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心理炸弹"?
作者: 心理空间 / 3432次阅读 时间: 2011年10月07日
来源: 转载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 X]"cDZq t2e

这段时间,不上学、不工作、耗尽家中万贯钱财“追”刘德华的“超级粉丝”杨丽娟之父杨勤翼在香港跳海自杀,像一颗炸弹爆炸那样,引起公众哗然。

/J8h%G/TEH0 心理学空间z}~R*~'As

就目前的资料看,杨丽娟及其父杨勤翼都具有自恋性人格障碍的表现,并且都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说杨丽娟的偶像是刘德华,那么杨勤翼的偶像则是他的女儿。

0a,mo0n}W"L*Y0

UGkE^X^#D$S0这类具有自恋性人格障碍的偶像崇拜者表面上看“恋”的是偶像,实际上是自己———他们不过是要通过“占有”偶像,来填充空虚的“自我”。而这种“占有”是欲壑难填的,有了还想要。他们还有一个明显的心理逻辑:“占有”偶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一旦偶像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或通过对比他们觉得自己在偶像面前并不重要;以及他们的偶像被认为并不重要———他们在心理上就很难生存。心理学空间t8aj n'c4W]}M9W9M

心理学空间8X~:Ss @ icv

杨勤翼的自杀有着这样的心理逻辑:他在自己付出巨大代价的背景中,无法容忍女儿的“不重要”。而杨丽娟现在将单独见刘德华的理由改口说成是满足父亲的遗愿,是因为自己在偶像面前显现为不重要后,对偶像的迷狂已变为仇恨,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原来的理由已没有合法性了。这就是“心理炸弹”的制造工艺。

5ss o8H[s0

UH4lbCbR0显而易见,如果在杨丽娟疯狂追星的最初报道见报后,有关部门和社会能够及时地给予心理上的救治,杨勤翼这颗“心理炸弹”就不会引爆。

{3CD Wq&F0

@IywZ#DD0其实,他们该呆的地方不是在“追星”的路上,而是在心理治疗机构里。心理学空间Q_T$EdZn.{C qp!T$FW

@.u-^YD;t$}0万幸的是,杨丽娟父女的“心理炸弹”只是自行引爆,而没有扔向人群。而在此之前,无论是马加爵、艾绪强,还是邱兴华,这几年来出现的一些杀人者,很多都具有严重的心理疾患,属于“心理炸弹”在人群中的爆炸。

Q]/} o3Sl6rA!q0

js1qA3c C U0当前中国已进入“心理风险社会”,患有各类精神和心理疾患、人格障碍的人不是小数目,至于有过抑郁、焦虑和强迫之类或轻或重症状的体验人就更多。这就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制造了可怕的风险,因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和治疗,这些心理疾患和人格障碍就会发展成为“心理炸弹”,遇到特定的刺激就会自行引爆,甚至扔向人群。心理学空间[n0x+Fi7tiF5`

2nbMg1?,wu;~]Pg0对于这样的心理风险,我们的社会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治疗机制。政府和全社会应高度重视,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

l;Y%f(UV0RV2KA] r0 心理学空间]$_Zd(g/@1[7wD

首先,在观念上,我们应把有心理和精神问题的人的不幸看成我们每个人的不幸,从而以爱关怀他们。其次,政府和社会应大力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并教会人们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并大力支持心理咨询与治疗。当遇到严重的心理危机,诸如自杀倾向时,应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进行快速干预。

2w-Tf$r'Fd(q0 心理学空间;Oz8@ ~,c x`E_

除了以上“应急措施”外,还应努力消除心理危机产生的各种土壤。心理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问题是紧密联系的。这就对政府和社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教育改革,让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以更大的力度健全社会保障,抑制贫富悬殊;通过道德和文化建设,重构国人的信仰世界,等等。

1^O U J;H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新坏男人的心理恐惧 自我
《自我》
我经历的4种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