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幸福不是要一直幸福
作者: mints 编译 / 4052次阅读 时间: 2020年8月08日
标签: 创伤 创伤后成长 享乐主义 幸福观 Hedonic eudaimonic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7cI&d/L8p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积极的心理学通过追求幸福、人类潜能,让心理学研究变得更加光明。积极的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家不仅应该只研究精神疾病,而且还需要研究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

!d])J;~V0心理学空间5h+a ? CP3DyDG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者马丁·塞利格曼将幸福描述为频繁体验到积极情感的状态,这些情感包括快乐、兴奋和满足,并且伴随着更深刻的意义和目的感。心理学空间 D1m7K+WMMv!s

心理学空间cF"nC+bW*f8j


ZT/@J1HhdV0

4AC7D&YPh0心理学空间2L)ZgaD(V"H#q(_

幸福意味着目前的积极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心理学空间j m x$x_*E)R Y)\t c

e6O:k1b!?;X!X:w&} P0重要的是,积极心理学专家认为,幸福并不稳定,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特质,幸福是我们可以努力并最终努力实现的柔韧和灵活。心理学空间$~ydJDc+t

心理学空间\(k:}&e[] V7_

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1],心理灵活性是幸福感的基础,也是幸福感增加的关键所在。例如,不要带防御地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以及忍受不适时期的能耐,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心理学空间O!S7^xK J;xs

心理学空间-C D+k&Y+u\a

2005年的另一项研究表明[2],我们应对生活环境的方式比事件本身对幸福造成的影响更大。短期内承受压力、悲伤和焦虑并不意味着我们长期无法幸福。

"J6NM,F's"i*k5p)M)}c0心理学空间/R"Lk+pjf


FRX{%{?u#}0

2?+k};RWz%B Q0心理学空间 g/[xjYP#c5x

通往幸福的两条道路

*IX d-t(T C2MN0

:eC\c/E.Z:c? u0从哲学上讲,享乐有两种途径,享乐主义Hedonic)和幸福观eudaimonic)。

7C3I1Z,tZ1l9j0

cD ?%YI y"W0享乐主义并非如同其文字表面那样,是尽情享乐的意思。享乐主义又称伊壁鸠鲁主义(Epicureanism)。

l W ? x h/FWn0心理学空间n A)m]$b

称伊壁鸠鲁奉行的生活是离群索居,在清贫的生活中只有面包和水为伴,向往着美好的友谊,追求着心灵上的安宁与平静。

~ i hA/Z0心理学空间0WB%UMq

伊壁鸠鲁并不反对追求快乐和感官的愉悦,他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没必要去谴责或者禁欲。他反对的,是那些过度的、不必要的欲望,当我们追求这些过度的欲望之后,就成为了欲望的努力。最新的研究表明[3],享乐主义带来的幸福和自控力一样重要。心理学空间$i:`:?&G*Z

心理学空间wXB!p+R,v&Eq4^

0c*U'UP,d6k&b0心理学空间pJ+Pf;Am$K)tA

与短期享乐带来的幸福不同,幸福观方法具有长远的眼光。心理学空间^^5Y,h{p7LK}

3ih;\ sONT0幸福观认为,我们的生活应该是真诚的,这样就会带来更大的利益。我们应该通过仁慈,正义,诚实和勇气追求意义和潜力。心理学空间T)xo{N,^B2Y/UN

.o E HB}L0如果说,享乐主义带来的幸福是短暂的,那么,幸福观带来的乐趣和经验就会更长久一些。

#[5l2qI\.Wl#u1f0心理学空间0L)}g#Yj!w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带来不愉快的经历和情绪,但通常会带来更深层次的喜悦和满足感。过上幸福的生活并不是要避免困难。它能够让您在逆境中成长,可以让您有效的应对逆境。

!RZ.|5NayK9B0心理学空间n2z:PW e?9}d,gq-U


,x9ii R W;j!_*[0心理学空间 B Y1n;S:K&`T]s M

心理学空间*^S_t-k&g1?#S

从逆境中成长心理学空间P/VFis\z S

|F"r ^'h0研究表明,不利的经历实际上对我们是有利的,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应对这些逆境。心理学空间 ].YGl)m5BZ:G

心理学空间 Y:L#|[n

允许存在苦难,可以让我们更有韧性,并使我们在生活中采取行动,例如换工作或克服困难。心理学空间:Lfuo0Y C

心理学空间Y+a0EoXG T:zm;u

创伤研究中,许多遭受到创伤的人,认为他们的创伤体验是一种催化剂,催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转变,从而导致了被称为“创伤后成长”的现象。那些遭遇到困难、疾病或损失的人,往往会把这些经历描述为幸福和意义的源泉。

D6?v$ZP{OK0

'N)rkRq p0感到幸福是一种短暂的状态,而过上幸福的生活,通过寻找意义实现了个人成长。幸福的生活意味着接受人类的跌宕起伏,享受积极的情绪,并利用痛苦的情感来发挥我们的全部潜力。

:k7d ~$[ {CC0心理学空间%P5o-OkR&{

心理学空间kgm Q_u0MD_ uo`

Q/? Hl7y;?'i_5p!x+N%[$a0心理学空间f`sP,g-_ B1p

[1] Kashdan, T. B., & Rottenberg, J. (2010).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Health.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30(7), 865-878.心理学空间6a}@4[La.x#@

心理学空间&dQ6K P1~/{n

[2]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 Schkade, D. A. (2005).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111-131

+V"c6vz[@VX0

4V j3d"JCa0a8`0心理学空间8jnc9fuec R
心理学空间Ta,\,VG'rb }i

心理学空间0pIajWW;I2k*Z

[3] Bernecker, K., & Becker, D. (2020). Beyond Self-Control: Mechanisms of Hedonic Goal Pursuit and Its Relevance for Well-Be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https://doi.org/10.1177/0146167220941998

bRPMS2m9d0

(wX!av$p"O3r8~^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创伤 创伤后成长 享乐主义 幸福观 Hedonic eudaimonic
«心态影响健康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快乐人士的7个习惯»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