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串讲笔记
作者: 北大串讲笔记 / 25843次阅读 时间: 2009年8月23日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B,a^{c

心理学空间Em-e |u&l8]

第七章心理学空间 gWXj:F%r
  心理学空间f1p(y2^}3n$U
  森田疗法是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于1920年前后创立的一种针对神经症(森田称之为神经质)的疗法。 
0fzk_&Up0  
4F^)p1VJVi P#X1x |0  森田疗法的主要特点是: 
(Ij0lC*j%^s0G0  不问患者的过去,而是重视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去换得体验性的认识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心理学空间&sVKxn
  
bIe`/}+_i7A H0  森田理论的发展: 心理学空间-kl)V%u.C?
  
⑴ 高良理论 
0TWF~&\$|9c1Ix0  高良武久用“适应不安”代替了森田的疑病学说,用神经质症代替了神经质。提出了 “主观的虚构性”和“伪装外表的防御单纯化”的概念。 心理学空间W wuY}b \r3\
  主观虚构性:神经质症患者往往不能冷静、客观地对待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特别对于症状,患者被劣等感所支配,再加上不安的情绪,往往作出明显失误的判断。而患者都极力夸大与自己不利的事情。这种现象称之为神经质症患者的“主观虚构性”。 心理学空间 _%BO,E|A S'J }8])k
  防御单纯化:不安心理是正常人常有的,可神经质症患者却难以承受,拼命地把那些所谓的不适全部当敌人来斗争。如果把一种心理现象当作对自己生存最有害的,并想把它排除掉,这种心理机制称为“防御单纯化”。 
)C"Lm%Zg0  
xH |iycL0  ⑵ 大原理论 心理学空间5kR gj:m
  大原健士郎提出。 
oO;z9Kq-r#B4j0  
DF*cl,Qif0  ⑶ 田代理论 
;uILCr3}'XfN0  心理学空间[L#_7Z-|}+l6W0?
  森田疗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心理学空间c s8wHI!G5s,D@ t
  

[2c!qGje3M CRj0  ⒈ 神经质与神经质症 心理学空间HM W'b],X.S
  森田把森田疗法的治疗对象称作神经质。他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有一种担心患病的精神倾向,这种倾向在其程度过强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一种异常的精神倾向(疑病素质),并渐渐呈现出复杂、顽固的神经质症状。因此,他把容易陷入疑病倾向的素质基础上产生的一些症状,作为神经症的一个类型,用时还采用了“神经质”这个用来描述性格倾向的术语。 心理学空间`y$Se;zlUX
  神经质症是由高良武久提出来的。他认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中的一部分,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心理学空间%K:f%q,w r ^)x

神经质症的特征: 心理学空间mILtZ ^^[8E
  ⑴ 患者具有克服病态恢复正常的强烈愿望。 心理学空间.J-Uj4~,p$G ab%U
  ⑵ 患者对自己的病态有批评能力。 
VV9Jc'CDE0  ⑶ 正常人能充分理解本症的发生机制,没有难于理解的心理变化。 
?c:jp+F9F&~&b0  ⑷ 本症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由某种体验诱发,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自我暗示、精神拮抗、思想矛盾等使之发展,形成心因性疾病。 
1Ya;Z"I-R.B,Q0  ⑸ 症状带有主观的虚构性。 
)u!XAD`dbp)c0  ⑹ 患者可能有非社会性的一面(社会适应性差),但没有明显的反社会性。 心理学空间2F g SV'y
  ⑺ 患者没有实质性的智能障碍或情感迟钝。

2?]J:Y u"R#~Ym0

精神自我冲突是患者的意志力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冲突,表现为患者感到不能控制他自认为应该加以控制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临床上以有无精神自我冲突状态作为判断是否神经质症的重要依据。 
z"U}7H9LECKdA5}(p*x){0  
9iH]?)`.y#\;AD;H0  ⒉ 森田神经质的发生机制 
vl1Mz j0  森田对神经质病理的主要理论是疑病素质学说和精神交互作用学说,他认为,发病=素质×机遇×病因。素质指疑病素质,机遇也称诱因,是指某种状况下使之产生病态体验的事情,病因指精神交互作用,而发病的最主要条件是疑病素质。

