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聚焦疗法及其在咨询中的应用
时间:2011年12月22日|2447次浏览|1次赞

浅谈聚焦疗法及其在咨询中的应用

作者:张晋岗(钢子老师)

    摘要:聚焦是基础于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的一种当代生命哲学,聚焦取向心理治疗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法,这种治疗方法更好的体现了人本主义治疗的新发展和新方向。聚焦,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它可以把生活中诸多的元素融入进来配合进行,而且可以在随时随地利用聚焦进行自我调整,吃饭的时候可以、画画的时候可以,行走的时候看着路边的柳树依然可以;甚至聚焦可以一个人进行,也可以两人或者多人同时进行,这使得聚焦真正成为生命修养的最佳方式之一。

我喜爱聚焦,是因为它:第一很简单,第二很灵动、第三可以很深入。聚焦,听起来非常简单,但是真的要进行很好的聚焦,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非易事。这次就我对聚焦的理念的理解和实践操作成文,展示聚焦疗法的新面貌,希望向同行学习。

关键字:聚焦、体会、感受、接纳。

一、我的聚焦理念

聚焦,就这个翻译本身,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锁定、持续的精力集中的高密度关注,同时,这个关注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上进行。仿佛是对一个孩子的爱,不必太近,也不能太远,不能爱的太深、也不能太浅,确保整体上照顾到,这个孩子因此得以安全的成长。

我在对聚焦技术有了整体性的感受和认识之后,着重探寻了聚焦的哲学基础,还有它和人本主义的很多关联性知识,最后很自然的形成了我对聚焦的理解。聚焦的关键是以来访者为核心,尊重并接纳来访者此时此刻的感受,而较少问及过去的事情。这样一种当下、明确的对象性定位确保来访者处于完全的被信任状态、为顺利展开聚焦提供了很好的保护功能。为此,我特别提出:关注本身具有治愈力。

聚焦,作为一种咨询工具,看起来简单,实际上要达到很好的聚焦效果,对于咨询师的内在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来访者在放松的状态下,缓缓贴近自己的身体感受,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进一步锁定那个感受。在此过程中,有一点至关重要:放弃分析。将思想的利剑轻轻放置于一侧,带着自己整体的关注对身体的感受做细致的扫描,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倾听和收集来自身体内部的所有信息,再通过筛选进行针对性的聚焦工作。人有思维,很多时候我们更习惯使用因果分析,遇到事情,喜欢采用“怎么了”、“为什么”、“是什么”等这样方式交流,引发对方进行意识层面的思考。需要注意,像这种答疑解惑式的问询,在聚焦中是不受欢迎的。一个好的聚焦师,要学会保持温柔而克制的“思想沉默”,让感觉慢慢的靠上去,去体会弥漫或者集中在身体某处的那个“存在”。

聚焦有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身体就是潜意识。我将此延伸下来,形成自己的理解,就是身体知道一切。其实,任何意识所感知到的困扰都会在身体层面形成相应的情绪和感受,就像,有风吹过来,我的意识感知到的是“冷”这件事,冷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个困扰或者麻烦,这个时候在我的身体层面一定形成了某种相应的感觉,这个感觉被意识觉知,并且经过思维中文化符号的诠释,称为“冷”。聚焦则会认为:这个身体层面的整体的与“冷”相关联的那个感受是需要被关注的,这个关注有两个意义:第一,看到并确认身体已经完整的承担了这个与冷相关的所有感觉;第二是说不断地和这个感觉进行对话,从更广阔的内在层面把这个身体承担的感受接纳下来,使之与身体的其他部分保持协调。从根本上来看,聚焦更像是从整体层面上调动身体能量与某个具体的感受进行对话和交流,使得那个深层感受得以转化,这个转化会“向上(由身体内部向意识层面)传递一种积极的信号”——借此减轻意识的负担,让意识层面的那个冷的感觉慢慢融化或者消失。

