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我之间》第二部 6 心理机转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作者: N.Gregory Hamilton / 17717次阅读 时间: 2012年2月28日
标签: 贬抑 分化 分裂 过渡性客体 客体关系 理想化 内摄 认同 投射 投射认同 整合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VJ J B3GA'pU#kyC

6 心理机转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心理机制)心理学空间K;Gs6D Hi rE!m

S*`P#R&@ l3wqF-[,t0心理学空间OI2os1WO

心理学空间7HN7Q-F2Ef Og

nX2\7[(oR4}0心理学空间k*?l L4U!FI

许多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里所见到的心理过程,与马勒以及同僚们对年幼儿童行为的描述相当雷同。马勒、masterson与rinsley、肯伯格、horner与阿德勒都对这两方向证据的聚合有所评论。肯伯格指陈马勒的发现,关注到阶段发展的时间顺序并且提供了固着和退化作用的时间点,这部分很难单独依赖对病患精神分析工作来判断。另一方面,肯伯格的工作可以“提供一个成人精神分析工作的向度,来强化马勒对幼童发展观察所作的关于精神内在的相对应物”。(肯伯格,1980,P .6)心理学空间%K1m*f+x-q |!xww-U

心理学空间0Vh.V rB'n

对心理发展而言,由两种方向的来的证据想到相当重要:一是来自心理治疗,一是来自幼儿发展。幼儿没办法以言语传达他们的内在生活。我们只能推论他们可能经验到了什么。另一方面,在心理治疗中病患的记忆和内在经验会在实践上浓缩与倒置,造成没有根据的结论。特别如克莱因(1932)会讲年龄较大的,有事是精神病状态下的孩童与成人的心理过程归因到没有足够资料足以支持的婴儿心理过程观察上面(肯伯格,1969)。由这两种方向所的来的证据,一方面所含涵的理论上的预测,可以由另一方面的资料来加以确认或否定。心理学空间2?;rlt3WQY&B;e#M

心理学空间 n"w3p%C8X u

在病患身上所发现,与早期发展有关的心智过程是分化整合投射、内射、分裂理想化贬抑、投射认同过渡性客体形成、发展客体恒久性与认同。客体关系的文献不断地涉及这些概念。因此,我会将这些概念以一般最被接受、对治疗有帮助,而且与前面第一部所介绍的客体、自体与整合性自我功能等定义相一致的方式,依次介绍给大家。

z ] a_y]+g*X0

y KlB-r.[/J o^0

s Z4ma U(?gi#l0

k gx$DltI tDn0一、 整合与分化

g'h:@4m+U"n4T*k0

S C G'ql5\r'n@3]8DA0

O5nyn*d6w:] L]D)FL0心理学空间 W3S?L ~|O

整合(integration)与分化(differentiation)是互辅性的自我功能。他们从发展的初始到之后的整个生活都持续存在着。整合意味着将两个元素有意义地结合在一起,不论这些元素是知觉、记忆、表象、情绪、意念或运动。分化则是将两个心智元素分开来。心理学空间"e&d`7w;dYQX

心理学空间4sC} W2@pT

这两个基本心理功能的动力来自哪里是目前许多理论争议的核心之一(Greenberg and mitchell,1983),在此也不会有结论。弗洛伊德(1940)将它们与驱力(即原欲与攻击性)以及伴随着的情绪(即爱与恨)关联起来。在他晚年,他把生之本能(eros)描写成塑造“整体”与“结合在一起”的本能。相反的,攻击性则试图“抵消结合”(P148)。美国的自我心理学者gerteude blanck以及Rubin blanck(1979)同意这种论述,他们认为把原欲看成结合与整合的驱力,而攻击性被看成分离与分化的驱力是最有用的论点。其他作者则认为需求而不是驱力,对成长更为重要,而把整合与分化连结上分裂与投射认同(grotstein 1981 a p3)。不过,我们可以探讨目前对这些心智过程已知的部分,不用坚持于定义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心理学空间8~$n,f~&e+a9eBB

心理学空间$[$n}8r)f%t[

在精神病之中,我们看到了整合与分化基本功能的缺损。心理学空间gf8Q V.rSc

心理学空间vMU7v k.}J%Y?

%w ]$B;EhA-p N TR0

T [;X7XX?j0D.R.是位二十八岁,罹患精神分裂症的男性,他这两年来再旧金山的街道度过。他睡在巷道、门口与救世军庇护所。运气好的话,他可以从食铺里分点东西,运气差时他只好从垃圾桶里找吃的。他家人后来找到他,然后促使他回家,供给他吃、住和教育。受到每天日常家庭生活过度的刺激,他觉得头快爆炸开来。不过,这次他的家人不再让他跑到街上去了,他们把他送到医院治疗。

T_?Vua9pBH0心理学空间 a4W$b*T j\cc

由于不能违反他的意愿强制留在医院,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留住他。照顾他日常生活的心理师与护士观察到他对刺激相当敏感。他甚至没办法整合与分化基本的声音与视觉刺激。他很快就感受到被医院环境中的混乱的感官刺激所侵犯。于是,精神科医生容许他每次五个小时在房间里,他每隔几小时就静静地散步,出来吃饭,参加讲话音调低而且组织良好的团体会议。在这样的处置下,他逐渐对周遭世界的容忍度提高。经过数周,他同意治疗者可以影响他,因此才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Y!aR'U~0心理学空间aMng9C_

他逐渐改善。三个月后,他参加读诗班,把自己的经验整合在短诗中,而且逐渐也可以被读得懂。八个月后,如果情绪紧张时,他仍然会表示看到片刻的光影与咆哮、吵闹的声音。在基本的、感官的层次,他持续有整合与分化经验的困难。没办法将知觉整合成有意义的经验;没办法把世界整理出秩序。如他所说:“我不知道现在有什么事发生,我看到这些颜色和这些噪音,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做的,我不知道它们怎么来或是什么,真是没什么道理。”

L$H4t!MKi0心理学空间I5pg'w3Z {

他没办法把自己与周遭环境区分开来。一天,在开病房团体会议时,他突然中途离席,当精神科医师之后询问他时,他说:“都是噪音,一团混乱,我被那混乱弄得全部都搞在一起。我一定要离开,”最后,他无法倾听这个有点混乱的团体而不把自己弄糊涂。他没有办法区分是团体的混乱还是他自己,除非他自己离开。

6Y2^@B'p)rsX0

h5b@*zV S5]~0一位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有特殊技巧的家族治疗者协助这位病患的家人降低它们的情绪表露程度(brownn et al 1962,Vaughn and leff 1976, Goldstein et al 1978,falloon et al,1982)。藉着这种环境的改变,病患可以稍微处理自己的经验。周遭的人们协助他整合与分化,藉此提供辅助性自我(auxiliary ego)的功能。心理学空间r5cu%ysh%CIk(V&e

心理学空间;m"LSFN pg

心理学空间*C%jt(WQ8I6~"o4s

心理学空间"@.Zu qS

虽然少见,不过,保有整合与分化能力的人们,可能某种心理因素而暂时停止使用这些能力。他们虽然可能没有脑部疾病影响其整合性自我功能,他们仍然可能会发展处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疾病,并且带有经验支离破碎的情形(哈米尔顿 and allsbrook,1986)。Searles(1959)描述过许多这种个案。比昂(1959)称这种过程是对连结的攻击(attacks on linking)。他认为这种病患对他们所面临的严苛现实深感失望,特别是早期的客体关系。因此在心智上,他们破坏他们周遭世界所有理性的连结,甚至于摧毁自己的整合性思考过程。心理学空间t.@L^$g5Q(m;D d6c

bm2il_L0P0早期发展过程里的整合与分化和病患从心理疾病中痊愈的过程是若合符节的。婴儿学习到如何区分声音与颜色、触觉与气味、上跟下、许多与单一。他们学习到整合一些声音、景象、感觉、气味和口味,辨认出这些是属于某个东西的。他们开始辨认出哺喂他们的乳房有种特殊气味、口味、感觉和外形,而这些都是某个特定事物的各个层面,而不是另外一个。婴儿最后可以把哺喂他的乳房和母亲的脸孔连结起来,形成对母亲的视觉、触觉、嗅觉、味觉与听觉影像。在稍后的发展力,他们可以形成自己本身的整合影像。在稍后的发展里,他们可以形成自己本身的整合影像而有别于母亲。这些整合与分化的过程是互补的。一个人无法做到同时整合属于某个特定事物的种种元素,而不去区分出这些元素与其他属于别种事物的元素。心理学空间d3is&k)c3m9}`e

心理学空间)\ fE7u%W {0Szi

婴儿所平稳开展的整合与分化——知觉、认知与运动功能——可能被强烈的情绪中断,就如同成年病患遭遇到的一样。渴望、挫折、激动与满足干扰并且改变整合性的自我功能,造成投射、内射、分裂与投射性认同。这些之后的心智过程有时会被称为防御机制,因而在遭到严重挫折时,他们防止自体影像灾难性的失去安适感(sense of well-being)。心智上的防卫企图保持自体感的整合并且通常会提供给我们情绪生活中的丰厚感与复杂性。没有这些防卫,我们会成为整合与分化功能相当机械化的编辑成果——只有自我(ego),没有自体(self)。心理学空间s(} O7YvFN

心理学空间"Z-gCLO:G s

结合与区分的倾向是种基本的生物学与心理过程。种子是从豆荚里展露出来的,生殖细胞分化成各种细胞。新生的细胞又再度分开:即是分化:其中一些集合在一起形成相关的功能:即是整合。根、干、叶与传送养分的支脉都是由单一的细胞分化与整合而成。所有多细胞有机体都经过相同的生长过程。心理学空间"A(aE+] b.@.b

7O'`$]*{aH2o0整合与分化并非单纯的原始机制,虽然它们可以在小小的婴儿身上看到。我们终其一身都要仰仗它们。比方说,关于心理名词定义的争议,就是企图要对经验加以整合与分化。

p"J3qy"?;^hv:o0

Kz5b:Pcf6JeR0心理学空间9bZ v+Iw v3W[r

心理学空间Qkh\4~ WdN

二、 投射心理学空间~4C'wUv

心理学空间qGrH!B4j c3B

1I H/E~L0Q:zAU B2XF0心理学空间5Qed!`W

个体有时企图去分化想要什么与不想要什么、好与坏或干扰自体与客体的分化。当一个人把自体不想要的那一部分归因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就是投射(projection)。如果投射涉及到外在客体时,这个定义是最清楚的,但是一些理论论述者也会把投射到内在客体的状况称为投射。

8O xL(? Km.JA4}0心理学空间kZ.E4}3\@Z&[e-a G

投射是借用来的名词,以电影的投影机来做类比。基本的元件如软片、灯光、透视镜都在这投影机里,不过影像却是放映到外面去,映在荧幕上面。形成外在现实的样貌。在我们的心理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其他人身上见到我们自己的内在状况。心理学空间+PMV5U$b%\4?.i xO!s

e3t3|6_$on0在临床实务中,很容易观察到投射。

7vARc1I5g&uudU~.}0

2[v w7rBo0

aV Mv3{?U0
心理学空间 H\2I1PT5i

A.B.是个三十一岁的律师,是一家知名的法律事务所的新进成员。苦恼于自己过度的嫉妒,他开始接受心理治疗。他相信自己的担心与害怕并无根据,不过这些担心与害怕持续的影响他和妻子的关系。他和事务所里的资深同事在相处上也有困难。

_'@1zOkkM(F0心理学空间"hH9mu.A\r

一天晚上,他梦到老板把他判刑入狱。“他陷害我,”他说道,“我只知道这只是个梦,不过我认为这家伙试着要逮住我。因为M的案子,他现在对我很生气;不过他本来就一直对我怀恨在心。”这位患者巨细糜遗地描述他的雇主怨恨他的证据。

ih X7t g0

u;@9yMS*M|-^1f0几分钟后,精神科医生说:“如果你是雇主的辩护律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是无辜的?我并非暗示他是无辜的或者不是,我只是想知道,你所看到的问题,另外一面又是怎样呢?”心理学空间L-~R ^_We$YiI n

心理学空间"tJt \F

这位患者详细描述到,这位资深成员是个善良的主管,他对新进成员提供指导并且约束野心勃勃的新进同事,如此一来,他就可以发挥出作为一位顶尖律师的技巧。“假设他是出于自私,”患者结论到,“这未必是出于个人的,他有权利保卫自己的势力与特权来维持生活,如你所知,过几年就轮到我了。”他说到,然后停顿了一会儿。“或许,我是想把他送到监狱里,然后接下所有的好案子。”他笑到,“我曾经对他大发雷霆,因为他不给我足够的案子,使得我不能照我自己想要的速度前进。”

3gbG(ShX IC{0心理学空间4xS E(dh A0[

“是,你是个很有野心的人。”治疗者说,“而且你也看到周围人们的野心。”

eE[-F^'H0A'BW&FR0

u-z9k6I&A^0“野心有错吗?”他反问。

p9@(G9o+UV0

*X9q sr;J0“野心使得你走的这么远,也带给你许多成就。现在你很担心我会批评野心的坏处。”

$~\;hY:^k E0O0心理学空间,KVC-dL vb-fX-A

“我知道你接下来会说什么。我是个好批评的人而且我看到周围的人们对我的批评。”

"yq*cy7u?z0心理学空间P{Z@,?#c V-?

