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沿着西蒙开创的路走
作者: 张楠 / 5133次阅读 时间: 2011年6月07日
来源: 《科学时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s.?Y%{4]U0

“我们正沿着西蒙开创的路走”
——中国科学家纪念认知心理学推动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图灵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逝世十周年
《科学时报》 2011-06-17 A1
本报记者 张楠
#i C@&M*d1uS0
心理学空间\SUcE'@3{H~{x

心理学空间L#N#wcW@%{

1972年,赫伯特·西蒙作为美国计算机科学代表团成员首次访问中国,其后又多次来访。“西蒙为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与中国学术界精英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近日,在“纪念赫伯特·西蒙教授逝世十周年专题学术研讨会”上,中科院心理所所长傅小兰说。 心理学空间5XtnIQ

X+mBH1^ m q r0她表示,追思和缅怀西蒙一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颂扬他对中国科技技术、对中国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管理学科等发展的伟大贡献,为的是再次学习西蒙的学术思想,进一步推广应用并将之发扬光大。

R/{S{px#L^(m,i8iG0

nV.J'B"{L0促进我国心理学新生

T p6jN$F%aZ5Poa0心理学空间toE;A8KZ cU

美国学者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在学术上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研究工作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运筹学等众多领域,并曾获得过不同领域的10项最高水平奖,其中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计算机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图灵奖、美国总统科学奖和美国国家科学奖金奖,他还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心理学空间^X/b-mB1z

心理学空间s8l,JR-D E.K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武夷山,通过研究西蒙文献在中国的引用情况,认为他对我国的科学影响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学科,包括经济、管理、政治、计算机、法律、财政金融等领域。并且,西蒙的译著在中国产生的学术影响也不可小觑。 心理学空间"Q%qtE,l,^ fq5r y,T

;vl(rk;Djt6y01983年,西蒙在心理所副所长荆其诚、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张厚粲的口译协助下,在北大进行了一学期的认知心理学讲座。

k \"^,aN s7b8`&^j)i2D0

:THGGs!FC0他从理论上讲解了认知科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了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规律、物理符号系统、满意的原则等理论问题,还介绍了EPAM程序、启发式搜索等实际应用的问题。心理学空间[)Aq9`DdM*NaG"b

"qDNU!S%aD_0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党委书记吴艳红回忆道:“当时我是大二学生,还没有机会,也非常遗憾,没能聆听西蒙教授的讲座。但是我想,对当时刚刚跨入心理学领域的年轻学者来说,这个讲座是有很大冲击力和影响力的。” 

-xO,{7C1e5N Ka3b0

,|5T;k/[o0与会者认为,这次历时3个月的讲授,不仅成为我国引进当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契机,同时也促进了“文革”后我国心理学的新生。

1ic)t#f/P4M:j2D0

H8w0f6S#nt_ `l)L0西蒙还与我国学术界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计算机翻译古汉语、问题解决和样例学习等问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 B.Z%bH8?G0

HF+G5vQ.i0FX5B0作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名誉研究员,西蒙与所里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其中关于中国人使用汉字短期记忆的研究,更是开创了基于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中文心理语言学先河。西蒙本人不仅在70多岁的年纪开始学汉语,还用汉字给荆其诚写过信,一笔一画间颇见工整和认真。

r+tmyeB"@0心理学空间.h M%bKFtlh d

1994年,西蒙入选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心理学空间0S?%b^"~.@ r"|r f

心理学空间]I[V_+L

他是中美友好的使者

$\%Z7j5UC6zag0心理学空间V.Gw)]+q

西蒙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司马贺”,并通过学生秦裕林的翻译,于1992年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发表了《漫谈科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空间p*\C,` d3uT

心理学空间G*|/y;i)qu4L5U+b

在这篇20年前的文章中,他说:“无论科学从事什么样的思辨、探索、艰辛的推理、观察和实验,其有效性和价值的最终体验,在于它是否告诉我们世界实际是怎样的,并且最好能用概括和总结世界的重要特征的术语,或者甚至能够用解释这些特征的术语。”心理学空间0]#{+ES lv$H]a

5S\a:p$TH`/E0他甚至在文中作了这样的类比:“好的科学家,如同职业赌徒,并不完全依赖运气。他们寻找比较的优势,秘密的武器。科学有关于什么是正当的秘密武器的规矩,如不能伪造数据,不能窃取别人的数据或思想等。”

7d8Y2HI @:ZS0心理学空间g*[:p;K wG E D

自1980年起,西蒙成为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成员,并于1983~1987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在任期间,他组织了多次学术交流和团队互访,更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中国。他是中美友好的使者,积极推动着两国间的学术交流。 心理学空间s@ lsdF`

心理学空间n)V| Iv {+}:A

中科院院士戴汝为特意赶至中科院心理所参加纪念会,他讲起了自己心中的一个遗憾。原来,西蒙非常敬重中国科学家钱学森,两人一直希望有机会得缘相见,但在美国时错过了很多次机会。“所以西蒙教授到中国的时候,我想尽量促成这两位大家见面,我们也能听听他们的见解。可是很遗憾,这件事一直没有做成。”心理学空间-C8E1_Y9jm'|

caa _ [,s Z/e02001年,西蒙在美国匹兹堡去世。现为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系教授的秦裕林认为,西蒙的研究领域广泛,在数个学科都有重要贡献,甚至是主要奠基人之一,无论是在国内外的诸多领域,“我们都正沿着西蒙开创的路走”。心理学空间 f"B@ksT5K*OQ

_ H&B/M }AR0傅小兰表示:“西蒙以求真的挑战力为我们揭开了有限理性之美,他以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演示了启发式搜索之美,他以逻辑的思考力为我们分析了物理符号系统之美,在科学道路上,孜孜以求,成就了西蒙造诣深意的国学人生。”

(]^$KylIC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人工智能的根基 37 西蒙 | Herbert A. Simon
《37 西蒙 | Herbert A. Simon》
西蒙在中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