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的心理学思考
时间:2023年06月17日|423次浏览

最近看到一个事情,有一个母亲,她家小孩儿在学校里面被一辆本不应该进到校园里的车压倒之后去世了网上流传了她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的视频。视频下面的评论里有一些话有些恶毒,说她语气听起来不难过,还能有条理的说话,所以她的目的肯定是为了讹钱。还有人说她化着妆如何,穿着如何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心思打扮,所以怎么怎么再后来,这个母亲,也坠楼了。


后来,有声音说,应该把所有网络暴力的人怎么怎么处罚,比如说入刑等等。


看到这些,原本第一反应,也在想,网络环境变得恶劣了吗?素质差的人是变多了吗?


但是后来,又在想,如果只是简单认定坏人变多了,多少也还是有些情绪化。对于这样的事件,我们除了进行情绪上的反应之外,还可以有哪些更进一步的思考?


网络上的文字评论,不是面对面的对话。


没有同时在场,看不到具体的人,看不到活生生的


相对来说,更容易激发出带有想象因素的东西。尤其是生活中,不太容易说出口的,包含了恶意的想象和投射。


这些东西可能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有。没有网络的时代,也有恶意的八卦和谣言中伤,这些东西可能就是我们人性当中的恶意。


如今的网络时代,对于一些并不太能同理他人感受的人,由于是打字评论的形式,评论的时候,他看不到被自己所评论的当事人的反应,而且隔着屏幕,也不直接显示评论者的真名。表达也很多是非即时性的。


所以,网络上的文字评论,有点是“背后说人”的感觉。


所以,容易使得,某些人在表达的时候更容易缺少超我层面的道德约束。


容易把那些带有想象成分的东西,表达出来,而不考虑被评论的人的感受。


但是对于被评论的人来说,当他/她看到这些评论的时候,他的感受是即时的,他的反应是即时的,就如同被人当面评论一样。对于某些包含了恶意攻击的评论,甚至可能会感觉被当面羞辱一样。


网络评论的互动,构成了一种“背后说人”和“当面说人”之间的势能差。


人在刚刚经历巨大创伤的时候,处在应激的状态下,每个人的应激表现可能都不一样。


外在表现的平静,并不代表内心没有痛苦。


恶意的评论到底有没有被当事的母亲看到,那些恶意的评论,到底是不是一个母亲,在那样一个经历了失去孩子的巨大冲击下,被压垮的最后一根稻草?现在也许很难说清了。


想象他人必须要以某种特定的形式悲伤,想象别人一定要用跟自己习惯了的,或者自己想象的,表达悲伤的方式,一样的方式,去悲伤,也许是一种人格没有足够独立分化,一种过度自我为中心的视角。


在他人经历痛苦时,不能在情感上分担他们的痛苦,反而指责他们的不完美,是一种情绪上的甩锅和傲慢。


评论其实是一种权力。


节制,在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不轻易对他人进行评论,是一种宝贵的品质。


也许,有些平时太过于压抑的人,看到一个事件,容易忍不住想要施展一下评论的权力。


评论,有时候,显示的不一定是被评论者的特质,有时候,它显示的是评论者的涵养。


苏东坡问佛印怎么看自己,佛印说看苏东坡感觉像个佛。


苏东坡调侃说,佛印你看起来像个牛屎。


回家之后,苏小妹却说:“哥哥你输了。佛家有经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也许,苏小妹说的是心理学的投射。


心中压抑着冷漠的人,更容易看到冷漠。

心中压抑着恶毒的人,更容易看到恶毒。

心中压抑着贪婪的人,更容易看到贪婪。


有时候,我们容易把自己心里一些被压抑的人性阴影的东西,以投射的方式,放在别人的身上。

再站在道德的高地,加以评论。

就仿佛这些人性之中的阴影面,与自己无关。


这是一种投射的心理机制。


最容易投射的,往往是内心的欲望和动机。

能看到,有一类网络暴力,就是揣测和诋毁他人的动机。

比如“刚刚经历了什么,你竟然表现的如何如何,你到底是何居心,你肯定是为了讹钱”


而被评论的人,如果很在意自己的声誉,可能就会感觉气愤,或者悲伤,或者难过。


电影《让子弹飞》里,六子吃了一碗粉,给了一碗的钱。但偏有人说他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然后再上升到人品的角度攻击他。


六子要拿刀割开肚子捞出来那碗粉,让大家看到底是几碗粉。


我吃了一碗粉,你为什么说我吃了两碗?


如此惨烈的自证清白,代价太大了。


那,如果遇到了网络评论里的语言暴力,怎么办?


