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疗法的关系取向的治疗立场
时间:2014年04月02日|1261次浏览

   传统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存在一个稳定、独立的自我。一旦这个自我发生紊乱或分裂,便意味着心理问题的产生。而后现代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提出一种全新的自我观:人格(即你是哪种人)并非存在于个体内部,而是存在于人与人之。

   大部分描述自我的词汇,如热情、善良、坚强、自私等都不是对个体内在事实的描述而是对此人与他人、他物关系的描述。自我或者说人格不应该是传统意义上“在那里”的一种“稳定的实在",而应是随着主客体关系的转变,随着主体的“社会身份”的转换而变化的“关系的对应物”们。

   所以后现代开始由关注个体转向关注关系。传统的心理治疗也研究关系,但把关系看成是以个体为原料建造起来的,关系的活动本质上是个人心理过程的派生物位.而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是把关系放在注意的首位,是在关系中研究个体。

   在这种理论思想之上诞生的叙事心理治疗,自然放弃了对单一个体心理的关注,转而研究在与他人、他物关系中的来访者,通过了解来访者的各种关系来认识来访者及困扰他们的问题,重建来访者对各种关系的解释,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更多关于叙事疗法技术的文章,可以关注中国叙事疗法研究网www.xushiliaofa.com
      
     李明博士叙事疗法工作坊,详情:http://www.jsbr.org.cn/px/html/xushiliaofa.html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