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后荣格学派自性观
作者: 陈灿锐、申荷永 / 7969次阅读 时间: 2019年11月28日
标签: 荣格 申荷永 陈灿锐 自性观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荣格与后荣格学派自性观
'p5zA^H _6m"b0陈灿锐申荷永
"AB:Q [ kl0q-cY^x0心理学探新》2011年总第31期

$s6|&fr7A1Ue0心理学空间]&[-c;@~;w

一、引言

u BLs4K~;jYO.hz0

3C1^5ae6t&?;|^0自性的概念与理论,是荣格与其他深度心理学相区别的标志。在荣格分析心理学中,荣格把自性视为心灵的中心与整体。自性自然而然成为他整个学说的核心概念。在荣格心理学中,表达和现实自性完整性的过程就是自性化,而自性的体验是一种类似宗教性或神圣的体验,它为个体提供了人生的方向与意义。

3j"g5gn&O*K j0心理学空间$lLio'\&Z

斯坦因在《荣格心灵地图》中指出:“自性不仅是荣格理论中最基本的特色,同时也是巅峰之作。因此,我们需要准备工作,才能完全掌握它的意义与重要性。”荣格逝世后,即使有其他心理分析理论家对荣格的理论做了较大的发展和改变。但是,在自性理论的整理上,很少有心理分析家愿意去改变荣格的自性理论。Samuels在其《荣格学者与后荣格学者》一书中,把后荣格学者对自性、原型、人格发展所强调的不同程度,分成了经典学派、原型学派和发展学派。其中,经典学派最重视自性。可见,自性在荣格心理学中的地位。心理学空间%v,S*`B9ajX2H-N

心理学空间?| P7vzN

由于经典学派与原型学派关于自性的理论与荣格本人的观点比较接近,所以,在后荣格学派的自性观点中,本文主要介绍发展学派和建构学派有关自性的观点。

8`J6]&j)VS;s&A0心理学空间wb9t_)u

二、荣格的自性观心理学空间ff sl7x;k

J/N/k,S.]e ~02.1  荣格自性的经历

a@(f~)fPg0

,m w-M"w+X \ f0在《回忆·梦·思考》中,荣格讲述了他的自性经历。他在四十到五十岁期间,内心经历如同精神分裂症病人,体验到大量分裂的幻觉与情感。这些体验最初强烈而深刻,然后慢慢变淡。在这期间,荣格坚持绘画象征自性的曼荼罗。心理学空间5J:W]$B6mya

心理学空间8Z'b*ncLb5`'TF

最后,他梦见自己在英国的城市菲利普出现。他在某个雨夜与一群瑞士的朋友们走在当地的街道上,不久他们遇到了一个形状如同车轮般的十字路口。好几条街道从这个车轮辐射出去,而交叉路口的中心则是一广场。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圆形的水池,水池的中央是一个小岛。虽然四周很黑暗,但中心的安全岛却显得十分明亮。安全岛上只长了一株树开满了红色鲜花的木兰。他的同伴似乎看不到那棵树,而荣格却被它的美丽所征服。心理学空间P}2o@2h yITd\9g9I

}4Y8o*@8UYwM3Jc0荣格根据这次梦的经历,他在后来的《回忆·梦·思考》中写道:“通过这个梦,我明白了,自性就是方向与含义的原则与原型。其治疗性作用就存在于其中。对我来说,这种顿悟暗示了通向这个中心,因而也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有关我本人的神话的第一点微细迹象也从中产生出来了。”心理学空间iw3{r}U3|{

心理学空间$F-w,K#vE%p].O7{ i

2.2  荣格自性的基本观念心理学空间C^X6l0]-K6c.Bkx

心理学空间 n^+_ z v lNYVD%`

荣格关于自性的论述散见于《荣格全集》许多论文里面,《爱翁》、《超越功能》、《金花秘密》、《自性化的个案》、《论曼荼罗象征》等作品较为集中论述他关于自性的观点。心理学空间4[q3@2vQM

#Z@1i$LJ-k#f*WB]0荣格的自性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理解:整合性、秩序性、中心与完整性、神圣与超越性。

