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拓樸論、動力論與經濟論的觀點
作者: 蔡榮裕、劉佳昌 / 12456次阅读 时间: 2013年12月02日
标签: 弗洛伊德 后设心理学 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拓樸論、動力論與經濟論的觀點
M,Zaf,J0mq1R0心理学空间5^R;g6U:Y7sf
蔡榮裕、劉佳昌
DrU#~H{i N6tKF0台北市立療養院成人精神科主治醫師
WtNpO"W i0心理学空间V4F[/I+m)YUE+e
通訊作者地址:蔡榮裕,台北市松德路309號,台北市立療養院
O$? Ym(Jo2R"_&`9{0(< 台北市立療養院>目前改名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we/k1vE0
;]$z Q'L4@0原刊於台灣精神醫學會期刊, P.79-87, Vol.18, No.2, June 2004)
iU~og,e lQ C0心理学空间!L J~K*OGj
簡題: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心理学空间7N&D3Io5I

(e*h4O,sG!F!Mp3M ]0Object Relations and Psychoanalysis:Topographical, Dynamic, and Economic Points of View
%v*N!G4} qh+~L|_:O0Jung-Yu Tsai, M.D., Chia-Chang Liu, M.D.心理学空间&s R1_Em }6D"a
Taipei City Psychiatric Center
$T TcI#A2y#| B0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Dr. Jung-Yu Tsai, Taipei City Psychiatric Center, 309, Sung-Te Rd., Taipei 110, Taiwan
心理学空间9UzN't3d-p^&J%A`

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拓樸論、動力論與經濟論的觀點心理学空间#e~9_.Za*l XR7o

心理学空间%i{:ID$e6E

本綜論的主要目的是澄清客體關係理論與人際關係理論之分野,以及從拓樸論、動力論與經濟論三個向度,討論精神動力取向與精神分析取向之間的細節異同。客體關係理論的基礎,是佛洛伊德以降的精神分析。由於在相關訓練與實務技術上,在歷史發展過程裡已顯得不同,為了讓我們進一步區分人際關係理論與客體關係理論之差別,我們先著重說明,外在世界與內在世界做為不同出發點時,所衍生之觀察與理論之差異。當我們只著重精神動力的角度時,對精神分析而言,乃缺乏了另從拓樸論與經濟論角度,探索問題與症狀的成因。本論文說明這三個思考向度的內容,並由此再反觀,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及佛洛伊德之歷史關係。心理学空间YIkvS8^Px(u

,H4x _"[2c3Y0關鍵詞:客體關係,精神分析,佛洛伊德,後設心理學心理学空间5{R ^0g*Z#A]

心理学空间+O8M/s$KHs?&nB-Y"v1O

Abstract from Overview

&f)bYQ&l#w8?+aY0心理学空间*v.L s~Y~-h N

A#u6n~uK0心理学空间 yi*F&G E2Il

Object Relations and Psychoanalysis:Topographical, Dynamic, and Economic Points of View

y%VC2qob4X/I"xg/Q0心理学空间*y&e9eE7`1]#s1tj!{%^

心理学空间/Mz?EO7Rgy#|$Q

4c W y oJ {1^,hD K0The concept of 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sis has more to do with intra-psychic reality than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is overview, we try to link object relations theories back to the context of psychoanalytic history to clarify the possible misuse of these complex theories. When it comes to psychoanalytic thinking, we usually mean to look at things from the topographical, dynamic, and economic points of view. We try to make an overview of such thinking and to make it possibl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elf and object in different schools of psychoanalysis with Freud’s ideas as a common ground.(Full Text in Chinese)

`i~+O.LZ0心理学空间0_f^ Cc;K

Key words:object relations, psychoanalysis, Freud, meta-psychology心理学空间W-W1b WHup d

心理学空间o*^7CqhPEw-@%_:}L'P

前言

'bn+p8e)m0

:RP(gA:P)|VF0客體關係已成為某種程度流行的用語〔1-5〕,然而,要了解客體關係理論,我們認為最好回到精神分析的源頭,以免使得客體關係理論被誤解為完全獨立的學說理論。一來,這在學術史上不符合歷史的真實。二來,若未能以源於精神分析的古典脈絡,那麼忽視或喪失歷史感的客體關係,將變成怎麼樣的實務與理論呢?心理学空间L-|%lw G?Ux2@I+Z

心理学空间 X)dSdw \

另,也得正視客體關係理論被當做一門獨立學說的過程中,可能隱含及衍生的問題。甚且客體關係理論的思索與運用,若未深入探索古典精神分析的後設心理學(meta-psychology)〔6〕,所必須加以深思及觀察的拓樸論的(topographical)、動力論的(dynamic)與經濟論的(economic)層面〔6-8〕,那麼,將易使得客體關係理論被解讀為人際關係理論。在進一步說明客體關係理論之前,本文將先以人際關係理論的某些觀察,做為討論重點。

