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的使用现状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作者: 李宏田; 刘建蒙; / 16999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月12日
来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 01期 标签: 儿童 Achenbach 行为问题检核表 儿童行为问题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Ts-h8o!B6^C2gh

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的使用现状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kN2J6q;Z"zy0

$h(Dr f:C0【作者】 李宏田; 刘建蒙;心理学空间'U)M9seZ0d)f/p

G DbnV$x0【机构】 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

(wi!Z H4b0心理学空间;e$u%y&v!j5`r

【刊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 01期

c;N`{^.F-B0

-m/PQ2S;P0【关键词】 儿童 行为问题检核表 使用现状 儿童行为问题 研究进展

QN)]W @9Xv8n0心理学空间7rLiT1p w M&|"ap

i,?c D L8N7Y0o p~0心理学空间9g(B.aN-j&Jpm5M8C

 儿童行为问题(childhood behavioral problem)指儿童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包括内向性行为问题和外向性行为问题[1, 2]。内向性行为问题指影响儿童内部心理特征而非外部环境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退缩、焦虑抑郁等;外向性行为问题反映儿童对外部环境的消极反应,表现为外显的心理卫生问题,包括攻击、多动和违纪等[3, 4]。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检核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工具之一[5, 6]。本文对CBCL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心理学空间E3n'D$zl9|~j

心理学空间 g9P0i]r:~(t H1S

1tA P6d F |K\)Qy!HF0

q!Y{n8~-y$J0一、CBCL介绍

7G'v V6K;Yq#k!BU!x-kp-q0心理学空间+DX$NNr

心理学空间AR ~K%VZ v[

心理学空间v;j g0]QR

CBCL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homas Achenbach博士,其研究最早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约半个世纪的发展,CBCL由单纯以儿童青少年(2~18岁)为评价对象逐步过渡到以儿童青少年为主,涵盖全人群(1.5~90岁以上)的Achenbach心理行为问题评价体系(achenbach system of empirically based assessment, ASEBA)。

*NKSpp{ o0

'V7b4H4S,rgi0心理学空间1Ci4W ?hN4h

[k8O0F!t3{ R|r01. ASEBA评价体系的发展阶段[7]:心理学空间*?${ fL.ZF,q5c x

*}a V-u%qP;B!vs6q0

}SHn(fu}0心理学空间:FeKCETpn!d$^&t%Hs

(1)20世纪60年代初~60年代末。ASEBA基本概念、方法及理论的形成期,也是ASEBA应用于测量实践、培训和科学研究的初探期;Achenbach于1965年首次在美国儿童发展研究会做了有关ASEBA的科研报告,并于1966年在美国心理学会发表了首篇ASEBA研究专著。心理学空间n&x vO8``7\3M

心理学空间&egG_%l|DwH

"cU]-K-}%g8H0

aO'm:RES$RW0(2)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末。ASEBA概念、方法及理论的完善期,也是相关量表的重要发展阶段。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期,Achenbach与耶鲁儿童研究中心Melvin Lewis博士合作,致力于把ASEBA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研究实践,为CBCL的创立奠定了基础。Achenbach于1974年和1982年在发展精神病理学第1版和第2版中对ASEBA概念架构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与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Craig Edelbrock博士合作,于1983年编著了首部CBCL/4~18父母版使用手册,随后相继于1986、1987和1992年编著了CBCL教师版(teacher's report form, TRF)、青少年自评版(youth report form, YSF)和学龄前儿童使用手册。研究表明CBCL父母版、教师版和青少年自评版各自效度和信度均较高,但不同评价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评价仅中度相关,这也提示不同评价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评价的角度不全一致,任一评价均不可能作为金标准而替代其他评价。为增加不同评价者评价结果的可比性,Achenbach于1991年对CBCL/4~18父母版、教师版和青少年自评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修订,并归纳出8个跨评价者综合征(cross?informant syndromes),每个综合征所含量表条目因评价者不同而略有差异,并依据全美代表性研究资料给出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评价者相关的常模,随后Achenbach于1992年和1997年将跨评价者比较量表扩展到CBCL/2~3父母版和照顾者?教师报告表(Caregiver?Teacher Report Form, C?TRF)。除CBCL父母、教师和青少年自评版外,Achenbach于1986年和1990年创立了直接观察记录表(direct observation form, DOF)和儿童青少年半结构式临床面谈表(semi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CICA)。心理学空间tqOJ(~ tl

