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系统
作者: Michael Wolf / 14036次阅读 时间: 2017年3月06日
来源: 李樱 译 标签: 客体关系 自恋 自体系统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心理学空间|*]c*P&U;v X

心理学空间Coa4w:kE

客体关系自恋自体系统
作者:Michael Wolf, Hermann Schultz
翻译:李樱

q \ Gh ~J0心理学空间Jk`@'`(Go$Cv

心理学空间2S%U'j$N1H n0I

精神分析包括对心理的理解和治疗,而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内部世界。什么是内部世界呢?个体内部世界的结构如何,是遵循什么原则而工作,又是如何被构建并形成的?它如何与自己、与外部世界及现实发生联系,其中的动力学过程是怎样的呢?

v'o+p]'OTm,q:jA)U0心理学空间cV@6e)P ~

人类的内部世界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尽管近来一些研究显示婴儿自出生就有行为能力,不仅仅是反应能力,甚至在出生前还是胎儿时就已具有不同的能力,然而人类的内部世界是从出生后第一个月才开始萌芽,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发展形成。这个发展过程有赖于婴儿与父母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相互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第一个精神分析观点:内部世界是通过内化这些相互作用的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学空间9m/lw$TU&r

~E\3Ht#b*N0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客体关系,这种关系模式可见于作为主体的婴儿,也可见于成人,对于我们来说也可见于来进行心理治疗的患者。心理学空间2T _{WF#HI&sy%e

心理学空间0U;Q9hjl0Jc8aD

1.8.1客体关系理论

}\*Fw0K&K$N0

s O I&wFd"q,Hu0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我或自体仅存在于与其他客体发生的相互关系当中,而这个客体可能是外部的也可能是内部的。内部客体是通过对外部客体的内化而形成的,主要是对早年和父母的相互关系的内化。本文将讨论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些重要理论概念,尽管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对这些理论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l/E"IK5]0心理学空间2j:TZ4S g8Mpq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本能驱力都有来源并有目标,而其来源和目标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环境变量(包括客体)对它的影响作用很小。这里客体是指驱力目标得以实现的对象,它是可变的,随环境改变而发生改变。弗洛伊德特别强调婴儿最初的爱的客体是母亲的乳房,他指出早期的吮吸关系是所有后来爱的关系的原型。在这个观点中,他第一次扩展了早期关系的实质,认为它不仅仅是口欲性欲。妈妈对孩子的爱抚、亲吻和晃动都是在履行一个母亲的职责——教会孩子去爱。心理学空间3| _9m9am%VM2z

心理学空间SE BM4s D

自我心理学家们(如Hartmann, Mahler,Spitz)认同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他们也强调客体关系的发展是以自我功能发展为基础。

Z*{C0UQ8J q&?:Fj#R0心理学空间*L6GW1Dd

目前普遍认为新生儿是一个尚未分化的生命体,没有心理结构的分化,没有心理地形学上的分化,也没有心理动力性的分化。本我、自我都还没有从共同的未分化核心中分化形成。如果确实可以区分意识、前意识的话,它们的差别和意识过程也是毫不相关的。婴儿不能区分环境中事物的差别,也不能区分人和事物的差别,他们甚至不能区分自己和外界环境,这些现象说明婴儿不能区分由自己身体传入的感觉和由外界世界传入的感觉。正由于这些识别能力的不足,新生儿往往被认为将所有事物都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将所有利比多能量都投向自己。由于婴儿尚不能将母亲和自己区分开,他也不可能将母亲体验为一个“客体”,一个爱的客体。因此弗洛伊德认为生命最初阶段的特点是“原始自恋”(见下文),也有人称这一阶段为“未分化”或“无客体”阶段。心理学空间P D#P,Wi9Q

心理学空间c.JG"zm d4t`@+n

总体而言,客体关系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未分化或无客体阶段;(2)过渡阶段;(3)客体关系阶段。心理学空间xB+vMgMn7r1D#t5o,P

c&N4Ed/F g/p+Gy0未分化的、自恋的或无客体阶段心理学空间qdcCSL CU'}

:a;~-O0{9^#a0在强调新生儿具有未分化特点时,自我心理学家并不认为新生儿完全缺乏分化。他们都认为分化具有体质“约定性”或原基性,即遗传因素决定了分化的复杂过程的开始,但他们是从内脏反应、自主神经系统反应以及情感反应等这些最为复杂的反应过程来观察新生儿,而不是观察机体对环境的知觉差异的反应。心理学空间.oC:MYK5{