K"D-OP h FK/P l0心理学空间t`1z;QA&tr `U

不可諱言地,本綜論的背景是以台灣精神醫學界做為觀察的基礎,在目前世界潮流裡,生物基因、精神葯理與腦科學的進展,台灣精神醫學界已經很快地跟著這些步伐;這可由醫學會每年年會的內容與台灣精神醫學期刊的文章來觀察,我們不擔心生物基因與腦科學的進展會被精神科醫師所忽略。反而是心理與社會角度的論述,以近幾年為例,就精神分析而言,不論是否同意它的論點,與本文較相關的論述,在台灣本地除了一些散見的報告文章與具體的結集〔2-5,17,24-26,34,36,37,40,42-46〕,依然是相對地缺乏的狀態,雖然日常實務裡,我們相信心理社會角度的思考絕非少見。心理学空间 [n^4J$|

v1|E4n\4]5^0人際關係理論心理学空间 GF4]F7^r3~_ b7r

心理学空间d!N?*OdL

歷史上,人際關係理論及實務的論述,可謂汗牛充棟,但若將其影響置於精神分析史的脈絡來觀察,美國蘇利文(H.S. Sullivan)學派可謂影響深遠〔9〕,與其相關的精神分析文化學派的理論,亦在精神分析裡佔有一席之地。此學派的理論家,如M. Mahler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10〕,仍是精神醫學教科書的內容,然而,精神分析領域裡,此學派的論點仍頗被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以外在社會文化因素來解釋人類的行為,亦或從內在心理的角度,來論述外在社會文化得以形成的緣由;這兩者之中,一是透過外在因素來解釋內在現象,另一則經由內在因素來解釋外在現象,兩者看問題的方式乃背道而馳,對於問題的處方,亦因而頗不相同。文化學派的形成或有其背景,是批判古典精神分析之相對輕忽外在因素,但放在台灣當前的脈絡,何者才是被輕忽的,需常加反思。

\oO ebJ+FP0

2X] j}'Tw`Lk0例如:問診後,我們所做的結論若是,個案因為失業,而變得憂鬱,因此,他需要進一步的治療。這樣的論述歸因裡,所意含的是,一個外在事件做為病因,而將後續的精神科處置,當做是治標。然而治本之道,仍在於被當做為病因的外在事件。由此推論,真正能且需要的是社會學家處理外在社會事件,那麼,精神醫學若要談預防時,我們能談什麼呢?臨床上,我們可見眾多失業者,並非人人皆有憂鬱症,何以如此呢?何以同件災難,當事者有眾多不同的反應呢?〔11〕除非,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未出現症狀者只是被掩飾掉或疏忽,而變成臨床上無明顯可見的精神科診斷;或者,我們擴大診斷準則的適用範疇,將那些未有明顯症狀者亦納入診斷,擴大精神醫學的適用範圍。但如是推論而導致的問題,仍需多方思考。心理学空间 _#ed2OO&~

心理学空间:a e(CnR.Y&k%mu{3\

如果,我們假設,外在社會事件得以發揮作用,是因為人類腦部有些變化,如此思考將使生物精神醫學取向有了發揮空間。基因與腦科學的進展,亦使得這些重大成就與心理學,尤其與本綜論所聚焦的客體關係與精神分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複雜,需要更多的研究與思辯,以了解其間的相容與不相容性。

*b"k9c7u#r2CR0

4K{"t{j_.S0尤其是,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之一的Dr. Eric R. Kandel的論點相當值得思考。近來,神經科學與精神分析的關係亦是漸成話題的研究,如:Mark Solms等人〔12,13〕的相關探索。Solms的立場是從精神分析出發,而Dr. Kandel〔14,15〕則較站在精神醫學的立場,他在1999年的修正意見裡,主題改為「生物學與精神分析的未來」是一個轉折。雖然修正論文裡對於精神分析更具同情與思辯,但他個人所提及或背後的科學觀,對於精神分析而言,是否會導致精神分析的理論與臨床觀察力,因而失去深度而扁平化,或是精神分析的一帖補葯,這些相關論點,近年來在精神分析學界裡,亦是頗需要討論與消化的題材。另,Kandel所論述的時空背景,對我們而言,台灣精神醫學早已傾向他所強調建議的基因與腦科學;但精神分析的建制與論述,在台灣雖有早年的動力論深厚基礎,然相對於其它國家在精神分析方面的深厚且近百年的發展,我們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才足以與生物精神醫學的重大成就進行對話。

/R{J\lC0心理学空间*{ ]/I^@y

然而,若將前述假設的命題定為,是否人類的精神或心理場域,在外在事件發生時,遭遇了某些影響,產生了後續的症狀;如此思考,使得精神或心理研究有了空間〔11〕。但要將精神或心理研究的領域放在什麼層次呢?如果我們將前述的失業命題,再做一個假設推論,某個當事人所以會失業,除了社會經濟因素與其年齡之外,假設亦與該當事人的人際關係不佳頗有關係,使他被列為優先辭退的對象。如此思考時,似乎讓人際關係理論的運作有了空間。

