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心理原因,让一些人成为了杀人犯?
作者: mints 编译 / 5942次阅读 时间: 2020年9月03日
标签: 反社会人格障碍 精神病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是什么心理原因,让一些人成为了杀人犯?
/uK*~9zB1w KX2}:`L0答案很清楚,因为他们很难控制自己人格中的“精神病态(psychopath)”的部分。在本文中“精神病态(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个意思。
心理学空间gN\}2\Q!b

心理学空间!GBp hV(xn
心理学空间m)Dq?;F n|

8d4JvXb4C E6@0不过,并非所有“精神病态”特征的个体都会成为犯罪分子。因为有些精神病态者能够成功地控制他们的反社会冲动。心理学称这类人群为“成功的精神病态者”。

Pxc-Fc9d$\0心理学空间0j|&{"H R?X1jQ

成功的精神病态者看起来和普通的精神病患者一样,他们都冷酷无情、极度任性、追求自我,没有负罪感。只是成功的精神病患不会一直坐牢,反而能够在事业上蓬勃发展,只因他们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反社会冲动。

y9a QR$t7[0

:V+hbGc:q H7L0心理学空间 l!D@ IarY

心理学空间/h;W@oVJI i O

t+My5M!Rp0心理学空间4k.\*v6Ml$V

验证了10年前的研究结果

Hr K0Dp}0

"I#g9FL#}f010年前的一项研究初步认为,人格特质中的尽责性的高低,对于理解“成功的”与犯罪的精神疾病之间的不同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VCe,Y sD B)W ?0

wsD3rn {8S_:J0Mullins-Sweatt, S., Glover, N., Derefinko, K., Miller, J., & Widiger, T. (2010). The search for the successful psychopath.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4 (4), 554-558 DOI: 10.1016/j.jrp.2010.05.010心理学空间SC:yE4Q.E]H

心理学空间(x$ZM Oq&Ia9A.i

2010年的这篇论文调查的对象是美国的心理学、法律专家、刑事案件律师和临床心理学教授。心理学空间Vha@4v;S-l4_ z

:k}$B#msB;H5D0研究人员向他们询问,在他们认识的人群中是否有人符合精神病患者的定义,同时,这些人的生活中又很成功?如果有,研究人员要求被调查的专家提供一份人格和精神病评估报告。

ND#H?,S7X+_&L0心理学空间`I8h.n `^&Dv

我们知道成功的精神病患者和标准精神病患者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成功的精神病患者具有更高的责任心。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不会不负责任,他们似乎更自律,有更强的动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B9C ]mAR\L0心理学空间q8uJ v"j(]"Bc

由于2010年的论文是根据他评报告进行的研究。缺乏能够证实或解释这种人格之存在和成因的病例与文献。因此成功的精神病患这一概念也存在争议。心理学空间y&] mzE`;@ jL"_f

k'rZ5a5B M4wLf0不过,近期发表在《人格障碍:理论、研究和治疗》上的新研究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心理学空间q8G3LAt,[

心理学空间9_)C0w`/?xJu&B7~

Lasko, E. N., & Chester, D. S. (2020). What makes a “successful” psychopath? Longitudinal trajectories of offenders’ antisocial behavior and impulse control as a function of psychopathy.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37/per0000421心理学空间 j u}/?XJ1T.Wj%Q7O

心理学空间YSQW0SsU8v

心理学空间6Os3A%U;^5p

0\ V&Vx4nek:v0研究概述心理学空间#X9K9oW$|%}pE^*v-u

aGx(e%rH0维吉尼亚联邦大学的Emily Lasko和David S. Chester的研究对象就是精神病患者,这些参与者即有相对成功的精神病患者,也有不成功的精神病患者。

)QGuD!a _0

G5J,M7jC5u7j7\}0在这项最新发表的研究中,两位心理学家历时7年,共调查分析了1354名美国青少年罪犯的数据。由于这些青少年一开始都犯下了严重的罪行(例如性侵犯或武器犯罪),因此是否再次犯罪就成为了区别“成功”与“不成功”的标准。

u5v7}8K:^Vt:u*e5a0

Pwv V+_.Mu R8J9?#o0没有再犯罪的青少年被归类为“成功的”,而那些至少再次犯罪一次的青少年被认为是“不成功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每隔六个月都要为这些青少年进行精神病性特征的评估,并对他们控制冲动、抑制攻击情绪的能力以及自我报告的任何违法行为进行单独衡量。

iV7?@.S J}:]#k0心理学空间 V AH;R!h2Sb

Lasko和Chester发现,那些一开始因为宏大—操纵性而导致心理变态特征(与傲慢、自我中心以及操纵性相关的特征)得分较高的参与者,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他们控制冲动和抑制攻击性的能力增长很快。

gg5Z#bG-CxX0

0p-z0P @N4A0在大五人格模型中,控制冲动和抑制攻击性都是尽责性人格特质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空间8fo1~3e(un]

x W&e`|"o F0重要的是,这种影响在“成功”组尤为明显。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成功的精神病患者似乎在控制冲动、实现目标方面的进步更显著。心理学空间Hp.jY2A rP4^-N

(}%`d#o:Z%R1S0研究人员写道:“尽责性的加剧发展,很可能能够弥补这些精神病患者反社会倾向的恶化,让他们的自我调节水平能够获得平衡,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作用。”

FcOT BwVv}V0心理学空间-u)T~mm;J]

结语

;y mcB]@0

? p-s9w)[o2l9_7a&]0显然,今后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以便了解让冲动控制发展得更好或更差的因素,如何让这类人群能够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冲动。让相对成功的、而不是犯罪的精神病患者变得更多。心理学空间vR[4S/]N,d:SD

心理学空间V+hk7pv

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证明了“成功的精神病患者”的原因在于其控制冲动、抑制攻击性的能力。这些发现表明了人格大五模型对于理解精神病的细微差别及其各种表型的重要性。心理学空间)A(mJ~)uJ E(d7S6Pr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反社会人格障碍 精神病态
«系统合理化何以形成——三种不同的解释视角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大五人格问卷第二版(BF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