心理学空间e%g_:q'S)O|

过渡阶段心理学空间c"k(q1kNW*},v

V N^hN0这是未分化阶段和最后建立明确的客体关系的中间阶段。在这一过渡阶段一些特定的自我功能继续发展,即原始的“身体自我”。距离感受变得更加重要。记忆痕迹开始形成。一些指向性行为也开始出现。婴儿可以区分自体和非自体,但这种区分是不彻底的,婴儿仍然不能区分真正的客体。心理学空间'v5j,E;Pyw2EK

心理学空间~(RP?^#Y`_b8Q

真客体关系阶段

oMxyZ4iK0

h/|.NH CO0安娜弗洛伊德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客体恒常阶段,在这一阶段,无论主体是否始终满意,客体的恒定不变使得客体积极的内在意象得以维持。”婴儿现在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母亲是独立于自己的另外一个人。他对母亲的性欲投注也不再随着自己的需要而消长。无论自己是否需要,也无论母亲此时是让人愉快的还是痛苦的,是在身边的还是不在的,婴儿都能够维持与母亲的联系,但这种客体投注仍然是比较脆弱的,如果客体长期缺失将无法维持。当母亲离开以后,她并不会被忘记。婴儿已经形成对母亲的持续的内在表象。但当母亲不在时,即使婴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仍然会思念母亲并感到痛苦。心理学空间C[9Au eA;m

.C0JlW^f~H}6oT0部分客体及完整客体心理学空间}4\.M$P#pbOB*L6}

e.~e"b-oE,y3K0克莱因客体关系理论的核心基础是认为客体(同时存在于外部世界以及孩子想象中的内部客体)对主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克莱因根据客体是如何被感知的,将其区分为部分客体及完整客体:仅仅行使某种功能(如:对于孩子而言:母亲的乳房,哺乳功能),或者识别为完整个人(一个母亲)。于是母亲或母亲的乳房都可以用来满足婴儿的驱力。另外对部分客体和整体客体的使用还与幼儿不能完整地认识到一个客体既是好的又是坏的有关,例如母亲既是让人感到爱和温暖的,但有时也是让人感到痛苦的。正是由于这种能力缺乏,婴儿认为客体要么全好要么全坏,他们只能看到客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客体既好又坏的本质。婴儿对客体既是好的也是坏的不能理解,因此他们只能看到其部分特性。

.Zk7T3H&^Jcaq0

0}v-w @`%`+OxM0这种保持好和坏的关系体验相对分离的方式我们称之为分裂的防御机制。对于幼儿而言,根据他们自己的感受,只存在部分客体,它们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如果婴儿得以哺乳,那么母亲的乳房就是好的客体。如果婴儿饥饿的时候,母亲不在那里,那么她不再仅仅是一个好母亲而是缺失的母亲,但在婴儿的体验中,她是一个坏母亲。如果事情发展顺利,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逐渐能认识到客体不仅仅是好或坏的(部分客体),而是具有从好到坏一系列的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部分客体可以整合成具有一系列品性的完整客体。因此成熟的个体能够从他人的角度来感知并识别他人(完整的个人,完整地客体),而不仅仅是自己驱力和需要满足的一种方式(部分客体)。而该能力的缺乏也提示个体存在或多或少的深度退行。

4s*v%p'm7}}3]}&~;d%N%R0心理学空间j6T T$~4NqvIl

心理学空间_lY0K4i`(n4S$kG

心理学空间 M SDc/Kp4VmH{y

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亲子互动对精神世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亲子人际互动是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主要基础(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Guntrip,Fairbairn)。它们的观点都与亲附理论有关。亲附理论主要由BowlbyAinsworth提出并发展起来,他们区分了成人人格中与四种不同防御水平有关的四种依附模式:安全的,矛盾的,不安全-回避的,紊乱的依附模式。从功能不良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儿童很有可能建立较差的父母依恋关系,在长大后他们也很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Jv u4R)K0Nt0

k!\+Wzd)N0不同的精神分析流派对精神如何通过以下机制进行发展持有不同观点,这些机制有:投射、投射认同、后投、象征、心理化等。但最终他们都认为精神的发展主要是与环境中结构和关系的不断内化过程,正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内化就是将经验转化成内部对欲望、驱力等的调节,总体而言就是心理的动力性运作。心理学空间?U3n+\_$y v

s2v*ZcR0我们不应该将内化想象成从外界到内部世界一对一的转化。皮亚杰对认知发展的描述能更好地解释内化过程,他认为内化需要经由适应和同化过程,反应性的并积极的将新的体验整合从而建立新的认知功能水平。心理学空间w+H`5y&ip