3T6MBE(JINY0

9^l9zm+^5] UW t9sP0然而,脫離精神分析的思考範疇,人際關係理論則又易被推衍為,人際溝通或社交技巧等治療技藝。就治療市場而言,這些技藝各有其運用範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意圖回到歷史脈絡裡,釐清這些取向之不同處,讓各自理論得以各得其位,以發揮各自的功能,亦由此而了解各自的侷限。如果我們將人際關係的問題視為病根之一,那將面臨一個重要的疑問:難道人不能有孤獨的自由?或者孤獨即是一種疾病?這是處理問題時將焦點置於人際關係時,得再深思的議題。心理学空间 U^h;[gFq/AP

3S:a O Zu8Bs0或者,引用一個日常的概念做為比喻,如果,我們將當事人的人際關係的匱乏,假想成所謂體質過於虛弱,因此需要進補,也就是,讓當事人的人際能夠增強,那麼,虛弱的體質能夠承受這些大補帖?在經驗上,有些人能夠很快獲益,亦有些則是更欲挀乏力,何以如此呢?這些皆是臨床上常見的現象,我們如何從這些現象裡,找出更具解釋力的理論呢?進一步說明前,我們先回到前述所謂「脫離精神分析的思考範疇」,意指的是什麼呢?

7jM0T5F})P,PC _0心理学空间6c2Rbyb)R x

動力論、拓樸論與經濟論心理学空间z9oT;Fs h2p

心理学空间 n5xW2o_ k&oo%m-`)W

這得回到之前提及的三個觀察事件的向度:動力論的、拓樸論的、與經濟論的思考範疇。當我們觀察某些變數之間的相互影響的力道時,如之前提及的失業因素、情緒因素與借貸壓力等的交互影響,的確是可見其預期的影響,當這些因素之間相互牽扯,而達成某種平衡或妥協狀態時,我們或可說,這是所謂動力論的觀察事件的方式。這是一般常見的觀察角度,也是讓治療者較有著力點的角度,只要我們能假設,幾個具體明顯可觀察且擁有影響力的因素,我們便能觀察它們之間的動力變化,做為我們解釋當事人某些問題的焦點。〔6,7〕這在精神醫學領域裡亦是常聽見的說法,然而,精神動力論的運作,仍需要一些被假定的影響因子,例如,前述失業後而變得抑鬱的當事人,有那些因素交互作用呢?心理学空间F^hU E0k%b5F)X

.@I/fA3{5g0如果只將那些因素侷限於,意識層次上可具體觀察的現象,做為觀察的焦點,這也是心理研究的途徑之一,然而,這似乎忽視了精神分析一百年來的重大貢獻,尤其它對於潛意識領域的建構與假設,成為可被象徵思考的內容,並已變成擁有具體影響力的現象。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亦常聽到,某些事情的背後有某些潛意識緣由,不論是否接受,似乎已不再是陌生的說法了。〔16,17〕然而,我們若只談精神動力論的機制,則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臨床現象,即具有動力論力量的因素,可能是我們所無法意識到的內容。這或許也是老生常談,然而,在實務層面,由於這些無法被意識到的內容無法直接觀察,或者人對於無法以意識力量來掌握自己,這對於人的自戀是頗大的衝擊〔18〕,因而這部分的思考常被置於邊緣地位。心理学空间-oUSV p L

3Ih$p8U'i9wLU0如果,我們進一步假設,失業做為具有影響力的因素,是由於人的心理世界裡具有相對的受器,此受器可能是具有主動力的存在因子,存於個體無法直接意識到的領域,那麼,如是思考時,精神分析所開展出來的知識,才有了提供傳承與思索的領域。這就是,佛洛伊德當年意圖建構的拓樸論的思考,區分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的不同領域〔19〕,他依据臨床觀察與臆測,進一步建構與描述它們各有其不同的運作機制與原則。雖然佛洛伊德後來也覺得此種拓樸論的建構,仍不足以解釋大多數的臨床現象,而再建構第二拓樸論(或稱為結構理論),以自我、本我、超我來加強解釋臨床現象的能力。由於第二拓樸論的加入此論文將使得討論更形擴大,在此暫不多論。

z {-Ly7Z/G/r0心理学空间Y]+N:y4ghw

因此,若再進一步假設,不同當事人對於失業的不同反應,除了各種外在因素,失業所造成的失落感也各自不同,當我們如是說時,乃意味著,此種失落感是源於當事人的心理層面,發生了某些影響而造成失落感。若再加上之前的推論,如果人際關係的不佳是導致某當事人失業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從人際關係的問題,再借由此而衍生至心理的失落感,已將外在的人際關係之焦點,導引至內在心理的思考。然而,這種推論仍還無法說明,何以有些人並非有了失落感後,即會造成憂鬱?是否只要增強當事人的人際能力,讓他有更多朋友即可以解決問題?因此還需要更多因素的假設,做為進一步解釋的基礎。這個現象在接下來談及佛洛伊德的「哀悼與憂鬱」〔20〕時再進一步說明。