心理学空间;QN.E1j"[/i,r4C

`j0f7e)NF5_0

%u'o%]6Jf{0(3)21世纪初至今。ASEBA评价体系的成熟期和计算机化阶段。①Achenbach于2000年与布林茅尔学院Leslie Rescorla博士合作,将CBCL/2~3父母版和C?TRF扩展为1.5~5岁用表,增加了语言发育调查表(language development survey, LDS),并编著了学龄前儿童ASEBA使用手册。②Achenbach与Rescorla博士合作于2001年和2007年编著了学龄儿童新版ASEBA使用手册(包括CBCL/6~18,TRF/6~18和YSR/11~18)及学龄儿童跨文化评价使用手册(含不同文化背景的常模)。Achenbach与McConaughy博士合作于2001年和2004年编著了SCICA/6~18和TOF/2~18使用手册。③Achenbach与Rescorla博士合作于2003年编著了成人(18~59岁)自评量表(adult self?report, ASR)和成人行为问题检核表(adult behavior checklist, ABCL)使用手册,并给出了相应的美国常模。④Achenbach与Newhouse博士合作于2004年编著了老年(60~90岁以上)自评量表(older adult self?report, ASR)和老年行为问题检核表(older adult behavior checklist, ABCL)使用手册,并给出了相应的美国常模。⑤为方便ASEBA评价系统的使用,Achenbach将ASEBA量表进行了计算机化,编制了测量数据管理(assessment data manager, ADM)软件。最新版ADM9.0于2010年3月发布,涵盖1.5~90岁以上人群全部量表以及1.5~18岁人群的跨文化评价量表和与美国精神病学会颁布的心理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DSM)相关联的评价量表。⑥网络版ASEBA量表于2002年研发成功。用户可直接通过网络下载和打印1.5~90岁以上人群的全部量表,请求和接收已填写完毕的量表,测评和输出被调查者诊断结果,以及下载和输出调查数据至ADM软件存储。

iKQ ~a5I;Q0心理学空间f2NXAF

;A1Xd\M$t0

6\g4|X @ e02. ASEBA评价体系的特点[7]:

&ZM4c_:W!?B@0心理学空间/~*M#R9dM \

E)T7a/C1l5]baI8e9t s0

%_,n3[D*M$H0(1)与DSM诊断和分类体系密切相关。ASEBA评价体系创立的初衷即要克服DSM诊断和分类体系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划分过于概括的缺点,提供更为详细的分类方法。随着DSM诊断和分类体系的逐步完善,ASEBA评价体系在保留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可同时获得DSM诊断体系所具备的诊断分类的评分。

+B \8e0r+I0

3kI5^Hx9qxG(u,B2T0

T+A3zTq;` ?!D$Q0心理学空间#j!UVYP%JKX

(2)跨文化应用。ASEBA评价体系除可以提供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相应综合征的诊断外,还可给出相应综合征的评分,便于跨文化比较研究。ASEBA评价体系至今已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应用该评价体系开展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的国家和地区多达67个,已发表论文及其他各类出版物达6 000多篇(种),其中跨文化比较研究的论文和出版物有1 900余篇(种)。此外,ASEBA评价体系已授权给近40个国家和地区,如挪威、日本、台湾和香港地区等。心理学空间G7Hc7?@ U"|

心理学空间+N(w5V M7G6E#s%_4U

心理学空间_q VbzrXk

Z:QAsf$l)L0(3)适用于随访研究。ASEBA评价体系适用范围1.5~90岁以上人群,不同年龄阶段的量表所含因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便于纵向随访研究使用。

/Q:MZ!A^i_0

zb Ac0b0

1T%t/pBz#kx4DG0心理学空间.U#^h)|EAEs

(4)计算机化程度高。ASEBA评价体系具备完善的数据采集管理软件,并实现了调查、回收、诊断和输出的网络化操作,便于开展调查和实施培训。心理学空间j'G BLB:BT

心理学空间)fqG;y*iOB

心理学空间 b;b Yl%vls)w

]Mw^]v r#? s03. ASEBA评价体系的中国化:心理学空间d&nUY3|&G"N%Y2M

心理学空间:r'R|W4u"T [mE8W v

心理学空间:vWc4W9v"t)YWa

/W~.{f]$Uyk%^+p0M0ASEBA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的时间及其使用情况滞后于台湾和香港地区,且仅局限于部分CBCL量表。CBCL?83版父母评价表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中国,在中国22个城市进行了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制定了中国城市儿童各年龄性别组城市常模[8],但量表信度和效度评价未见报道[9]。苏林雁等[9,10]于1996年对CBCL?83版父母评价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评价,报告了湖南地区常模,随后又报告了CBCL?91版父母和教师评价表湖南地区常模。有研究1997年报告了CBCL?91版青少年自评表信度和效度结果,唐光政等[11]2005年报告了该量表成都市区常模。刘灵等[12]于2003年报告了CBCL/2~3岁组全国常模。进入21世纪以来,ASEBA评价体系对CBCL量表适用年龄范围及量表维度进行了改进,但国内未见新版CBCL量表的有关报道。

