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游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 | 义乌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老许
时间:2022年12月11日|421次浏览

全文1615字,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心理咨询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探讨与体验深层体验,更多关注精神世界的幻想层面。另外一种是解决具体的问题,更多关注现实层面,缓解困扰。

当咨询师培训的时候,更多会关注精神层面,比如内在的动力性、需求、潜意识的情结、各种动力学的解释、深层情感感受等。

当来访者来咨询的时候,更多关注如何解决具体问题,比如想要解决失恋之后的痛苦,孩子的抑郁,不和的婚姻,自卑,人际关系不好,不善于沟通,与父母关系势同水火等。

所以,咨询师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好平衡。

我们咨询师都明白,要解决任何具体问题,肯定需要讨论精神世界,这也是心理咨询的魅力与价值所在,但是,来访不一定明白,他们会很奇怪,我就是想你告诉我失恋之后非常痛苦,我要怎么办?你怎么问我那么多问题,还说要咨询好多好多次,等到好多好多次之后,我可能自己也不痛苦了,为什么还要你来做咨询呢?

咨询师只能苦笑,但也不得不承认来访说得有道理,等你几个月咨询做下来,不要说失恋不痛苦了,可能下一任都找到了,这个心理咨询还有必要吗?

因此,在导入性会谈或者评估会谈的时候,咨询双方达成一致目标就变得非常重要。咨询师与来访者需要充分讨论我们的咨询到底是在做什么,怎么做,做多久,目标是什么?最后达成一致意见。

大部分的来访者都会坚持先解决当前比较迫切的问题,那么短程咨询,甚至一次咨询就理所当然了,据调查,在美国,付费的心理咨询人均咨询次数4次左右(有些可能只是评估会谈一次就结束了,正常咨询一般在8-12次),这种咨询,以认知行为模式为主的整合咨询模式,会给予信息提供、教育建议、方法示范、思维矫正、行为指导等技术。一般来说,4-12次就会有所改善,这也是绝大部分来访者的咨询诉求。

还有少部分来访是要整体性的解决精神幻想层面的问题,比如总是怀疑自己,否认自己,自卑,行为退缩,恐惧等,弥漫性的忧伤,讨好别人,无法说NO,精神内耗等等,这种就需要从人格层面整体修复。他们没有非常具体的解决目标,就是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变得不一样,变得更了解自己,更了解人性等等。

这种往往就需要比较长程的咨询,一般来说半年起步,正常在2年左右(也就是100次左右)。一般会以分析或体验性咨询为主,比如动力学、存在-人本等。相对来说,一二线大城市、受教育水平高、对人文社科类感兴趣、有充裕资金或者心理咨询的从业者能接受长程咨询。

当说到心理咨询的时候,大众默认理解的是第一种情况,咨询师默认理解的是第二种情况。所以,心理咨询一开始,就需要一个认知匹配的过程。

作为一名咨询师,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城市,所在机构性质,所面临的主要服务对象来确定自己的咨询方向,到底是偏解决问题层面还是偏探讨精神层面。

一个资深的咨询师可能会兼顾长程与短程咨询,这时,就需要游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有时可能咨询师自己内心世界都会打架,不过有经验之后是会协调好的。

作为来访者来说,建议可以从短程咨询开始做,毕竟有比较快的正反馈,在做的过程中,再决定要不要做长程。我经常在讲,心理咨询哪怕做一次都是有帮助,因为这是0与1的关系,是人对于自己的认知的根本性的突破,以后再要开始重新寻求帮助就容易了许多。

作为想要学心理咨询的新手,建议也可以从短程开始学习和接个案,先找到咨询的基本感觉和基本流程,然后有一定经验之后,如果对深层心理探索感兴趣,再慢慢学习长程的理论及模式,万事总是从容易处入手,比较容易坚持。

我见过很多学习者,一开始就学长程,学了几年,还稀里糊涂,越学越没信心,就很难坚持下来,往往半途而废。

不过即使学短程的心理咨询,系统学习几个月到1年也是必要的,不可能背题目考个证书就能做心理咨询师。

许定远,应用心理硕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浙江卫视特邀心理专家、义乌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二级心理咨询师、飞米粒心理创始人,专职心理咨询及培训工作,具有6年近4000小时个案咨询经验,存在分析为主的整合式中短程咨询取向。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