱私權、獨立權甚至掌控自己身體的權利。而我們卻依然相信一個假象,就是親密家人造成的傷害是少於陌生人的,但毫無疑問地,事實剛好相反。

G;~l~? }3}1I0心理学空间%L o/{%eV&hO

兒童具有驚人的復原力。在適當的支持、穩定的愛與鼓勵下,兒童甚至能從最嚴重的童年創傷中復原。然而,當本來應該是治癒兒童的重要他人犯下傷害時,孩子又該何去何從?安全的世界被摧毀了,孩子在受虐中孤立無援。當加害者是家中一員時,全家都會受到影響──包括沒意識到虐待行為的其他家庭成員。受虐兒、加害者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三角關係,將成為焦慮和混亂的源頭。心理学空间o;a(r V'j"gy!}

)\2L[m6X0本書不打算提供「施虐家庭」的確切描繪,有兩個原因:首先,沒有一種可以準確勾勒出發生亂倫或其他兒虐的環境側寫。我們可以討論怎樣的文化價值和社會氛圍提供了施虐的沃土,但是我們無法像描繪虛構典範的「完美家庭」一樣,準確地去勾勒一個施虐家庭。其次,不闡明施虐家庭樣貌,是因為倖存者會傾向自我消除。你想要明確答案與確切架構是很正常的,你可能會對自己說:「給我一個施虐家庭的描述,我才能決定我的情況是否符合。」能夠確認自己不是受虐,或是認為自己情況還不算太糟,因為尚未滿足施虐家庭特徵中的第七條,上述兩者對你都將會是一種解脫,但是這些自我排除都不會對你有幫助。心理学空间R b7z0J8Z6Kk

心理学空间+F(^|)X g ws8y0F

如果你是兒童性侵害倖存者,可能已經有太長一段時間,你覺得自己與別人不同,被排斥、被孤立。當探討種種的可能性時,讓我們先把你納進來,先歡迎你閱讀本書,不論你是因為有鮮明、確切的多年性侵害記憶,或只是因為看似好奇而拿起本書;不論你的家庭是混亂或看似正常,這本書皆適合你。你有權讀它、感受它,在任何能幫助你掌握自己人生的情況下使用它。心理学空间"G(uG,kS6V6q J6i

Q]~+e$FG&\0受虐後的影響

0Y x_T+~9hG#ZK(BG0心理学空间:E7h&MLLRL.p`5k

在一場週末男女倖存者復原團體中,參加的男性們針對「童年性侵害如何影響成年後的生活?」寫出底下的列表,所列項目不一定符合每位倖存者的狀況。我列出這些男性們寫下的全部項目,未做任何修改。

|Y }0MN-c0心理学空间7F#W haCOV8\

惡夢(激烈的;暴力的)心理学空间&pzQ)g._.~[I-j

心理学空间p@#a!d Ad

害怕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攻擊者心理学空间&ih^)Z"k-Kd4G

k p(Ou8{R.BP z0羞愧感

fN/UsJ0R\ WL0心理学空间!P#?H4xWa1[Y4R

憤怒

V*`'K^)u CI1v }0

^Il,x6]@V|0罪惡感心理学空间1kX \1U6Q8sY

心理学空间4G v+Q"G-mM"n$X5Z

害怕表達憤怒;難以生氣心理学空间-m#gT\2OW4a0`

心理学空间'q8qC-H z+ScI

控制感的需求心理学空间}L EY;{Rk8k

(f9i9A"[!z!EA)h0假裝自己處於失控狀態的需求(無助感)

-i%h1vt4f#qs0心理学空间"~9Pe{5a[:`}z [

害怕被關注;害怕曝光;懼曠症(Agoraphobia)

%\{9b0? Wvx2\4G0

ocFa9RC0遠離人群

Ds RN#Eh!P5c0心理学空间5t!qC W&PDn%v9}

害怕親密;逃避親密關係心理学空间-fV$~&ul7z!b FR;[

)ru8t e {UtZ-l1h0「逃避主義」(Avoidism)心理学空间^naFZ3d

A)` O2p%k\yZ'HY0疼痛及身體痛苦的回憶

2n"v b1E3S!k0心理学空间%nZ,\0o R!TbJV

記憶回溯(Flashbacks)心理学空间4VO sd"x|

S/P/BO$Rm0無法清晰地思考

X;jxNK8AP1v0

2g@| j3H0溝通困難

2J+W;ByrB"y0心理学空间G&K2GK ?