:`B(Z*^D w,XQU0

La}"j2bhMd+@0

'Oh8HsNf5p0心理学空间!?*JXM-[&@

4. CBCL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判定方法:

D;iQ(jrjF0心理学空间m[1a3M5q~ P

n"|5U~;uLfy0心理学空间/n Gf$O#KC

尽管不同版本的CBCL量表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判定标准略有差异,但基本遵循以下原则[13~17]。

:[ MyA A-l3R!Y;K0

uK Es `UbH|$o(C0心理学空间BuS @1j4G+Lz_

心理学空间ou2w-|z4w| i

(1)因子行为。因子分高于常模临床界值,即第98百分位数(P98),判定儿童因子行为异常;因子分大于等于常模高危界值,即第95百分位数(P95),但小于等于全国常模P98,判定儿童因子行为高危;因子分低于常模P95,判定儿童因子行为正常;心理学空间^ V*X8_9Yg6Y

E V ^l` s0gY4W0心理学空间(gN0~2b(Pmh

0e4[6se ]0(2)内向性得分。内向性行为所含因子的条目得分之和,但不累计;

g;d \NG,D g0心理学空间 @!JtNe-CA

v*[|W;m pl7}x0心理学空间 C#Bk8? x

(3)外向性得分。外向性行为所含因子的条目得分之和,但不累计;

V#kt4?qdb4@0心理学空间)O7zA'}$T3\y/J7\

心理学空间 m'\;|h7Sli ~6m1O!C

心理学空间8O za [n5S

(4)内向性问题和外向性问题。内向性得分低于常模高危界值(P84),判定儿童内向性问题正常;内向性得分大于等于P84,但小于等于常模临床界值(P90),判定儿童属高危内向性问题;内向性得分高于P90,判定儿童属临床内向性问题;外向性问题的判定方法同内向性问题;

^#}Jb?M'V0心理学空间k8Q#t1\\q

YD,zQE4m0

~.Y z-x!Sm0(5)行为问题。任一因子行为异常,即判定儿童有行为问题。

~.K D@I3sNb0

3iYns[0心理学空间$kUI m(Kt

心理学空间4Kw&eR:v3x

二、儿童行为问题研究现况心理学空间{X[9MC B

心理学空间8\"X"wG iJ

心理学空间1]xl7U,n

心理学空间c!x7he| \EB

1.国外研究现况:

8{[-c7T-n0gXd0心理学空间f3g(fNG2IqEF

\[#AS@:~nNW0心理学空间qP [E1B&E ^

自1958年Rema Lapouse等首次开展儿童行为问题大规模现场研究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流行病学研究在发达国家逐渐引起关注,Brandenburg等[14]报道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儿童中重度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在14 %~20 %之间。1999年英国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发现DSM?IV诊断的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为9.5 %,另有2.1 %的儿童被归为非DSM–IV所含类别的其他心理行为问题[18]。Costello等[19]1993年对美国加州北部11个村1 420名儿童用CBCL筛查并对高危及部分非高危儿童开展为期3~7年的随访研究,儿童满16岁时结束随访并用DSM–IV进行诊断,结果发现9~16岁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3个月内平均发生率13.3 %,从开始随访至2000年随访结束,36.7 %的儿童至少1次被诊断为某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1995年在澳大利亚、中国、波多黎各、瑞典等12个国家开展CBCL跨文化研究发现:波多黎各儿童行为问题得分最高,瑞典最低;各国之间行为问题总分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外向性行为问题得分男童高于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女童高于男童[20]。

z"WYO!qeLb0

MT i&L-x0心理学空间 j!L D G#P PL9]"y

心理学空间6ru%|vT{H1\

2.国内研究现况:

v|~?vf ?{$R%zl0

2]q6D.H%c6I5OnE9^\0

?G"c;q%kW1`f A0

ip#HVs+{v0国内1985年报告北京城区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8.3 %[21];1989年全国22省市4~16岁儿童及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2.9 %,男童行为问题发生率13.4 %,女童12.5 %[8];1996年山东地区6~11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0.4 %,男童12.5 %,女童8.3 %[22];2001年浙江6~12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9.9 %,农村儿童发生率12.8 %,城镇儿童发生率7.7 %[23];2006年深圳市宝安区4~6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3.5 %[24],同年也有学者报告深圳市罗湖区4.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5.9 %[25];2006年12~16岁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41.3 %,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为36.6 %[26]。以上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变化不大,但近几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增加;总行为问题和外向性行为发生率男童高于女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发生率女童高于男童;农村留守儿童和少数民族(苗族)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偏高。造成行为问题发生率波动范围较大的原因除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行为问题发生率不同外,还可能受所选量表、诊断标准及调查者的影响。心理学空间]$Wo]A

心理学空间 cs@yKW;t

5L]4QQ,X9L0心理学空间8}6kZ OY

国内采用CBCL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现况研究尚有不足。心理学空间6cY)DAH%Z{g)g&r

心理学空间6j{!? a D KQF

N#WL;gL;r'W0

K'P+\F[$X5A0(1)不同研究所用儿童行为问题诊断标准不一[13]。如有研究定义某因子儿童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标准即判定该儿童有行为问题[27],也有研究定义某因子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和/或行为问题总分超过美国常模即判断有行为问题[26],还有研究定义某因子行为问题超过全国常模和/或行为问题总分大于该研究第90百分位数即判断有行为问题[28];心理学空间0UF$F1VT K4T-L9Mn

心理学空间j,ESh.s4^

心理学空间*lm{&n F1Fu

心理学空间 M;EDQEgk9\

(2)全国常模仅局限于因子行为。因1989年全国常模缺少儿童内向性行为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及行为问题总分常模,故目前儿童行为问题研究多局限于各因子行为问题,内向性和外向性行为问题研究很少涉及;

C)h%z&C oq UC4j&H0

'lb[-v5uFp0

U`Mq)Wi0

W{i6D+rY yvG0(3)农村儿童行为问题诊断参考城市常模。农村儿童各因子行为问题诊断标准仍参考1989年城市儿童全国常模。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今后若引入新版ASEBA诊断体系,在量表可行性评价初期应加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注重抽样人群的代表性,并给出统一的判定标准。

&KI9Q;mIN Y$Q0

k3_C2eE0心理学空间~(h2Dk{E0_q.c1X

心理学空间{vX Q*d!o"J#Y

3.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研究的意义:心理学空间QvE5l$SO3xy

心理学空间#iXV i5Re

%JWz9b d d7o]k0

o U6TV'?e"wPl U0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儿童青少年所面临内部和外部压力增加[29],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也会逐渐增加,而多数研究表明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与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社会功能及精神疾患密切相关。有研究者采用CBCL量表对601名儿童4岁和12岁时行为问题研究发现部分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会持续到青春期前,外向性行为问题稳定性高于内向性行为问题[30],国内学者也指出儿童早期外向性行为问题为对后期的学业、行为和同伴关系以及成人期的生活都有消极的影响[31];Copeland等[32]通过对1 420名儿童随访研究发现,儿童期心理行为问题会增加成年期犯罪发生风险;有研究者通过对1 580名1983年时完成CBCL测试的4~16岁儿童14年后的情绪和焦虑问题研究发现,4~16岁时焦虑、抑郁和内向性行为问题得分能够预测成年期情绪问题,社会能力得分和外向性行为问题得分能够预测成年期焦虑问题[33]。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开展儿童行为问题相关研究,对于了解儿童行为问现状及确定高危人群及早干预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心理学空间.eHZ m&q!q4iFG1Y

心理学空间?pd(XB G\

心理学空间?7|IAR:]ri

p@n W7?3T#aj0【参考文献】

3Mp^%h7H,P^{0

\ T2[+l n1dr1n0 1 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 9(3): 192?196.

r.J$G3k:w.x%e7A0心理学空间/ea o$yv-^},U

心理学空间 Fx Tq shu Oa2x

Y+XK9T~02 王秀珍.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 15(7): 667?668.

