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研究者》第九章迈向深层主体的诠释(Toward s a Hermeneutics of Deep Subject
作者: 李孟潮 / 5958次阅读 时间: 2017年7月22日
标签: 受伤研究者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lT9I`6h \$C%bO

第九讲:《受伤研究者》第九章迈向深层主体的诠释(Toward s a Hermeneutics o f DeepSubjectivity )
Alv D-f2r7l0讲师:李孟潮
0K3I:u;sz7JS(M0讲课时间:2016/3/4日心理学空间s,~ L T F
讲课形式:q课
*g.L%K"dI0整理:夏星心理学空间-I&C"K9DKP V8w
二次整理:龚曦心理学空间3k@_(|0zt
审校:170721心理学空间$?6P5uTm Qm-c:[g

心理学空间l$K/GjxEG(i

O|,rf:G0大家好,今天开始《受伤研究者》的第九章分享,深层主体性的诠释学。这一章其实很简单,就是几个人的论点。心理学空间 }|n]c m

心理学空间1i {%r~W[^w1^ZN4Q

诠释学需要有深层主体性,在作者的眼中既往的诠释学主体是不够的。

G7`.n)`+a;N.]6a0

duJ!c l]t#K}0在这个章节,作者认为既往的诠释学在无意识这方面是缺席的。心理学空间w ]6]0S?Ipr8YI

心理学空间x-PD5D l-B

在238页,他回顾了人文科学的历史,提到了它是如何出现的。“人文科学”这个词不是中国人提的,而是欧美人提出来的,但是“人文”这个词最早是中国人在易经里面提到的。《易经•贲卦》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心理学空间Vh ~.jP7m?

q"M6U~Y0我前阵子看到陈丹青老师又在批判中国人没有人文素养,说这几代人的人文素养都很差,甚至说“人文”一词来源于西方。前半部分我部分赞同,最后这句是个小错误,人文一词本来就是中国话。心理学空间0Zh(_AF2R*`K

3v~/|w.X ~'?P0“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也周易里面说的。“贲卦”卦辞。

!_k:L*a7iS_0心理学空间cO~P0qN5wv

《易经》是中国文化核心,主轴、民族文化的脊梁骨。

h6o,vU/s_ Xr0

^3t qFSq.S0作者在这章谈到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分。

x-qd*V/KOm\zB M0心理学空间(p.kYD2@,XC k

对于自然,我们采用解释的方法;对于生命,我们采用理解的方法。所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是根本不同的。

0Bfa3@7v,Q&AJ*pi$K0心理学空间D%Wq:rjS[$_2n7{

艺术、梦境还有历史事件,它要求的都是理解而不是因果还原论。甚至有些事情都不见得需要用因果还原论来处理。

!ED3u|y^9O0心理学空间Ax'r J~KbHP

比如说临床症状,不见得用因果还原论就能找到起源,也不是找到起源问题就能解决。

'ot2l$P-}2D0

I+|$TMI#Lq0比如说,昨天我讲课,网络出问题了,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解释,一种方法是因果还原论:这肯定是有什么原因造成图像不清楚或卡住的,要怎么办呢?将原因消除。原因呢,首先怀疑你的带宽,怀疑我的带宽;其次,怀疑你的机器,怀疑我的机器。再其次,怀疑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上网,造成带宽不足,总之,怀疑图像不好,肯定是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的。然后,我们找到原因发现解决方法。

1fqMI4J,|,h0心理学空间[!I^k f3J n?

我曾经去参加一个研讨会,那里很多人都有远程治疗经验。有人提出来说,网络效果不好,网络咨询效果不好,更多是一种共时性现象。心理学空间3~m&bX P

心理学空间C}4b"z-B%a7V E|-_

当你心里不想和这个来访者交流,或者这个来访者不想和你交流的时候,就会出现网络效果不好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就不太像因果还原论,因为它们是同步发生的。在你心里面为这个小卡住非常焦虑的时候,卡住对你来说,是非常的难以处理的,难以忍受的。甚至你会怀疑,是我心里面,有不想和某某人交流,然后才会出现卡住的现象。这种关系思路,叫做平行论。还原论和平行论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w][#sX$|fS)r0
z9}RJ q7?{-g"s(t0

/D lM1aWL5p0随着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两分,解释方法和理解方法的两分,就造成了解释和理解之间的鸿沟。

r8ks'[e?0心理学空间pe ?Yq | Y ?q4O

作者提出来,灵魂是介于这两个鸿沟之间的,心理学也是介于这两个鸿沟之间的。心理学空间2i:i1nt!G$r^

r.T/@F"w4[`M7i0然后,大概是一个意大利人说,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现象学、诠释学的方法,而不是以实证的方法为主。