S;gY?b6LL z0

1vqF)iI02.2.1  整合性

KhW)b1PmB FQQ0心理学空间:s0B ?C-E2Z y k

自性的整合性是指心理对立面之间的整合,主要的内容:意识无意识,心理类型的优势功能与劣势功能,自我与阿尼玛(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与阴影等之间的整合。自性的整合性的机制是荣格提出的超越性功能。心理学空间4B4FS%I-r8`@

心理学空间5Fv~n!QJX

超越功能起源于意识与无意识间的张力,它旨在于帮助二者的统一。之所以称为“超越”是因为它能够在意识与无意识两极间自由运动。荣格在《论超越功能》的论文中写到:“对立两极的双方的相遇,诞生了充满能量的张力并创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第三者——不是根据排中律得出的逻辑上的死产,而是在超越两极对立的运动,引向新水平的诞生,新的境界。超越功能以一种连接对立面的品质展现自己。只要对立面被分离——自然是为了避免斗争——他们就不起作用或毫无活力。”

7W B{/afz8^%g;I'g E3N0心理学空间 pR\?f]

超越功能与自性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借助超越功能,自性指导着自性化。因此,自性的目的在于实现心灵的完整性,而超越功能可以整合意识与无意识、人格面具与阴影、个体与集体的对立,从而实现心灵的完整性。

r Bhaq3q o@0心理学空间$v Y8V4B tfS#x*d

2.2.2秩序性

ERP:}Y#\WS#Z&t0

2vv.mS[cD ?0自性的目标在于心灵的完整性并给心灵指明了方向——即自性化。自性的秩序性是在整合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众多对立面整合后和谐有序的状态。

,hS7jf Z#E5e0心理学空间,sA~|6?

荣格与弗洛伊德分裂后,很长一段时间失去了方向,整个人处于精神分裂的边缘。他自发画曼荼罗以保持内心的平衡与秩序。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写道:“当我开始画曼荼罗时,我便看出,一切东西,我一直在走着这所有道路,我一直在采取的所有步骤,均正在导向回一个单一点——也就是说,导向居中的那个点。事情对我变得越来越明白,曼荼罗就是中心。它是一切道路的代表,是通向这个中心,通向自性化的道路。”心理学空间G!`&v.UK:yz N

心理学空间2G7c'[@|4T)[1?

曼荼罗是自性的典型象征。绘画曼荼罗具有如下功能:整合意识与无意识的冲突、预防与修复内心分裂、领悟生命意义以及明确人生方向的功能。荣格也让他的病人画曼荼罗,从而整合他们内心的紊乱,建立内在的秩序感。荣格在《论曼荼罗象征》中写到:“曼荼罗经常出现于心理紊乱的状态下。他们画曼荼罗的目的在于减少心理紊乱,实现内心秩序,虽然病人在意识层面未能意识到这点。然而,他们所表达的正是秩序、平衡与完整。病人经常强调,通过画曼荼罗,他们获益良多或心情得以平复。”

2j6B"F*j8Xl;QD0心理学空间7F*U2]t {!k/og2`

2.2.3整体性与中心性

vG5IE^0

aDOM.fE R^+J0荣格从关于自性的梦的经历领悟到,自性既是心灵的整体,也是心灵的中心。心理学空间-R!v aQ%WD!T8z

心理学空间(V${U5A$vv&RK4L*g} L

在《分析心理学的两篇论文》中,荣格写到:“意识与无意识相互补偿所形成的心灵完整性,这就是自性。根据这个定义,自性超越意识自我,它不仅包括了意识,也包括了无意识。”同自性作为心灵的整体性,经常用四方体或曼荼罗的意象来表现。荣格说:“曼荼罗象征所有对立面的统一,它包含阴阳双方,也包含着天堂与地狱。曼荼罗是永恒平衡的状态。”

kcL&K4rh!k|{0

;XW;IiJ;[9f0在荣格后期的作品中,荣格认为自性是心理的整体,也是心灵的中心。荣格在《心理学与炼金术》中写到:“我把这个中心称为自性,它应该被理解为心理的整体。自性不仅是中心,但也是包含意识与无意识的整体。自性是这个整体的中心,正如自我是意识的中心。”心理学空间N'x)l:Ck6J!I"a