0SN.{i)~WG'B#jC&P0心理学空间H}`}x)JW(B*d

心理学空间.L)} A$PH1R;Hj

5N D!o U-s4FG03 Liu J. Childhoo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theory and implications[J]. J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Nurs, 2004, 17(3): 93?103.心理学空间)MGiYLVR%e

心理学空间A.E9NrR,B_

心理学空间S(KgV&F;A5m(z*YS$e

心理学空间7FG[ q+I%L*I

4 忻仁娥.儿童行为问题概述.中国实用儿科杂志[J]. 1993, 8(6): 330?332.心理学空间&j*bjZ@)R

+z1Ob LI!Q0心理学空间5cCzQtR

心理学空间?:@IN'W;^'Y7O

5 忻仁娥.儿童心理与行为的评估工具?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4(1): 26.

k:X-\ Y_7@x0

O N!?m9[/C#\d`:d0

T t/Ep!M[R:|'w0心理学空间q6x2v!x6x

6 Petot D, Petot JM, Achenbach TM.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of Algeria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s reported by parents[J]. Eur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8, 17(4): 200?208.

l7Z;bAm.g0

%K#E7O~LvyG4B n WS0

j |u7TF0心理学空间*j|5kF+bPv7f t

7 Achenbach, TM. The ASEBA Approach[EB/OL]. http://www.aseba.org/index.html.

x0u.@ B @_[,D'q0心理学空间|1k)K,[8hvuq%QCK

心理学空间4x&epw+S(ZQ}!`z

心理学空间Q znI k*sG[$H,a

8 忻仁娥,唐慧琴,张志雄,等.全国22个省市26个单位24013名城市在校少年儿童行为问题调查——独生子女精神卫生问题的调查,防治和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 1992, 4(1): 47?55.

{Os9BZ#tv"~ D'i0

/n"]s&UgY,~ q0O0

e(B3i8g"H G&y.V6B0

_(`2c,w:Ph M;_09 苏林雁,李雪荣,万国斌,等.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湖南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 4(1): 24?28.心理学空间g J/}T)? x{u*M

心理学空间8T7S1j\q'u/kwQ`$`

心理学空间;qDEUi0F

:~LBa%y4O*RC3s010 苏林雁,李雪荣,罗学荣,等. 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的再标准化及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8, 12(2): 67?69.

#T)\e A ^Y3F0

,^hB#n&a0

4_3{8v6O)_1f~8Qk@R0

'ji^?"_eX)~011 唐光政,郭兰婷,黄雪竹. 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问题部分成都市区常模[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3): 183?186.

9U6k9|{'h$D `0

Jz"j%@c0

U}Yc\w0心理学空间:eM/w-D[ ``C Sd

12 刘灵,吴立云,姚凯南. 2~3岁幼儿行为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制定[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3, 11(6): 377?379.

U;DW:G+cA xB0心理学空间_Z$i$Z9U.Iu1l

S6oIk7{U2i"x0

R+b8q2iX0jk n013 都萍,闫亚琼.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儿童行为问题界定标准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01, 22(5): 445?446.

#e4F9K.E3OvRc0A0心理学空间)x*\ O2O?a~

Ar ]/G-~2Uh)A,S8iu0心理学空间oe7O-Bd6Vm)A*c

14 Brandenburg NA, Friedman RM, Silver SE. The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psychiatric disorders: prevalence findings from recent studie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0, 29(1): 76?83.

'px1c[ th1p%l0

K0T1w6v5ZQ^O0心理学空间%c.T&Xxs4Ax4bJ Z

心理学空间 aJ?#MKj

15 Keiley MK, Bates JE, Dodge KA, et al. A cross?domain growth analysi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during 8 years of childhood[J]. J Abnorm Child Psychol, 2000, 28(2): 161?179.心理学空间(wd#^}-I#a,w5q

心理学空间I!qQ~-th

心理学空间5S ^9E H9MTG4{)q!x

%pH1N*U'G016 Kroes M, Kalff AC, Steyaert J, et al. A longitudinal community study: do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 and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scores at 5 years of age predict psychiatric diagnoses at a later age[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2, 41(8): 955?963.心理学空间^0q*Av?"~/{)a3k

Q VH+h$h@0

k5gFV8^ a6s;tU h0

I2E#S(hmf6\017 Siu AFY. A Prevalence Study on Internalizing Problems Among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J].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8, 17(16): 779?790.

IO"L8oN ^{O4jQ0

7?&\5XJ0u0心理学空间y(b F5Z)eR"E;]o'_Bp

#i&^Yu1y^,b018 Ford T, Goodman R, Meltzer H. The British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Survey 1999: the prevalence of DSM?IV disorder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2003, 42(10): 1203?1211.