@D^.bmn0心理学空间Lz5_.?$i

这是因为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灵魂、心灵.心理学空间e?6GkH

lO @:W,vwU0作者不同意这么一种观点,即:心灵和物体是绝对对立的,尤其是当我们要研究心理原型的时候。

Q)U!^F.S ]P5q0

,Q;f Yh8D y a1c0原型它既不是意识,也不是心理,而是因为原型崩塌了,才形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别要注意,原型是非心非物的,这是一个有趣的观点,这个概念有点像中国古代概念“气”。心理学空间 @`0h"x Na-K

心理学空间!]D GL pq

所以,心理学研究的既是物质又是心理。所以在我们的方法中,既需要实证主义的方法,又需要现象学等这样的方法。

C9gJ+@| PL2tw7X(w4_0

:Bq\]Q!u0总之,荣格派的人大多是反对二元对立的,比如说,有的人说心理治疗要多学学概念理论,再开始临床,有的人说,概念理论不重要,直接深入现象,这就是思维和感知觉功能的两分,其实两个都需要。心理学空间.C[I [}1W/}4p

,y1`sF&ym!m0马云,在有一次一个节目中,就批评一个亿万富豪说,你这个人总是认为管理和领导是矛盾的,这个和那个是矛盾的,你心中充满矛盾,你的企业当然也会充满矛盾。其实很多事情不是矛盾对立的,比如说,管理是科学,领导是艺术等等。这就是学太极的好处。一方面承认矛盾对立现象,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它们的一体性。其实这种原理也是高中政治课讲过的,辩证唯物主义第一定律,矛盾统一律。当然,黑格尔、马克思的和太极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心理学空间S+B*b.w1L qv

心理学空间4XtYx(D0sL3Fl uU^[
心理学空间$T Z)o.gw

然后,作者还提出第三点:如果把自然和人文科学两分的话,那就让我们的灵魂无处安家了,也会让我们的无意识在人文科学中被弃之不顾了。心理学空间q$Bd6E+s6C4M9l j|p3M

心理学空间8c.t4Mi:PA:n

自然科学的构造设计自然要避免无意识的影响,要防止暗示作用,防止投射。虽然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投射,但是研究者对这一点是有觉察的。心理学空间z g8_1z4Br]/F

心理学空间~)V-vL^k!H

而人文科学中就变成完全跟着自己(意识和潜意识)走了。所以,作者再次重复了他之前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于灵魂来说,我们需要方法的多样性。心理学空间t/x)Q,n fA.F

;q rd6TB?z1E0那么我们也需要一种诠释学,这应该是生存的诠释学,是复杂的诠释学,能够对情结进行些处理的诠释学,也能考虑到无意识动力对诠释过程的影响的诠释学。作者接着就做了一个研究。1969年心理学杂志上出了一篇文章,一位哲学研究者用了六七种诠释学的方法,六七种理论来分析这篇文章,什么马克思主义啊,精神分析啊,女性主义啊,女权主义啊,结构主义啊。结果呢,每一种都能自圆其说。

'm }6\G0x:U)h?R{lA0心理学空间;T4baJ6rd!i

诠释学需要有更多的深层主体性。批判者在诠释别人文本的时候,没有反审自己的无意识。

0? pV d2_i W0心理学空间^W1S:I`c&J

4Q4l?}fMFJa0

[h|&p`+o%LDD%w:u0
*}l.q+n"U0心理学空间 E {oOQx/|R-Y

接着作者提出来另外一个观点:深层主体诠释学。他找到了法国哲学家利柯的论据。利科认为弗洛伊德很伟大,他改变了所有学科的视角,甚至诠释学的研究方法也被改变了。在弗洛伊德那里,意识是一个谎言。潜意识是意识所碰触不到的。所以要探索潜意识就要通过与他人对话——也就是通过他人对我的诠释来发生。

X Gs-EbB)I0心理学空间6E8nd$Av/b

另外一个观点是这样的:无意识天生就是由人际关系所决定的。它是人际之间的,而不是心灵之内的。所以它是水平扩展而不是垂直扩展。也就是说,我的无意识将由什么形式呈现出来,是由我遇到什么人来决定的。所以说治疗师所看到的现象,可能是你想看到的现象。比如你是荣格派的治疗师,想看原型。来访者就做一个原型的梦给你。

K#?!~!jt+g'p&m0

/[X/f:g-X;TZ!k3\0作者说:之前我也很赞同利科的说法,那时我还没遇到荣格。心理学空间2B.^6vs r6y-G

2}K DlF I(B-}}2LrL0荣格认为无意识是由原型崩塌形成的。荣格的无意识可以通过意象观察到,可以通过共时性事件观察到。这就是作者说的深层主体性。心理学空间pm:?6xt V.w]T

心理学空间?+i4y$F0]

原型还有第二个特点,就是它是有自主性的,自主运行和发生。作者最后回答了这个问题:诠释学中我们是否留出一些空间给无意识呢?