`VL|Yv02.2.4神圣与超越性

zV*?7HkeR4K0心理学空间BVF/BtUO

自我意识是个人意志、觉察与自我肯定的基础,具有适应社会功能。荣格认为,自我如同卫星,围绕着自性转动。自性包括自我,在《心理类型学》中他提到:“我把自我(ego)与自性(Self)二者作了区分,因为自我只是我的意识的主体,而自性则是我整体的主体,因而它也包括了无意识心理。在这个意义上,自性将是一种保护自我的要素。”心理学空间-t:ZDc+U2EOb i \

心理学空间 Q)?rS:JNo%OQ

当个体体验到比自我更为核心的自性存在时,就会体验到自性的神圣性。自性经常以象征着比自我更加优秀的人物出现。荣格在《爱翁》中指出,“比自我人格优越的人物,像是父母、叔舅、国王、皇后、王子与公主等,是自性可能的象征。也有象征自性的动物意象,如大象、马、牛、熊、鱼及蛇。这些是代表个人部落与民族的动物图腾。集体要比自我人格更为伟大”。

~0yb_VWLI"}0心理学空间l.C5jJE2L"n T9j

因此,自性的神圣性常常与宗教意象联系在一起。荣格在《爱翁》中指出:“正如我已经强调的,在实践中,自性或完整性自发的象征是很难与神的意象相区别。”在梦中或处于冥想状态时,自性原型可能会以上帝、佛陀、超人或智慧老人等这样的形象出现。但是,荣格告诫我们不要混淆神的意象与上帝本身。荣格说:“心理学不做超自然的申明。心理学仅在心灵的完整性象征上与神的意象相吻合,但是神的意象不能被证明就是上帝本身,或者用自性去替代上帝。”

jw!l}~*xiJN&C0

j]5B5m ~n0三、后荣格学派的自性观心理学空间~4s/FFj.O

[6Dp]f:`7J$M0受到自身经历和他所治疗的病人(主要为中年危机的病人)的影响,荣格对自性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个体后半生自性的发展。因此,后荣格学派的心理分析师主要从早期自我与自性的关系进行探索,其中建构主义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心理学空间F'U,di+E y+]b

心理学空间bA(z6~MGx

3.1  诺伊曼的自性观及其发展

G ZyD7{OxmgPS5A0

'X6N:`H;c m0诺伊曼深受荣格影响,使用跨文化神话比较的方法来研究人类自性的发展。不过,诺伊曼主要的兴趣是论述个体早期的自性发展。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早期的母婴关系是自性与自我的关系的基础,这就是自我——自性轴说。心理学空间 X4fr(HZ\!`

心理学空间3h }8uJ-s9?#ez

在《意识的起源》中,诺伊曼认为自我意识是从最初的统一无分别的自性中涌现出来。最初统一的自性以咬尾蛇为象征。自我与自性的关系正如婴儿出生时,被母亲的存在所围绕。婴儿早期的自性由母亲提供。在儿童早期,母亲意味着身体、儿童的自性甚至是整个世界。随着儿童自主性的增加,儿童从母亲那里获得了自己的自性(内部的自性逐步发挥力量)。婴儿经过植物阶段、动物阶段、整合阶段,自我力量不断强大起来。

K\ Y#h%Q[J/R${0a4u0心理学空间C,t0C4R"|i%N1E(N

该学说认为,自我一旦从自性分离出来就不属于自性。自我与自性成为了一对矛盾。而在荣格自性理论中,自性超越自我,是心灵的全部。所以,Warren Colman认为诺伊曼的自我——自性轴理论,误把无意识等同于自性。因为,婴儿早期的自性的确处于无意识状态,但是当自我从无意识中分离出来后,对立的双方为意识(自我)与无意识间的对立,而非自性与自我的矛盾。因为,此时的自性已经不是以前的无意识状态,它既包括意识(自我)也包括无意识,它是一个整体。