“你是这么想的吗?”治疗者问。

DLX*K{ y2y%@ grI0心理学空间9a/D0ws5xT2P}e

“我对这感到很惭愧,这样不好。”心理学空间]i R0{4Cy7`Z

FA8b7x| aV}-p0“你现在批评起自己了。很想知道你为什么对自己这么严厉。”

1dw6}5Kx6Ju4Z%|1r0

r$Yw#\g&G5F sO0

HpD'I4~j!N0

qS&eLS]8fd0AB把自己的侵略、竞争性投射到老板身上。正如他所发现的,老板没能让他早点成功时,他就对对方生气,并且认为这家伙想要“逮住他”。在治疗时段里的稍后,他认为治疗者很严厉的批评他,事实上,是患者严厉的批评自己。他将自己内在感觉与态度,归咎到外在于他的人身上了。他投射了自己的某个部分到他们身上。而外在的客体未必具有它所归咎的特质。就算他的老板曾经“逮住他”,而且他的治疗者曾经严厉的批评他,他仍然将自己的部分,归咎于他们身上。他确确实实投射了。

a@{0{w+eny0

tHn/n"X)`0妄想性精神病或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会投射出强烈而具敌意的冲动。他们可能因而在周遭一切之中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冲动,所以觉得有个邪恶的阴影要对付他们,任何人否认这些阴谋的存在,就可能是共犯。心理学空间 D?k~jJ~

心理学空间+_G+X*T)m`(GS;~ `-B

击性冲动并不是自体唯一会投射的部分。需求与自体影像也同样地会外在化。另外一个临床案例可以显示出原欲需求的投射:对养育着与亲密感的需求。

2e,b(|*h/_^0心理学空间{|'iV&B Gb$z+a@0A:s{

心理学空间-H ` liw,HJ*_

3L|kx Bvc4v-m6q0一个湿冷的雨天,一位外表邋遢,穿着不相称的破运动外套与鞋子的男人,走进westside社区精神卫生中心。一位精神科住院医师和他会谈。他认定这人处于精神病状态,混乱且自我忽略而应该由医院来照顾几周,然后再进入门诊治疗。患者拒绝住院与药物,如这三年来他所持的态度。他并没有伤人的危险,因此医师在没有得到他同意前,没有办法要求他住院。心理学空间QJ1O(U9~$L

c ~6b J{ Th0“好,所以,”医师说,“我希望你明天再来,我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地方住下来,而且有东西吃。这是我希望做的。你觉得怎么样?”心理学空间:UA3@|-}3S

^~;F/uG p)UA0虽然曾经有人提出类似的建议好几次,但都被拒绝了,不过,这次医师提供协助的方式有点不一样。他没有命令、处方开药或要求--他只是表达个人的期望。这个街头游民回答:“噢,好吧!如果这样会让你好过一点的话。我会来,我不介意帮你的忙。”他遵守自己的承诺。第二天他来了,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庇护所。而这些他已经拒绝了好几个月。心理学空间GHw[Z@

心理学空间1a0BeT%E9TS

心理学空间 e EZ0O ]8q

-ji$WHD0患者显然忘了自己想要好过一些。他以为如果他得到食物和住宿的话,会让医师觉得好过一点。虽然我们可以认为患者会说这句话“如果这样会让你好过一点的话”可能只是偶然的故施小惠,不过,毋庸置疑的,当患者说“我不介意帮你的忙”。他是将自己的需求投射出去,是患者跑来找医师帮忙,而现在他以为是医师需要帮忙。他同时也投射自己希望受到照顾与养育的需求到医师身上。

~;Q?UfkC0

UD s'u*}}iP0有人争论说这些投射来自于敌意。同时也来自一种想要把不要的感觉与自体影像予以外在化的期望。人们也可以揣测这个患者恶意地想要摧毁医师安全包容的影像,然后藉着帮忙来加以修补自己造成的破坏(克莱因与 riviere,1964)。这种解释,我认为是过度重视所谓精神病患者是笼罩在无限的攻击冲动之中的理论(比昂,1956);他低估了精神病患者寻求关怀的能力,以及他要求别人关心的期待(哈米尔顿,1986)。这种解释同时也提供另外一种额外的观点,就是不必理解互动本身,而只要将资料勉强配合理论所假设的攻击冲动。其实更简单的想法,而且也和互动所见的资料一致的,可以认定患者的需求太大、太不舒服了,他宁可这些问题在别人身上看到,而不是自己。人们也可以臆测,投射使他和另一个人更接近些。心理学空间 [6t)u;GN!jRZ

:z jf(u.` f_$kT0这些街头游民的说法并不只是反映他投射自己的需求到治疗者的倾向。他同时也正确且相当敏锐地描述真实的状况,如同精神病患者常常会做的。这次住院医师的确希望他的患者回来。多数精神科医师需要成功的帮助病人,才能对自己作为医师和协助者感到好过。这位医师说,“我希望你明天再来。”强调了自己而不是患者的需求。这位混乱的患者倒是为自己的投射,找到了一个已经准备好的接受者。

K WT A/lF6X Y3B0

3veG{N2][s0投射通常把本身依附到外在客体上,并且和外在客体混杂在一起。就如同变色龙会随周围环境变色一样。通常,但并非总是,投射的人们会发现某人或某事和他们所投射的有点类似。他们将自己不想要的性质归因于某人或某事,夸大并且扭曲这些类似的性质。在临床以外的场合,例如行政决策、人事管理以及司法程序,区分投射于对外在事件的感知是十分重要的,不过在精神环境,通常在开始时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当患者说。“我会来,如果这样会让你好过一点的话。”医师并没有争辩是谁需要协助。他只是回答“是的,我希望这样,我们一起去挂号处登记会谈约定。”在患者有机会认识他之前,医师没有强调患者投射的需要。心理学空间T+V { QbIx

心理学空间g er-XZp&f

临床状况里的投射与婴儿的诸多行为有相似性。婴儿皱起眉头,吐出一口难吃的菠菜,被认为是和投射等同的早期行为——把不好的东西从自体驱除出来。我们可揣测婴儿把他的饥饿投射到客体,如同邋遢的男人投射自己的需求到精神病科住院医师身上。婴儿会粗暴地咬乳房与奶瓶,好似他们投射自己的饥饿痛楚到养育的客体身上,然后他要处罚这些客体(克莱因,1957a)。客体关系的观点是婴儿将他们不想要的饥饿、空虚、贪食的感觉投射到乳房或母亲,然后,由于他们的自体----客题混淆(self-object confusion),害怕被母亲吸纳(incorporation)。虽然我们并不确定婴儿的心智过程,共生晚期与分化早期的自体客体混淆是可能导致这类投射的。

7}H5z6IeHSf6h.M@n0心理学空间_ hSF8[dL

在共生晚期与孵化(分化)的早期,孩子的自体感是来自于与母亲之间的区分。随着分辨自体与他体的能力增长,分辨快乐与痛苦的能力随之而来。这种分化与整合经验的能力,如之前所说,必须依赖自我功能在一个既未在身体上或情绪上被剥夺或是无法抗拒的环境中逐步在神经生理发展上逐渐展现。在“够好的”环境中(温尼科特,1953),自体与他体以及欢乐与痛苦会将自己分出来。很自然的,会把愉快的经验归于自己,痛苦归咎给他人;好的留给自体母亲(the self-mother),双元体(dual unity)和坏的投射出去。投射是一种主动有选择性的自体他体混淆类型,视自我分化功能而定。

(f9s-jZd'C"H0心理学空间yg%C6ar$~@

大一点的孩子投射不想要的感觉到母子双元(mother-child dyad)之外。投射可能在陌生焦虑(stranger anxiety)中扮演一部分角色,然而不想要的攻击性感受则在母子双元之外被经验到。当学步儿把感觉归于填充动物时,他们便是在投射。之后,他们把过错归咎到填充动物身上:“是比利做的。”即使是健康成人也会藉着推诿卸责、责备、轻视别人以投射不想要的感觉并且把问题外在化,而不是承认自己的问题。好和坏同样会被投射,不过比较少见。俗语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指把想要的特质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心理学空间+Cb u t._4E

心理学空间y V `/o5H#NZ

心理学空间 F6wA:V]o2s

2CaBcT5d e0三、 吸纳、内射(内摄)与认同

N~ ?|%dX-Q0

5foL;w i0心理学空间A W~3V$S

E[!gPB B9G}4Os v0以投射来看,内射( introjection )是最容易被了解的。投射是种分化过程。它开始于小孩学得一种不是我(not-me) 的感觉并且藉由把不愉快排除到外界或内在客体以纯化自体。内射,相对而言,是种整合过程。虽然它根源于自体与他体分化之前,内射或是纳入 (taking-in) ,必须存在有可以纳入的未成熟自体以及有的可以被接纳后,才会出现。

:Q0T3e&bU)TR}0

1UJ.M@%P(|#J0客体关系文献中关于纳入过程的名词定义有些混乱(Sandler and Rosenblatt 1962, Schafer 1968, Meissner 1981 , and Boesky 1983) 。一般来说,有四个名词最常被用来讨论纳入。内化(internalization) 是指把新事物包括进一个人的任何机转。在内化的范畴有吸纳(incorporation) 、内射( introjection )与认同(identification ) ,依次逐渐复杂与成熟。本节会先着重在内射、外射的相反作用。比较原始的吸纳作用也会在此讨论。认同,除了定义之外,会在本章的稍后一节再讨论。

Z's9q-Ve?,Li0

ET%Y:?(W0B B0吸纳意谓着心理上的“吞噬”,先于明确的自体他体界限发展前。客体被纳入而消逝在未分化的自体他体母质(selιother matrix )中 。生理上的类比是如同婴儿由乳房吸入温甜的母乳,母乳进入而消逝在婴儿母亲的共生一体中。Freud 在《图腾与禁忌》 (Totem and Taboo) (I 913a) 中所描写的吸食大麻后产生的幻想就是吸纳。我曾经讨论过心理治疗中吸纳的视觉类比并且将它拿来与观察小孩时所见的吸纳现象做比较(哈米尔顿,1981)。心理学空间UYS4l#@U

'qM]:TV(|A zc`s0在心理治疗中,一位精神病患提到他还是小男孩时,和父亲一同走路,并且模仿着父亲的姿势与步伐。“男孩子就是这样学习的,” 患者说。“父亲渗透进儿子然后他们合成一体”。这位真实外在的男孩可能正在认同他父亲,像他父亲一样存在 (being) ,而不是成为 (becoming) 他父亲;可是,患者以更原始的方式来看待这种互动。对他,男孩并不是行为表现像父亲,而是和他父亲融成一体。自体与客体缺乏分化。临床上,这个例子表明了吸纳被认为和吸奶的婴儿所发生的是类似对应的心理过程。正如Gre-enberg 与Mitchell (1983) 所说“满足的经验会引起融合的幻想,挫折的经验会导致排斥、分开的想法。融合的幻想涉及‘完全的吸纳’,而成为客体的融合幻想则是后续所有客体关系的基础”(p.315) 。Fairbaim (1941)称之为“原发认同”( primary identification ) ,可是我较倾向于保留认同这个名词以形容更成熟的过程,即 Fairbaim 所称的“续发认同”( secondary identification) 。心理学空间c9s2@7ZeJ:ehd.M

心理学空间 vP {G0S+H

如同其他心理过程,吸纳不会轻易地消失于婴儿身上,而只再次出现在受困扰的患者身上。数以百万计的心理健全的基督徒参加团契时展现出吸纳。在圣经中,吸纳是如此地被描述:心理学空间[-exa Rr0_J

jtrX9c/d5l0

J,L3U z%|]0
心理学空间 g0r?&kF:\Sm3R

我的肉是真正的食物,

rN c2};\ J0心理学空间2t"A8Q t&P W3u

我的血是真正的饮料。

,[J Z"}rc:k0

H/{x7cJ5k0食我肉,而饮我血者,

z"r^%jkL*Nz RX'U0心理学空间s2CN'{#L

住在我的里面,

lt6d-kqr0

?Ws.Y VyD;}0我也住在他们里面。

w-wb]$t1r%]0

新约圣经 约翰福音
6N*pYq m:ii&K a0第6章第55至56节心理学空间bE:o{J-p&KG

T+b{[/G }3p.M@^0

u*yXYwF.l0

z,SK+D"MVE]0当内射的补充物被吸纳,内在的自体与客体都是有点分化的,所以内射的客体可以成为客体影像,而不是和自体影像融合。当 Sandler 与 Rosenblatt ( 1962) 将内射定义为“客体表象被赋予真实和幻想的力量以及真实外在父母的权威”时,就假设至少有这种分化的程度。一个内射物是一个内在客体影像,对内在世界而言有相当鲜活的情绪力量。内射物是个客体影像,被纳入、被接受,保持完整,而非被吞噬。 

