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虹的日志
  • 我相信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是问题解决的高手,但是在生活、家庭上或者关系上很无助的时候也许就不再是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因无法继续学业而休学,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家长会带着孩子去治疗,寻找解决方案,但是有些孩子就只是呆在家里,而不进行任何的医学和心理干预,这些孩子休息了一段时间就会要
    235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谈到了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四种精神疾病。看上去像是一个人类学的研究, 作者认为在不同于英美国家的文化层面下,精神疾病,实际上带有很强的人类建构的性质。香港的厌食症,日本的抑郁症让我印象更加深刻,斯里兰卡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那个心理援助的一厢情愿的浪
    195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一) 今天和朋友聊天,她说自己的一个亲戚的孩子,这个孩子很个性,现在上初三,不怎么好好做作业,但是会打篮球、做很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但是成
    1056 次阅读|没有评论
  • 感恩节,感谢来访者

    2020-11-27 00:04
    ​Happy Happy 一大早不记得今天是感恩节,我还是和往常一样忙碌,只是一会手机里跳出一条消息,我的一位来访者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说:感谢老师这段时间的帮助和关心。 看到这条微信,思绪一下子拉回到几个月前。当他在极度艰难的时候走进咨询室,他觉得没有人能帮助自己,
    1592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对很多人来说心理咨询也许很陌生,很多人都觉得有心理问题的人才需要寻求心理咨询,但其实也许不是,心理咨询涵盖很多方面,比如个体的自我成长、亲密关系、原生家庭、职场问题、丧失、亲子关系等等。       如果说出生就是我们所遇到的第一个创伤事件,那我们的一生将会遇到太
    1331 次阅读|没有评论
  • 读《哀伤与抑郁》

    2020-03-24 12:48
      弗洛伊德的《哀伤与抑郁》从几个方面来对哀伤和抑郁进行探讨,当然,他强调这里的抑郁并非包含所有抑郁,而是跟客体丧失有关的抑郁。    在这篇文献中,弗洛伊德区分了哀伤和抑郁的共同及不同之处,尤其是通过心理动力学视角,即从力比多的角度来去诠释抑郁发生的过程和心理机制。我将从以下几方
    238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作者:Steven L . Ablon  翻译:魏虹 《 马勒和科胡特》这本书对这两位心理学家的工作做了简明清晰的阐述,作者讨论和比较了在自体心理学和分离个体化理论上的发展和争论,本书的特点是在精神分析模式下,对这两个重要流派做了清晰的比较。 Selma Kramer在引言中用有趣的个人和历史的观点来谈
    2063 次阅读|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