我使用聚焦时,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身体比思维更加贴近问题的根本。只有完成了身体感受上的整体转化,曾经的问题才可能真正的被解决。对此,我有个形象的比喻,聚焦过程更像是“人的食物消化过程”,你可能从思维上感觉到吃一定量的食物是足够的或者不足的,但是你的身体是否这样认为你并不真的清楚;之后,在你的肠胃里发生什么问题,你可能会去猜测是否跟你吃的食物是否有关,但是你仍旧并不能真的确信你的猜测,甚至是医院最精密的仪器也不能完全清楚这一点。但是有一点毫无疑问,你的身体,你的肠胃——它一定知道并确定无疑的明白,究竟在它那里发生了什么。

聚焦疗法确信的告诉你,当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刺激性事件时,身体会马上进入整体工作状态——如同人在吃东西后,事物进入肠胃开始消化,倘若这个消化过程发生问题,你的身体一定会想办法把这个信号传递给你,而聚焦,就是要想办法获取这个信号,去链接这个信号,然后进入问题发生地,用全部的身体能量——持续而高浓度的关注,以此推进那里完成消化,促成新的生命时刻到来。

当用身体的整体能量去深观某个问题时,从咨询的效果上来看,它比其他认知调整上的方法显得更为深入和彻底。我这样说,难免有比较和贬低其他技术之嫌疑,我只是想说明,聚焦作为一种咨询的方式,或是作为一种生命的修养之道,更为深入和透彻、而且手法轻盈。其实,所有的咨询技术,最终都要通过身体层面的转化来达成真正的治疗。聚焦借由身体的感受和体会,越过表面上层层思想的缠绕,直接进入身体的“内在暗流”,洞察和探明问题的究竟,用一种正念及爱的态度,让身心得以修复。

我在做聚焦体验的过程中,拥有异常真切和清晰的感受:当我在陪伴者的指引下,全神贯注的深入到我内在的某个曾持续的困扰我的感受时,如果那个点被深深地爱和关注所笼罩,在足够的时间之后,我的身体会在某个瞬间松弛下来,像是冰雪融化,内心荡漾起一股醍醐灌顶的迷醉感,随后,身体内部开始如同开闸之水,淙淙流淌,自由而欢快。

聚焦师要完全尊重来访者的心理感受、真正的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同时,陪伴来访者探寻自己身体上最为明显、清晰或者强烈的那一部分感受;顺着感觉的持续贴近,身体的某个部分可能自然地传递出一种较为清晰或者模糊的信号,指引你在那里聚焦,形成更为具体而清晰地感受,这个感受经过反复确认之后,上升到意识层面,用一个合适的可以描述的词语来表达,类似于精神分析中的“潜意识意识化”的味道,但是并不完全相同。精神分析是探寻某个行为背后的潜意识需要和动机,然后揭露给当事人去了解自己的真实内在;而聚焦是对整体感受的描述,来完成身体由内向外的信息传递,甚至通过这样的方式为进一步“内外对话”——“叩问”阶段做准备,来达成感受的松动和转化。当然,这个意识层面的描述并不是刻意进行的,而是当内在的那个感受逐渐清晰和成熟起来之后,会自然而然的在意识层面形成一些“由模糊到准确的词汇”,而聚焦只是顺势说出来,或者仅仅接收到这个由内而外的信息,而不借助语言去表达,此为聚焦的第三阶段——“把手”阶段。对于聚焦技术,这样的描述,无论如何显得挂一漏万,遂将我在咨询中应用聚焦的那个过程做部分的呈现,或许更能窥见聚焦的神奇风采。

聚焦技术,除了深入的共情、陪伴、和以来访者为中心等这样基础理念之外,重要的就是“聚焦六步法”:腾出空间、体会、把手、交互感应、叩问、接纳。在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不断尝试在咨询中融入聚焦技术,来助益于我的来访者,当然也有部分案例我完整采用了聚焦的技术,并且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聚焦案例呈现