.pdNN1D@-z0

⑴ 疑病素质 心理学空间w L]8M[ deD\M c
  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是靠这种内向性和外向性的协调活动而形成的,如果人的精神活动出现大的偏向,就会逐步形成一种明显的精神倾向性。具有疑病素质的人精神活动内向,内省力强,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身心活动状态及异常很敏感,被自我内省所束缚,总担心自己的身心健康。 
5r@,e3Hb0b8n0  神经质患者的性格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内向性,在其内向性的另一方面,还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欲望(完善欲)、进取心、硬不服输的反抗心理。 心理学空间-RW"r'u,OBU%vW{
  心理学空间Lu#O$B%R&L)Gt/f
  ⑵ 生的欲望 
4S-`.XD"x9Hj0  高良武久用“适应不安”来解释人们的不安心理。 
|8c4i)D(D*Rv/T0  适应不安:人在自然界中活动,人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必然会存在某种不安的心理,即为能否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下去,自身的身心状况能否适应外界环境这样的问题而烦恼。这种不安的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经常会出现,称之为“适应不安”。适应不安的程度随着个人的素质、年龄、现在所处的环境等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m~|'NpW/Q,O)r:D0  高良武久还指出:恐 怖、不安、担心、痛苦等心里虽然令人不快,但却是我们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保护机制,是为适应环境发出的警戒信号。 
{ud!Yo"Rn%]$?@0  
"T@5]4dq g+d0  ⑶ 精神交互作用 心理学空间JlBc!f'G
  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更加吸引注意进一步固着于这种感觉,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大起来的这一过程。 
)NbD qE G|0  心理学空间3OF~7P k*jMn
  ⑷ 思想矛盾和精神拮抗 
:\$YG0oNFxv7z0  思想矛盾即心理冲突,是指思想愿望和实际情况不同,因而发生了矛盾。森田认为,主观与客观、情感与理智、理解与体验之间,常常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现象。不了解这种差异,根据个人主观想象来构筑事实或企图安排事实,希望客观事物按照自身的主观愿望产生某种变化,就会出现思想矛盾。心理学空间3{$R a5oo Q1R}

神拮抗:森田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有一种对应和调节的现象,这种现象类似人体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约、相互调节的拮抗肌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精神拮抗作用。 
;fX$oa0g2q!["a2q0  综上所述,森田神经质的形成机理就是由于疑病素质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诱因影响下,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经质症状。 
T6K8J vci{)L.}0  
9zd5aOc d/W+y$K0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LS"iW:W0  
心理学空间+a y"WQS!RDf-D)bt
  ⒈ “顺应自然”的治疗原理 心理学空间&y%j-h,M!u
  顺应自然是指患者要老老实实地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真正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顺应自然并非单纯地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做日常生活中应做的事,进行建设性的行动,随着良好的实践自然而然的使被动的一面得以改变。

D+Z){]QSB0

顺应自然的涵义: 心理学空间8d6W }'_Z+_S(^g4ec
  
XS$@5l'EL0  ⑴ 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 心理学空间 H&Zy.c#@8Xn)?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使患者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那些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感,不去压抑和排斥它,让其自生自灭。要让患者意识到,积极的情感是要通过亲身体验,并经过反复体验才能培养起来的。 心理学空间PY9zPgt)Jv$c
  心理学空间s.{`,Uc4_E
  ⑵ 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心理学空间 W1Y\;EG3JsQH;A*t"B
  要改变这一点,就应接受人非圣贤这一事实,接受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存在邪念、嫉妒、狭隘之心的事实。认识到不好的想法在头脑中闪现,是精神活动中必然会出现的事情,是一个人靠理智和意志不能改变和决定的。但是否去做不好的事情,却是一个人完全可以决定的因此不必去对抗自己的想法而需注意自己所采取的行动。 
/ju2~.ty6v5?0  
.qu'Z&AA*P{0  ⑶ 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n8B*o1i4x0  神经质症患者原本无任何心身异常,只是因为他存在疑病素质,对某种原本正常的感觉看成是异常的,想排除和控制这种感觉,使注意固着在这种感觉上,造成注意和感觉相互加强的作用,即形成精神交互作用。这是一种继发性恶性循环,是形成症状并使之继续的主要原因。认清这一点,对自己的症状采取接受态度,一方面不会强化对症状的主观感觉。另一方面因为不再排斥这种感觉而逐渐使自己的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之上。以这样的方式打破精神交互作用而使症状得以减轻以至消除。 心理学空间 F ?0x-y!lN8T(p
  
e/n$r.^#M!N0  ⑷ 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务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空间XsB?.x
  神经质症患者产生精神冲突和苦恼的根源在于人的思想矛盾,产生这种思想矛盾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理解人性的实质。即对不安、恐惧、身体不适等一些令人不快的感觉,没有认识到它们是人人都会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总想避免或消除之。