[%Ax#OWig3gn&g0

Fy,m*Z.F/q|.H]Qw0然而,就算是有了前述的動力論的與拓樸論的角度,仍不足以解釋,何以有些行為與想法,在意識上,當事人一直想拋棄,卻又如影隨形?在心理學層面,這是因為當事人意識上的努力不足,或是當事人能力有所侷限所致?佛洛伊德引用了當時物理學概念的影響,假設心理的運作機制,亦如物理能量的釋放,將會依循最省力的方式,將能量釋放出來,回歸到穩定的狀態。最簡單的事例如水往低處流,遇高度突起,即從旁繞過往下流動。佛洛伊德假設,這種運作機制亦是拓樸論裡潛意識層次的運作機制,他宣稱這是「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這原則是佛洛伊德的經濟論思考的運作基礎〔21〕。

#}R#uPh%v0心理学空间 C{.e |1a&T t

在此的經濟論並非指關於金錢費用的經濟之意。經濟論的精髓,也就是一種本能 / 能量的定義量(amount or quantitative)觀點,這個觀點引起很大的爭議,某些理論家甚至對此是全部或部分揚棄。而且佛洛伊德以當時的生物學與物理學為藍本所建構的理論,在面臨物理與神經生理學的新發展時,是否仍具有「公理」般的地位,尤其在美國已被討論很多。因此我們覺得有必要更清楚地區分事實與主張。事實是:當前在精神分析圈內,對佛洛伊德的後設心理學,各種贊成反對批判辯護的聲音仍是爭論不休。我們的主張則是,在當前的台灣,從事精神分析思考時,最好仍是回到佛洛伊德,做為共同出發點,理由不是佛洛伊德不能批判,而是我們對他的主張,還了解得不夠透徹。心理学空间b:e K3E.Ly$@!D;u:F

!? j6l6i^,g0然而,潛意識裡享樂原則的運作機制,常被誤解為個案意識上,意圖藉由某些行為來獲取快樂,使得這個原則充滿了污名。例如:就人際關係的外顯層次而言,若不當地誤用享樂原則的概念,易將當事人的外在舉動,當做是為了享樂才如此,甚至將當事人的某些症狀行為,解釋是為了謀取享樂的欺騙。然而,這些並非佛洛伊德所欲闡明的潛意識心理運作的基礎,他的意圖是要,解釋何以人在受苦或興奮狀態時,會出現某些症狀,而不是其它的症狀?〔22〕以外顯的人際問題為例,它因此被假設為,是潛意識層次裡某些複雜因素,依循經濟論的原則而形成的外顯症狀。心理学空间,ge8`NczxHq

心理学空间\&| y:Rr^8Pv4R

我們在此要做進一步的推論,人際關係裡所顯示的現象,可能涉及了拓樸論裡潛意識複雜因子做為起動的動力,這些因子之間的動力論的相互影響與妥協,依循經濟論的能量原則,呈現出我們所看到的症狀或行為場景。心理学空间$|u,L u gI

心理学空间"j1yl [mF

客體關係理論心理学空间XMp&w,zc)f n2xO y0~

心理学空间 ui"k5F{

論述客體關係理論之前,得先說明,何以區分這些理論與實務取向有其必要性?也就是,何以需要客體關係理論?它的臨床基礎與觀察是什麼呢?它的存在與發展有其歷史來源,那麼,它要解釋及處理什麼問題呢?簡言之,如前一段落的說明,當人際關係等外顯景像,加上拓樸論的、動力論的、與經濟論的角度,進一步思索時,即面臨如何將那些外顯現象當做是客體對象,變成以內在世界的觀點做為主體,來解釋那些客體對象的舉動。〔23-25〕也就是,涉及了客體關係理論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礎。心理学空间,@)sGy-RE:c8r;i k

x6y3eD.R,E2h\5e0進一步陳述前,先回到客體關係理論的源頭與基礎,那是,佛洛伊德以降的精神分析。頗需要澄清的是,精神分析還是年輕的行業,自佛洛伊德以降,一百年來,通常將精神分析視為探究內在世界的心理〔26〕,如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27〕裡提及,精神分析的基礎是探究潛意識的世界,並做為治療精神官能症的治療技術,目標是要建構成獨立的學科與理論體系,也就是,以這套理論體系來解釋外在世界的種種現象,除了症狀外,由佛洛伊德的作品裡,觀察到他亦以精神分析的知識,來解釋一些文化內容,如:亂倫禁忌、圖騰、宗教儀式等的心理意含。也就是,在知識領域裡,透過精神分析在診療室裡經驗與知識的累積,以這些知識回頭探索,各種外在社會文化現象裡的深度心理學。心理学空间$NA:K.Qg jer