};d)U8?,Uck0心理学空间r$aq.Tp|5H7Xxn LO

为了清楚地了解内射,简短地描述那在发展上随之而来的认同,可能是有用的。所谓认同,是指先前内射的客体影像中,有价值的性质被归属于自体影像。不像在吸纳时的情况,在认同时的自体与客体影像还维持完整的、被比较的与被对照的。 Boesky (1983) 评论说“ Sandler, Jacobson 与Kemberg 几乎会同意把认同视为自体表象与影像和客体表象与影像的结合(fusion) (pp.579-580)”。 Boesky 应该会同意他在这段话中所用的「结合」并非意指吸纳的原始融合,而是表示自体影像和客体影像以一种变得类似但是仍然分别开来的方式合在一起。

YH.cs+G9A]1k0心理学空间3o I^'a Y5o

类似的概念在 Kohut (197l) 讨论蜕变性内化作用( transmuting intemalization) ,以及Giovacchini (1979) 讨论将母亲功能同化到自体时 (assimilation of maternal functions into the self) (参见 Tolpin 1971) ,都可以发现。

#D.A zX!yb0心理学空间@7P zsu

内射在心理治疗中有时候并不像投射那么明显可见,因为它朝向内在而不是外面。再者,内射物通常不会显示出来,直到他们变得整合与分化到更隐微的认同之后。虽然可以观察到内射的证据,特别是在比较未分化的患者身上,我们必须记着,同样一位患者常常以很差的调节方式扭曲他们的内射物。内射内在客体并不准确的代表外在客体,而是在内射之前,已经被当成外在客体而蒙上投射出来的色彩。

*\ P"c1y A$U4`&B1~0心理学空间F!U+L@9Hf*wuf,b

Cameron ( 1961 )在他关于内射与再投射的文献中,描述一位二十五岁的教师多年来与自己无法承受的自我批评奋斗,她几年来逐渐了解自己的治疗者,慢慢地内化他比较良好的态度,这些态度最终帮助她能够调节对自己每个行为、感觉与思考都加以攻击的自我批评。她说明这个过程,“我吸纳你进来…我没有幻觉或是什么。可是……有时候你说出一些正面的事,或是有正面的态度”。 (p.91) 。即使她的治疗者不在场时,她会感受到他在她身旁。他提醒她注意到自己好的部分。她是个充分分化的人而不会听到治疗者的人声幻觉,不过却感受到治疗者做为内在客体存在着,在她的内在,不过与她的自体分开。她还没有把这个内射物整合成她自己抽象、内在的价值系统或态度,而仍然感受到它是个客体,而非自体。

m1b5N M v4@*r0

E%COQy0k$`+B0心理学空间&GX%f+QR S

(A:DnmF)?0B.J.是一位二十岁女性,进入Menninger 医院的长期住院部门来治疗她严重的恐慌。她的焦虑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没有办法和父母分开来睡觉。她会用尽一切努力蹑手蹑脚地进到父母的房间,然后睡在他们的床脚。父母被惹火了,会把门锁上,结果只见他们苦恼的女儿蜷曲地睡在房门外的地板上。她对亲密感如此地需求,以至于心理治疗、家族治疗、药物或是短期住院都没有用。她被转介到精神科的长期住院部门。

nt V@o0

1Wb-|!Kdxd0在医院,她的病房精神科医师每天和她见面,仔细听她说话。他似乎了解她的寂寞与渴望。照顾她的护士协助她整理仪容。他们让她忙碌于结构性的活动中。患者对她的精神科医师产生仰慕与爱意。她明显地想取悦他。她遵照他的指示,并且向他报告所有的活动。她机械式地遵守他的指示:显然她没有内化并且将他的建议处理成适合自己的需要,而是纳入他们并且毫无批评地接受他们,如同医师在她里面指导她。这种现像是内射。心理学空间@ I-wo;MI

心理学空间W N,u%_k:@:P"Y

当她的精神科医师换到另一个单位, B.J.激烈地表现出她的内射。好几天,她退缩在房间内躺着不动。她没有遵守与新的心理治疗者的会谈时间,这位治疗者到她房间,由熟悉的护士陪伴而来。他问患者是不是想念以前的医师,而且向患者说,不想见新的医师是因为这会让她想起以前的医师已经不在了。

yda(mJ @0

*v+V9o ft0患者很快回答,她不想念以前的医师,而且也不需要新的。她所挚爱的医师在她里面,在子官里。她说,他神奇地让她受孕,他和她会有儿子;儿子会和医师完全一样。分离的焦虑明显地造成精神病发作,而她将自己第一位治疗者的内射表现为受孕。

6s'HT%RYI0]E0

_y'E'Y l:K0B.J.是位性成熟的女性,她想把治疗者纳入的渴望有着情欲的性质。不过,需求与期望最关键的部分是与亲密感的基本需求有关。她的新治疗者因此没有诠释她期望受孕的伊底帕斯渴望,让她受孕的治疗者或许象征她的父亲,之前她企图睡到他的床上。他也没有面质她对失去医师的精神病性否认。反而,他诠释内射。他说,”没错,你从你的医师那里纳入了某些重要而且有价值的事物, 同时你会一直拥有这些。我很有兴趣知道他们是哪些。”心理学空间vI+`a[$cs/K u

!r*Y&V8dkYf0

)?B;R Ia/B1u0心理学空间 j$U0kW@ A)i

不知道B.J.最后是否有办法把周围照顾她与了解她的人整合成她自已的一部分,而容许自己可以被照顾和了解;不过,这位思考周详的治疗者让她觉得被充分地了解和关心,足以让她愿意到他的办公室谈,而非继续关在自己的房间里。心理学空间[9D4M,V1e-l `

心理学空间,j)X]*~6Bjsf

一个比较不明显有关内射的例子,是一位接受心理治疗训练的男性社工人员在讨论会中提出的。他报告过去一年中,他的三位患者和他一样留起胡子。他们都是对自己是什么和他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感到疑惑的年轻人。有些与会者认为这些人内射并且采用冶疗者外貌的特征以便在治疗时段之外的时间,保持治疗者和他们在一起。其它人认为这是一-种认同,而促使他们蓄留胡子,因为他们已经接受了治疗者的某部分成为自体的一部分。然而,又有人认为这种行为是模仿,并不一定需要内在的自体与客体表像有明显的改变。事实上,模仿代表着藉由在自体他体界限上,也就是身体表面,保持一些相似性,以便隔绝自己想要纳入治疗者的期望。讨论会的参与者最后同意,只是观察一个人的外表并无法了解患者的内在自体与客体世界。他们须要听到幻想与梦,还有观察治疗里的互动。心理学空间9pEW≀tC W

M\nm*b s}5]0x:wC0B.G.---第二章描述过的,几乎每天变换身分的患者在报告他的梦时,提供了一个复杂但是清楚的关于内射的例子:心理学空间`r4G%PZ

R6M)hB5Z0

,}H`:|!m}hKS0

'b%r;`5a L8Kc0十八个月以来,一周两次的心理治疗使他更换信仰与工作的情形迟渐缓和干来。他在一次治疗中,一开始就陈述他做了-个梦,他得了很严重的红疹而上面长满跳蚤。他病得很严重,他说。然后他梦到治疗者帮他全身涂抹乳液并且检查,特别是看他的嘴巴。治疗者喂他吃药,他吐出一团黝黑、不断蠕动的虫。这是从跳蚤虫卵中长出来令人害怕的寄生虫。在梦中,治疗者并没有被这污秽不堪的景象吓到,反而表示关心,愿意提供协助。

{7t-X*P`yNi0心理学空间1Y c`0F"@ H2XD

患者说他觉得跳蚤和虫代表他的病、她的忧郁和自毁,会将他蛀蚀掉。他对虫的联想之一就是母亲攻击他的内在自我评价感时所感受到刺痛人心的讥讽。他觉得他已经把这些讽刺纳入体内。这些虫代表着内射的、坏的部分客体,母亲的这部分对他做为一位具体个人的自体感有很大的伤害。他说现在他想当个医师,他听医师的话而感觉好过了些。在梦中,他内射他治疗者的照顾,这其实也代表以前母亲照顾的、好的部分。心理学空间A c:L3{T'^?[

心理学空间EY-{4uek]9i

Vk8@8m.h{0

m#kjD;S0正如例子中所显示,坏的客体表像可以内射,如同好的客体表像一样。如患者描述的,内在批评者是个坏的客体。攻击患者的人声幻听是更极端的坏的内射物。士兵在战争后常常在梦魔和回想( flashback )中经验到敌人的内射。他们摆脱不掉这些内在客体,并且不断地对抗这些,直到他们接受敌人是自己的一部分;在车祸以后,许多人们幻想并且梦到危险的客体降临到他们身上。危险的客体是个坏的内射物。

DR;?W-w]&n:?{d0

[O:e2td;W` ]0这些对于成人的观察和早期发展有对应。虽然小孩无法描述他们的幻想,我们可以观察隐含内射过程的行为。Brazelton (1 975) 拍摄一个十周大婴儿学一位大人喃喃自语的样子。他们似乎内射入然后投射出他们外在客体的行为模式,在短暂时间里创造了一个双元整体(Blanck andMahler ( 1971 )描述了稍大年纪时的模仿,她认为内射在她研究的某位个案的行为中扮演一部分角色。这个男孩飞快地进入实践次阶段,因为他九个月就会走路。他把父母亲的某些部分纳入早期的自我结构(注一)中。她提到他在后半年热切地模仿他的父亲,学他父亲的行为,不过他是以相当夸张的方式。运用这位患者所提供更详细的内在过程,我们可以猜测,当这小孩早熟的运动技能使得他过早与父母分开时,他一定觉得更加孤独和脆弱。以典型实践阶段小朋友的处理方式,他以夸大来代偿自己的损失。把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投射到父亲身上,将他当做英雄。我们可以认定,随后他内射父亲的英雄影像,并且试图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内在影像。(Blanck 1979) 。

.V7Z HZ%E0心理学空间^/N/~v(y Rn})c

性质比较不令人愉悦的内射客体也会被夸大。一个比较会叱责的父亲会内化成一个伤人的怪物,直到孩子够大到藉由分化与整合的过程来调整自己的内在影像。由于小孩会倾向以未经调整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经验,我们在治疗或是其它处境中听他们描述时,若要对他们父母的特征下结论,必须要缓和一点。

B5r`#F;pPha0心理学空间-z1Wnv3P/\

Klein ( 1957b) 根据她对父母的观察,认为好的乳房(哺喂、温暖、甜美、饱满与当下出现的)是第一个被内射的,同时也是被吸纳的客体。婴儿纳入它,感到被拥抱而且安全。根据我的用法,由于他对这影像是完整而且是和自己分开的,这个过程是内射,而非吸纳。以Klein 的基模( schema) 而言,内射的好的客体是往后所有好的客体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照顾自己能力的基础。她以一种特定而且具体的方式,使用好的乳房这个名词,对目前的客体关系理论者来说,可能过于着重解剖构造。如Mahler的研究指出,不只是母亲的乳房被内射,同时是她视觉上的存在,她的气昧、声音、味觉,特别是她的抱持(holding)。在我们的文化里,不只是母亲的这些性质被内射,孩子也逐渐有机会很早就内射自己父亲的特质。

0U GP+uO,z"t0心理学空间 B"fO3a3IGy

内射的证据,在小孩与患者身上所发现的,可以在艺术、文字和每天的生活中发现。例如, SOßlerset Maugham (1944 )察觉到内化的重要性:

#C)b9oAN L8A0心理学空间K'\C(o,Uv't S^

心理学空间9`*S ? U2f'U+Q+|%i

s y"T/Wu@$J ^E0男人与女人并不只是他们自己而已,他们也是自己出生时的地区,他们学习走路的城市公寓或是农场,他们小时所玩的游戏,他们一再听到的姥姥故事,他们所吃的食物,他们参加的学校,他们所做的运动,他们所读的诗,以及他们所相信的上帝(p.2)