评论你的人,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子,是真人,还是AI,是什么样的学历,什么样的见识,也许都不知道。


他说你是坏人,是在使用评价的权力。

他说你是好人,也是在使用评价的权力。

只是说,当别人夸奖的时候,大部分人比较享受,不太会去仔细思考,被夸奖的时候,自己其实还是被放在了一个被评价的位置上。


有一副对联里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怎么做到宠辱不惊呢?


从权力的角度来说,在心里,不要自己把自己,总放在被评价的位置上。

你说我是好人,我不一定需要接受你给我戴的这个高帽子。

你说我是坏人,我也不一定就必须要跟着自我批判。


从自尊的角度来说,自己比较认可自己的时候,就不太容易被外界的评论所扰动。

接纳自己的存在,自己认可自己的价值。

当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比较稳定的时候,就更有底气,不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带着走。


从投射的角度来说,他的评论,也更多的是他的投射。

他的“投射”,你可以“认同”,也可以“不认同”。


有的网络暴力,带有一种“完美受害人”的挑剔,似乎只有你没有任何瑕疵,才值得被支持。

但实际上,没有谁是百分百的完美

也就是说,他的话可能会传递给你一种很糟糕的感觉。

可能会被激发起你自己对自己的道德审判。


这份被激起的糟糕的感觉,也许是对方投射过来的,原本是他自己难以承受的感觉,被你所认同,然后由你所承受了。

当你听到一个对自己好坏的评价,想要努力去证明自己是好人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他所设置的议题当中,你就认同了对方给自己提出来的考核的框架,自己必须是一个好人的评价标准,而道德标准,非常有弹性。


道德这个事儿吧,有的人,稍微做点逾矩的事儿就内疚自责,有的人,做了伤害他人的事儿却坚定自洽。

内心的道德感和行为上的道德水平,两者之间并不等同。


如果你本身也过度执着于以很高的道德水准去定义自己,太想做一个好人,语言暴力的评论,就容易刺痛到你。


好和坏之间,是复杂多维的连续谱。


也就是说,并不总是黑白分明,非黑即白的。


但人性当中也有一种思维的惰性,有时候,我们并不想进行深入的思考。


因为思考是费脑筋的。有时候,我们只想要快速判断,判断过程最好是能简化到只有一步,只想要快速的结论。


谁谁是好人,

谁谁是坏人,

什么东西特别好,吃了就能治百病

什么事儿很可怕我们一律避开,就能解决一大类问题,

什么什么一二三几条方法,直接告诉我,我直接照着做到,就可以教育好孩子。

。。。


现在有很多网络上的内容,把事件,把知识,把各种内容简单化。


为了迎合大众想要认知简化的人性弱点,把事件简单化,用一些春秋笔法,甚至进行一定程度带有臆想的编造,塑造某种标签的人设,制造出一些脸谱化的故事,淡化对于事件真相复杂性的探究,目的就是激发大众的剧烈情绪。


比如,对被伤害的愤怒,对好人被辜负的愤怒,对未知的害怕,对八卦的好奇,等等,以此获得更高的点击量浏览量。


这样,观众获得了情绪上的剧烈刺激他们也获得了流量


可是,


如果长期摄入的都是信息快餐,

如果关注的大都是这种操弄情绪获得流量的信息源,

我们也可能就慢慢少了,持续关注的专注力,不时回想的记忆力,仔细分辨的思考力,沉淀自省的觉察力。

思维越来越简化,反应越来越情绪化,行为越来越极化。


前面举的例子,苏东坡说了佛印像牛粪的这样的话。

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以此得出结论,苏东坡的境界就不如佛印?或者说,苏东坡是坏人?

如果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可能也有点简单化了。


回家之后,苏小妹道破了苏东坡的“投射”之后,苏东坡立刻领悟,心生惭愧。

说明苏东坡也有很强的觉察能力,反思能力,领悟能力。心智化水平比较高。

有惭愧的感觉,说明他觉察到了他的玩笑里的攻击性,并且也具有感知罪疚感的能力。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攻击性,有时的攻击性比较原始,有时的攻击性经过了升华。

我们也都生活在彼此间相互的投射,认同,投射性认同的网络之中。


在苏东坡领悟的那一瞬间,他意识到了自己无意识当中的攻击性,意识到了自己的投射。


而佛印,可能,也没有认同“牛粪”的这样一个投射,不会被这样一个评价所扰动。


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能也不会因为这样一次口头之争,而斗的你死我活。


也不会号召其他人,跟自己一起,批评对方,想要置对方于精神上和名誉上的死地。


帅彪

20230617


关注微信平台“帅彪谈心理”,阅读更多。

www.shuaibiaoxinli.com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