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简介
时间:2013年10月01日|2086次浏览

什么是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是范丰会和宋文红在其新书《新视界心理学——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及其在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障碍辅导中的应用》中提出来的一个关于西方心理学的新理论体系。作者试图通过这一理论模型解决西方心理学“像灌木丛一样,流派林立、各说各话、相互矛盾”的现状,尝试进行西方心理学学科内综合,以便提高西方心理学对理论精华的继承性,更有效地发挥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提出者简介

范丰会,物理学科教育学硕士、心理咨询师。198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教育学硕士。曾从事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软件及教学资源开发、心理咨询、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家长培训等工作。1990年完成硕士论文《大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定量研究》,之后工作28年来,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的发生发展、学科教学、学习心理障碍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重要实践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初有心得。

宋文红,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精神科研究生课程,之后进入儿童保健和儿童心理专业,对儿童各类常见病、儿童发育性行为问题及儿童情绪行为障碍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形成过程

在《新视界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从批评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心理观和方法论缺陷出发,借鉴20世纪物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成果,确立了指导心理学理论探索的心理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秉持心理结构化和建构论的观点,沿着“用知识描述心理”的思路,创新提出了基于“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在这一理论框架基础上,继承各主流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成果,融合形成了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现行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和主要应用领域的问题都可以用一套基本范式进行解释,从而初步实现了对心理学各流派理论的综合与创新。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容器或空间。

2.用认知结构作为描述整体心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结构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是由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四种知识构成的网络化结构。

3.认知结构网络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以上四类知识构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层网络——认知结构潜网和认知结构显网。认知结构潜网是在由遗传获得的“原始意象-本能”结构基础上于人类幼年期逐渐建构并在6、7岁基本完成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象征性思维,即以情绪感受为依据,通过同化、泛化和顺应而建构知识经验并作用于环境,如同所有哺乳动物的学习和适应方式一样;认知结构显网的构建是在人类抽象逻辑思维出现时开始的,是在认知结构潜网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抽象逻辑思维,即以陈述性知识为核心、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进行的同化和顺应过程。通俗地讲,潜网、潜意识、象征性思维是“讲情”的;而显网、意识、逻辑思维是“讲理”的。双网融合、和谐一致、具备充分的环境适应性是一个心理发展良好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称“自我实现者”)的认知结构特征;否则,可能会产生各种内部冲突性和外部适应性心理问题。

4.认知结构有四种发展机制:同化、顺应、条件反射和整合。其中同化与顺应是从皮亚杰等理论引进。条件反射作用来源于行为主义的经典发现,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潜意识学习规律,可以解释潜意识情结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整合(类似于精神分析所说的“修通”)是通过将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情结“挖”出来,呈现于当前认知结构前,通过已然成长了的认知结构去完成个人心理成长过程中未能实行的同化或顺应,从而达到认知结构的和谐与成长。

5.根据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提出人类有两种基本思维形式,即象征性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象征性思维是潜意识的思维形式,是借助意象而进行的以情绪体验为依据的持续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心理活动;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内部言语进行的以概念为中心、按逻辑规则进行的形式化思维。通常我们说的想象过程或形象思维过程不过是这两种基本思维形式的混合体。

6.根据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提出动机理论、优先优势性原理和发展心理学理论。

 

术语说明

 

在《新视界心理学——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及其在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障碍辅导中的应用》一书中极少创造新的心理学术语,一般是沿用已有心理学流派的术语,但含义往往有了拓展和改造,为了避免歧义,书中专门将其中使用的主要术语作了集中说明:

1.意识与潜意识

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描述心理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涵盖了意识和潜意识的内容。使用的“意识”一词指:正常成人觉醒时的心理状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存在常识,能清楚区分客观现实和主观想象的边界,自知力清楚;二是思维服从抽象逻辑思维规律,语言、行为等都受到逻辑的制约,具备一定的客观性。这一界定将典型的意识与动物、儿童、精神病患者和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的心理区分开来。本书中使用的“潜意识”一词,也不像精神分析学派所说得那样神秘,本书使用的“潜意识”指与上述意识相对应的另一种典型心理状态,这种状态通常是高级哺乳动物、儿童、梦境中或者神经症发作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思维服从象征性思维规律,即按情景对于主体而言的情绪感受来理解、建构和反应,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具备极强的主观性。无论是意识还是潜意识都是在遗传的原始心理结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条件反射或整合四种机制逐渐建构发展起来的。意识和潜意识大都是相伴存在和协同工作的。