V&d CMmVbD'O-V0

LQc Ll\4E.S0心理学空间1?)M@g/i3D{ na

9\!Ps ~5|.[gD g l019 Costello EJ, Mustillo S, Erkanli A, et al. Preval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J]. Arch Gen Psychiatry, 2003, 60(8): 837?844.

,B&c3`.KF:dR$R0

P9p!};[(lJ4`0心理学空间%X3wUM(m)~+t3huXe

心理学空间c(Ez~`];ZK DR

20 Crijnen AA, Achenbach TM, Verhulst FC. Comparisons of problems reported by parents of children in 12 cultures: total problems, externalizing, and internalizing[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7, 36(9): 1269?1277.

(M@?0kch+Ot0

#iVt|\#Au0

&?!P7f0\ m0

c&S9Fv'h.b021 王玉凤,沈渔邨.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综合研究之一?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9, 3(3): 104?110.心理学空间P$ht:]:A)r+Ei&D

心理学空间.OPJ?%UqubZ3P u

$vM%v,~/_0

m.IFE7wDM022 Liu X, Kurita H, Guo C,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among Chinese children aged 6 through 11 years[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9, 38(6): 708?715.

5r0i1cc4]8w;t.J:{0

$iE^U'b,l*Yq4]0心理学空间7T%rCN9q0@V"Z

心理学空间x gc/V uQ

23 章殷捷,叶文宣,章月影,等.浙江省苍南县城乡儿童行为问题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 16(11): 736?738.心理学空间 _Y5{oA;wl L?H

心理学空间J!f6_(l!T tiwS

`Tt[8n'Z:t0

vaam `2_c024 魏煌忠,刘华,曾玉云,等.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因素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28): 3956?3958.

*rM-hZJ0

Yoi;[3?2T0

,z1fP!\?cW@0心理学空间] J#|v"jq

25 龚建华.深圳市城区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家庭因素调查.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 95?96.

e!`XfG5h0l0心理学空间"ad|1xL&X9c3a/f

心理学空间}!Mg%dG;I z9x!D1Y

心理学空间#\ ww5yD+cyp

26 徐为民,唐久来,吴德,等.安徽农村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7, 22(11): 852?853.

M8G)Yc&@{3z@0

7vQ'j7J5{]9C T0心理学空间 Z+g$L;I0HZ#S'D#c:SbV

心理学空间@aWQ5Z

27 武丽杰,刘爱书,陶雨春,等.哈尔滨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6): 488?489.

] |.itjb0

7]O$t/_s1G Kq0

tq\!c Vw]&y'Gc0心理学空间6Ebws+B/P ?V,A

28 都萍,秦桂秀,闫亚琼,等.太原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病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2): 122?124.

b:I ozomL.K0

u&g6uk o&u?;}!M0

XR+HGp"P%I8F0

$Io%c6K%AfVn~029 周克庸.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期城市青少年心理压力加大的原因[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4): 15?18.心理学空间,\$h;D%Q)qQ!kE8mN

]7t~1m%j9}4l ym0

b}[CBj0

0N8[ywH'@3w9y030 Anselmi L, Barros FC, Teodoro ML, et al. Continuity of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from pre?school years to pre?adolescence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 2008, 49(5): 499?507.

5`1T|9v4At0心理学空间m8pxx^&_W

tP z x4u-S S;BI1F0

g`~7Ek031 蔡春凤,周宗奎.儿童外部问题行为稳定性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1): 66?72.心理学空间7HB0k$O)P/f%ht;B+Q

-QhrJ)?/R)H0

y$F3d k;SU9F(c(k`0

L3_1w?Q032 Copeland WE, Miller?Johnson S, Keeler G, et al. Childhood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young adult crime: a prospective, population?based study[J]. Am J Psychiatry, 2007, 164(11): 1668?1675.心理学空间lvf&e5v

gN1Hf_D7^0心理学空间0~e0r-Q9g1`ZD

心理学空间 Ka9\ SVSl-P

33 Roza SJ, Hofstra MB, van der Ende J, et al. Stable prediction of mood and anxiety disorders based on behavioral and emotional problems in childhood: a 14?year follow?up during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J]. Am J Psychiatry, 2003, 160(12): 2116?2121.

G]o8T ^I{0心理学空间 Vh7S9HX z.S

 心理学空间 I&@(`u9`0}Q1M e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儿童 Achenbach 行为问题检核表 儿童行为问题
«精神状态简易问卷(SPMSQ) 簡易心智狀態問卷調查表 心理健康测量量表
《心理健康测量量表》
Achenbach儿童行为表(CBCL)»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