心理学空间L9O @%qd3FL

當我們不再只是膠著於人際的外顯現象,將探索領域轉為客體關係的研究,這是指什麼呢?首要之處是,將客體關係的研究置回精神分析的領域,從精神分析的基本立場,再推進至客體關係理論的知識。也就是,客體關係所探究的課題,已不再如人際關係之人與別人之關係,而更著重於人與自己的關係,也就是,內在精神的(intra-psychic)領域。雖然客體關係理論的「客體」所指涉的對象可包括人,但若將此理論置於精神分析的領域,客體所指的對象亦包括人的特定部位,如:乳房、嘴巴、肛門、腳等〔28,29〕。精神分析的研究領域是指向內在心理世界,探究精神的真實(psychical reality) 〔30〕,而不是只沈浸於觀察外在世界的物質的真實(material reality)。人際關係理論則較傾向處理外在明顯可見的人際矛盾與困境,強調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狀態,或者傾向於以外顯的人際技藝,做為解釋個案問題與症狀的來源。心理学空间8o6E Fwg(If*O

心理学空间#fEo \ v%Q9k7B

例如:之前提及的失業當事人,他的問題雖初步被歸納與人際關係之不佳有關,以至於失業而失落感,當我們提及當事人的失落感時,其實已將焦點轉置於內在心理的層次了。我們如何再進一步解釋,失落感是什麼呢?它的運作機制是什麼呢?當事人的內在心理失去了什麼?本論文的焦點並非在於補滿這些疑問,而只試圖將客體關係的來源定位清楚,並將它與人際關係之間的區別加以釐清。但要觸及這幾個命題,仍得再回到佛洛伊德的文本,以進一步了解客體關係理論所欲處理與解釋的現象。心理学空间d$] Y(f T&a

心理学空间K.XT{h}u?_{;D

失去了外在的某種東西或人時,如果我們只將焦點置於外在實質對象的失去,而欲說服當事人接受這些失落,有時並非容易之事。何以意識上明知,再懷念亦沒什麼用處,但人仍常常顯得難以割捨呢?佛洛伊德形容「正常而言,尊重真實即能獲得光明。然而,它的指令並不會馬上被服從。」〔20〕也就是,這種失落也不是一句「放下」即可解決之事。佛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裡,提及他所觀察到的現象,何以當事人失去親人後,有些人能夠逐漸適應,但有些人則變得不但無法忘懷,亦有自責現象,甚且連自尊與自信,亦隨著死去的親人而消逝了?這個現象早已存在於人世間,但是佛洛伊德試圖從他所建構的後設心理學裡,解釋何以如此。

I9@#E,CE3`b2n0

5v9u|,B5TI/T0回到佛洛伊德

Imom,s Kv p.Q0心理学空间ib Md.V&jK k"\

佛洛伊德假設,若那些失去親人者的反應,不只是一般的哀悼反應,而變得憂鬱的人,可能是「他知道已失去誰,但並不知道,他自己內在裡失去了什麼。…憂鬱者因為某些不知名的失落,將導致類似的內在工作(internal work)。…哀悼者,是覺得世界變得乏善可陳且空洞;但憂鬱者,則是他自己的自我變得如此。」〔20〕對於原本是外在客體的失去,何以變成當事人的自責?這涉及了一個很重要的思考轉折:「因此我們發現了解釋臨床現象的鎖匙:我們認為這些自責原本是,責備他所愛的客體對象,但後來卻不再如此,而轉變成個案責備自己的自我。…以此方式,客體的失去(object-loss)被轉型成自我的失去(ego-loss)」〔20〕這個轉折所建構的思考,使得原本是針對外在世界的探索,經由臨床現象的觀察,與後設心理學的再建構,從外在人際關係的思考模式,轉型成佛洛伊德對於內在世界客體關係的思索與研究。心理学空间QWyw1sPK2m

心理学空间J3M7WK1u-u1?5k

這個研究與思索路線是建立於,佛洛伊德原本所建構的精神分析知識上,其中涉及了,在建構客體關係的理論思考體系時,佛洛伊德原本所強調的欲力(drive)與本能(instinct)概念的地位〔31〕,包括性學理論與死亡本能的概念〔32〕,將如何交織於客體關係的論述裡。也涉及人類的心理發展過程裡,客體選擇(object-choice)的發展,所依据的內在準則是什麼?如果這涉及了所謂的認同過程,那麼,這些過程是如何運作的呢,過程裡,誰是運作的主體呢?這些問題雖在佛洛伊德與後繼者的研究裡,仍是一個待解的人類謎題〔33,34〕。以英國的精神分析發展而言,克萊因及其學派、與獨立學派者如溫尼科特(D.W. Winnicott)等的英國客體關係學派,皆有相關的後續思索與成就,但本文僅將焦點置於佛洛伊德的文本。

.C @VMi L*H,J0心理学空间4_J,C~3L9v'w

佛洛伊德對於失去親人而變得憂鬱的當事人,他再進一步提出一個大膽假設,「所愛客體的失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愛的關係裡所存在的矛盾得以有效展現,並且讓這些矛盾得以開放出來。」〔20〕一個更大的謎題是,這些矛盾是指什麼呢?在人類的發展過程裡,累積了多少可能的矛盾,這些矛盾如何被安置於人類的心理呢?它又將如何被再度展現出來呢?這些在拓樸論裡屬於潛意識層面的材料,它所運作的原則若是依据經濟論的享樂原則,當事人以最容易的方式展現這些矛盾,呈現了多少原本屬於他個人的內在世界?因此,佛洛伊德再假設,對於所愛者的責備,轉變成自責,那可能是自戀式的認同,也就是,雖然外顯的狀態是針對所愛的客體,而其中所涉及的,可能是自戀式的客體選擇,或者是更退化的自戀狀態。〔35〕心理学空间,BN9p6t4sQ"bH

