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恒常性 Object Constancy
作者: mints 编译 / 702次阅读 时间: 2024年5月03日
标签: 客体恒常性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客体关系理论中,客体恒常性婴儿的维持依恋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让婴儿在满足或挫折的时候相对的独立。客体恒常性建立在婴儿对母亲的如下认知能力能力基础之上,即,当婴儿看不见母亲的时候,仍然能够设想母亲的存在,以及;当母亲并不令婴儿满意的时候,婴儿任然认为母亲具有积极的属性。这样,婴儿就能够对母亲的本身产生依恋,而不是依恋于母亲如何缓解紧张;婴儿会认为母亲会持续的为婴儿存在,而且,不仅仅是在自己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才存在。婴儿对特定性欲客体的投资表明了他们不再认为人是可互换的。
心理学空间I+c9_xC

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指的是我们与客体能够保持恒定的常态(constancy),源自于客体永久性(Object Permanence)的概念——我们在两到三岁时获得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明白——就算在某些情况下客体无法被看见、触摸或者感知到,他们也依然是存在的。心理学空间6Y9[^ yV6v^U3e r

$n5]ivZs'N1{0客体恒常性是一个精神动力学上的概念,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客体永久性在情感上的一种体现。在发展这一能力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成熟起来,意识到到我们的照料者是一个对我们满怀关爱的存在,但同时也是一个可以离开我们的独立个体。

,pH9k2K8[HA8T0心理学空间0dzMA Azj

客体恒常性

%b7eyYfI.Y!}8?L0心理学空间)y c @ Y BK

这里的恒常性,主要指内在客体的稳定。

YA2At!Qg2r0

p&z\7YoN#|y+D|}WQ0情绪上的稳定

4I/Z_ ^-pn%m1](\0心理学空间5tqT9Xw

当我们与外在客体在空间上远离的时候,心中仍旧可以保持这些客体的形象,同时仍能够通过内在客体,感受到自身与客体保持着一种稳定的亲密情感 。 比如“虽然他和我一段时间没有联系,我仍能感受到我们是相爱的”。

$`9x;taf0心理学空间 L9c6GA&o M{

认知上的稳定

U+j[#b hHI I0

NR)Gpsl$o$M0某个客体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稳定的,我们不会因为他(外在客体)一时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就立刻推翻之前对对方的感受与评价(内在客体)。例如“虽然他犯了个错误,但我认为他依然是个不错的人”。

s [5`hM$z,Y{0

W i7w2HLQ"OO0具有客体恒常性,意味着人们有能力保留外部客体在心中映射出的稳定图像。即使外部客体分离或消失了,对应的内在图像(内在客体)仍然相对稳定,会有对于客体的信任感。心理学空间&h+KwP7o;b/w:~Y

jS} z'Q!K:v0
;e&o&uDl0

z.^q`O2}'{0

.E1?\(@i0缺乏原因

+q^nS0A VH:y0心理学空间U3~,l}*mLn

童年不愉快的分离体验心理学空间XB;V|5z7u;[ X

FL\-D/}0出生后的6-24个月,是形成客体恒常性的关键时期。随着婴儿行动能力的提升,他们可以从抚养者身边爬开,逐渐成为不依附抚养者存在的个体。心理学空间E]6k2FXp

e)RU"W&r0如果抚养者与孩子分离时约定与孩子重聚的时间,并且履行承诺,孩子就会产生安心等待抚养者回来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婴儿慢慢意识到自己是自己,抚养者是抚养者。虽然有时抚养者会无法及时回应自己的需求,但是这没有关系,不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因为抚养者还是会在后来回应自己。在这样的信心中,孩子内心开始形成对于抚养者的稳定图像,且不因与抚养者的空间和时间距离而改变。心理学空间'SAO d)U*F v

心理学空间&d-}aSG&M1GtN

但如果在这个阶段,抚养者采用了不当的分离方式,则会阻碍孩子客体恒常性的发展。

vn,t ^'C;K$@]0

#^#n-uzZ@I0错误一:完全不分离

&htfJn LSl0心理学空间e"m"w zD

有的抚养者时刻和孩子在一起,不和孩子分离。这样孩子与客体的关系,将始终停滞于“与抚养者共生”的阶段。这样孩子无法在心中产生抚养者的影像,从而无法得到机会形成客体恒常性。

$Q,^$sR7Y0心理学空间}9g(D1i|vN

错误二:直接强制分离心理学空间6H-B K a JmP5M$Q@&q'z-b

心理学空间'S.i s`KFp$z8g

分离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复杂的体验。一方面他们因为在世界探索感到快乐,另一方面却因为离开赖以生存的抚养者感到焦虑、害怕。心理学空间1U?;^,Xl

心理学空间"_ tEF2dA$p!Z%A

所以,好的分离过程,要求抚养者们“在被需要时仍会出现”。这是一个分离的安全基础,孩子知道这件事,可以暂时搁置分离的焦虑,自己去体验世界。

_mD0X9O)m0

,T [7Kq0Hr}T0成长过程中抚养者的回应忽冷忽热

h.G1PPIZ9IU@0

i_@z:P0孩童必须累积足够多的温暖经验,并且认为温暖是种生活的常态, 才能不会因为小的分离或不快就动摇自己内心稳定美好的 “客体” 的图像。心理学空间$\I+}-Curk1P

心理学空间sD#Sr w^9Y9D

也是因为美好的经验足够多,孩子会原谅抚养者的一些过失、对自己的伤害等,开始接受“有瑕疵但足够好”的概念 。

.^ u0M)F;}:j0

T7O)q d:D%L\4Gm0成年之后痛苦的分离体验

PA"M\#IU0心理学空间oT~(X+W B fG1x

Mahler(1971)指出,客体恒常性的发展并不会在生命早期就完全结束。我们与客体的关系,会在之后的人生里不断发生改变。

`,V hZE*j1r BQy0

?l!JL!`%X se0长大后,我们会与更多的客体产生联结和感情。如果被迫与他们依恋的客体突然分离。比如说,亲人的逝世、分手、宠物走失等等。人们对于外界世界的基本认知可能会被这些创伤所挑战,也就是说,如果长大后与客体有意料之外的创伤经历,我们的客体恒常性也会遭到破坏。心理学空间#fg$t,T JQ+s,}

心理学空间 y"i N/S;k

心理学空间.a'biqgrX7F'W

心理学空间 aw'r `]*pB

Fraiberg, S. (1969). Libidinal object constancy and mental representation.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4(1), 9-47.心理学空间N!R$qW;~!f0i'Zp

Mi`pZ@M?*S0Mahler, M., Pine, F., & Bergman, A. (1975).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7Mahler, M., & Furer, M. (1969). On Human Symbiosi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Individuatio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心理学空间!r1h,Oa)i;{

心理学空间3?}O1d$JM

Ainsworth, M., & Bell, S. (1970). Attachment, exploration, and separation: Illustrated by the behaviour of One-Year-Olds in a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 41(1), 49.心理学空间(i3T9b8XG\b

e H `F(I-^09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Target Article: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心理学空间c? ubw1x

心理学空间U ~ t VZq

10Mahler, M. (1971). A Study of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6(1), 403-424.心理学空间 yE&O#Y8N yF"RY U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客体恒常性
«儿童精神病:理论陈述及其启示 玛格丽特·马勒 | Mahler
《玛格丽特·马勒 | Mahler》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