一般来说,寻求心理咨询的人,往往是因为现实或者非现实的事情难以妥善解决,而遭受持续的痛苦或者心理困扰,在困扰期内,人们更多采用的是自己“苦思冥想”,或者从亲朋好友那里获得“群体分析”这样的方式,以期让自己获得解脱,但是最终都难以奏效,转而寻求心理帮助。当经过思维层面的不断思考、分析依然找不到出路时,来访者就会体验到内心巨大的担心和恐惧感,因为,原来干扰自己的那个问题,不但没有通过各种思考减轻,反而愈发显得困扰和令人不安。我有这样一位来访者:自诉是因为睡眠问题而前来求助。初次见面,这位42岁的已婚女性带给我的感觉是:乏力、疲惫不堪、小心翼翼,似乎有某种东西不愿意被人碰触,但是又渴望得到理解和治疗的帮助。我尝试使用聚焦技术来展开对她的咨询工作。

面对来访者,我引导她把眼睛闭起来,然后把注意力关注在关注在自己的呼吸层面,然后按照从脚到头的顺序渐次放松。接下来我对来访者做聚焦。(过程略有缩减。)

第一步:腾出空间。

咨询师:可不可以把你此刻的感觉告诉我?

(咨询师直接把来访者带入当下,询问此时的内心感受。)

来访者:有点紧张,还有不知道该怎么办,很乱。

咨询师:紧张、很乱、不知道该怎么办。

(咨询师贴近来访者,进行直接回应。)

来访者:是的,我遇到了一些麻烦,好几天睡不着觉。

咨询师:你遇到了一些麻烦,好几天睡不着觉?

(直接回应。)

来访者:是的,我很害怕这个样子,我觉得我要垮了。

咨询师:如果我给你一些时间,你可以好好感受一下内心有几件事情让你困扰,你也可以不用说出来。

(咨询师着手帮助来访者清理空间。)

来访者:有三件。我不用讲出来吗?

咨询师:你可以再好好感受一下这三件事情,看看你最想要处理的是哪一件,你可以再耐心一些。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梳理和排序心理事件。)

来访者:嗯。

……

来访者:我想好了要先处理哪一件事情了。

咨询师:很好,那么其他的两件事情我们可不可以把它放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就像桌子上的东西,把有些东西往远处放一放,确保不会影响到你来关注这件更为重要的事情。

(咨询师锁定关键事件,腾出空间,开始聚焦。)

来访者:好的。

第二步:体会。

咨询师:现在可以看着你选定的这件事情,保持适当的距离,确保你能整体的感受到它。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以合适的距离关注困扰事件。)

来访者:我不太明白。

咨询师:恩,就像你在窗前看远处的夕阳,你可以完整的看到它,并且你会有一种来自于内心、身体的感觉;或者你在画展上欣赏一幅画,你站的那个位置正好可以完整的看清整幅画,而且你会有种想要说点什么的冲动,或者你会感受到某种感觉。

(咨询师示范来访者如何关注。)

来访者:这个事情,像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图画,那种感觉,就像是电脑屏保上面有一种,那种很缠绕的线,很乱,理不出头绪。

咨询师:恩。就这样看着它,不要刻意去梳理它。

(咨询师陪伴来访者体会那个内心的感觉。)

来访者:它好像还在不断的变化,但就是很乱。

咨询师:它在不断的变化,很乱。

(直接回应。)

来访者:是的。

咨询师:确保你可以完整的看到它,看着它,直到你的内心有所感觉,有话要说。你也可以不说出来,而只是注意到你的心理感受。

(继续引导来访者完整体会。)

来访者:很烦……

咨询师:很烦,是烦躁吗?

(直接回应、推进那个感受。)

来访者:有点,但是更像是猫的爪子在心里挠,又像是很多的绳子困住了我,绕在头上……

咨询师:很好,猫的爪子在心里挠,被绳子捆住,绕在头上。

(直接回应。)

来访者:恩,不能安静下来,又挣不脱,跑不掉。我不知道要怎么办。

咨询师:继续关注这个感觉,看看这个感觉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引导来访者寻找身体的对应部位,和身体连接。)

来访者:心里感到不知所措,就在心口的部分,很焦躁,头后面是紧绷的感觉。

咨询师:在这个感觉里面停留一会儿,看看它会告诉你什么。

(继续聚焦,加深感受。)

来访者:我感觉到了一种压迫感,有点让我穿不过气来。

咨询师:沉重的、喘不过起来,你一直在艰难承受?