心理学空间B k6?'q8^A W V L

這樣的推論過程,所欲展現的是,當所愛的人失去後,佛洛伊德比較,正常哀悼與病理憂鬱之間的臨床現象,當我們談論客體關係理論時,如果要將人際關係裡外在客體對象的動力論探究,轉型成潛意識層次裡動力論與經濟論的探究時,也就是,將原本針對外在客體的研究,轉成內在客體關係的研究,將焦點再置於自戀式的客體選擇時,更將研究主題聚焦於當事人自己—那個更深沈且不被自己知道的自己。在後設心理學的建構裡,這個不被自己知道的自己,被稱為自戀。也就是,將「人際(inter-personal) 」之研究,轉為「內在精神(intra-psychical)」之探究,如此,精神分析知識的探索才有了介入的平台。

\yc e.\0{0

$lz0Uj9C owW;s/U0佛洛伊德在「哀悼與憂鬱」裡,借由失去客體的現象,逐步將焦點轉入當事人的內在心理,當我們將思考的角度轉入當事人自己後,如前所述,客體關係裡所存在的自戀主題,變成了不可或缺的命題。這讓後設心理學的理論發展裡,自體(self)與客體之間的相互依存與相互建構,有了臨床的觀察基礎。如果再回到精神分析史裡,佛洛伊德在發表「哀悼與憂鬱」之前幾年,在「論自戀」〔35〕裡,進一步深入探索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關係,除了將關係的基礎,再拉回性本能的層面外,他更引入「自我的理想(ego-ideal)」的概念來解釋,何以會出現批判的監督者。在此論文裡,佛洛伊德觀察精神病(psychoses)個案的脫離現實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裡所隱含的自戀特質,我們若由此來思考之前所提及的,當失去親愛的客體對象後,何以無法如一般的哀悼過程,而變成病理的憂鬱,是否意味著,當事人某種程度地脫離現實,而處於自戀般的狀態。當我們如此假設時,乃意味著所謂客體關係的論述,再度顯露了自我與客體之間的複雜動力〔36,37〕。

$Dy~D J0

8^,J;Q.l#X,T u0「自我的理想」的概念,後來在佛洛伊德的著作「群體心理學」〔38〕,以及「自我與原我」〔39〕裡更進一步地命名為「超我」,使得相關關係的論述,又加入第二拓樸論的思考角度,雖然第一拓樸論與第二拓樸論之間的相互整合,仍有疑義待解,但相關的理論變得環環相扣,讓我們在了解與解釋自我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係時,得以落實至當事人的內在精神世界裡,讓精神分析對於某些現象的論述,得以成為獨立的學科,提供它獨特的看法,有別於其它社會文化學門的論述。〔27〕

@ d-xie0

]L`Z w$r0結語心理学空间,nk6S%Pu*Y

]7K.U/Fxs j r0本文只是展現一個企圖,讓目前在台灣常被提及的客體關係理論,拉回精神分析的範疇,不致使得客體關係的論述,與精神分析原有的知識資源脫節。不然,若脫離了精神分析所具有的動力論的、拓樸論的、與經濟論的角度去看事情,恐將使得客體關係的論述,變成某種認知的治療。客體關係理論雖由客體關係著手,但內在關係的發展,亦與自我的自戀狀態息息相關。這也是何以本文後來將焦點置於佛洛伊德的「論自戀」與「哀悼與憂鬱」,雖然本文的論述策略,是以論述客體關係與人際關係的區別,做為貫穿本文的基礎,再將目標漸轉至佛洛伊德的思考。但並非意味著,我們以佛洛伊德的論述做為唯一標準,而只是從他的說法談起,然後再批判地重新出發。至於如何批判地再出發的實例演練〔40〕,則已超過本文能夠處理的範疇。

(M e@SdP[;K0

s.u%Qjc0另以前述內容為基礎,稍做衍申,精神分析在晚近的理論與實務發展,英國客體關係學派〔26,28-30,41〕與美國自體心理學(Self Psychology) 〔42-45〕之間,對於「客體關係」與「自戀」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論述,由於各自焦點與出發點的不同,在某種程度上彷彿形成各說各話的狀態,我們認為如果能回到佛洛伊德的這些論述,做為出發點,或許有助於了解各自的強處與侷限。尤其是了解侷限處更形重要〔46〕,如此才能讓精神分析的論述,在此種爭議的過程裡,相互豐富理論與實務的未來。心理学空间gCb5Jn GT9D%~