M5k[+y3@N6|0

ix aw.bl1A0

plKR{"a]E7g0心理学空间y^guh b

Wordsworth 描述到一个内射物,当他写到自己看见一丛金色喇叭水仙造成他一辈子的影响时一一心理学空间#Y+?)}"@ tp9^H

心理学空间2J9O8R},@ez

心理学空间-c}^f![/G

vQ3e"_R#cw-MY0y3y0再一次,当我埋入躺椅心理学空间"s'\r6D._p!R

心理学空间 c6U&dD8q+v+n)e_5^

心情空虚或沉浸心理学空间eeA Ac9E d6m

心理学空间'~7S\ N(X \

它们闪烁入我的眼里。。。。。。。

Oe Sc5~r]C0

n!~F1In.S"] Z[0心理学空间n)S^k*t5c9M

"m l C g5E/S+["@0记忆喜爱的诗句或是其引述是种内射有价值客体的过程。在痛苦与寂寞的时候,我们可回忆这些好的内射物并且提醒自己美好的事物仍然存在着。

.Hu.O+ghGgK0

/\u|y&p'p5z0在芝加哥南边的一所教堂前,有一次我曾经听到会众聚在一起不断唱着「打开你的心扉,让耶稣进来。」这里的「心扉」代表着喜爱的自体,而「耶稣」代表着将要内射的好的客体。

O5N(ma PiJ%t0心理学空间nF}G Tm$t9x

拍摄与我们分享或度过美好时光的家人、朋友与地点的照片并且将它们放在相簿中,这与在心理上内射入好的客体并且抱持与怀念这个好的客体,是相对应的。当人们觉得寂寞,他们会把相簿拿出来,提醒自己生命之中曾经拥有过这么些美好的事物。心理学空间6E U%Rys7owk4\(Y

心理学空间[ r&D,n:}^ VUN^`

心理学空间g#Hv u9V.c{n(E@7K

3HO3Ocv3^&_7l&rt`&pj0一位三岁男孩显示出内射与再投射的能力,当他母亲离家好铁个晚上时。父亲帮他洗澡并 且读完床边故事后,他们仍然睡不着。父亲不知道任何一首母亲会对他唱的歌,他对这有点失望。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把自己紧紧地蜷曲在蓝色被单中。他又转了一次身,然后开始很小声地唱着歌。他唱着绿色草地与多彩多姿的花朵在原野上绽放,节奏和旋律则丝毫不差。他脸上露出满足的样子,然后就睡着了。心理学空间 o5\5O_0a

心理学空间 ]aB(Vl&M@0DTF

w,Fa/OM(NX0

(Hi#o6~:a5k%wG-f0他内射了母亲唱歌的样子。当他想念她时,他会重新创造这首歌,唱给自己听,并且听到后重新内射一次。当他听到自己安慰性的歌,这增加了好的母亲的内在影像,安慰他自己入睡。

R6S7r0K4Da1oy:A0心理学空间$Xmd'n\?([

心理学空间8u*W G[%~} v4rSK

心理学空间#R7~/uA ~x

这位男性四十一岁,当他是个小孩时,每天和父亲吃早餐。他父亲总是在餐桌前看报纸,听收音机。他和儿子交谈,评论早上知道的新闻与事件。报纸的内容简洁有力,白衬衫洁白如新,桌上的柚子汁、咖啡与鸡蛋的味道芳香浓郁。长大后,这个人在工作前仍然会看报纸、听音乐。心理学空间GO*f[r*b e2?8] n

心理学空间(Fb/[0k'E7P

心理学空间xK`3F(S9{%K:i

心理学空间5A"{*Xv4j@$M]

他内化了父亲的习惯,一种结构,或许有人会这么称呼。在他每天生活里,他在外在世界中重新创造这个内射物。藉由整理报纸、开启收音机和倒橘子汁,他在周遭重新创造父亲的世界。他再度纳入它---看报纸、听音乐,品尝并且闻到橘子汁、咖啡与鸡蛋的味道。心理学空间{o9?*O}F`5S

心理学空间,t?Lf\['W B1Y&?

艺术、文字与日常生活,以及心理治疗和早期发展中的内射,容许我们纳入有价值且持续的关系。这些好的内在客体对我们大有帮助。心理学空间i^s Y m+v] F

?G@*YT0心理学空间vckXnnC

心理学空间/z F x QR!f"e0h5X

四、分裂

#QK E.O/SN0心理学空间-hT5tf@+Fn

心理学空间$Ky,LIj

心理学空间5r C"GI_ w"M

分裂(splitting) 和内射、投射都是客体关系理论中主要的心智机转。根据Kernberg (1980) 的看法,分裂是主动地「将自体与重要他体的矛盾经验分别开来」(p.6) 。这些矛盾的内在元素仍然在意识层面,不过却被时间或地点分开来,并且不会影响另一个。虽然分裂不会自行出现,直到复合期(Mahler et al.1975) ,它的胚芽(anlage) 可以在共生期发现(Kernberg 1980) 。

#T\)sx]6g|0心理学空间1^:A#Ip1z_a

心理学空间 {JIC.H.g{7C

心理学空间5E9C|B0t E+Q2m

w.J.是一位二十九岁的接待员,通常穿着很别致,有天来治疗时穿着牛仔裤和皱皱的上衣。她跌生下来,盘起双腿坐着,瞪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后说,”我觉得糟透了而且很孤独。不论怎么样都没有人会了解我。有什么用?我甚至于不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

DE3UW3Vo0
心理学空间/yz{ n6J6zF&Dq

心理学空间"R J[0Po,pv

心理学空间V6]4W)R2b)Ct

患者处于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她描述自己是孤独或被抛弃的。她的情绪糟透了。她描述她的客体不了解她或是缺少情绪上的参与。像这样的全坏的客体关系单元,有时候称为”分离的母亲”( mother-of-separation) 。w.j.并没有真的退化到共生的全坏经验里,痛苦地哭号,因为她仍然使用言词来描述自己的感觉;不过,患者所描述的与一个又冷又饿又被抛弃的孩子所感受到的之间当然有对应关系。心理学空间5T(xr t*jb1G8q*O4T

5Ll-xkc5y0

qz_6q2Ew2d gJ0
心理学空间$Mk(u}8|L

他的治疗者说,「你一定对我失望。你请我就是为了要了解你、帮忙你。但是你仍然觉得没有人了解妳。」心理学空间;\S.i"? I!t

S`%XWo"vG0「噢,不,」 她说,「不是你。你是唯一关心我的人。来这里后我觉得好多了。是我那混账丈夫---和我母亲。」心理学空间&f)Y:l1{"h+B

心理学空间%e2G0fD,db/]0d A2E8_ mX'q

V!q/d3Xr0

XF9RU&neS0当治疗者辨认出她的失望,她就不再觉得不被了解与被抛弃,至少对治疗者而言,然先前她说「没有人了解我」以及「我甚至不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 她现在改变主意而且并不承认有任何改变。在与治疗者的关系中,她由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转变成全好的自体他体状态;不过她仍然分裂着她的客体世界并且认为她的丈夫与母亲是坏蛋。在这种情形之下,治疗者必须够谦虚到不接受她目前的所说的状态是现实,否则他会造成在治疗中看起来是越来越好但在个人生活中则是继续退化。这种处理分裂的技巧会在第十四章做进一步的讨论。心理学空间1A*| P_ @D0OWZ CJy

心理学空间:@nh;F1B`7b})M

在B.G.的案例中,分裂也是相当明显的。他是如此地未整合,在治疗早期他几乎每天更换他的工作、朋友与宗教信仰;不过他最后开始比较有秩序地经验自己的世界。他并没有一点一滴地逐步整合自己与客体世界中各式各样相互矛盾的部分。相反地,他的生活本身很快地分成好几个好与坏的区域。在治疗的第二年,他把世界分成支持他与反对他的两个部分,逐渐地,他把治疗者理想化。他相信治疗者所说的一切都是圆融、正确而且睿智的。其它想要帮助他的人,都被他视为是有敌意的,或是在最好的情况下是,疏忽而且无知的人。

:yi TG&L2aq#Z0

|*[*W5z?*U0

$l@|[A!~0hj+q l0{4i0

UB&]+kl D5oi0B.G.向一个机构申请职业训练,他们安排了一位认真而热心的咨商员。当咨商员想要帮他面对工作中令人挫折的部分时,B.G.觉得愤怒。一次又一次在治疗中,B.G.向他的治疗者怒骂他的咨商员是多么粗心大意、不肯帮忙、自私而且有专业上的疏忽。如果治疗者指出B.G.很难辨识出他的咨商员的好意与困难,他就勃然大怒。如果治疗者指出B.G.很难辨识出治疗者的极限,他也会勃然大怒。

#x5[{^C{7O0
心理学空间dX9q*~|HX/_#G0@ i*X

心理学空间@n!K1E E(|8O.p |

心理学空间)l g+Rg$` T)wj

患者无法避免地要保持他的治疗免于任何失望的暗示。这好比是他的好的自体客体经验是这么薄弱,必须要保护它免于任何坏的感觉,好像他的坏感觉会威胁要吞噬掉他努力维护的任何好的感觉。

R.eC ?U~F0

b_4G:A[ q,cc;O0这个患者以最具破坏性的态度对待他认为是坏的客体。他开始搜集证据来提起一系列行动的诉讼以对抗此机构。幸运地,治疗者成功地帮他打消这个行为。如果他选择诉讼的话,他的职业训练将得不到任何帮忙。他并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他幻想着他那全好的客体(治疗者)会神奇地让他不必辛苦地接受职业训练。虽然分裂带来麻烦,分裂却也的确让他在治疗中保持良好与舒适的感觉,而他是多么地需要这样的感觉。它帮他把世界组织得好一些些。至少他不再需要每天在事情之中忙碌穿梭。之后,他可以开始分化与整合自己好与坏的经验。心理学空间A7D6Y"MpDR xZ

心理学空间aQ#j})}

在治疗中,一种特别常见的分裂类型是在好的治疗者与坏的配偶之间。日复一日,治疗者听到患者说他或她是多么善解人意而患者的配偶则被描绘成不敏感、口出秽言而且是冷漠怠慢的人。这种分裂的类型可能最难被指出来,因为外在状况可能和内在分裂的客体关系有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

^WbZ2cJUR0心理学空间#aW5NI$wKo(f

我们曾经清楚地描述在个别心理治疗与住院治疗合并的情形下,患者将一些工作人员视为全好而视其它人为全坏的分裂(Bumham 1966, Adler 1977, Gabbard 1986) 。工作人员之间以及与照会者的频繁讨论则已证实了虽然工作人员之间的差距的确存在,不过这些差距被患者夸大了,而患者则明显地将其内在客体关系分裂开来。患者必须要维持着周围有可以为他所用的全好关系存在的幻想。为了维持这个私密的信念,他们必须将不愉快投射到全好关系之外,然后把经验世界一分为二。心理学空间-@gF&U7b/R

v5qI;xe0QiB0在儿童发展中很明显与治疗成人所见到的有对应的部分。当小孩觉得温暖、吃饱而且被抱着时,他似乎进入这种充满喜乐的融合状态,这种状态等同于全好客体关系单元。多数作者着重在共生做为一种充满喜乐的、温暖的、亲近而抚育的整体。可是,在此双元整体阶段,若痛苦、饥饿或恐惧侵袭这母子单元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无可置疑地,在痛苦状态下,婴儿同样地不能分化自体与他体。如果小孩因为中耳炎受尽折磨,如果他的肠子因为肠胃炎而翻绞,如果他的臀部皮肤烫伤且因为受到感染而痒个不停,他必定在自己之中以及在他那未分化的周遭世界中感到痛苦不已。由于母亲是他自体他体经验的主要一端,他可能觉得这个坏是在她里面也同时在自己里面。不愉快的共生经验被认为是往后各种形式坏的客体单元之基础,而愉快的共生经验被认为是往后各种形式好的客体单元的基础。可是,直到复合阶段中自体与客体、愉快与痛苦、好与坏可以部分地分化,分裂才会形成它完整的形式。心理学空间6n8zjw Bgo

*O'X*`bK!z#s6W0Mahler 与同僚(1975) 描述当母亲将处于复合阶段的小孩留下来和观察者在一起时特别容易看见分裂的情形。观察者对小孩来说,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客体。如果小孩凑巧把她当成好的,他会伸手怀抱她,把头凑到怀里。妈妈回来时,可能会打断也此情境下的「好」的共生关系,并且提醒小孩,这是个方才「缺席的母亲」(mother-oιabsence),是「坏」的或是令人受挫的母亲。小孩可能会忽略或是主动地排斥她。在复合阶段里的分裂与边缘型患者的分裂有对应关系,因此推导出结论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前身(Mahler 1971 )。心理学空间:tXq!yr

H!gp fkb[8~#e0Kernberg ( 1980 )和其它人一样,认为分裂是小小孩与最严重困扰的成人的特质。不过,他评论说,人们的团体通常比个人成员显示出更为原始的心理功能(Kemberg1981 )。他的发现可以解释为什么分裂的证据在娱乐事业、艺术与文字、宗教与公众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有可能适应良好的人之中,分裂也比我们原先认为得多。一首育婴的歌谣如此描述分裂:

P!m^y0T0心理学空间$Y;E"t"I gc}%g-['|

t ff R L%N0
心理学空间5R*l;uh^g6m

这有个小女孩心理学空间Fq#U%n*BVj$@

bL,o#fG c,|M J5a0有个小卷发

$s0rcY0Ly4G z#Z0心理学空间 k-xa G~8O1x

就在额头的正中央心理学空间"\#OX v*`S;Q#t(i

心理学空间#m'g*ZI@8p%G7}.T

当她好过时心理学空间1y8f+\ [:So

E5scss0她就很好很好

f'Hgl wzv!\ e2V0心理学空间 ssa&A&{.@2wZ m

如果她不好,她看起来真吓人心理学空间 N'Fb)ABi5xp

N+e,D+Ym0

YEI)| N j&x/Y0心理学空间 x l+^5d?