.V;@-o:H5B:QEb0下文将通过比较驱力和自体的发展进一步介绍客体关系的发展和分化(见下文)。心理学空间'WR9{"y2D

Yn B[]l01.8.2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快乐/非快乐原则,现实原则

utk$Xu nj0

p?o"\mY4tvn"o0内化和精神发展至更成熟的水平影响着精神或内部世界的功能运作的普遍模式,我们将区分以下内容:心理学空间H um|!~-Z

心理学空间j UE,sJTps7T[

初级过程遵循快乐原则,次级过程遵循现实原则

n4R7l9r {(q{7iE0

P4Q0I xY{+O$L x0弗洛伊德的术语“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指的是精神机制中两个相互对抗又互补的模式。初级过程直接由驱力激活,遵循快乐原则,旨在实现精神能量的自由释放。次级过程预先假定能量释放和干预相互制约,它们是现实原则下的控制和调节系统。而精神生活完全通过这两个过程的平衡进行着调控,这两个过程随不同主体而变化,而且随主体的不同状态而发生变化,如觉醒状态与幻想或做梦状态不同,还会受药物的影响,及其它退行的精神状态的影响,如精神病性的希望性幻听等。心理学空间'o7}8}S8uv5d

心理学空间h.E"Xt!g Q/N i{X

弗洛伊德早在《科学心理学项目》中就提出了这个重要的二元论观点。简言之,欲望或驱力愿望会触发释放的过程。正如我们所知,驱力总是需要一个客体才得以满足。一旦驱力愿望出现,驱力相关的客体记忆就被激活。如果客体不存在,处于初级过程功能水平的个体不能够想象客体是缺失的,相反,客体将能够被幻想到,就好像它是存在的。但是,举例来说,对食物的幻觉并不能够满足饥饿的驱力。正如弗洛伊德(1911)说:单纯采用初级过程功能,遵循快乐-不快乐原则(盲目地寻求快乐,回避痛苦),无视外部世界现实,这样有机体将无法生存下来。这也正是除了初级过程的早期驱力系统外还存在次级系统的必要性原因,这使个体能够放弃愿望中的思维,认识现实,而不回避不愉快的事实。这种遵循现实原则的功能我们称之为次级过程功能。它包括抑制初级过程的倾向,为了在外部世界中寻找缺失的客体,他可以想象缺失的客体(而不是幻想它的存在),从而发展出认识及掌握真实情况的策略,这就是通过所谓的现实原则。

4|i#INkYd0

$[*@Q4~+r W;E0起初,婴儿受各种驱力以及躯体需要的主宰,几乎完全遵循初级过程。婴儿如何能够生存下来?弗洛伊德早在1895年在《科学心理学》中进行了回答,他的答案构成了心理发生学理论当代发展的基石,他将母婴关系纳入考虑:母亲必须能够弥补婴儿的不足,通过自己对婴儿的照料,当婴儿需要时能够成为一个客体,能运用自己现实性的(次级过程的)自我功能。心理学空间E)\'P O8h9L1MBfH-m

心理学空间\,b$}p#UgC

在心理地图模型中这被称为“精神结构”– Freud (1900, 1915) 。心理学空间:`NPG$^Pz

Slc8e;MHOeQT0(1) 意识觉知外的区域:Ucs( the unconscious system),无意识系统,初级过程的功能模式占主导,在梦的“初级过程逻辑”中存在;特点是置换、浓缩、象征和幻想性思维等。心理学空间 k+ts:Hm

心理学空间R oEsz$~aL

(2) 意识觉知的区域:Pcs( the preconscious system),前意识系统,次级过程功能模式占主导:逻辑性、结构化、现实性、言语化的思维。在《无意识》一文中,弗洛伊德将前意识描述为次级过程的基础,它们的调节功能优于以初级过程为特点的无意识。正是该调节作用集中了用于表征的投注能量,因此促进了认知的发展。的确如此,思维的工作(“作为一种试验性行为地思考”)要求具有稳定而显著的表征。如果能量自由流动,思维活动将无法开展,以浓缩、置换为特征的初级过程将随处可见。心理学空间8W5]%p$v2Y9z1Lo