心理学空间l*KJ)LQ[5e

誌謝心理学空间*^"]iH\Sc

W(^"T J eLTdqP0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的關係是很複雜的現象〔47〕,感謝台灣精神醫學期刊主編與編輯,尤其陳喬琪主任不厭其煩的督促,才得以成稿。感謝北市療葉英 與簡錦標前院長與胡維恆院長的寬容,以及幾位主治醫師們的相互協助,每週定時討論佛洛伊德的作品,讓我們的陳述有了支持。最後,對於在文榮光、陳珠璋與宋維村教授等人的堅持與努力下,「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的誕生,深表敬意。心理学空间2d l$zY%_&M s

心理学空间?uG%f~&s^gY7z p

參考文獻:心理学空间+A0fI@$Q

心理学空间Fm{My*D~R{+f

1. Greenberg JR, Mitchell SA: 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oanalytic Theory. 1st ed.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9As*JI Y8Shdz0

8y D m+@ JxN'R O02. 楊添圍、周仁宇譯: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實務(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1999。心理学空间FQ0nfho

3[jI~&UV03. 李文瑄:客體關係心理治療(初版)。台北市:天馬文化事業,1999。心理学空间 V6p6OMBb1{y2_T

`*i s*e%bS9g7m)_04. 樊雪梅譯:客體關係兒童心理治療實例-皮皮的故事(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2000。

:oQS-K `.X7aAh0

'nP-gc)l05. 林秀慧、林明雄譯: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1。心理学空间8a{6iYI

.n6[%OK{I;I)g^t06. Freud S: Papers on meta-psychology, 1915. In: Strachey J trans.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S.E.) Vol.XIV. 1st ed. London: Hogarth Press, 1957: 103-260.

?5nz F?0

$m C_-h!j'~*q3N07. Freud S: Psychoanalysis, 1926. In: S.E. Vol.XX. 1st ed., 1959:259-70.

~ t;sk#z2ZV2y0心理学空间 ^[4m%~&[O

8. Laplanche J, Pontalis JB: Meta-psychology, dynamic, economic, topography, 1st ed. 1973. In: Nicholson-Smith D trans. The Language of Psychoanalysis. London: Karnac Books, 1988:126-453.心理学空间]A%UKp.SO1d]

a C2wln'h-p'YZ09. Sullivan HS: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1st ed. New York: Norton, 1953.

`m3vUd$z{0心理学空间7d'G(b5~s t5lw(iX

10. Mahler M: On Human Symbiosis and the Vicissitudes of Individuation. 1st ed.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68.心理学空间W |%V} V fu+}

tx}6Wj\8i011. Holmes J: Ideas in Psychoanalysis—Depression. 1st ed. Cambridge: Icon Books, 2002.心理学空间#`:OsYD L'f

心理学空间G3q:OR@Dv6z)Z-z:T

12. Kaplan-Solms K, Solms M: Clinical Studies in Neuro-Psychoanalysis-Introduction to a Depth Neuropsychology. 1st ed. London: Karnac Books, 2000.心理学空间sw'FSm}er'?

心理学空间"i z&A7U7`3WA

13. Kaplan-Solms K, Solms M: Clinical Studies in Neuro-Psychoanalysis-Introduction to a Depth Neuropsychology. 1st ed. London: Karnac Books, 2000.心理学空间a`)g]C*{E

(I.xE6Q!MP&gI)t%}014. Kandel ER: A new intellectual framework for psychiatry. Am J Psychiatry 1998; 155:457-69.

U4A t(r*bw$t Ul5T0

Dvi;I R#C~"b _R015. Kandel ER: Biology and future of psychoanalysis: A new intellectual framework for psychiatry revisited. Am J Psychiatry 1999; 156:505-24.心理学空间]u Ns M#M!v? n

4d f x]8QG016. Freud S: 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1901. In: S.E. Vol.VI. 1st ed., 1960:1-279.

i0g|c6oT K0心理学空间 ZRB;L-D;}

17. 蔡榮裕:心理健康-精神醫學、女性主義與精神分析的三角情結。王秀紅、曾琦華合編:婦女健康-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市:禾楓書局,2002; 14:1-20。心理学空间sZ]8G6K@G

心理学空间 }7O,C*]M3{8p#]

18. Freud S: A difficulty in the path of psychoanalysis. 1917. In: S.E. Vol.XVII. 1st ed., 1955:135-44.心理学空间2NS uA%l,qK

心理学空间 vfQ'Lo r;r O4N

19. Freud S: The unconscious, 1915. In: S.E. Vol.XIV. 1st ed., 1957:159-215.心理学空间C!o$]8q-H!}wV

心理学空间.}Es7A:]A!?

20. Freud S:Mourning and melancholia, 1917. In: S.E. Vol.XIV. 1st ed., 1957:237-58.心理学空间 c#pQsMq

wO#l]1DKv021. Freud S: The economic problem of masochism, 1924. In: S.E. Vol.XIX. 1st ed., 1961:157-70.心理学空间 ?X w[0G#f#B Q&?