2.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认知结构是一个核心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源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同名概念,但本理论中使用这一概念时明确了其范围涵盖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的全部心理内容。

3.同化与顺应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认知结构与环境作用及自身发展机制的同化与顺应的概念源于皮亚杰的理论,也是按照原意使用的。只是进一步明确了同化与顺应是作为包含意识和潜意识的认知结构的发展机制,不仅适用于意识(即认知结构显网)知识的构建,也适用于潜意识(即认知结构潜网)知识的构建。同化在意识(即认知结构显网)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在于识别出了新事物为原认知结构显网逻辑框架中的一个新的下位知识(例子)而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逻辑框架;顺应在意识(即认知结构显网)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在于通过调整原认知结构的逻辑框架后能够同化新知识。在这里,同化和顺应作用于认知结构显网的逻辑结构,服从抽象逻辑思维规律。同化在潜意识(即认知结构潜网)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在于双向泛化潜意识(即认知结构潜网)中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顺应在潜意识(即认知结构潜网)知识构建中的作用在于改变“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以适应环境。在这里,同化和顺应的作用机理是条件反射,服从象征性思维规律。

4.条件反射作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认知结构四大发展机制之一的条件反射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也是按照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和桑代克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原意使用的。但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对条件反射有与行为主义不同的理论解释。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明确指出条件反射是潜意识独有的发展机制,服从象征性思维规律,也是精神分析派的“情结” 的形成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相遇而不相识”)。

5.认知结构整合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整合是认知结构的四大发展机制之一。整合类似精神分析的“修通”,但含义要更广泛一些。所以需要整合,是因为个体认知结构“发展史”中有未完成的顺应,其结果就是留下了“情结”或类似“前科学概念”一类的意识与潜意识冲突的“两层皮”式结构,这种结构已经不能通过顺应来解决,尽管认知结构发展后现在可能有能力完成顺应。因为顺应是发生在认知结构与当前环境在“现时空”的相遇,而“情结”或 “前科学概念”与现时认知结构显网(意识)及环境分属“异时空”,意识和逻辑无法企及(潜意识),只是通过“象征”之弦能够拨动那时隐时现的潜意识,通过“无法控制”的程序性知识而作用于当前。整合是指将埋在潜意识深处被“遗忘了”的情结内容全面呈现于当前认知结构中,通过业已发展了的认知结构,或者在外部支持(如心理咨询师、教师的启发)下重新审视过去的事件和心理经验,从而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实现整合的关键是如何全面挖掘出埋在潜意识深处的决定着当前情绪和行为的心理结构,精神分析的催眠技术、自由联想技术和学科教学中的前概念测试方法都是有效的工具。

6.抽象逻辑思维与象征性思维

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抽象逻辑思维和象征性思维是人类两种基本思维形式。抽象逻辑思维是意识中的思维形式,是通过内部言语进行的以概念为中心,按逻辑规则进行的形式化思维。象征性思维是潜意识的思维形式,是借助意象而进行的以情绪体验为依据的持续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心理活动。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意识与潜意识、认知结构显网与潜网、抽象逻辑思维与象征性思维三组概念间具有对应性和对称性。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应用

 

作为理论的应用,该书论述了该理论在家庭教育、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障碍辅导中的应用。例如:

对于教学,该理论认为:

何谓理解概念?理解了一个概念、规律,包含如下含义:(1)形成了关于该知识点的正确的意象(或下位知识)(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输入,也可以通过组织和改造认知结构中的原有意象实现);(2)形成了关于该知识点的陈述性知识;(3)所有知识要素建立起了紧密的和同向非冲突的联系(奥苏贝尔称为实质性联系)。更深入理解指在初步理解基础上产生了关于该知识点的更多知识要素(如产生程序性知识,即能应用;产生更多下位知识或意象等)和与更大范围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点建立了更多的联系。例如对力的概念的初步理解通过(产生、提取或加工)有关的意象,如人在推、拉、提、按物体时的肌肉紧张感、弹簧测理计挂重物弹簧被拉长同时显示指针位置变化等,通过概括产生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等陈述性知识,并建立起相互支持、相互印证的牢固联系而实现的;高中阶段通过学习牛顿三定律进一步理解了力是相互作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则对力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核力等,对力的概念理解又会进一步深化。