心理学空间/K'[;S'I,_V*I ]u

根据Holt (1989 a, b)及其他弗洛伊德后精神分析思考者的观点,初级过程和次级过程之间没有明显界线,二者之间更像是存在一个连续谱。在某些特定情形中,如梦境、包括白日梦、色情性亲密、创造性及直觉性行为,以及神经症性症状中,我们能够发现某种程度的退行至初级过程的思维、想象及象征,这些方式不仅仅出现在无意识活动中,在意识活动中也会出现。

`Q-ka6V"c?'~%p0

`p1@B1w\2`+^ B f0Kernberg (1995)详细解释了初级过程及次级过程思维活动的客体相关内容:其二者均与客体相关因素有关,或者是更加“初级”或“原始”的(初级过程),或者是更加精细分化的(次级过程)。这意味着:在两种思维活动形式中,我们均能发现特征性的自体表征、客体表征和自体与客体之间的情感联系。

@}%J#G @.g z2Lu@_P&]1w0心理学空间eF4Lc^1k

这个观点与婴儿研究(Stern, Lichtenberg)的发现及依恋理论(Bolwby, Ainsworth):个体或自体的发展深深依赖于客体关系,这对个人与自己的关系,即我们说的自恋,一样有效。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自恋及其相关方面,如自尊、自我认同及自我表现等都依赖于欣赏、肯定、镜映以及被他人认可,这里他人的作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自体客体。这些内容在Heinz Kohut的自体心理学中都有阐述(Kohut 1966, 1972),现在我们将进行更加详细的阐述。心理学空间?8o _A4{??

&]m%F}1Wt2]01.8.3自恋及其与自恋神话的联系

~ u }"Nw"f G0

#Mv)X#y%y!X0术语“自恋”来源于古希腊那西塞斯神话的传说,我们可以总结如下:心理学空间1RR"B.F2H8rhP

心理学空间8v#Z%o A^"gAy0D5I;`K

在一个山谷中居住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名字叫回声,她很喜欢聊天。不幸的是她受到了诅咒,于是回声只能简单重复一句话的最后几个词。在这个山谷中还居住着一位英俊的少年,名字叫那西塞斯,他是如此迷人以至于每个看见他的少女都会在一秒钟内立即爱上他。然而,那西塞斯不爱其他任何人,他拒绝了所有仰慕者。

^ [{eg2w)O"C0

)h;@9G f,kY*_0一天,那西塞斯和朋友们在山谷中漫步,他看见一朵花,于是他停下脚步去摘那朵花。回过神后发现朋友们都已走远消失在视野中,于是他去追寻他们。他走过一棵树,回声恰好在树下休息,回声立即爱上了那西塞斯。她不能忍受他的背影消失在视野中,于是她偷偷地跟着他。回声想和他说话,但因为受到诅咒而不能说。心理学空间){lX-w r6BJj

心理学空间]%B!j#`v v2t S

那西塞斯寻找着自己的朋友,他一边拨开葱茏的灌木枝,一边问“有谁在这里?”回声简单地回答说“这里!”那西塞斯环顾四周不知声音来自何方,于是又问“你在哪里?过来!”回声又答道“过来!”那西塞斯仍然没看见任何人,但他知道一定有人在附近,于是他继续高声问着。每次回声都重复他最后几个词,而不敢现身,但又忍不住回答那西塞斯的问话。过了一会儿,她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于是她走到那西塞斯面前,并试图去拥抱他。然而那西塞斯拒绝了回声,转身奔入森林深处。

J4l"l+}}-p'k'k V0

#e7EGp.g~0那西塞斯的无礼、无情之举伤透了回声的心。她如此痛苦以至于不思茶饭,终于日渐苍白消瘦。一个少女向众神祈求,希望那西塞斯只爱上他自己而得不到任何人的爱。主管惩罚的女神涅墨西斯听到了她的祈祷,便答应了她。心理学空间.h$Y6hJ~ r9It