F1`?3~0x*y#d ^0

总而言之,顺应自然,就应注意不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套客观事物,认清任何客观事物都有自身的活动规律,包括每个人的感觉、情感、精神活动以及神经质症状的形成与改变都有一定之规,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使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a3Hl,`5W]2Z0  
sLje:q@&Iq Dr4Iw0  ⒉ “为所当为”的治疗原理 心理学空间mQ!i4\,B0f:w
  
ic AYj5CLE5b0  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确切的说,为所当为应该是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一部分。 心理学空间 C s-]~cQ
  心理学空间kXA!g1y1ND.IFU
  ⑴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nu5By1z6`6z x0  
VIVpC"i-t0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即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在具体的治疗中则以对患者行动的指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作为治疗的目的。

}A9M d~k{5S0

实践的行动可以产生以下作用: 心理学空间:M VOnTP!RuKJR
  ①会把一直指向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防止对自己的过分洞察。 
5k X(hfyb)e\_0  ②行动时由于把原来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了外部世界,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这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之从症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症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心理学空间fzq8yC(@
  ③行动后必定有所收获,行动给患者带来了自信与成功的喜悦,同时让患者认识到一个人不必等到症状消除后才能行动。 心理学空间R.C^,wrn'F
  ④通过生活方式的训练,逐步陶冶患者的性格。心理学空间.G,xn1?{^#i

⑵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g6L8g-O Y8S[0  心理学空间*AZ{2zIbR
  要摆脱痛苦,首先就得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的挑战,通过实际行动体会生活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体会成功的自信。面对现实,为所当为,势必将患者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这是因为要做事情,就要将注意由主观世界移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可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这一过程实际上是使内向型性格产生某种改变的过程。 心理学空间;p`^3qp fr1G
  “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还反映了森田治疗对意志、情感、行动和性格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即意志不能改变人的情感,但意志可以改变人的行为,而行为的改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并陶冶一个人的性格。 
!lcW"~C{y0  心理学空间vEfH&d/dP
  森田疗法的治疗方法: 
&x5U}AT9U\0  
⒈ 生活发现会 心理学空间b"QS-c.R
  ⒉ 门诊森田治疗

y*] [h w_g0

治疗要点:心理学空间u#r0q#R(X+vy*J
  
⑴ 指明症状的本质。 
1@;z8QPT z+[0  应给患者以明确的信息,其症状表现是功能性的障碍,而并非器质性疾病,也非精神 病,以减轻患者的顾虑心理。 
J[(H%T ` _S0  ⑵ 认识不安是欲望的一种体现。 
2q'hIS+ac0  ⑶ 认识恶性循环。 
,{L'th-OB0  ⑷ 体验顺应自然。 心理学空间 S1azTof;~ LT1JT
  ⑸ 日记指导。

O|FWd({wIB0

⒊ 住院治疗 心理学空间'FY6a o"iLxm
  住院治疗分为: 
(](}0|x*Dz*| Z`0  ⑴ 绝对卧床期 
T+d8g*i^NfR0  这一时期一般为4至7天,除洗脸、吃饭、上厕所之外,患者几乎要绝对静卧。心理学空间7C{ FM*GN/W(_ n`

其目的是: 
&[9Y5T9cB1|9E0  ①观察患者在卧床期内的精神状态,能够较好地遵守卧床期规定者,预示着其治疗效果较好,反之则效果较差。 心理学空间b1tg@$pr4G
  ②通过安静的休养,调整身心的疲劳。 心理学空间;xoH5l+BJ[k#WI&\
  ③体验烦闷即解脱的心境,即让患者体验,若对苦闷任其自然,那么烦闷和痛苦就会通过情感的自然规律逐渐消失,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烦闷和苦恼,这是森田疗法的主要着眼点。 心理学空间-@:hNWo])R%W3i
  ④激活患者的活动欲,引导进入第二治疗期。

9u!T8[+l$|1~&Cg y0

⑵ 轻工作期 心理学空间7J\Yc'Q:{O c
  这一时期一般为3至7天,患者可在室外做些轻微的劳动或在室内从事工艺活动。 
Q&R2Ae2E(~/P9SgU0  ⑶ 重工作期 心理学空间"u:^G,g^4Hg
  此期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对工作的忍耐力。 
{h$hO0V+TH:PHv'Z0  ⑷ 生活训练期 心理学空间 }z}*jZ8ic
  此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1至2周时间,允许患者白天回到原工作或学习场所,或在医院参与某些较复杂的社会活动,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坚持记治疗日记。 心理学空间$o+r-{v`:oJ
  治疗周期时间短的约3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60至70天的时间,平均周期为40至50 心理学空间7Hi LO7ygK*bhY
  心理学空间`9[[urC
  天。 
KTbPov F0  *案例——第243页。心理学空间 WOD4}V$iT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课件手记
《课件手记》
漫談心理諮商(Counseling)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