;nn2} ic/|5K0

\;G#}!q:s8_^0虽然诺伊曼的理论存在着逻辑推理上的不足,但它弥补了荣格自性理论中缺乏个体早期自性理论研究的不足,并且系统构建了自性与自我之间的动力关系。诺伊曼的努力客观上也沟通了心理分析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客体关系理论(特别是克莱茵、温尼科特的学派)。因此,它深刻影响着后荣格学者关于自性的理解和认识。心理学空间uG$phM4T!W;NZo~"H

心理学空间#`0[T+?)c

在诺伊曼的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公式:无意识=母亲=自性。Weisstub发展了诺伊曼这个公式,提出了自我为阳性原则,自性为阴性原则的观点。她认为,自我具有二元性、分裂和对立的特点,而自性用无所不包的圆或者容器来象征其完整性。自我是男性原则表现为英雄和解构,自性是女性原则表现为女英雄和重构。根据这样的原则,Weisstub从一般的区别,心理经验的模式、表现的意象三个方面比较了自我与自性的差异。具体见表1。

e$q/[$AT ]5C*F#@7h0

M}aR q)SWf03.2  福德汉姆的自性观及其影响心理学空间u7t0z9Zr4fk

心理学空间7cK[+YD-v.Ni rf

福德汉姆是后荣格学派发展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同时受荣格与克莱茵学派的影响。他认为荣格的自性模型,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心理学空间)qP[3k3LLd

心理学空间9vA~0w8s+~

问题一,荣格在其作品中强调自性既是心灵的中心又是心灵的全部。这个观点犯有逻辑推理错误。心理学空间H_Y[D

t:}1Q/~3[({d m0问题二,如果自性是心灵的全部,自我是自性中的一部分,那么作为局部的自我不可能观察到全体的自性。自性永远只是一个不可知的客体。

m!v*|+Wj@,b0

h Q5d)s"V Tp[0问题三,荣格认为自性只有在中年危机时才呈现。但是如果自性是原型,则儿童甚至是婴儿也应具有自性。这与荣格理论中自性仅出现在后半生的观点相矛盾。

}+sg @5`:K0

8Pl]#R @1M.FA*b([0如何解决荣格自性理论所存在的矛盾,这是福德汉姆所关心的问题。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他一直希望回答儿童的自性是如何发展的这一问题。虽然,诺伊曼的自性理论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答,也对他有一定的启发。但是,他认为诺伊曼的理论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心理学空间@'q9x c _M~

心理学空间 Xe mMgFo#J~ Be

问题一,所使用的材料来自神话、宗教而非临床个案。神话是用成人的语言写成,它与儿童直接的语言和内心世界有所差异。资料的来源就影响理论的科学性。福德汉姆指出,理论的建构应该建立在临床第一手资料上。

9gTTG`a&y2V0

vr.g P7U0问题二,从原型的角度分析母婴关系,并用神秘参与说明婴儿的无意识与母亲的大母神原型之间的互动。该取向过于强调原型层面而忽视作为现实个体的母亲对婴儿的影响。心理学空间`TOm7b m&h

DP R{v&ii0问题三,把婴儿的心理等同于人类早期的心理。福德汉姆认为,二者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不能直接等同。

Uj\ N EH&KVC0

x Q/h&G B-A7vD s0福德汉姆运用克莱茵的游戏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心理问题,并从中观察儿童自性的发展过程。在荣格和诺伊曼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自性发展新的理论,并且比较成功地处理荣格自性理论所存在的矛盾。下面阐述福德汉姆自性的主要观点。心理学空间+VY%J| Z]4n LI

心理学空间DHl$o Qj/T(q v z

为了解决荣格自性理论中自性既是中心又是全部的矛盾,福德汉姆提出用原初自性与中心自性来化解。原初自性是指婴儿出生后,意识与无意识处于统一尚未分化的状态。原初自性具有整体性,是心灵的全貌。福德汉姆在其作品中写到:“原初自性是一个身心的统一体,是一种‘空的’现象。原初自性可以说是‘空却包含所有’的概念。”Gordonn对该概念理解如下:“是一个简单的全体……是有机体所有潜能的集合。这个有机体正等待着在解体与重构中运作并实现自我。”