4G)D;X |{0一天,那西塞斯感到口渴,于是到池边喝水。当他低下头时看见了自己的倒影,但他不知道那是他自己的倒影。他立即爱上了水中的影子,也像回声一样,不思茶饭,终于日渐苍白消瘦。在他死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一支花,人们称为水仙花。心理学空间 W.xw] bOFE

心理学空间#U b5l4K%mZ

在那西塞斯的神话故事中非常重要但又极易被忽略的部分是回声女神的存在以及他与回声女神的关系。回声是那西塞斯的映射,在他们的交流中,回声不能增加任何自己的内容(而总是重复最后几个词,就像回声一样)。回声是那西塞斯的另一个互补副本,她不能和那西塞斯建立成熟的关系,也就不能给他一个机会冲出自私的牢笼。最后,他们都死了,回声死于没有被认可、没有被爱,而那西塞斯死于仅仅爱自己。他们双方都是陷于对自己的自恋性关系中,以至于不能像独立的双方那样可以互相满足。心理学空间:vX&s P&CHD

心理学空间4|O(G#r \!W[

1.8.4自恋和自体

E'F'A"a7B3q:CzM0

1D9D,Fp[r0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自恋的精神分析理论。根据德国精神分析师Mentzos的观点,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自恋至少有两层不同的含义:心理学空间%auoK PM-B([z

心理学空间X R_;P7f |*r fMv"_.[

自恋1:

FRZ,A:d5J6fd%DK0

LR/[!E~-f0自恋首先作为一种保护机制和防御策略,意味着将所有投注从客体撤回而转向自体。在这层涵义中,所有旨在获得满足的倾向和幻想都是自恋的,它们的特点是从客体撤回而转向自体,导致对自体的利比多投注增加(弗洛伊德的术语:自我),从而成为反对客体导向倾向的防御策略,这主要是因为自我中心的恐惧,例如:对丧失自我、丧失独立性害怕,或最后证明自己不像别人想象中那样完美而失去他人赞美的害怕。因此,在自恋态度背后,有着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在他人眼中的价值的深深的不安全感心理学空间i OitQ'B

2K$j-o]TxZ8~B0自恋2:心理学空间 ICB` rd

7k%i9Z1kQ,_^D%u0另一方面,自恋的第二层涵义是自体系统的同义词,包括所有需要、满足、情感、机制等,涉及自体的构成和分化,以及自尊的调节(Kohut)。在它的第二层涵义中,用到术语“自恋”,例如,概括促成自尊或自我认同形成的客体关系的特点,以及自尊碎裂的体验(被称为自恋损伤)。愤怒、怨恨或暴怒作为自恋受损(耻辱、羞耻)的后果,被称为“自恋性愤怒” (Kohut)。

Os.F G[\ ^7k p0

(Hx:` RbX3\0因此,在第一层涵义中,自恋性态度是相对于客体相关事项而言;在第二层涵义中,自恋的功能,例如特定行为或客体关系是相对于驱力相关功能而言。心理学空间%eA,\;i)qu3X Z m3k_

心理学空间#VZqHr6x]C?

这种分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第二层涵义中自恋也往往是与客体有关的,自恋稳态——自尊的调节主要依赖于自恋的满足,因此也依赖于客体。健康成人也需要“自体客体对自体的进一步镜映(简言之:爱的客体的自体客体方面)” (Kohut)。心理学空间;f haqB'e CI

1GR.IWe yJ+^v4j c0

7P(Q2I ~(d`-f0心理学空间ZTA"^O|z8m

历史回顾心理学空间b7k0}$q,];S6V:k

2nO@ {?H)i q0早在1914年,Freud (在他的文章“关于自恋:介绍”)谈到人类心理活动的目的——就如同任何活体——不仅仅是寻求驱力的满足和回避痛苦体验 (快乐/非快乐原则),这使得适应外部世界(现实原则)成为可能,但是除了这些重要的原则外,我们心理调节的另一个目的是:良好状态的维持。弗洛伊德和其他人称这种平衡状态为“自恋稳态”,Annie Reich (1960) 曾讨论过自尊调节,Joseph Sandler (1965)指出“安全原则”,这对于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中患者应该感到安全:“安全的背景”。人们在快乐获得和安全需要之间存在冲突;在某些情况下,如自我实现、发挥个体的潜能以及寻求个人的真理和价值观,这些可能比回避冲突或辛苦工作所带来的不快乐更加重要。心理学空间R}s.G gZ,W