心理学空间 XR8? dJ.k

22. Freud S: The neuro-psychoses of defence, 1894. In: S.E. Vol.III. 1st ed., 1962:41-61.

jVS;y+I7Zh0心理学空间oVB;~oI

23. Buckley P: Essential Papers on Object Relations. 1st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86.心理学空间;e)a;FF[!k/e)a3C-`z ]7}

.FjveHJ7\!v024. 蔡榮裕:精神分析的觀點-從葯丸做為一種客體談起。台北市立療養院八十九年年報 2000:84-7。心理学空间 Sw4mr/TW WL

心理学空间zg7]Z TO!{9n%]'n

25. 蔡榮裕:精神分析與精神醫學交會的場域之一-從安慰劑的存在現象談起。台北市立療養院九十年年報 2001:125-33。

E,{ d [L)`?*v0心理学空间d9rb9H3h%ct\3F

26. 林玉華、樊雪梅譯: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1999。

F zfM:DdY w'x0

u'og'TLPs027. Freud S: Two encyclopaedia articles-psychoanalysis, 1923. In: S.E. Vol.XVIII. 1st ed., 1955: 233-54.

&P3}/kf![]0

JB k;L+Ay028. Klein M: 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 1st ed. 1975. London: Karnac Books, Reprinted 1992.

3O5E1]]0yu L5h0

fj'i']`029. Klein M: Envy and Gratitude and Other Works 1946-1963. 1st ed. 1975. London: Karnac Books. Reprinted 1993.

pOF&h4v8R0

A| v6a$u030. Steiner R: Unconscious Phantasy. 1st ed. London: Karnac Books, 2003.心理学空间iH-N TLT!r

心理学空间^g/Edt

31. Freud S: Instinct and their vicissitudes, 1915. In: S.E. Vol.XIV. 1st ed., 1957: 109-40.心理学空间\ sbB(y$h"K9M1_3B.p)As

~T"J\2ZA K032. Freud S: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1920. In: S.E. Vol.XVIII. 1st ed., 1955: 1-68.

`9~(h4_N$g6E0

t E)FNWrm2u^033. Freud S: Constructions in analysis, 1937. In: S.E. Vol.XXIII. 1st ed., 1964: 255-69.

k4|7\q[&Z0心理学空间8?.K'Ta[,F,M ~

34. 楊明敏:克萊恩觀點下的男性特質-以弗洛依德的個案「鼠人」為例(初版)。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02。心理学空间&NV(Huo%M

(BLcZWqWm035. Freud S: On narcissism-an introduction, 1914. In: S.E. Vol.XIV. 1st ed., 1957: 67-102.

*SYrof:y V#o:r0心理学空间3_.F4O hp&rd,j0dWf7U&L

36. 蔡榮裕:評介「客體關係理論的新閱讀,By T.H. Ogden」上篇。台灣精神醫學通訊 2002:231-33。心理学空间 n]1rOi-D,V

}-])yU)I%`6{!a037. 蔡榮裕:評介「客體關係理論的新閱讀,By T.H. Ogden」下篇。台灣精神醫學通訊 2003:33-36。

-R/}Zm6V1m0

%sl3BQoz038. Freud S: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1921. In: S.E. Vol.XVIII. 1st ed., 1955:65-143.心理学空间lH&t&Mqo9A-`!lD(vn

;LmO ^4I039. Freud S: The ego and the id, 1923. Chap.3. In: S.E. Vol.XIX. 1st ed., 1961:28-39.

1^eh^8zmW ze0

!GX"n+}NL7f040. 楊明敏譯:佛洛伊德與女性(初版)。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2002。心理学空间u8_7C}foj1G

心理学空间Tr$Uj!J8R?l

41. Rayner E: The Independent Mind in British Psychoanalysis. 1st ed. Northvale: Jason Aronson, 1991.心理学空间yn~K N3c!`-Wh e2xD

心理学空间4g%U.c6Ns

42. 劉慧卿,林明雄譯:自體的分析-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治療(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心理学空间5E|&f?G(B2GA

+}m']B4QXzt043. 許豪沖譯:自體的重建(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心理学空间L~eB9Rse%} T'g#r

心理学空间 L)Ukv};\)k

44. 劉時寧,許豪沖譯:精神分析治癒之道(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

C1TV+afv0

5Jg%|mX#K)]~5G]6q d045. 林明雄,林秀慧譯:自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心理学空间hFc9zHC s

^ t8zf*g2[+QJ*Z046. 陳登義譯:心理治療入門-精神動力原理與實務概要(初版),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2003。心理学空间A|#vlz@%^9a

y9Q5V7dM? J9@ E3QF047. Freud S: Psychoanalysis and psychiatry, lecture 16,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1917. In: S.E. Vol.XVI. 1st ed., 1963:243-56.

&M9xx.[~G@l.Hq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弗洛伊德 后设心理学 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我要走了:現實原則在現實生活裡的困境 蔡榮裕
《蔡榮裕》
後設心理學的精靈(Witch Meta-Psychology)»
延伸阅读· · · · · ·

 蔡榮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學歷: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英國倫敦Tavistock Clinic精神分析研究、臺灣精神分析學會理
事長、台灣精神醫學會監事
專長: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