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呼吸心生活

> 身呼吸心生活

罗伯特·库尔茨班
中信出版社 2013-8

第二部分 给读者建议

我的一个患者叫约翰,因为糖尿病双目失明。有一次,他说失明不是他的问题所在,他的问题在于他无法放弃希望自己没有失明的想法。只要他的心灵开始渴望事物有所不同,他就开始感觉到愤怒和沮丧,继而感到紧张易怒。当他感到无助和愤怒时,沮丧情绪重新唤醒了已经存在的记忆。约翰希望能够摆脱既定的心灵模式,接受失明的事实。

约翰陷入了一种最为熟知的盲目:希望生活有所不同。这是一切痛苦的源头。我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拥有希望和梦想,并为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更好未来而努力,但是过去以及你所经历的当下是无法被改变的,它们就是既定的事实。如果我们抵制现实——“下雨了,为什么老是在我休息的时候下雨?我讨厌下雨!”,我们的牢骚抱怨就会使我们痛苦而非平静。如果我们与现实针锋相对,那么只有一点确定无疑:我们会一败涂地。通往内心安宁的道路就在于顺服于“当下”。

有多少次你的心告诉你说,如果你瘦了10磅,如果你挣更多的钱,如果你很健康,你会很开心?结果即使这些都实现了,你也会继续寻求下一个新的幸福模式,就像谚语中挂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一样,永远无法企及。

幸福只在欲望停息的时候才能出现。在那一刻,心灵停顿下来,不再思考,专注而忘我,不再欲求或恐惧。你是否记得某个炎热的夏日,你口渴难耐,畅饮舒解的经验?每次当心灵变得忘我——投入而专注,它就会变得安静,你会自然地感觉到那种无条件的意识背景——即自己,它一直在那里,但常被心灵涟漪遮蔽。因为某种欲望的满足会使心灵得到片刻安宁,并体会到平和、喜悦的自己,那么我们认为幸福来自欲望的满足就不足为奇了。这就是那句古老谚语的意思:“喜悦自在于心。”

虽然得到我们所欲或逃避我们所不欲可以给我们片刻的安宁,但那不会长久。这样的心灵就像瘾君子,依赖于满足一时之欲,而寻求下一次内心的平静。在每一次满足到来之前,很多人的体验可能都是令人不悦的。真正的内心平静始于不再幻想欲望的满足会带来幸福,这被称之为“平心”。在此状态下,每一刻都意味着生活得充实和清醒。你不会在洗碗时觉得除非那些令人不悦的琐事结束,否则生活就会停滞;相反,你能够选择专注于洗碗的过程,体会水带给你的感受,那些水泡和盘碟带给你的感觉。在专注的观察中,不会再有关于愉悦与否的评判,心灵变得安宁,你能感到自己的满足。

我曾给一位名叫萨布里娜的女士讲授冥想的基本知识,她在一周后给我打电话,显得惶恐不安。萨布里娜在修习冥想时心灵变得平静,她的呼吸非常缓慢,以至于注意不到它的存在。时间失去了意义,身体充满了愉悦的感觉,她感受到了那种仅仅能够用绝对的欢愉和平和来形容的东西——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是与周围万事万物融为一体的感觉。如果你阅读圣人生平,或痴迷的*神秘主义诗人鲁米的诗歌,这些描述并不陌生。然而,萨布里娜的问题是,她被欲望之轮所掌控,她恐惧“万一”这种体验带来其他并非如此令人愉悦的状态,该如何办——这是一种陈旧的对失控的恐惧。但一旦此种愉悦的体验不在,这种恐惧就会演变为“如果”它能够重现该多好。相对于此,萨布里娜认为冥想的努力都是暗淡无光的。当然,只要她执著于使之发生,她所欲求的那种体验就不会再现,因为心灵会陷于判断而不可自拔,而那种绝对的存在于当下的状态就会被阻断。

我给萨布里娜的建议也是一位冥想师给我的:“不要有任何期待,就不会有失望。”这意味着要有一颗“平心”,你就可以自由地“因势而就”,从任何出现的情境中有所收获。艾丽丝从大脑损伤中得以恢复,她的态度当属“平心”的典型,因为她接受事物呈现出的本来面目,避免了“万一”和“如果”的困扰,在原本可能是困苦的状态中找到了有力的指引。

发现内心的安宁需要学会顺其自然。学会深吸一口气,回到见证的姿态——作为观察者的“自己”,这是一种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专注于当下生活的修习方法。有意识地呼吸,观察你正在经历的愤怒——不做任何改变的尝试,仅仅保持好奇心——这就是专注,而深陷于愤怒不可自拔则招致痛苦。当一个人的自我逐渐隐退,能够同等面对赞扬和指责,那么自我理解的最高境界就实现了。顺境不需膨胀自满,逆境不需沮丧无措。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境界,但为之付出却是我们作为人的权利,也是我们通往健康心灵、悲悯和内心自由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