心理学空间1}6I)H5O-kv

简言之:驱力倾向和自体需要之间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充分自尊和认同所带来的良好状态与驱力释放后所带来的放松感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学空间K8[\et*k

心理学空间X ]/h6]w:W

因此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有时发生在驱力需要和自恋性自体需要之间的冲突,尽管两者在正常情况下是相互一致的(例如:人们在坠入爱河时的自恋性夸大感)。心理学空间7AE^#|if$_ {

心理学空间WBl9Q-iY |.e5W0tn

我们也能够理解驱力满足如何能够被自恋满足所替代,反之亦然。因此孩子为了获得母亲的赞赏会放弃某些驱力满足。孩子或成人也会通过其它方式来安抚自己令人感到耻辱的自恋性损伤,如吃甜食、吮拇指或吃喝增加,这些都是口欲驱力满足的替代品。

ub w,g3pV2cQ0心理学空间 jm/jx6y.T$j$r7q

今天我们可以区分驱力发展和自恋发展。自体和客体关系的发展在其间起着调节作用,而且也是它们发展的基础。

[1J5Y@Sp9[k0

d n'Gu^:|4Pe0心理发展:驱力,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空间"C ?2O/yW6P+gZ

年龄(大约)心理学空间#b7hV/V R-x(I7@m

心理学空间 v&gNF#p6?!q1N

0-1

%O s$ro,m0

$m{{s-K I0
2

.u$~bx a;['d7l0

/g b#q-L3kN0
3

&[fA J_ ag0

kr P]Bf*et;TG0
4-5心理学空间.g!D aa"C)eu dt

心理学空间'v$~lW&K{~&L

驱力发展

;pP3B#L,dbT W0

w0l ^1mQWv0
口欲心理学空间d!X~*k?%vd

心理学空间ZM8jW R2s

肛欲心理学空间-`gZjX

心理学空间9[4KO%M!N7{

阳具自恋期心理学空间O6dL._ I"^T2Wk&NS

心理学空间}-N2E'V8\-vc,Ub

婴儿生殖器期心理学空间:Zz-m7t U#]}4~K-B!nH5t J

-Z&e9Z5uO9j0Z0
客体关系

F2p_9_f#D3oC0心理学空间#Fp+wPc2y I

“共生”

i5|vk(s'jb0心理学空间6}0kmi2O+OP!r

3h\8W0?YXj Tc0或二元关系

b_QE4M@q E0
“分离”心理学空间jk.@R"_K ]|

Z-xf?] UW7C5\0心理学空间 _A/WZN8[m`

个体化

VQ6[o%o;G o0
自我中心心理学空间$RdBLt

心理学空间6~]7~6Ip]Q$m

三角关系心理学空间,P~%H } tZ @:\

心理学空间+`#Cd6by*HE)}1ruU&|

自体体系心理学空间 i[Y)r1P*| L }6lg6{

@`.b%[g9?0

z;h;mMB6i0T8L0自体和客体表象

A6|%xN9D0心理学空间6nGq3~4@M

进程和原则心理学空间2~&^ZhKo

出现心理学空间 |6G2|#gv}z`B

2{1~Z'^ n.JD`0

DzC'@{ Vn-J0分化心理学空间8o XR;Ay2_

5QW&i^,Z z:^$tE0部分客体心理学空间5p5g:@8o1j|

心理学空间D4P J,~5B

夸大自体心理学空间Q i+h:ml^@

心理学空间`DeSFo

初级过程心理学空间%`,`"JH;s7H e

部分客体

N,o0Q Q {u0心理学空间Nj"r Xz.g

心理学空间0iKs| F3Q'y d

[!Q-[0kAs/OA0心理学空间Dz8Mu|WK4b

次级过程心理学空间+KH5t4b w5K'Fz A,}

心理学空间3Vo9K6Iz h`

现实原则

6K.x^X8pm-F1T9tvh0
完整客体

cE F"cR{@:V0

-K%w.M+S"f"EtK0

acuf6b:Z4z0心理学空间S{2hJ5]