.Ys6z4R4zHT0心理学空间XJf6oK1MF

中心自性是指当婴儿的自我从原初自性分裂后,依然处于无意识中并且起着组织心灵作用的原型。福德汉姆指出:“中心自性原型,超越和整合对立面。”他还指出:“中心自性是全部自性的一部分,可以被内射,投射,可以同化其他无意识内容,认同自我,是宗教体验与中心自我的源泉,并在无意识中起补偿作用,直至将自我整合至自性中。”

1?| A6j6t0心理学空间5E,Nz5S$WQ)]

此外,福德汉姆提出自性动力概念以建构自性发展理论。自性动力是原初自性从混沌状态分裂出自我并形成中心自性的动力。福德汉姆提出,解体与重构为自性的两股动力。自我是通过解体的力量从原初自性中分离出来。自性解体的功能是让婴儿分辨出自我与非自我,快乐与痛苦的力量。自性的重构是自性整合经验形成整体的力量。比如,当婴儿处于饥饿时,饥饿感迫使婴儿去寻找乳汁,打破其混沌状态而经历新事物,这就是自性解体的力量;而当婴儿喝足乳汁后,休息时,大脑会对新的经历进行整合,这就是自性重构的力量。

Z]_'Ah$x_R:q)L!K0心理学空间 c Xlgs(t#\7sO%X

福德汉姆认为,自性的发展(即自性化)就是这两股相互平衡的力量在推动着。自闭症的儿童就是他们的自性难以解体,而人格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他认为,这是由于自性在婴儿时受到了创伤,以至于未能分化,福德汉姆把这种自性的功能受损称为自性的非解体。

b \%Q#R|0心理学空间8g_-Eo'wg&X

3.3  建构主义的自性观

u]~#YlX8J0|J@ Y0心理学空间$h#Y6dk~yX9V,c

荣格、诺伊曼、福德汉姆都假设有一个先验或生而有之的自性原型。受哲学思潮的影响,以Zinkin和Eisendrath为代表的建构学派认为,自性必须在人际关系中获得和发展。心理学空间C~F? }*l&d(a-{U

心理学空间eC8V#|V

Zinkin对荣格的自性理论提出一个疑问:自性究竟是被发现还是被造就?按照荣格的观点,自性是集体无意识中的原型,人生而有之。自性是被个体所发现。但是,自我为自性的一部分,因此自我不可能发现包括自我在内的整个自性。荣格也强调自性如同康德所说的物自体,本身不可知,它只能通过象征加以理解。按照这个逻辑,怎么能够保证被象征的对象就是自性呢?显然,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并且存在一定逻辑上的问题。Zinkin认为,这种非科学的观点应该用较清晰的语言加以修正。他提出可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自性:心理学空间2y[kCi,kv j

b)w hZ*PL3W"d0第一,不存在先验的自性原型。无论自性是被发现还是被创造,自性都不是天生的。

)ZN:G~#h\0

~D;c ?`0第二,自性是一个过程,人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完整。但是人总有机会体验到自己更为完整的时候。

v/?3X_ A#]c0

p!w}Y!J-dW0第三,自性离不开语言,离不开文化。自性必须在人际沟通中不断建构。离开语言,离开文化,就没有自性可言。

*F?(X#|#L `%] OI0

4V2G?e.\6?9c;et0建构主义学派的另一位代表Eisendrath则从荣格的经历发现,荣格喜欢把他自己奇怪的、不为他人所理解的幻想归因为整个人类所共有(如集体无意识、原型等)从而获得心灵的治愈。Eisendrath认为在临床的治疗中,没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证明集体无意识的存在而获得安心。在咨询互动中,让病人觉得他的幻想可以被分析师所理解的这种处理方法,最简便也更容易让人接受。心理学空间;c+F!|b^?%v7W!| V4@