在额头正中央的卷发象征分隔的自体,而女孩呈现出全好与全坏的样子。心理学空间`:O(k1BrG\J6T0`7P

心理学空间0KYrc&u7z4s9`D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的<杰利医师与海德先生>

J)^\-Lv'J ly0

R_ ~6kg D0(Doctor Jekyll and Mr.Hyde) 提供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来说明分裂。在这故事中,这位好医师转变成邪恶而堕落的恶棍然后又变回来,然而在两种状态之间的经验并没有连续性。或许这故事会引人入胜是因为它描写了读者本身最古老的分裂倾向。心理学空间r4c? hi

心理学空间"x;UF@@ e

各处的小孩子收集六英寸的塑料图案。这些图案可能有无限的样式,不过小孩把他们分成两群---好和坏。

*k rpF6fCrU0

'|,vW!mH!o$B0「我有蜥蜴人。他是坏的,」 一个男孩叫道。

[#K@(lbQo)t0

({S2Pf2n-T0w9~+X0「我有大榔头。他是好人,」 另一个男孩回答。

tC&~:e;b4e!r0心理学空间,HZX9u*F/m&\5u iW

几个钟头以来,他们享受对一个个图案的幻想。这里有肌肉发达、吸引人的英雄,与艳丽的、有力量的女英雄。有蝙蝠侠、蜘蛛人,有粗野的英雄、冰之后、射星女、神奇女超人和旋风超人。在坏人群中,有超级邪恶的骷髅脸、鳄鱼人、邪恶魔法师、猫女、蛇人以及各种制造问题的家伙。他们的游戏与小牛仔、印第安人玩的游戏没有多大的差别,顶多带有一些种族的色彩,他们父母也一样玩过。在十九世纪,孩子们收集各式各样代表北方佬与叛乱份子、英国与法国,或是俄罗斯与土耳其的小锡兵。

m Y wx5bhz/p["c9qZ0心理学空间6`Y5E`C:]&IQ

游戏中好与坏的客体随着孩子的成熟而逐渐演变。十二岁的人有时会开始玩幻想游戏,例如:夺标(游戏名)。这里的人物角色比小小孩玩的塑料图案更为复杂。好的不能马上和坏的区别开来,不过原则是一样的:我们好人对抗他们坏人。西洋棋是更为抽象的游戏,不过仍然是一边对抗另一边的游戏。 

Uv ho;GEFN-r+M0

!fY1V/D'yQ$nk0十一个男孩被选成一个足球队。虽然他们起初大多数并不认识对方。他们迅速地紧密结合成一个功能单元。这就是“他们对抗我们”而且健全的默契就此形成。男孩们以彼此为傲,奋力不懈地要击败对手。竞争相当激烈。当比赛结束,他们可以放下与对手的竞争关系,以运动家的精神彼此握手并且祝贺对方。

2R5F k1jF"z0心理学空间"f6C{&f5GM,J

然而成人并非总是如此清楚地玩游戏。有时候在职业足球比赛中,对彼此阵营效忠的拉拉队或加油群众,会忘了他们在观赏一场比赛。暴力或暴动通常因此发生。酒精会损害他们的整合性自我功能。分裂就此失控了。

*f Uf J,s$O0心理学空间SWZ~Aq Z4H

将世界分裂成好与坏的阵营并不一定是内在的破坏倾向所驱使的,对于好的内在客体与他们认同的好人所付出的忠诚也一样会造成分裂。保护好的客体的企图常常会在分裂中出现。例如,在1986年2月16日那周,当南加州的居民面临洪水泛滥时,他们同心合力组织起来。Yuba,Feather,Mokelumne,Sacramento,San Joaqui,Napa,Russian等河川泛滥,山谷里的居民为了保护家人与邻居而起身对抗洪水。他们重建堤防,挖通塞,建立庇护所,让流离失所的人获得歇息。他们为了彼此对抗河水。一些气愤与抱怨是针对其它人,例如陆军工兵。不过,多数初始的努力是把大家团体起来。此刻并不合适去讨论在世事的自然过程里河川是如何地透过淹没山谷的洪水来重新滋养大地。当下没有时间来强调整合想法的重要。此刻正是大家为维护共同利益而起身对抗共同敌人的时候,这种建设行为和分裂相当接近。心理学空间XYH9]^ T.z!f

0Wm}H9kj.z!yc0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遭到轰炸。男人与女人形成强烈而且快速的依附关系。当外来的危险十分明显时,相较于全坏客体的那端,好与关爱的感觉比较容易得到。即使在和平时期,伴侣们会以共同对抗敌人的方式来修复他们的关系:他们回避世俗的世界,因为它破坏他们的关系。这是情侣间的“荒岛”(desert island)现象。它很快就有所转变。他们彼此支持以建立他们的事业与家庭.他们一起在这世界中,在某些程度上对抗这个世界,因为他们必须为工作、安全与家庭而竞争,必须保护彼此。

X'T1Ll,IRlz0

1?(RK.W!c0这种对家庭、朋友,与邻居、学校、球队的忠诚可以应用在城镇、州、政党与国家,甚至于意识形态与哲学。民主党对抗共和党、自由份子对抗保守分子、资本家对抗共产党员、民主对抗独裁。这种区分的倾向来自于一种敌对的立场,不过同时也形成自我选择下的忠诚。依附个人、团体或意识形态及借着建立界限以防范外来危险保护此依附,是我们最深层的需求之一。心理学空间+D,oJL%j)tPy

"A"{&|h\M0因此以较全面的意义来看,分裂不只是一种婴儿期具破坏性的失败而造成了无法看到较大的样貌。它同时在建立爱的关系、家庭忠诚、信赖的友谊、爱国心以及为了某种事物献身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分裂将社会团结起来并且也把社会分离开来。

o'k#N*f(FAA|1[0

"K1D `$nTz p0虽然分裂是个在许多场合中广泛地使用的名词,有些作者仍质疑它是否可做为一个技术用语。Pruyser(1975)指出这个字运用在自我与自体上的困难。再者,虽然这里强调客体关系单元的分裂,分裂可以用来指称将客体世界分成全好与全坏,英雄与恶棍而不涉及自体经验之分裂。在其他时候,分裂则可以专属于自体而不涉及客体世界的分裂。心理学空间2X/Y`]7pAol%^

心理学空间lJD O#XM

&o@ ftw0心理学空间8[~(eI"~)T$j

五、 理想化与贬抑

7Ia T*_n#}0

J4oPdt+E\4^Y:H0心理学空间0g)hagW0pr

心理学空间hQ,Mvj

 理想化(idealization)与贬抑(devaluation)和分裂都很相近,但均涉及自体与客体经验之间些微不同的安排。自体与他体之间、好与坏之间的分化发生时,将会产生四种可能的互动单元。好的自体、坏的自体、好的客体与坏的客体可以被安排在各种不同的组合之中。在分裂中,分化出现在好---坏的线上,好的自体与客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单元而坏的自体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在理想化与贬仰中,好的(good)与自体合成一个单元,而坏的(bad)与客体形成另一个单元。心理学空间lj K(Or

心理学空间oGfUo7M

心理学空间,F#tW,?\+i0w4D,S

1k Aqz,H0分裂的客体关系单元

[8O.Y9@cV2w u0心理学空间^v \nelf3Er

好的自体-好的客体心理学空间%]+\ H[)~9e^

心理学空间?#Ku*_7b%W6L

坏的自体一坏的客体心理学空间K tQ)t A

"Z#N)x M3~8l8[0心理学空间 J9`2hO!zi!l/J+a@'m

心理学空间,p1P"hNx

理想化的一贬抑的客体关系单元

T?Oc9[1C0

KS(n:n#a)k"Z0好的自体一坏的客体心理学空间0f2f-fv\1Z2?

J L\l"bucdWO0坏的自体一好的客体心理学空间*j(cJmW

心理学空间pI_0_|5@q\

心理学空间!K5Ru1\6P3eU S

*JsyLSN0在治疗中,患者有时会觉得依赖、不健康而且需要有力的、理想化的治疗者协助他获得健康。其它时候,这种偏向会反转,患者觉得自己没有问题而不需要治疗者,或者甚至认为治疗者是没价值,无能为力的。造成前述这种理想化与贬抑变换(也就是在每日生活中,不断地改变自体与他体各个部分的评价)的原因是极端的感觉。如同名词字面上的意思,理想化是视自体或客体为完美的,而贬抑则是认为他们毫无价值。由于它极端的偏向,理想化与贬抑是不稳定的心理机转,和分裂一样。心理学空间.[R&J-M|8B tWU}VqDd

心理学空间H.m1EFn B8J4L%c

在许多治疗者的经验中,患者向他们抱怨他们之前治疗者的无能---而现在他们找到了唯一可以帮忙他们的人,可是,不考虑这位被理想化的治疗者的外在性质,这些治疗者终究会被同一位曾经理想化他们的患者所贬抑。

B t%}6l8?cn0

)yU5NrgV0

|Cu.U{rt@u0

8[E3M Vq0M.J.是个二十六岁女性,首次和一位年轻女性心理师见面。她抱怨有时候会感到不真实并且常常觉得忧郁想自杀。她看过三位男性精神科医师。一位想开药给她,这让她觉得被侮辱。而其他两位就是不了解她。她不想再看精神科医师了,因为他们都是敏感度不够的人,只会医疯子。她不想找男性心理师,因为男人不可能了解女人的问题。心理学空间V$LAHBU)x g1r"dgU

心理学空间(ag4@5l3B%aI7n

心理师警告患者,“有一天,你或许也会对我感到失望。有时候,这是治疗的一部分。如果发生了,你要提出来和我讨论并且尽可能地坚持继续参与治疗。”心理学空间 fi|b3V"\Gm

心理学空间r|#p+j.I)U|7D;dH

“噢,当然,”患者回答。“我可以和你谈任何事。”她直言无讳地说着,她接下来表示眼前这位治疗者有多好而且她很快就会觉得好多了。心理学空间4\"t[[[M

:le[*Z w-? ej0这位心理师所做的预测通常会帮助患者留在治疗里面。不过,这对M.J.还不够。在六周后,她宣称已经好了。她想要停止治疗。治疗是很有趣,不过没有帮助,有帮助的是一本介绍如何消除自责的书。现在她没有罪恶感并且生活好极了。新的远景在她面前展开——或许治疗者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帮助?她重视治疗的程度有多少,可以从她拒绝付费而得知。先前被理想化的治疗者不再具有什么价值了。心理学空间`$a9ayJ e"Xo'w

心理学空间%^ d)J.oP8@Ix

|2e6W0y{ D0

+K\V)^W@}0在住院单位里,理想化与贬抑的起浮是既痛苦又无法避免的。到医院来的患者通常是恐惧、受伤、忧郁或混乱的。在这种情形之下,他们会把精神科医师与护士理想化。可是,很快的,工作人员会使患者希望获得安全与愉悦的全能希求受到挫折,情形就有所改观了。患者在那时会变得优越而高高在上。他们不再觉得医院可以提供什么。心理学空间6Ib$i7B*G#^M!WJ'@7n

$k4c7g4hG3t |?(E0他们忘了不久之前还极力地要求协助。心理学空间.re$lktN4ME#|

cW h I-sI&[9fjku0

9Hk4l0O yWRm ]0
心理学空间9iGg t\

F.D.是一位三十四岁男性,刚在南加州的演艺事业中小有成。在他使用古柯碱与海洛因成瘾并导致失去妻子与孩子以及所有财产后,他变得意志消沉。在六周的戒瘾治疗后,他变得心情低落,然后进入长期住院治疗。他说他这辈子大多觉得忧郁与空虚,而使用药物来克服这些感觉,他需要密集的治疗。他选择一家长期住院且颇负盛名的精神科慢性医院,而且深信这些评价不凡的专业人员可以帮助他处理空虚的感觉。心理学空间C VxWH5y9X

U+~iW#y(n/N p0几周内,他开始想知道是否他的治疗必须额外加上一个特殊的健身处方。虽然医院里有安排完善的运动,不过这并不够。他必须到市中心去接受最好的课程——他为什么要接受次级的课程呢?心理学空间\7N:eD3Mh4\F