心理学空间6fp BPh;v;`TF

理想客体

| xHNu$[4GrG0

8H5f9I\OIT0理想自体

9s:QQ/CWc[$L5\m1B0
心理学空间&J|yS6N`(E Ek

真实自体心理学空间!oL6V&U5kX2YU4MA#v

8L"{~7b~M8qi0真实客体心理学空间5S&q@L7^2J*_}W

C oh9n8|6N[$P0超我

ab-] B9H+X d Z0心理学空间4r5r}rr0z6eOA

理想自我心理学空间f+O(|oK3Ea/O%Wqe6q

心理学空间g6D:`4z9^g


,Ml+vl!N:`0

{h*p7C `c\0自尊的调节

ZG pu+@NQA0

I)i;p$bmA3K2?+g0自体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自恋稳态的维持,以及最高水平自尊的维持。而这一功能受到自恋创伤、自恋补给的撤退、失败以及其它不良体验的破坏。人类如何回避或补偿一种威胁或已经存在的自尊紊乱呢?

G1r4Pj+h|+B,[Dc0心理学空间+_C)u:]cR/D

-退行性撤退以及与原始元素的融合(例如:自然)

9Wf)L1V} @0

oV%b,@_#] t,\0这种退行往往呈现为与原始客体的融合的幻想,这些原始客体有:母亲、土地、水等,这些客体都能够提供价值和力量的增长,个体通过与其融合来防御人际关系上受伤的威胁。心理学空间4[-Xa)o$T!P&V

心理学空间@$bX+U|/F4[

-通过夸大幻想来否认痛苦的现实

8z+i4_'[O,H nR0

0Ph p&O$h0对自恋平衡紊乱的这种补偿方式是婴儿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科胡特称之为“夸大自体”。父母通过不断的确认婴儿是可爱的、美丽的、好的、高的,是母亲眼中的光辉,来进一步推进这个阶段的发展。科胡特认为父母的“镜映功能”是自恋需要得以满足、自恋进程得以发展的必要的先决条件,从而才能够构建稳定的自体。心理学空间3U'Y6ZiGF%D"kq9LW

心理学空间T\9w4`O

-理想化的补偿心理学空间|!I!Pv j!sq9L

心理学空间T(Y'`8p j4t)~

有限权利和技巧的体验迫使儿童逐步质疑夸大自体的内部图像(Kohut)。这样儿童就运用理想化或与看似全能的或无所不知的客体(父母)认同来维护自己的自尊。这是三岁或以上儿童的正常发展阶段。理想化的父母意象被逐步纠正并变得更加现实。

yS c1p2w1r1ze&r6|4`/w N0D0心理学空间|6Ub v'| Y a?

根据儿童(和成人)的客体关系,童年早期的相关人物,不仅是满足驱力的必要条件,例如他们作为驱力客体的功能,而且他们作为客体关系的组成要素,对构建和发展自体本身也非常重要。这就是科胡特命名的自体客体。儿童首先需要自体客体来给与镜映(表扬、鼓励、敬仰),其次是对其理想化并认同。这些自体客体在日后生活中仍保留的重要性程度也表现在英雄人物对保持大众自恋平衡的积极作用。心理学空间+p$z#zZG6@ j2uRr

心理学空间F1m,dT$u8qH|h0t-V#O

-理想自我

L `ua6cP^ DG0

3IB m4Q z n#@0对自体的过度评估以及对父母的过分理想化随着夸大自体和理想客体的减弱而逐渐被克服。于是形成了更加现实的,甚至是有点分化的理想自体, Sandler认为它是一种缓冲,可以这么说“除了目前我所缺乏的以外,我基本上是好的。”健康的理想自体让个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不过分受制于表扬和批评,从而增强了内部安全感、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U?6}0x0p0心理学空间Xc^3m3[0c

1.8.5自体系统,Stavros Mentzos的三柱模型

|(o-B+uzIQ0心理学空间` m5e _ ErQA-f

现在我想进一步介绍并解释与重要客体相关的自体系统(“自恋2”),重要客体通过认可或镜映加强了自体体系。Mentzo通过三柱模型描述了内在精神及客体关系的不同成熟水平的自恋稳态。

2z*Et7\U/mh0

+kD.y-Z%? {&@0根据S. Mentzos的观点,三柱模型构建的基础是自恋性自尊:心理学空间Wv |d YD2U.|

x&?o]R0(I)夸大自体,幻想自己是完美的,“理想自体”心理学空间_ `,`9i9X+N)R i'k8p

心理学空间sv&GW%x2` I

(II)理想客体,令人钦佩的他人,他们变成模型,“理想客体”