心理学空间'm)X^s6Wq5Ho

荣格在其著作中经常把心灵、人格与自性等同,这种表述经常造成了临床理解的混乱。Eisendrath认为荣格所说的自性是一种素质。该素质具有心灵自组织的功能,能使心灵倾向达到整合的状态。此外,自性又是一个原型。Eisendrath认为所谓的原型是指超越文化和个体差异,而作为原型的自性具有四种特性:一致性、连续性、动力和情感模式。心理学空间Pq i(NN-ZV.aR#KL

心理学空间Q @2X)~DR:y

一致性(coherence)是指把个体的复杂主观经历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内部与外部的边赛清晰的素质。

.lC#P2t S \EL3gQ0

PI(R!OIDn0连续性(continuity)是指个体有能力觉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是不断变化又有具有连续性的能力。

dV*P.~ sJ)g1P4S0心理学空间4\0NH*V9{

动力(agency or eficacy)指把自己的行为知觉成为受自己支配的经历。心理学空间cap!oO pb2?)b2I

?| X9V6s:a0情感模式(affective relational patterns)指在成长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而产生的人际关系的特点,如依恋心理学空间1R/u3r Ee

心理学空间(@7b"a*? YK}|

她举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的结语来说明自性由上面四个特点组成的特性,自性是充满矛盾且存在于每个个体身上主观感受的集合:“这就是老耄,也是一种限制因素。然而我心里还是充满了各种东西:植物啦、动物啦、云彩啦、昼与夜、热的永恒啦等等。我越是对自己感到拿不准,我与万物有着密切关系的感觉便在我身上愈益强烈。”

h r*@l,C%[+vS0心理学空间$d4t(W#v8o&v(I2u@

四、几种观点差异的原因

,NB(hQno0

Z^2w EUg@.X,]u3CQ04.1  研究方法与兴趣的不同

ni? G;H ea+uWw0心理学空间-V9e_7ao.R~p F wXp

在研究方法上,荣格和诺伊曼主要使用神话、宗教、炼金术的文献方法来研究自性;而福德汉姆和建构主义采用临床观察法来研究个体的自性。心理学空间Gh_QBiqz]3L

)]eD1X%K^0由于方法上的差异,导致了研究的重点与兴趣的不同。荣格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性原型的存在和自性的功能。他通过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圈的自性意象来证明这个观点。诺伊曼深受荣格的影响,着重从原型的角度来研究自性的发展。而福德汉姆和Zinkina等人基于临床个案的研究,他们重点想理解个体的自性是发展的动力,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治疗这些问题。因此,他们对自性的发展与功能更感兴趣。心理学空间8W V;tLn7w

心理学空间4`"g-|#N*rt'G*Y

4.2  病人构成的差异

3ERCJ L!^:W.h-p-b7_0心理学空间 C!w G(Gri,kV

病人年龄阶段的不同,影响了他们对自性的理解。荣格接触的病人以中年危机为主。这些病人大多事业有成,适应良好。他们主要的问题是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面对内心真实的感受。荣格认为人的前半生以发展人格面具并且适应社会为主,而后半生主要的任务是发展自性成为自己。因此,荣格的自性观主要集中在个体后半生的发展上。

yY-S7d0x%I8]8c0心理学空间_$TkdH+I'[`C'g

诺伊曼是作家而非咨询师,他没有实际接触病人。因此,他以神话文献为主来研究人类的起源,主要是研究婴儿的自性与大母神的关系。心理学空间-|&y%o+CaU lZ#j

n R6x2@ Ho+sW!|0福德汉姆在英国儿童中心工作,接触大量的儿童案例。在儿童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福德汉姆获得了儿童自性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了获得对婴儿自性发展的资料,他还对出生不久的婴儿进行系统的观察。因此,福德汉姆的自性理论主要为儿童甚至婴儿自性的发展。

hUOD*T:a0心理学空间9g!_5OA.y

Zinkina等为心理分析师,他们的病人有成年人也有儿童。他们重视咨询中分析师与病人的关系,特别强调移情的作用。因此,他们强调自性离不开人际与言语的作用。心理学空间+lbi"j1v-[2K