,X L2Ht#RY7^ v0

%h U%YwL0传统的诠释学中的确给无意识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它留下的空间是不够的。心理学空间5p@T \D)pg P m

yO9W7by~'X0我们要的是炼金诠释学:

.L Y~QZiJ'IC0

K}$EI1s$|0第一,诠释学为无意识留出空间;心理学空间.MC{}c?

心理学空间O{[2|mY+k@\U

第二,我们要被无意识所改变,就像炼金术士最终发觉他不是那个炼金的人,而是被炼的材料。他发觉是上帝在炼金,就像我们诠释客体,而主客体就像天边飘过的一朵云。

\$U9s!lL;Ai~-k0

`(Xgp;L ]X0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在论证利科以及辩论,我个人觉得,如果临床研究呢,方法论上,应该首先考虑临床者的方法论和方法,哲学依据可以放到一个次要的位置。心理学空间9ouP ysr:]qkB*@

H$}-FB+|n0比如说,弗洛伊德、易经、佛陀,都讲过心灵的本体是怎么一回事,如何研究心灵,我们在选择论据的时候,应该首先选择弗洛伊德的,应该他的思想是和临床紧密结合的,然后是佛陀的,他是主要处理人类心理苦恼的,但是他面对的现象更多是出家人修行者心理,和临床心理有点距离。易经呢,有很多版本,儒家的主要是处理政治家进行道德教化的,道教的易经主要是处理道教修行者的火候问题等等,佛教的易经,医学的易经、算命家的易经等等。那就是道教、佛教易经在前,其次才是算命家和儒家的易经。心理学空间7n3i;VQ4rSG%@2U;[

心理学空间 w E*s@2n q;W$~

那么,当代西方的《易经》,有些是创造性翻译,有些彻底只留下了卦象,自己根据生活实践写了卦辞。如果这个作者是做临床工作的,就应该把他的优先级放到中国传统版本易经之上。

Yr/a9C0B*jICqd4W0

;oQgOHe,l|t0比如说,卫礼贤版本的易经,最流行的英语版,和德语版不同的,因为英文版的翻译者,就是荣格的秘书,心理分析师,所以里面有很多分析心理学的味道。这是我们首先要用的。

ar/a1HHF/X0心理学空间bw]2Q:Z-g?@

还比如说,Ritsema的易经,他们表面上是完全按照中文易经逐字翻译的,但是实际运用中,是根据中文易经每个词的词义,进行词义联想,非常类似字词联想和扩充分析。

BS^U X)a0

8i oP/m@0易经,就是一个能够很好地提现多重诠释、深层主体性的工具,因为你在起卦的时候,就已经假定诠释性主体不是“自我”,而是无意识深层主体——就是起卦的祈祷词中所祈求的“天命”,“天”,历代圣人周公文王、祖师、佛菩萨。心理学空间Wi;tfSzZUB

&Ol}i#{2VU&p2a0wH5j0然后诠释卦象,每个卦都至少可以有八个卦象,也就是至少八种意义。其实加上卦位、爻义,一个卦是有64种含义的,所以我在翻译心易八法,的时候,翻译成, The infinite hexagram contemplation .心理学空间8yOFmG:]

心理学空间1v qe5y j,[

心易八法的八,不仅仅是八种方法,八个步骤的意思,还有四面八方,四维八极的意思,所以它本质上是无穷无尽的,它是无尽的观想,类似禅观的活动。当然这种观想活动本身也需要被反思,它也是一种防御机制的激活,我们要了解自己使用心易八法是在防御什么,然后决定是否继续使用这种防御。当然,有时候卦象里面本身也在告诉你,你在防御什么,一般来说,互卦,综卦等就有你防御的内容。心理学空间?8z6]sV'v+NiE

v$Y:E1J$pI0    好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L7yW I{7M B0心理学空间o*BDTY^&N'V

.]E p Z!u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受伤研究者
«《受伤研究者》第八章诠释学和理解的循环(Hermeneutics and the Circle of Underst… 专业文章
《专业文章》
《受伤研究者》 第十章 炼金诠释术 第一部分 Alchemical Hermeneutics: Part One»
延伸阅读· · · · · ·

 李孟潮

李孟潮

李孟潮,个体执业者,心理医生(精神科主治医师),精神分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