%dIX'OvE(R0精神科医师以及团队中的临床工作者最初都同意患者必须限制在目前已经建立好的治疗计划中。由于这样的建议,患者在病患会议中变得优越、高高在上。他觉得其它人都病得比他严重。他认为医师与护士都受困在僵化的理论体制中,而且不了解戒药、参加麻醉药匿名会(Narcotics Anonymous)以及健身计划就可以帮忙他,他是个药瘾者,他对自己的病最了解。只有其它药瘾者会了解。

Uj,}7zT:L"tm O(m b0心理学空间X&ESQ$_ Lt0YT

与其进一步反对患者的期望,精神科医师反而是同理他的气愤。他担心坚持患者必须留在所处方的治疗计划中,会导致他更加被贬抑的感觉。再者,F.D.可能会更努力去贬低他的治疗而把自己的计划理想化。精神科医师同理地说,“当我没有了解到觉得自己很特别对你的必要性之时,你一定对我很失望,正如所有人都偶尔需要觉得自己很特别一样。我们已经决定,或许你最好去参加市中心所提供的课程,不过,我希望你这几天想一想这对你的治疗会造成的影响之后再做决定。”

;Zd `Ul@0心理学空间_+qn;MNm

经过这次介入,F.D.回复到把他的精神科医师理想化的情况。只有这位精神科医师与目前的治疗团队可以完完全全地矫正错误。患者目前认为现在能更清楚了解到这家医院的工作人员有多么地富有人性。由于他的好医师的智慧,他会延迟不只几天,或许是几周之后才到市中心去参加健身课程。心理学空间0wjm)@8g$N&Y]f

*h(swY0WML&qEF!i0

8?9ia6Tz7k0K0

-~{.@9Z5v@0藉由同理患者因无法被同理地了解而感受到的挫败 (failure),一种理想化转移(idealizing transference)关系重新建立了(Kohut 1971).在F.D.的空虚感以及对麻醉药品的瘾可以控制得好些然后离开医院之前,他还必须要经过更多的理想化与贬抑的循环。

!kJ.@6d l%b ?0心理学空间 E G$y+cWc$? x

如同F.D.的例子,理想化与眨抑的循环在麻醉药物成瘾者身上特别常见。他们常常描述如果没有药物时自己有多么枯竭、空虚与无价值,并且会为了得到这理想化的药物而放弃一切。家庭、朋友、工作、金钱与健康都为了这珍贵的药而牺牲掉了。在他们使用得恍惚之际,并且得到所追求的温暖与安全之后,他们把容器、纸张、针筒或汤匙丢弃,现在则变得空虚和无价值。有时药物似乎也是无用的,他们可能会因此而决定停止服用。一旦他们又觉得自己没价值,这药便又再度成为生命中最最重要的,没了它便毫无意义。不断地一再循环下去。 心理学空间:Xi5OXYW*AF/}

]8?w7x[_0这种对理想化与贬抑的心理学解释和我们对成瘾在生理学上的理解并不冲突。生理学上的变化也会有他们的精神动力学。然而,有趣的是,许多成瘾患者,像F.D.一样,持续着理想化与眨抑的循环,即使在他们未成瘾时。对这类的患者,人们可以猜测他们理想化与眨抑的倾向导致了成瘾。在其它人身上,我们则怀疑理想化与贬抑是成瘾的表现之一,而非成因。

)g!iZT1Xd0心理学空间K&T.\j6]?t+X2~

理想化与眨抑可以在复合阶段的孩子身上看见。心理学空间|G8K#T,uC

心理学空间JQD Bnnx.g

\!z,u b8d h o\g oy0
心理学空间-p ul#D9I&[

在一次家族聚会中,两岁半的女孩首次因被拒绝而被击败,然后在失望中恢复过来。眼光一亮,她朝着厨房的橱柜爬去,伸手向着一个闪亮的花瓶。“不可以!”她母亲叫道,然后把她抱下来。她觉得被羞辱,并跌坐在地上,噘着嘴而且看起来很沮丧。几分钟后,她开始四处张望,然后站起来走到客厅并且仔细地寻找她的奶瓶和毯子。当发现所重视的客体时,她睁大了眼睛。她立刻急切地坐到地上吸着奶瓶并且用毯子把自己围起来。当她从珍爱的奶瓶中吸了一会儿养份之后,她吸完了。她立即站了起来,把毯子扔在脚边,不在乎地看着奶瓶,她不经意地把奶瓶抛在身后。然后又开始生气蓬勃地在客人之间游走,娱乐每一个人。

#ZqdM]s0
心理学空间/\R#a(_~1L

心理学空间~ P)E5WRt

心理学空间!m%p+Z-R ~-e

在这例子中,小孩把花瓶视为重要的客体。当她忙碌的母亲突然破坏她的计划,这孩子的自我评价似乎受伤了。她把自己摔在地上好像不重视自己一样。显然,她很快地寻找她的奶瓶和毯子做为理想化客体,因为当她发现他们时,她睁大了眼睛,如同她去拿花瓶时一样。吸了一会儿后,她眨抑的自体影像——可以从她被羞辱的脸部表情看心理学空间,D&V,u(q6r

sa bu7uyV0出来——转变了。她再次充满活力。她是派对的灵魂人物。先前被重视的奶瓶这下子毫无价值了。自己从这得到满足后,她就把空了的包容物给丢掉。

)^6@G r&g$MT,sZF0

H_TSTZ0藉由研究小孩身上理想化以及贬抑的变化,Klein(1957a)和她的学生描绘出妒忌的动力学(dynamics of envy)。她描述在孩子可以分化自体与客体之前,自体与客体有复杂的心智互动,正如Mahler的研究所指出的。虽然她所描述的儿童发展史无疑地比较简要,但是她有关于小孩如何理想化与贬抑想要的客体的洞识则提供我们了解许多治疗困境的架构。Klein所特有的便是她描述了小孩如何感受到空虚、饥饿与枯竭。自体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贬抑。感觉饥饿以及剧烈地想被喂食的同时,孩子会将乳房视为温暖而善良的。乳房被理想化了。根据Klein的基模,小孩不仅是贪婪地想被好的乳房喂食,同时 也将自己不想要的痛苦与愤怒投射到乳房,以恶的、空虚和敌意取代好的母乳。自体影像的不好,被客体影像的好所取代,然后自体成为好的而客体成为坏的、空虚的与没价值的。理想化被贬抑取代了。Klein确实主张小孩在最早的几个月里,觉得他们是以坏的粪便来替代好的母乳而涂抹粪便。可是,或许小孩并不会对粪便或排泄物有贬抑的感觉,直到第二年之后,他们也不一定能够像这复仇场景所描绘的那样具有这么复杂的心智概念。因此,虽然妒忌的观念以及理想

6H`1U"\V^;j?+Qc#^0

.x's _6u Q0化与贬抑的替换,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与成人有用,Klein的儿童发展史将有关于年长孩子的幻想资料混入正常儿童的发展史之中。心理学空间}qk ~%IH@&nF,E

心理学空间5Hu0~E Ctl!m1YJq

在不同文化中,如同Frazer(1890)在<金翅>(The Golden Bough)。所描述的,陌生人会被选成王者或是神。这个被推升的贵族会被安置在奢华的处所,被骄纵、崇拜,直到每年一次的更新。然后他会被牺牲并且埋到土里。虽然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人的幻想,这种实践让我们想到理想化与贬抑的轮替。若是以比较不极端的方式来看,多数的人其实都是反复无常下的受害者。在文明的历史中,人们取得最新的衣着款式、食物和饮酒类型、汽车型号,结果只是在下一年发现自己已经过气了。这种行为和理想化与贬抑相当类似。

Nd2Lx"|6p#s0心理学空间%K9X'Wl2h4n

即使在心理科学中,也是反复无常的。这一年一群理论者被理想化,然而下一年却被眨抑了。我记得Ann Appelbaum医师,一位儿童精神分析师,向一群好争辩的精神科住院医师说,“许多人责难并且眨抑Freud的著作可能是他们把这位创立者太理想化了,以至于他们不能原谅他并不知道所有的事。先前他们所理想化的,现在轮到他

5bP{ ~-z0心理学空间H;bg(b)~

们贬抑了。“

z@3i4_TD`0

!K[,FC&{;NL:~0心理学空间Yg t3Ly G4|^

G0iBRd-K9e u0六、 投射认同心理学空间U y2|7N*ooqlH

?dG"?h"R0心理学空间p']ZPz

IH5S!s9?+~!G0投射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是指自体的一部分先投射到客体,然后,主角再企固控制客体上被投射的自体部分。由于企图控制原本属于自己的部分,主角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自己察觉到被投射的部分其实是属于他的。由于投射认同所包含的心智过程是互相排斥却同时发生的,所以如果用逻辑来思考的话,会觉得难以理解。心理学空间cv%h._V3g$`@(B"Y

心理学空间0jlb.K}P2KN:k

心理学空间 V-x\2?6oX l.e

Wg:q ` V0w2~8F0O0F.Y.是个三十二岁女性,进入全好与全坏的自体他体状态(第三章),在治疗一开始就抱怨精神科医师忘记重开她的药物。她抱怨丈夫要她在星期六与家人待在一起。虽然她每天晚上去参加舞蹈课,没和孩子一起,她觉得丈夫并未尽到他自己照顾的责任。她的复活节活动过得一点也不充实。她的父母已过世。公墓管理员并没有整修墓圆。她觉得被忽略与被抛弃。

G7~YZM`+D@S0

p"L,O3[ fO6}U0精神科医师在治疗的后半段开始要求澄清这些问题。他要她看自己的要药瓶子。她发现还有五份药物,不过她仍然觉得医师应该提醒她。他决定不要告诉她医师曾经明白地提醒过她;反之,他只是说,“好像你并不觉得很被关心。这一定让你不好过。你没有药有多久了?”心理学空间1vz)rI3z^)]&\

4J*]:M#lM1M.P9h0她提到在她前一次会谈前就已经没了,可是她没说。她也没打电话。她太忙了。她的小孩要求很多而且不知感激。他们要她抱,喂他们吃饭,和他们玩并且买新的玩具而一点也不在乎已经有的玩具。“有时候我很想摆脱掉他们。我和朋友们曾有过如此美好的时光。她现在单身而且没有任何孩子。要是常常有人可以帮我的话,我不会这么觉得;可是当我没有任何的协助时,我就很想离开。”心理学空间 Xky-X"yzh7B"{

7z5jgm(F?`T0

{G(M `YSp y-c2k0

3C1OsBGL.sYS&h)N0F.Y.觉得想要忽略其它人。她把自己这部分的性质归于她的丈夫与治疗者,这是种投射。然后她重新认同她自己投射的部分并且说她真的觉得想要忽略他人,只因为别人都忽略她。这种过程是投射认同。

%k)L0g%^j-]v0

\ cu eS*v9gn1C$T0患者的治疗者与丈夫有时候可能但也可能没有留心注意;不过显然他们的确有提供一些协助给她。丈夫帮忙照顾孩子所以患者可以参加舞蹈课;治疗者有开药物并且曾经应用了电话。患者忽略这些其它人所做的行动,而且认为她想抛弃自己为人父母角色的想法是来自周围的人。心理学空间/rK^ e$R5X6Z

心理学空间zuan{(x-UI

心理学空间$CEHL3Kb$uhf

JF0U;~zS0治疗近尾声时,患者说,“我下星期不能来。我和朋友有午餐约会。我想这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在下两周有个假期。早一点开始不会有什么伤害。”

}D(O+k0s~3wa0

0I#V9nC*J0

MB]S-zGghl0

U:n9M]5t5Qwz0治疗者感觉到有点灰心。他觉得被丢在一旁而无关紧要。‘如果我是唯一对治疗允诺(committed)的人。’他想着,‘治疗就不会有用。我们最好现在就中止。’他领悟到他所感受到的正是患者目前的感觉。她如此做就是要激起治疗者和她一样被忽略的感觉。他现在可以更深入地同理患者觉得如何地被抛弃及她如何地想要摆脱掉其它人,因为这里不可能有相互满足对方的关系存在。他会等三个星期,直到她回来,再运用这更深入的洞察。

\ N?QW'{#zYi0

~[D5L#Ac,v0对于在投射认同中,到底谁对谁做了什么的想法导致许多对这个概念的争论。许多作者,如Klein(1946),Bion (1957),Kernberg (1965),Ogden(1979,1982),Grotstein(1981a),Rosenfeld(1983),Spillius(1983)与Hamilton(1986)都发现这个概念相当有用。其它作者如Meissner(1980),则偏好将投射认同分成投射与内射。Spillius(1983)与Grotstein(1981a)认为所有投射都相同于投射认同。Kemberg(1976)则把投射与投射认同分开。心理学空间2?,r4b'\ wL8k&V{'r8vx-m