心理学空间Sm-N2In'qY

4.3  治疗的方法的不同心理学空间*n0Ywfk)c9q!i e

心理学空间,?ho"IM(~3w7LO

荣格主要采用梦的分析和积极想象等方式与病人工作。他的病人给他报告他们所做的梦,或通过积极想象所画的画。为了发现和解释其中所蕴含的意义,荣格运用扩充技术将这些作品与神话传说、宗教意象、炼金术相联系。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荣格采取比较宏观的视野来研究自性,而对个体自性的发展比较忽视。

3C Bq`}1iX0

Oe9qp-k:K9E(o0福德汉姆深受克莱茵游戏治疗的启发。他使用游戏治疗与儿童做咨询,并试图分析儿童在游戏中所呈现的自我与自性的关系。游戏心理治疗,让福德汉姆对个体自性的动力,解体与重构有了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心理学空间 j gV&L.nT-U

心理学空间%GqTb?/J&T4T8Hp*\]

Zinkin等人虽然也使用经典的心理分析方法(梦的分析和积极想象),但他们更强调以移情分析为主的工作方式。移情涉及到分析师与被分析者的关系,也涉及到被分析者与其他重要他人的关系。因此,他们更加注重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自性的建构,而比较排斥宏观上把自性看成一个原型的观点。心理学空间1C+LBDAG5G Pv

nIvQrzr*O0五、自性对临床的意义

?!M})p1|(^e0心理学空间;r+q(n+S4Jbh

自性具有整合功能,而心理症状往往与隔离、分裂、冲突有关系。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的自性得到彰显,那么就有可能被治愈。这是荣格与后荣格学派一致认可的观点。心理学空间"U%N+@j I:] G$o

-|m4R`7o"Nw0那么,怎样才能让来访者的自性得以彰显?荣格指出,只要个体集中注意力与沟通内在无意识,就能够感受到自性的力量。荣格在《金花的秘密》中写到:“当人全心全力投注某事物时,生命可直觉到作为个人独特存在之自性。而当本来自己想在这些画上展现时,无意识会强化对生命全心全力、投注奉献之态度。”Moss在《曼荼罗的存在——发现洞察的力量》中指出,当个体把注意力锁定在当下对,就能进入心灵的核心获取自性的能量,从而提高直觉能力与洞察力。

)H y^Oi!}+Oa0

'jD [0xmK]0aP9^0从具体治疗方法上,曼荼罗绘画治疗、沙盘游戏等比较流行的荣格式艺术表达性治疗方法,具有彰显自性的功能。苏珊·芬澈发展和推广荣格的曼荼罗治疗,在其著作《曼陀罗的创造天地》中,她写到:“曼荼罗唤起了自性的影响力、次序及人格整体结构的基础模式;它支持维系你我的生命网。我们借着曼荼罗的创作,创造出属于自我的神圣空间、庇护地火集中力量的中心。”

!Wo'P3bj1_z8O:]t0心理学空间g k0x J*A H {6J

沙盘游戏的创始人卡尔夫在其开山之作《沙盘游戏》中写到:“只有当人们可以成功地显现自性之后,自我才可能因此得到完全的发展。……我通常会在治疗的过程中,让孩童的自性有机会彰显出来。在这当中,我会尝试着透过移情起作用来保护孩子的自性,并稳定它与自我的关系。”卡尔夫指出,在咨询师所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气氛(足够好的母亲),通过来访者与咨询师的移情而激发来访者的自性。借助移情而彰显自性,从而获得整合心灵的治疗效果。这个观点综合了荣格与建构学派的理念,为大多数心理分析师所接纳。心理学空间%t]f?l

eL@'e'Nym0在心理分析的理论和临床治疗实践中,自性的彰显不但可以起到治疗心理创伤、心理疾病的功能,而且还有助于认识自我,自我实现的功能。该理念与人本主义、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非常接近。自性所引领的自性化,是意识与无意识、自我与自性的整合,是一种高度整合完整的心理体验。这种整合的境界也与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相接近,具有文化契合性。

5F%fD$V}z9kf0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荣格 申荷永 陈灿锐 自性观
«阴 影 荣格 | Carl G. Jung
《荣格 | Carl G. Jung》
荣格谈神经症»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