何谓掌握了概念?掌握指不仅理解还要会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从认知结构模型来看,首先达到理解层次,即产生了有意象和命题知识构成的一致性牢固结构,还要学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通过强化练习、反馈改错形成完整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并与该知识点的结构建立固定的联系,解决问题往往不仅需要一个单一知识点,还需要调动认知结构中其他结构单元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因此这一程序性知识还需要与认知结构中其他知识单元间建立起牢固联系。

课程学习的过程和任务:学习一个新单元课程总的教学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结构中通过构建出关于新单元知识的认知结构组块而发展原有认知结构。具体说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学习新单元知识,构建出关于该单元知识的认知结构组块,并整合到整体认知结构中,同时产生新的策略性知识或充实强化原有的策略性知识,产生新的积极地情绪体验或强化原有积极地情绪体验。完成这些任务既是一个连续过程,又有一定的阶段性。具体可分以下系列教学阶段完成:建构(或转化)概念——学习规律(原理、规则)——简单分解应用学习——综合运用学习——结构化、系统化(小结)。

教学过程需要一系列连续的思维环节,其中既有概念教学中的概括、程序性知识形成的按步骤训练等核心教学环节,也包含大量如概念内涵与外延的讨论与挖掘、概念清晰边界的分辨、结构化系统化等必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必须在头脑中经历了概念形成的完整的逻辑链环之后才能建立起来理解深刻、边界清晰、运用灵活的概念结构,必须在严格的按程序性知识形成的规律训练才能产生出科学完整有效地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认为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而现在教学实践中忽视概念建立的核心环节和连续过程,忽视了技能形成的完整过程,具体表现在忽视要求和指导学生及时、系统、全面、深入的读课本以及按要求给出完整步骤的解题训练作业,代之以汗牛充栋的各种“专家”版的同步训练,要求学生重复练习,直接的结果就是使学生认为好像学习就是填空和画圈,不需看书也不会看书,也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导致学习困难。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对精神问题的四分归类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准确区分患者精神问题类型,是进行有效心理咨询的第一步,但咨询师(尤其是初学者)有时难以区分患者精神问题的类型,一般是根据教科书或手册上的症状学描述进行诊断,或根据严重程度和对社会功能损害程度来判断精神问题的性质,这是不够的,也是靠不住的。因为不同性质的精神问题,可能会包括一些相同的症状,严重的现实性心理问题可能严重到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而轻度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可能正常完成工作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不论是症状特征还是严重程度还是社会功能损害程度都不过是各种精神问题的表面的特征,而非精神问题的本质。通过认知结构知识模型可以从内在机理、从本质上将精神问题区分为现实性心理问题、神经症、人格障碍和精神病四类。

1.现实性心理问题——首次面对无法实现的顺应难题

在我国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材中,该类问题被划分为正常心理-心理不健康类别下,其中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两类。[1]根据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这类问题都是认知结构首次面对无法解决的(需要认知结构进行顺应)的难题,而导致了本章第二节论及的“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的情绪问题。此时的认知结构状态如图1-4-1(1)所示,即内外一致,但是无法适应环境。这种情况需要帮助求助者顺利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从而解决现实与心理的矛盾,并实现认知结构的成长。如果不能很好实现认知结构的顺应,当前的情绪创伤有可能发展成为潜意识中的情结,为后来的神经症埋下隐患。

2.神经症——现实难题引发了尘封的神经症性情结

这里所说的神经症除了包括传统神经症的分类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还包括分离性和转换性障碍(即癔症)、心理生理障碍等。认知结构状态如图1-4-1(3)所示,其突出特征是存在潜意识情结,引发心理问题的现实因素只是诱因,现实的压力或处境通过象征思维引起潜意识情结中的情绪体验。患者当前的“变形性”情绪体验和行为模式不是针对当前刺激,而是重现当初遭遇的真实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神经症治愈的根本在于实现认知结构的整合,如果整合不能实现,则神经症不可能彻底治愈,只能是随着心理咨询或压力的减轻而情绪暂时缓解,而压力加大或生存环境恶化时可能进一步通过象征性思维过程泛化情结、加重症状。