Pr \oP`U0对于区分投射认同与投射的人来说,在纯粹的投射中,不想要的自体部分被经验成是完全外来的。在投射认同中,被否认的自体同时被经验成是自体的一部分。例如,一位把他自己的破坏性投射到阴谋者身上的妄想性精种分裂症患者,并不会感受到自己的恨意。他通常会觉得自己是完全无辜的。另一方面,一位有投射认同的边缘型人格的患者,会觉得他的朋友对他生气并同时对于朋友对他生气一事感到愤怒。因此,在投射认同,有时会感受到被投射出去的自体是属于自己的。心理学空间(K#{eT]

心理学空间 s.v7p+r$\3_

Kemberg(1986)认为投射是比投射认同更成熟的机转。他相信在投射认同里,自体他体界限模糊以及激起客体强烈情绪是更接近共生状态而非较分化的状态。然后,以Kernberg的看法,投射相对地意味着更大的自体他体分化。心理学空间6F"V&{'M5n;mnE5n

心理学空间L9b.{&X h0b|

我持有的看法和Kernberg不同,我认为投射认同是比纯粹的投射更成熟的机转。这是基于理论与临床考量所说的。从理论的观点,投射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自体的一部分在别人身上而丝毫没有察觉到它也是自体的一部分。在投射认同中,对自体某个部分的否定无法完全克服一种逐渐清晰的感觉,也就是感到这不想要的部分仍然是自体的一部分。这种自体他体的朦笼状态代表着部分自体与部分客体经验正在逐渐地发展分化与整合。它与复合阶段里过渡性客体的形成有关,这个部分会在本章下一节讨论。

if\$Xc0心理学空间!mP\m}b)\4f.^+NXa|

在临床经验中,纯粹的投射比较会在精神分裂与妄想性精神病的患者发现,而他们比边缘型患者来得更未分化。另一方面,边缘型患者比较常使用投射认同,而非纯粹的投射,同时他们比精神病患者更能够维持一般的现实感。既然比较分化与整合的患者使用投射认同,这种机制似乎就是比较成熟的。不过,这一点仍然有争议。

$MJ-{4f)[-G/S/F8M0

;AWQ|1O_ W0Ogden(1979,1982)更进一步澄清投射认同,他讨论这个现象的人际后面与精神内在层面。精神内在过程发生在患者的幻想中,和本章开始所定义的一致。主角经验到客体身上所感受到的是自体的一部分,然后试着去控制客体中自体的部分。人际过程与精神内在现象是相对应的。可是,在这儿必须涉及另外一个人。在心理治疗情境中,患者如此隐微的行为激起治疗者某些情绪。这位同理合调的(empathically attuned)治疗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感觉与行为如此地不寻常。患者着实地激起治疗者的情绪。就如Kemberg(1965)、Grinberg(1979)与其它人所曾经指出的,治疗者的这类感觉提供了与患者最深厚及最困扰的情绪有关的重要讯息。心理学空间.Q7P$L,a$qJ _:FK,tJ

心理学空间 oeZxB?*eu Y

在F.Y.这位感到被忽略与被抛弃的案例里,只要治疗者还是和善并且同理地表示开心,投射认同则是位于精神内在层面。当治疗者没有如此的感觉与行为时,她便将治疗者看作是和先生一样的不在乎与帮不上忙。她想要从对先生、孩子与治疗的允诺中逃离开来。在治疗之后的时间里,情况转变了。她激起治疗者和她一样的情绪。他有一会儿认为他被忽略而应该放弃这个治疗。而后来的过程则是人际间的投射认同。

FBdl|'Z6Fo3`0

7k2?)vNB)TX@/qq@*`0当讨论到人际间的投射认同时,我们要留意自己在陈述上的改变。Klein(1946)使用‘投射进入’(projecting into)的说法来暗示患者的确幻想着把某个东西放进治疗身体里;因此‘投射到’(projecting onto)治疗者的说法并不反应出一种侵入性幻想(intrusive fantasy)的精神实况(psychic reality)。可是,当我们把Klein的说法从患者的内在幻想世界转移到人际过程时,使用‘投射进入’的说法便会混淆这种奇异的感觉状态所隐含的问题与意涵。例如,一位精神分析师与同事谈到,‘事实上,这不是我的感觉。这是患者投射进入我的。’这个被否认的感觉当然是分析师自己的感觉。患者已经从治疗者身上激起这种感觉,并且可以如此的行为来激起多数人这类的感觉,不过,这仍然是治疗者的感觉。或许,心理治疗者会如此频繁地提到患者把他们的感觉投射进入治疗者,是因多数心理治疗者对许多治疗中会出现的强烈情绪感到不自在。再者,患者会以一种压迫性的姿态与治疗者互动,治疗者的主观感受是某种东西强制地放进他里面。可是,患者事实上是激起治疗者人类共通(all- too- human)的感觉,而非把感觉放进他里面。这种区别是很重要的,因为心理治疗者必须用心去找出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特别是与自体他体混乱的患者进行治疗工作时。没有错,人际投射认同中,患者的确激起治疗者的情绪,然而这些情绪同时也包括将某种东西投射到治疗者的精神内在幻想上。

l(o8nh1t g7FF0心理学空间!l]6A%FX

另一个关于人际投射认同的例子来自于急诊精神医学的研讨会。一位已经过训练并且成熟的精神科住院医师,描述了一位急诊室的常客。

uPK1Y-Xy-} L l0心理学空间Qu(DL+X-H+K?

hQP RM2Eq4rm2L M0
心理学空间;TU:dEE_

“很多人认识B.B.,”他说。“他又来了。他连续三个晚上出现。他似乎很急,不过我帮不上忙。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心理学空间 kT"X{*P.M5f

心理学空间9Os9m,IIl&F&z

F$KD5Z/qvD)M5j0心理学空间\?5l b0P"cZ0am

住院医师已经传达一种急切的感觉给同事。他甚至也表示他们可能帮不上忙。我们可以怀疑患者已经引起精神科医师急迫而且无助的感觉。这种过程是人际间的投射认同。住院医师继续说:

B;uQX/E$T0心理学空间h2?:X;wo6f]

7RNg2[8Nk _0

V3W%M%{tyRW0‘B.B.开始长篇大论地说旅馆管理员如何地毒害他。你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不过像往常一样,对这个状况,他必须做些什么,就在凌晨两点。他说我必须帮他找个地方待下来,不过不能在医院。他曾想到找他的姐妹帮忙,不过她会把他送到医院。他想过趁着旅馆管理员在桌子后面睡着时杀了他。不过,这有什么用,他说,『组织』只会再派个爪牙来骚扰他。他想过自杀,但是他知道如果失败了,他会在医院里。在我听完这些之后,我已经觉得无能为力了。我对这些家伙感到气馁。我不知道要对这种病人做些什么。’

\1H4g'Nsiko(T`0心理学空间~~_P#W7NiW8V

在后续的讨论中,所有参加者都描述类似的无力、没有用、无助与困住的感觉。这些胜任而且功能正常的医师都接受一种感觉,其实这个感觉比较是适合他们的病人的状况。是患者有精神病、营养不良、没地方住而且被忽略;然而医师却觉得灰心与气馁。

`Cj C P n.n0

'K*jzKia6W8B Q0两天后,B.B.回到急诊室。住院医师再一次听他的故事。当患者停下来,医师说,‘B先生,我知道你一定会觉得很灰心以及孤独’。患者微微地点头并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医师继续说,‘我很遗憾我帮不上忙,虽然我很愿意去做。虽然这样,或许我可以更进一步了解你的状况。你明天可以来我的办公室,让我试试看吗?’心理学空间)R;G4^V%l-IK/a

5g/wgZs8g W"ro0患者靠到自己椅子上,看起来有些迷惑。然后说,‘好,可是这没有用。’

-q)YVp? |B,G.k0心理学空间C uB6v \

下一周,当研讨会参加者听到这个报告,他们打赌患者不会遵守约定。结果,他真的做到了,而且下一次也出席。对投射认同概念的了解帮忙住院医师克服了患者所造成的灰心气馁。他可以运用对自己无助感的察觉来同理地接触患者并且帮他面对绝望与无助。

a,_ keJu}kh&u,l0
心理学空间'T+u+I*jYT

心理学空间Ox]\+J|

y{;Ef4L0敌意的感觉是最常与投射认同一起描述的,或许攻击情绪是最容易引人注目并且干扰治疗者的。可是,投射认同可以涉及正向或爱意的感觉(Klein 1957b)。我称这种现象是‘正向投射认同’(positive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Hamilton 1986)。心理学空间Q-hu@3W

Y;C#WdQ'uY0i9u7`%u At0

]2~(C2UV0

{RVp\$f_q0A.M.这位罹患精神分裂症的二十九岁男性,提供我们正向投射认同的例子。他多年来妄想着自己是中央情报局(CIA)的情报员。几个月来,他有时可以沉浸在自己虚构的妄想约两天左右。当他不再被这个刺激与吓人的的幻想所占据时,他觉得空虚、寂寞以及毫无意义。只有在心理治疗的短暂时段里,他可以免于这些感觉。在这些时间里,他虽然感受到自己是个困扰的人,不过仍然是个有价值的人,受到心理治疗者正面地对待,而且有希望会痊愈。心理学空间Las;eQQ

心理学空间)WY'R c4Lt/x9mK$W

在春季一个阴霾的日子里,他进入办公室,看起来垂头丧气的。他的衣着通常是皱皱的:那天却穿着烫得平整、崭新的牛仔裤与运动衫。头发整齐地分线。他的治疗者像往常地问候他。患者握手然后坐下来。患者表示已经有两天没有妄想了。接着,他说他不喜欢进市区里来。因为治疗者的办公室在市区,治疗者认为这个说法可能暗示了患者不喜欢治疗,或许是因为在患者放弃他所怀念的CIA幻想中,治疗者扮演了一个角色。为了让患者多说一些,治疗者只是说,‘你今天特别不喜欢来市区。j

W d!~#cE j0

9k|0\)p%A9j2p#_0A.M.描述当他经过喧闹的街道走到办公室来时,人们都不看他一眼。他在市区里觉得毫无价值。只要人们看他一眼,他就有个机会。‘如果人们注视着你而你也看着他们,微笑并且举止友善,他们会成为最好、最可爱的小玩偶。’

o%~j`5S]0

@LE3eHk[0有一会儿,他的表情真的相当温和与动人,虽然他通常面无表情。他的眼光一阵闪耀,治疗者感受到温暖与开心。心理学空间h,b#~(qtj C r3c!V1b

心理学空间`H6YBh0CDqX:IF

‘是的,’治疗者说,‘你希望有朋友,希望关心别人,然后别人也会关心你。’

2a,WZ5I!Q T"yT0

Z4O|.y;v/C4_(f0患者脸红了起来。他的温暖变成崇敬。由于对患者的崇敬感到不自在,而且担心会让患者失望,这位精神科医师感受到一阵焦虑。突然间,患者看起来有些迷惑。心理学空间2D"{#if8PV

7zPNf)JeT"u0当心理治疗者很快控制住自己的焦虑后,患者似乎又恢复信心。心理学空间Wfy~WX

)v O1?w!YK$^,Q;O0‘我正在学着如何和人们建立一点关系,是吗?’患者说。心理学空间ox%} ^d~IP9x

v%oYp2z0M,t0‘是,你是这样。’心理学空间!Vu B;HJ*m}

心理学空间7~AB"`wD2gH N5u

‘我想我可以克服这个精神分裂症,或是明年。’他说。

NV vj-n C3c.W0

&V;b$c G+I7`0在剩下的治疗时段里,患者讨论到日常生活起居的事情以及他未来的计划。心理学空间*}5JwZ#Z

心理学空间2Z"[A9{a

患者说他可以暂时的放弃自己这个吓人却又刺激的CIA妄想。妄想造成他每天生存的严重障碍。CIA的敌人是全坏、迫害人的客体。他对自我的概念是秘密情报员,而构成全好、无所不能的自体。近日来,生活在虚构的险谋与善恶对抗里,他已经一无所有。他觉得空虚、无意义并且孤独。然而,他也曾一闪而过浮现想要关爱与同伴的念头。心理学空间7t/Yi6uI(s?uyC\

B^Pi-gx0

/G:WQ e$U'v[0

pt)zS#ev-d0当他认为自己也可以获得友谊时,他投射这个好与关爱的自体表象到路人身上。如此一来,他不会觉得那么孤独。一些客体关系理论者会认为他把自己想要保证别人的好的感觉投射出去,以驱散他的全坏、空虚的感受,免得路人被自己的空虚所吞噬。有些患者会描述他们的感觉,就好像他们的确真的这么做过一样。在A.M.的例子里,