侵入性想法

/b1b G;A sObH0心理学空间 G6q8Wc `

強迫性飲食、不吃、節食、暴食、催吐……等

b"X[)y:N^n0心理学空间*}+RxQ&K

自我虐待

s V1WH;\*H0心理学空间2EKe*p^m{"S1D

求死念頭心理学空间/L&o!T1x4WRa qa

l~Bev4et(R:L5F h0性衝動行為

Hmp"~ ?'Vg^C0心理学空间9c,O M!y3Q#u|

感到無性

/cC/U T7@)RM0心理学空间kT-z"b#A!S ^J

性功能障礙

3IE*B#kKe q0

&WeK|ck2Zz0不真實感、隔離感心理学空间 |(L6irU

^+wB0@/AgY4kK4Ic0自我形象是失敗的

&pgo[|+r0

9iV%u]+~L$X0在任何時候都要完全勝任的需要

(jj?7[G j]'\0心理学空间t/ttB0x0b `

覺得「這是我的錯」心理学空间F|y}fW!A@

心理学空间~'hb&G'Y!Rx6F

自我懷疑、感覺自己是不夠好的

(mK blo cQ0心理学空间ei{:Z`X

嫉妒心理学空间(q5@!]JV9\!ny

L'P2k K&mWH I0羨慕

8GD/AcK`0

X:F8_,L~/Id k/\0感到不足心理学空间F&b-kx D

心理学空间$zCLN'a6zq

希望我是別人心理学空间XD~nbdlB+[

,l}GuT rJ0無法接受安慰或滋養心理学空间t|\Nm9Z!u t

心理学空间IL2F4bDA@:h

被稱讚時感到羞愧心理学空间Lx0e|lU f}^

f\+W,^9G4am9T)PI0低自尊

3]X ?h5P o;H0

]~n4DSz;w]0保留無關緊要的祕密心理学空间6Q5eh`G[ u;X

心理学空间"LE TM%z*[

感到被圍困

[BmWB)X0心理学空间FX8^u0i9M9k$g

覺得人際困難心理学空间 u| e}},F#]!Eq

心理学空间2QLa8u$L1]8JS W

隔離心理学空间^#r n/_^v?-_9x;t

(ER$J~9nB`0不善表達脆弱、無法被傾聽或接受關心心理学空间Xmwbm] |

心理学空间7dt6|%Vpc'G*Y

認為「如果他們了解我了,就會拒絕我」

:H;Q8l1] q0心理学空间~ X3Aa_Ej xz$Jp

因逃避而有成癮行為心理学空间C5[ {P-VL:d;`

心理学空间b[B#u:kb T ]

