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思故我在”建构自我
作者: 托尼·普雷斯科特 / 5570次阅读 时间: 2019年8月13日
标签: 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 自我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从“我思故我在”建构自我
托尼·普雷斯科特
+x5uDRFU.~.D gch#P0mints  编译心理学空间GD3Sr,\4_jYR
心理学空间9|*c?u5~7W

@k4GuG!e!e0
心理学空间 V*p1Jh^6sYF!S

o XrVY \klZo0什么是自我?勒内·笛卡儿写下的“我思故我在“浓缩了他对自我的一种看法。他认为他的自我是永恒的、是他的存在的本质、是赖以认识其他一切事物的基础。笛卡儿之后一个世纪,哲学家大卫· 休谟提出,没有“单一而持续的”自我,只有经验的流动。休谟的观点与佛教的“无我”概念不谋而合,佛教认为“不变的自我”是一种幻觉。

#|-X6^%xx o:` U)J0

H:S`4L?$]s Z0如今,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同意自我是一种幻觉。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释。例如:你是怎么区分自己的身体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为什么你会从特定的角度体验这个世界?你如何记住过去的自己或想象未来的自己?以及你为何能从别人的视角理解这个世界?科学有望回答其中许多问题。心理学空间c9}!h/`s#d;q V!\

心理学空间Y I f(R ZD

自我不再是本质

Z5T R.i8fw&u6s0

e;HpA-GV0一个关键的洞见是,不应该将自我视为本质,其实,自我是大脑活动的某些模式构建生成的一系列过程,类似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这个洞见和休谟的直觉相符:如果你停止思考,自我就会消失。例如,在你睡着的时候, “你”就不存在了。然而,当你醒过来,自我的这些相似的过程会从之前停工的地方继续运行。心理学空间4T W)sx/Q.B(v-VMO

心理学空间,}$V{9iW!@.~ m

自我是一系列的过程,这种想法又激发了一个观点,即,我们可以在机器人身上重建自我。通过解构自我,再尝试—点点重建,我们就可能会更多地理解自我是什么,甚至可能解决自我的核心谜团:为什么自我会让人觉得无比真实,然而一旦仔细考察,似乎又消散了。

}.{E}:``[ s0

(|To3lx3Q0那么,我们要如何解构自我,以便在机器上重建它呢?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就人类自我的构成因素提供了许多洞见。心理学空间AnDg_x!y[

@5a'c1sDQ?0现代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廉· 詹姆斯提出,自我可以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我”由存在的体验组成,另一个“我”是你关于自我的一系列看法。20世纪90年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乌尔里克·奈塞尔更进一步,他标记了自我的五个关键层面:生态自我、人际自我、随时间延续的自我、概念自我和私人自我。心理学空间 K1]Er]

心理学空间y{7C;? @[1T3\ R

奈塞尔的分析并不是最终的结论,但它对构建人工自我可能需要什么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 A$bO;h2Zr E'a0
心理学空间,myc z)GzB/e

你的五个自我  

:~1~V!GIm6\(W[s0

4PEW9T;j$Yh0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塞尔颇具影响的自我理论把自我分解为五个要素:  心理学空间}+_/q1l|T;cQD

b%T{ [ e,aoJ0心理学空间 [0z'F2w*YV-U

  1. 生态自我把你和他人区别开来,给了你拥有自己的身体以及个人观寺的感觉。
  2. 人际自我是自我认知的基础(例如通过镜子),让你把别人看作和你一样的动因,并对他们怀有同理心。
  3. 随时间延续的自我赋予了你对自身过去和未来的觉知。
  4. 概念自我是关于你是谁的看法:一个有人生故事、个人目标、动机和价值观的存在。
  5. 私人自我是你的内在生活:你的意识流和你对它的觉知。
心理学空间W0G4E @v5q J

心理学空间A,~3KL!O` ~&]J

心理学空间1Tu3b gam r

V0qzM y'c {-GsH0

d2akZM0心理学空间8YlS Q5J5x)a O

*e?n0L:e:Dqe0身体蓝图心理学空间"wnA5F fV:OJ:k4s&_

_G!tY7ueA4Y8XN0假设我们要模拟生态自我。生态自我的关键是觉知身体、以及身体和世界的互动方式。为了做到这一点,机器人需要内在的“身体蓝图”,身体蓝图是维系身体部件和姿势模型的程序,这个程序还要把身体自我和世界其他部分区分开来。心理学空间5Z vXJ#dL?1{

(T ~%d E0E \(o-V*N0然后是随时间延续的自我,也就是对自已在时间中持续存在的觉知。心理学空间-s!T7hZpm M7kW

心理学空间0pyQN#Y9yU2\(}

N.N.的案例中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我在时间中的觉知过程。N.N.在出事之后便失去了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大脑损伤还让他失去了想象未来的能力。他在试图想象未来时,他感到“好像在湖的中央游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持你,没有任何素材可以拿来用”。N.N.不仅失去了过去的自我感,而且也失去了未来的自我感。心理学空间 c*\+x#pi!e9{

心理学空间G~RU2K h1iV5H%`

打那以后,大脑成像研究证实——支持我们回忆过去事件的能力的大脑系统,也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心理学空间F} \p*J-b'i

1_3K7Gu/~Zh0再次是人际自我。这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同理心,它源于一种想象自已身处他人境地的总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一个可能的办法是用生态自我在内部模拟我们感知到的他人的情况。

+vOHJ_9Xx^~d5o'^'IM0

3DhGC1n9l)Om0所以说,人际自我与生态自我是相关的。但不仅仅是这样。另一个重要的建构模块可能是通过模仿进行学习的能力。使用自己的身体蓝图来诠释他人行为的能力部分取决于镜像神经元——就是当你做某个指定动作以及看到别人做这个动作时,你大脑中会被激活的那些细胞。

4Xz(uE1vY4x0心理学空间 nQ K}K'f C

在机器人身上模拟生态自我、人际自我和随时间延续的自我,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开了个头。但与人类大脑里进行的过程相比,我们的工作无疑是粗糙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外,概念自是我和私人自我的问题还有待解决。心理学空间:qJB4z0s P

心理学空间.k7x-~Sp%E2x]8S

心理学空间o&NY8W c mw

{8b%J3T|*S3|i/r0人格的起源心理学空间!X:a_'B7e5U @i

_+u A0c)j#\j0当然,还有一些道德问题需要考虑。是否不将应该在机器人身上模拟人类自我的某些方面,比如动机和目标?如果我们创造了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人,我们是否也必须赋予它人格?

7} y~Q d1Q,}0

9YW2?4u0d6Y J(IvXc0你也可能会争辩,说所有这一切都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我”。“我”是詹姆斯的自我概念(或者我们所说的“意识”)的核心。

LE5Ga9C'B0

6` |[.k&TN.E`_"^0一种可能性是,当自我的其他方面都具备了,这个“我”就会出现。换句话说,“我”也许是一个依据条件出现的特质,并不独立存在。再回到佛教的理论,当你剥离掉各种组成过程,也许什么都没剩下。 ψ 

4O3S:` za*I6K D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 自我
«Self-narratives: True and false 32 奈瑟尔 | Ulric Neisser
《32 奈瑟尔 | Ulric Neisser》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