SL&l$Wn$l6KfW0心理学空间*b;Q"p3HRf:G,~

他主要是被自己想要亲密感的想法所驱使。

;QSD5A p$I0

IsoP)iS.Me0当患者投射他的感觉,他仍然保有对自己所投射这部分的部分认同。自体他体界限的模糊是相当明显的,当他说他确实可以让陌生人成为‘最好、最可爱的小玩偶’。认为一个人可以用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的感觉而不需要和别人有互动,这样的看法表示主角把改变自己与改变别人弄混了。此过程是精神内在的正向投射认同。这是患者的

5M8qA!{ na4`0心理学空间9LIn F/?H bK q

幻想:陌生人并未被它所影响。心理学空间"_.azK,[b3p

心理学空间^%iB_"\(u/Gt

可是在冶疗中,患者拥有一种关系。由于他的声调、姿态与脸部表情,他从治疗者那儿激起温暖的感觉以及反应。此过程是人际间的,也是精神内在的投射认同。

:P]M}$_/n5M0

?on8ui&]:T9g0对于复合阶段的孩子,投射认同也被认为在相互转换的亲密与压迫行为上扮演着角色。当他们从共生阶段演化出来,他们便开始区分自体与客体。他们同时也区分欢乐与痛苦、好与坏。这种分化是部分的,正如他们自体与客体影像的整合一样。Mahler与同事(1975)评论说,这种压迫行为是处于复合届阶段孩子的特征。心理学空间ot@!]-b

心理学空间NUaq(@ p2ysQv"R

投射认同对发展出同理心(sympathy)的能力也有贡献。小孩可能看到父母悲伤的脸部表情。由于认同父母,他或她也会引发悲伤的感觉。或许当时父母是藉由投射认同将感觉传达给孩子。可是,如果这年龄的孩子已经足够地分化,他会了解是父母在悲伤。他可能会再将自己悲伤的感觉投射到父母并且藉由安慰所爱的客体以试图控制此种悲伤的感觉。因此,孩子学会同情。同样的,当小孩或是成人为了某些事分享着另一个人的快乐时,投射认同会被认为在此之中扮演一部分角色。情绪回应的能力就是开始于复合阶段。心理学空间0Hi#ZQTO"K k

心理学空间2C:t1iU@u(u[

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投射认同的证据。心理学空间J6P:DgC} A

心理学空间+@8?yY)]J_4q~3?

t&FQ'k4u%w%o0
心理学空间*M"U}J@`G$Z

一位黑发,眼睛明亮的十二岁女孩,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份地图时,她神秘地在桌子上写着字。她为了两份纸条,一份给珍妮弗,另外一份给爱德华。‘爱迪告诉我他喜欢你,’给珍妮弗的纸条上这么写。另一份则说,‘珍妮弗告诉我她喜欢你。’虽然爱德华与珍妮弗之前并没有对对方有浪漫的想法,一种相互的迷恋却很快地萌芽,让传纸条给他们的这个朋友十分高兴。

}`-lG2V8I5}YF0
心理学空间)e:V8JMl%f3V

心理学空间&C ^2SYDc3cM S

c}(l^I*\J0这会儿,红娘在珍妮弗与爱德华之间启始了一个相互的正向投射认同的过程。她送正向的期待给双方。可以预期他们会接受她的好消息,以自己爱人的能力来增强它,并且回应给对方预期的情感。如果彼此认为另一个人表达了爱意,这种感觉就会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他们如此地行为以至于激起了正向的情绪回应。这个过程是投射认同。在这个例子里有点复杂的是,这位红娘是个中间人,或许她投射了自己的迷恋到朋友身上,或是至少她引起了这样的感觉。

}y'zu g6oLt0心理学空间 GP0~d:@7TA

许多自我成长书籍强调在人类事物里正向态度的力量。Norman Vincent Peale(1952)强调‘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的威力,而Dale Carnegie在他的书<如何赢得朋友与影响人们>(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1936)中指出评论人们优点的用处。Carnegie(1926)在公开演讲中建议,演讲人要假设听众对他所说的有兴趣而且听众也喜欢他。他更要想象有一位重要并且支持的朋友或亲戚在听众里面。他应该对那个人演说,因为当你向听众亲切而且正向表现时,他们会善意地回应。心理学空间3uc*]&c8H&kDD

心理学空间H ^,`)PT4q

在Carnegie的例子中,演讲者想象的在听众里面的朋友,扮演着支持且肯定的自体客体(selfobject)——如果我们比较不严谨地使用Kohut(1971)的名词。演讲人投射他自己的幻想部分与内在客体到听众。听众也感受到自己做为好的自体客体,然后以此回应给演讲者。这样的一个过程是正向投射认同。心理学空间/{A4U9aN+J~

心理学空间4f3Q3l[u wm ]9l

男女演员必须向观众们展现出自信与激昂的情绪。舞台恐惧(stage fright)有时可藉由假想一个镜像反应(mirroring response)来减轻(Kohut 1971)。Gabbard (1979)以精神分析的观点研究舞台恐惧,他观察到‘有些表演者有意识地认同他们的观众。’他说,‘他们有着这样的想法;“这些令人印象深刻、久经世故的人来看我的表演,

4oRel*l"}"N/R~ d e0心理学空间b c~}4] o6se

显然对我具有信心。他们不担心我,那我为什么要担心呢?”。这个过程是正向投射认同(Hamilton1986),表演者投射他的信心到观众,然后再认同它,希望可以控制自己的感觉以及听众的反应。

:e? m*a'c*b0心理学空间M4{_;OvP8d

推销员、政治人物、有技巧的行政人具、宗教领袖、治疗者、教师以及所有以劝说而非武力影响其它人的人都是实践并且熟稔rěn投射认同的。骗徒、诱惑者与奉承者也运用投射认同,虽然他们隐藏的意图和外表的行为并不一致。容易受骗的人通常将他们自己的正向期待投射到这些欺骗者,到了他们无法看到他真正意图的程度。

"Z6@0@2nb.WT)i#V I6l0心理学空间1lp'TI_2IV`

投射认同是我们更深层情感与依附的基础。情人们认为自己正在付出自己的爱。他们把自己本身与真心给了对方。一般爱情的表达就是投射认同的例子——想象自己可爱的部分就确实存在于另一人里面,并且依此行动。

W'tl#?"V su0心理学空间0P${.du~W k

心理学空间t b E$Xc

心理学空间9k+i_%bJ*e?]-_-K

一位丈夫工作完回家后觉得自己今晚特别爱他太太。他完成一件重要工作而且觉得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很棒。想到妻子,他很想见到她,并且回想起她多么爱他以及为他着想。他在回家途中停下来摘了一束鸢尾花。她则在办公室度过了寻常的一天。当他把花送给她然后微笑着,他全心地期待她也会有同样的爱意。他的行为引起她一股温馨的感觉,和丈夫的感觉一样。这种变化是正向投射认同。 

W ?R_[*a#j0
心理学空间8v6f*W"P4U_{

心理学空间a"INT&K

心理学空间Fg}+ei&l |7Ow2r

投射认同这种心智机转也有破坏性的部分。

I Y2P.da+rSIUr0

H)w S+Z^W0

F+qf#pd1G2i0

-Z9|4{$q/aE0一位著名大学的教授嫉妒一位男同事与一位女同事的成就,决定要对他们设下圈套。她首先向其中一人表示对方在散布有关于他性偏好的恶毒流言,然后再向另一位同事说一样的话。她种下怀疑的种子,启始一种相互的破坏性投射认同。他们关于对方的负面想法投射到彼此去并且激起了预期中的敌意。心理学空间Z$x)`$XvO7q;[

心理学空间7^a8G4`M4n |

心理学空间/hf~#aR0u

qp&Z+B)by+Z0这种过程是负向投射认同。正如之前传纸条的孩子的例子,启始这个行动的第三者可能是将自己的感觉投射到她的两位同事上,并且从他们身上激起这些感觉。

0O%? o[t2R0

'Jh/`/w${+f0人们常声称因为其它人都这么做,所以他们也逃漏税。‘如果我不依循惯例,就变成别人占我便宜,’这种说法四处散播着。事实上,大多数的人并不会在税金上作假。逃税者投射他自己剥削的倾向到他周围的人民身上,然后认同他们,做他所认为他从别人身上看到的行为。他同时投射并且认同自己的贪婪。心理学空间w Y&y bEd#|

心理学空间_)^ dfG

在贿赂并不被谴责的社会里,负向投射认同也是常见的情形。人民因为他们觉得别人也是这么做而合理化自己的堕落行为,并且声称他们必须这么做才能保护自己。如果他们所投射的人的确是行为堕落败坏,并不表示在此时就没有涉及投射。心理学空间eN@Py.z/}C

心理学空间nK#z9T]5?i ~

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听到足球或棒球教练合理化他们不知羞耻的招募过程。‘我原本是个诚实的人。是其它教练作弊,由于他们竞争太过激烈了,所以我才作弊。’事实上,这位教练运用的合理化无疑表示了他自己过度的竟争心,而且毫无怜悯之意。他选择从别的教练来看到自己的这部分,然后认同它。心理学空间5~!gp S_~1Dx"o

心理学空间*dj6i;rw5Cv

一种比较建设性的负向投射认同也被运动员所使用。我有一次听到一位大学角力选手在衣物间对他的朋友这么说:

n2X$gY'u+q,rR;d0

,L/MG w a+|0心理学空间eC*PGt&oLd

w'G*E1Yq([0‘当我渐渐疲惫,疲惫到我的肠子痛了起来,我的眼珠快要跳出来,我告诉自己,『如果我这么痛苦,另一个家伙的肠子也是一样糟。我每次多用一点力,我就会更痛苦一些,而他也是一样更痛苦。』所以我更加拼命地出力直到把他的背翻到地上。’心理学空间,}1x6dQ|"|7_G

心理学空间}.z{K(m{%e&F

z8HFoWL0

C'AU @0q0这位角力选手投射自己的疲惫与痛苦到对手,并且试图克服与打败竟争者的疲惫与痛苦。这是种在合法竟争场合中,创造性地运用自己本身痛苦的方法。

5|b5sM,t0

(naOyCT0在我们两造对抗的法律体系,也可以观察到类似的负向投射认同。辩护人通常假设对手,不论是原告或被告,要对所有的损害负责。他们辩称他们的当事人被另一方误解与剥削。他们想获得法律与财务上优势的想法投射到对方,并且加以攻击,使得正义的愤怒之火,火上加油。他们坚信自己辩词的正确以及对方的谬误,如此可以让辩护

e2\!Ca-U q)K3Q0

2jlMg%l3I C}h MU:k0律师更有说服力地帮当事人工作。心理学空间P"edh*n9A O0t?

"qi(X b ~0这部分的两造对抗过程促使双方竭力并且巨细靡遗地探索支持他们的事实。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整合的功能,衡量双方的问题。比之古老以战斗来做为审判,对抗的双方真的投射致命的物体,如剑与矛,进入到对手的身体来证明自己的无辜与善良,这是种较文明与调适的过程。心理学空间x9X,`PEk

心理学空间nb)s5v x$Kd

恐怖份子的攻击可以用投射认同来看。中东地区的各种派别、种族分离主义者、地方狂热团体以及其它种种的行为,都显示他们从别人身上感受到自己的攻击性。以他们的观点,他们攻击的人是凶手与剥削者。然后恐怖份子杀害了无辜的受害者,却觉得自己才是受害者。如同在其它形式的投射认同一样,他们激起他们所投射的客体的杀心理学空间.[0]*nN `F`

心理学空间U|4l ce(X q

人怒气。一种加害的恶性循环于是产生。受害者成为加害者,反之亦然。幻想成为现实。从那里开始的一切变得没有办法停止。心理学空间 A9@9V6EOc!@

心理学空间:e'y Yh M

一个明显而吓人的负向投射认同是苏联与美国之间的核子武器竟赛。每一边都把对方描写成对人类的威胁。长久以来,每一边都以非理性、单方面的说法来争辩对方应该对造成人类的危机负责,就好像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破坏的能力与相同的企图。不像法庭上所发生的,这里没有具有优势力量的法官来澄清案情的真相。幸运的是,双方政府目前都试图经过讨论的程序来调整这种倾向。

7jc5E4a0M3J+MR~0

-V8Vck u2r)M]E0前面关于团体行为或是日常生活互动中的个人行为里的投射认同例子都无法完全令人满意,因为我们并不会像在心理治疗里所做的那样来接近我们平时的内在幻想。不过,这种对应关系相当明显。

w m;eYH|4E0心理学空间{*I&_t y8T

投射认同是种心智机转,将一部分自体归因于客体,然后企图去控制或废除客体的这个部分。虽然投射认同在复合阶段的小孩与边缘型、精神病患者身上较为明显与极端,但它仍然是所有人类关系中重要的元素。心理学空间 |)y\g#Jk&AO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贬抑 分化 分裂 过渡性客体 客体关系 理想化 内摄 认同 投射 投射认同 整合
«《人我之间》第二部 建立客体关系 DEVLOPING OBJECT RELATIONS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