3.人格障碍——内部“和谐”而对外难行

人格障碍的认知结构状态如图1-4-1(2)所示,即与前科学概念型认知结构在形式上是类似的,但内容不同,前者涉及学科能力结构部分,后者涉及人格结构部分。这种认知结构特点是认知结构潜网与显网是一致的,但与正常人格的内外一致且基本上与社会规范要求一致不同,人格障碍的认知结构虽然内外一致没有冲突,但与公认的社会规范偏差较大,为他人、社会所不认同,因而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因而是一种适应性障碍。人格障碍的校正要比神经症的治疗更复杂。因为神经症患者虽然认知结构潜网存在问题,但认知结构显网的观念是与社会规范一致的,本身有校正潜网问题的主观愿望和积极性;而人格障碍患者适应社会困难时并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问题,而是认为外部世界存在问题,因而导致不良情绪并具有对外的强烈攻击性。所以要校正人格障碍,要比治疗神经症多加两个步骤,一般需要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在现实中碰壁,发现问题,找到心理师求助;第二步,在心理师引导下,通过逻辑分析认识到认知结构显网中的观念、信念存在问题,产生校正愿望;第三步,在心理师帮助下校正认知结构潜网的问题。粗略地说,相当于先把人格障碍转化成“神经症”,然后再治好“神经症”。

4.精神病——陷入了无法醒来的白日梦

精神病人的认知结构状态如图1-4-1(4)所示,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做梦的时候是一样的,只是正常人总会从梦中醒来,回到意识中,而将梦中的荒诞不经、与现实不符的成分弃之脑后,而精神病人却一直做着梦,失去了醒过来的能力,好像所有与意识联系的线索都已断开,意识与潜意识完全割裂,无法回到正常人的意识,无法找回正常人的现实世界。精神病人分不清哪些是心理现实,哪些是客观现实,正常人,即使是神经症患者,尽管很痛苦,几乎“要发疯了”,但还是清楚地知道那些极端“可怕”、“可恶”的东西都是自己心里想的,是头脑中的东西,不是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东西。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神经症理论:

神经症认知结构演化规律

用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解释,神经症是认知结构(人格结构部分)存在图1-4-1(3)的潜意识情结的情况,神经症的彻底治愈必须实现意识与潜意识的整合,化解潜意识情结。神经症分型颇多,其形成的具体原因也非常复杂,但这类心理问题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求助者有明显自知力,能区分客观现实和令自己痛苦不堪的主观现实,有强烈的主动求助动机,这些说明其认知结构的意识部分(显网)与潜意识部分(潜网)还是联系紧密的,并没有断开,这也使神经症与精神病划清了界限。(2)神经症患者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与引起这种反应的刺激相比具有明显的变形性,即过分夸大、歪曲了,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这说明这些变形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不是针对当前刺激物,而是针对潜意识中的情结中的刺激物,尽管这些求助者并不自知或已经“遗忘”,也就是说其认知结构存在图1-4-1(3)的情况。(3)神经症问题的彻底解决,必须借助于意识与潜意识情结之间深度整合,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分析疗法对治疗神经症比较有效,而行为主义、认知疗法等对神经症的治疗作用有限的原因。根据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分析,可以归纳出神经症的一般演化规律,尽管由于神经症的复杂性,不见得每种具体神经症都符合全部阶段,但至少要经历其中的几个阶段。

神经症认知结构演化阶段

1.早期成长环境和教养方式偏差导致不适应性认知结构

早期的成长环境、教养方式对一个人人格的建立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民间有“三岁看大,7岁看老”之说。心理咨询的病因分析环节也需要整理分析求助者早期成长经历和教养方式,这些都是很有道理的。个体早期的家庭生活环境中自然进行的人格构建内容是深刻而又广泛的,从人类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初步社会化的过程,期间,家庭主要成员的世界观、行为方式、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等都对个体人格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家庭成员的世界观积极向上、充满爱心、成员间的互动模式符合将来社会成员间的互动规范,则其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也容易获得积极乐观、合法守规、积极进取、适应社会的人格结构。

不良成长环境,如极度贫困、病困、灾难、极度物质依赖、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父母有严重不良嗜好、父母感情不和、父母离异、再婚等都有可能作为一定时期的持续负性刺激源,影响孩子的情绪,并进而导致缺陷型认知结构。

教养方式偏差,如过分溺爱、过分包办代替、缺乏爱的有效传达、过分严厉挑剔、不民主、过渡简单化表扬等等都有可能扭曲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建立不适应性的与他人和社会的互动模式。这些缺陷型认知结构,在后来走向社会时必然遭遇适应困难,如果不能尽快实现顺应,或者遭遇较大的挫折,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潜意识情结。