凍結情緒

+~(L^rM0心理学空间fcos)G4c/xvN6lk Q

害怕別人別有用心

s5Q@5`:zZJ"`C~0心理学空间'd:xsf(UD&?+I

擔心別人利用我

!F"y|YAf*V0心理学空间-DB0M!kT)e,q

無法說「不」心理学空间,jt$jq"W,Q'|

心理学空间uG3Uw(I

缺乏認清真相的能力

}~^WB1|0

6`7m3\X ~#~0角色混淆;認同混淆;性別混淆

:m.H,m"K[-x3p6X2sA0

Hu NR3TNH0對想被照顧又不想被照顧而感到矛盾心理学空间cM1?(T;N0I_

1j3k?XK R#l0害怕權威心理学空间8DD1R/a5o4Tl%Ce

.k!YD)qb7n!d-s%OK0害怕規則心理学空间N lO;K"Vv

心理学空间k L*EPI5o-g}$U

害怕女性心理学空间X6Ivn@$D M

Ij A'h+oo\*MO(f`.H0害怕男性

9a+AJ ]0D j|$C0

"r8zk~)v8t8i0害怕大聲說出來

;Ht u@RWl*W0心理学空间aA%E?/D})h

無法放鬆心理学空间"a&@H5e%U7|F6z

0aLvsOU0和感覺隔離心理学空间ke_"[[iN

心理学空间?"Z7b-b.[9YL-lO

感到卡住、困住

-A{0C{~0

Nin)e)I Y_u'P0將虐待視為愛

)] Lwc.R[s R0心理学空间n X0X SU9d

對部分童年遺忘或失憶

bXL'mSbsI0

z8j {r*oiq/g:}Q0沮喪心理学空间)sEWi6?A [s,d

-yX6KfMg*v,S%r} XL K0解離經驗心理学空间7q$y N'?AG2K

$P CU*I:B!~0擇偶能力不佳心理学空间Go uS%p%H

心理学空间'x9R2BT ~ C*{!~ Gi

以上項目不全然非要準確不可。歡迎你把這本書當作背景資料或指南,來探索你的童年經驗。當讀到虐待、倖存或復原的多種面向時,擷取對你有幫助的部分,其餘的就放著。當談論虐待卅功能不彰卅混亂等家庭時,要知道這些家庭之間的差別,僅是同樣態內不同的變化,並非要你低估自身的經驗。如果你有本應保護你的家人或成人卻對你施暴的童年經驗,這本書可作為創傷復原的參考資料。

+F-ab1X@8H3d"^ia0心理学空间V`[nv `)W

那些連陌生人都不被允許的行為,我們卻默許家庭成員做出這樣的傷害,這又該如何解釋?唯一的解釋就是,我們因獨立之名而孤立父母,且將兒童視為財產(沒有感情、也沒有身體和情緒自主權的財產)。雖然我先前說過,但值得在這裡重述一次,將兒童視為財產是問題的開始,也是整個虐待問題的關鍵。

j@3cl:iI0

~$UN `7]"r|0有許多探討為何會有虐待行為的理論和觀點。就我而言,我對於能否提供虐待的確切定義不感興趣,我更關心的是復原歷程。身為一個臨床心理治療師,我重視受虐後的影響。在和多位倖存者工作後,我開始可以辨別出因為過去童年的性侵害經驗,成年後會出現的常見徵狀。如果你帶著可能源自受虐的記憶、感受或困擾來找我,我的責任是幫助你探索和了解,童年創傷是如何傷害你,以及如何持續影響你的成年生活。但是僅止於了解是不夠的,必須撫平少年時期性侵害的創傷,才能繼續向前走,享受完整和滿意的生活。復原是可能的,雖然不容易也不是立即見效,但是它真的會發生,我看過許多的倖存者都有這樣的經驗。心理学空间4s8rpC[V+l)ObA Go$O

c.F9L,Uc.s0如同我的治療和工作坊,這本書的目的不是分析或是提出關於虐待的定義與理論,而是談論兒童性侵害的影響和復原。至於為什麼會有虐待行為,我在這裡簡短談一下我的想法。我認為,兒童有被照顧和保護的權利,這是絕對的權利。當任何人藉權力位階,如:力量、職權、經驗等方式侵害兒童的權利時,這種行為就是虐待。虐待兒童沒有正當理由、不是理所當然,更不是兒童需要負的責任。只有當我們體認活生生的現實:孩子需要被保護,免於受任何形式的虐待,並將這份體認放在心上,反映在整個社會制度上, 我們才能建立一個真正健康的社會。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失落的童年:性侵害加害者相關的精神分析觀點》 性侵害
《性侵害》
兒童性侵害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