(回应、推进,共情。)

来访者:对,就像你说的,我一直在承受,这种感觉在我心里压抑了很久了。

咨询师:你说你压抑很久?

(理解、陪伴,共情。)

来访者:是,我很压抑,快10年了,好像一直都无法摆脱。(眼泪流出来。)

咨询师:压抑10年,那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

(共情。)

来访者:是,我一直想要挣脱,离开……或者说是一个人去到没有人认识的地方。

咨询师:你觉得当前的状况你不能处理好?

(深度共情。)

来访者:是的,我觉得自己很没用,没有价值,不重要……那种感觉糟糕透了。

第三步:把手

咨询师:有没有一个词或者短语可以描述这个感觉?

(向意识层面连接,寻找把手。)

来访者:一个词…..

咨询师:或者某个说法。

(爱与陪伴。)

来访者:好像有点…..无力?哦,我再想想……

咨询师:……

(等待。)

来访者:完全是不能控制,失控的,挫败的。

咨询师:无能为力?

(深度共情。)

……

来访者:对了,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无能感。

咨询师:仔细体会一下这个无能感……

(形成把手。)

来访者:哈哈,哎呀……(摇摇头),我突然发现自己笑了。

第四步:交互感应

咨询师:好,继续和这个刚刚体验到的无能感呆在一起一会儿,问问自己的内心,看看这个无能感,能否贴近你的身体感觉?

(把手和体会进行相互交流。)

来访者:我觉得这个无能感就是我心理最真实的感觉,是你帮我找到了,让我看到了。

咨询师:你觉得这个感觉很符合你?

(推进交互感应。)

来访者:是的,这个词一出来,我就觉得对了,就是它。

咨询师:我看到你当时笑了出来。

(再次交互感应,稳定把手。)

来访者:很奇怪,我刚才竟然笑了,我很久没有这样笑出来了。

第五步:叩问

咨询师:现在感觉一下你的内心和头部,留意那里的感觉。

(叩问身体,感觉是否符合身体的状态。)

来访者:好多了,心里突然有了松下来的感觉,头那里也很自然了。

第六步:接纳

咨询师:非常好,现在让我们继续感受一下这种轻松、自然地感觉,然后用我们的身体把这些感觉接纳下来,好吗?

(接纳放松的感觉,完成聚焦。)

来访者:好的。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面露微笑)。你知道吗?老师,我发现我的无能感时,我的头脑里出现了我爸爸的样子。

咨询师:恩,我听到了,这个无能感让你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或者这个感觉跟你和父亲的关系有关。但是,你可以先把这个部分保留下来,我们今天的时间就到这里,下次我们将继续和你讨论关于你的事情。

三、总结分析

50分钟咨询结束。)

以上是我在咨询中运用“聚焦六步”的一个完整记录,在腾出空间阶段,我引导来访者把对自己形成困扰的事情做了梳理和排序,使得原本杂乱的内心得到清理,通过把其他问题推远,而为关键问题留出了足够的心理空间,锁定关键问题,进行聚焦。

在体会阶段,我陪伴来访者去深入感受自己的内心,随着感受的不断呈现,来访者逐渐形成可描述的感受,在描述的过程中,来访者会出现试探、犹豫、反复体验和斟酌,不断得用整体感受去碰触内心的各种感觉,使得原来阻塞的感觉开始流动。

在把手阶段,咨询师通过共情进入来访者更深的内心层面,来找到众多感觉下面的那个根本性的感觉,那个感觉一旦找到,体会阶段形成的所有感觉就找到了“根”,而那些复杂的体会其实更像是枝叶,顺着枝叶,我们进入根部,把那个最核心的感觉找到,就是聚焦过层中的把手,把手出现,身体会出现快速转化,治疗效果开始呈现。

交互感应,就是确认把手是否整体上涵盖了体会的各种感觉,第五阶段的叩问,是进一步向身体层面做对应,当身体感觉被“准确描述之后”,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原来在身体里形成的阻滞感开始融化,轻松感开始渐渐传递出来,最后的阶段是接纳,完成聚焦。

标签: 聚焦  张晋岗  厦门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  钢子老师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