2.遭遇重大负性事件不能及时实现认知结构顺应导致潜意识情结

这里的“重大负性事件”不能简单理解为我们通常认为的地震、战争、亲人丧失及其他各种天灾人祸,这些对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事件,如果主观认知结构完善,社会支持适当,虽然会有心灵创伤,但不一定因此会产生神经症性情结。而一些在成年监护人看来微不足道或者压根就不曾知道的孩子的“秘密”经历倒可能成为对孩子来说是“重大负性事件”。这里“重大负性事件”是指对当时的认知结构而言所遇事件或经历对自己的安全、价值观、荣辱观等构成极大威胁,而又无法理解或无力解决的情况,也就是说的第四章第二节中“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剧烈情绪产生”中的情况。

这种“重大负性事件”可能是偶然的、孤立的事件,不幸被当事人“赶上了”,如劫持、暴力、性侵害、事故等等。而更多的情况,是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过程中,不经意出现的一系列“小事”。生命的早期是敏感而脆弱的,主体的力量和经验还十分有限,而安全感、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意识的要求就更加强烈;同时,认知结构尚处于发展完善过程中,辨别处理问题能力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一旦感到自己的安全感、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控制力等受到严重威胁或被剥夺,这就是“重大负性事件”,就会产生“欲进无路(力),欲罢不能——剧烈情绪产生”中的情况。

3.情结泛化与强化

情结一旦形成,本身具有泛化作用,也可以被类似情景进一步强化。这是自然的,因为情结也是一种认知结构,同样具有同化、顺应、整合以及通过条件反射作用进一步泛化和发展的功能。事实上这种“意象(情绪)-行为反射”结构的不断泛化和强化正是哺乳动物所共有的通过学习提高对环境适应力的方式,也是人类潜意识的学习方式。

4.事件、环境或压力诱发神经症

 

神经症的治愈

根据认知结构的知识模型理论,对于确认为神经症的求助者,其心理问题往往不单纯是神经症本身,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继而诱发神经症。也就是说现实性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合并发作。其中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压力或者其诱发的负性情绪均可能是诱发神经症的象征物。区分哪些是现实压力性、哪些是现实性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哪些是神经症性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哪些是诱发神经症情结的象征物十分重要,因为现实性压力及其情绪和行为反应是一个时空(当前意识中)的东西,而神经症性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是另一个时空(以前的经历,现在潜意识中)的东西,解决前者,只需帮助求助者实现认知结构顺应就可以了,通过逻辑思维途径(如认知疗法)就可以解决,而解决后者,则必须进行“时空穿越”,深入潜意识挖出情结,将其置于现时时空(浮现在当前意识中),从而完成认知结构的整合。

 

评价

 

对传统科学主义和现象学方法论的融合与超越

在理论的建构过程中,我们坚持认为,坚持科学心理观,并不在于固守具体的实证主义方法,而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尊重自然(包括人类自身)”、“开放发展”这些科学精神的实质,在这些基本前提下,根据问题选择更有效的具体科学方法组成具体方法体系。同样在坚持心理学人文主义传统精神,即研究整体的人,重视人的主体经验,关心人的价值、人的存在和尊严的同时,又避免只依靠个体人的主观体验和理解,把心理学限制在“纯粹意识领域”,把它唯心化;强调对人的心理的整体把握也不排斥分析与实证。这样,我们就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实践论基础上实现了对传统实证主义和现象学的超越,实现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与统一。

对现代科学方法的借鉴

在坚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与统一的前提下,坚持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方法本位,借鉴成功先行的现代科学的方法构建心理学方法论体系。针对心理学学科特点,我们借鉴了如下一些物理学研究方法,如唯理论的实在论、追求简单性与探索复杂性的统一、对称性与对称性破缺、对和谐与美的追求等。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的四类知识、四种发展机制简单明确,却可以很好地解释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主要心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能够同时解释和包容以往对立的心理学流派的理论。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的“意识与潜意识”、“认知结构显网与潜网”、“抽象逻辑思维与象征性思维”、“比喻与象征”、“学科能力结构与人格结构”、“遗传本能与心理建构”等范畴无不体现着对称之美和变化之韵。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对传统心理学各流派理论的融合与创新

较之传统心理学各流派的理论,认知结构知识模型是适用范围更广、描述心理更简单明确、操作性也更强的范式。可以认为是对现有心理学主要流派理论的学科内综合。

 更多博文http://blog.sina.com.cn/u/3613537057

参考文献

范丰会、宋文红《新视界心理学》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标签: 基础心理学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