2Fpsh|FA4h0

A'E8M$l$e@E0(III)以自我约束、自律为荣,升华至法律,“超我”心理学空间(Ue f3~scxhL9^

发展水平

p;k$v@rhD:px0心理学空间)I },a%^V9@9e

自体

Y7Gid b!L(tX0心理学空间E5g.Gtq9M

相关

6Q&R:UxqE*H0

B]oE+Q'I1| XA0自体-客体

gp9_ sr%nY0

w!xIEGL0
 柱 III

KY/C,b?0心理学空间/}Ow](sF8OA

柱 II

{Z4{\b)D|N1y0心理学空间5UB}JVDTwnU

柱 I

z&|*Gl T0

.U(k+Z3Vo0
 
成熟水平
"oa6s8wlP]Tu2K0(通过内部结构进行或多或少的独立的自尊调节)心理学空间'f$ml!Y!Ha8\a

x)kC+NVB0
成熟超我

0KP'J XC \ l+W q"}0

0|A L l6l-jj+qG$g0
成熟理想客体

GY0G+c$|p)G+c']n*D0心理学空间%u/ki$r-{)p*A7w

成熟理想自体

Wu tb8C1Q b0

3G'e3y R+U|X4p0
正常成人 通过认可和镜映给与自恋性补充心理学空间P_K5\iW y ?F

心理学空间3`'h^7|S [FRv+Q1z

中间水平

JP/HVLx*m_0

~S9@(K.\8B]6zh)D0

5e9r3G0jHH ?0俄狄浦斯期的超我

f/[Um.x_!TG0
心理学空间X B(Hs6FE

理想心理学空间0`?1Bw;K2\B{

心理学空间%e"_:pL!xFx)@#v

夸大幻想

PTa-Y~0
内化的自体客体心理学空间B1Qy;qDBp+dY

&j9B-C H)TCT E&}0
原始水平心理学空间0h}M8k5Q|wD2gX
(强烈依赖于自体客体的自恋)心理学空间-T3K z1l2V|]+i:G

+G'Wz-fL(ts0

N [_$^N+M0原始超我

0qr:P$Xjj0n0D6O0
心理学空间 [yd+\|lN Vx:u

早期父母意像

ul5@6yJ0
心理学空间*coB V/W H9oC9T0t

夸大自体

Yzj'A]]A0
早期自体客体

!}.T;IW"k0心理学空间)TC1gI&DZa ]:u

心理学空间7`j JZ)VNM!t#k


i1Y ]:`H/av }8O9DJ b0

WlhQA4L?0

_`#P['J/^"kpe[0心理学空间z*s0P@P?`c

以下对三柱模型的描述按照从右向左顺序进行。该柱状图形是从右向左按照I, II,III排列。心理学空间#uj0L P)L4h8l.r

X }5r5e;v T2e0图示中的平台代表了充分的自尊,相对平衡的自恋稳态——只要该平台保持在水平位置稳定。这个平台搭建在这三个柱子上。

d'vaTk!rI0

5dP!V*`;Xc0心理学空间 P+s1b5EpEJ1yv `

I,右边的条柱,底部代表了“夸大自体”,稍往上是大约终生存在的半意识状态下的“夸大幻想”,最上面是成熟的理想自体(得到现实的修正,对个体的积极意象),尽管它也会经受错误、失败、负性评价等,但它向我们确保具有一定程度稳定的自信,并提供了对自恋性损伤(失望、失败、羞辱)的“缓冲”。

+["Y'vv;I'xM1EW:u0心理学空间@8TCrg:Vl

这种良好的发展进程(良好而稳定的合成以及充分地行使功能,特别在危机关头)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总资本”(健康、完备、满足、躯体健康、天赋等),而且取决于足够好的母爱,以及对孩子存在和个人价值的肯定和积极镜映,这就是来自主要客体的连续的自恋补给(母亲眼中的光辉——科胡特)。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些补给也都可以从其它相关客体处获得。这种积极的、赞许的镜映不是对好的成就的认可(如柱III),而是无条件地接受,它是健康、现实、理想二元自体形成的保证(“尽管我有时把事情弄糟,但我是实际上还是很好的”)。心理学空间 ~wV]Iy){[0cXK$`%u

心理学空间@$h3\s? w h-|7K%A@,]

II,中间的条柱,它的底部代表了早期对父母的依赖,后来在认同作用的参与下形成理想父母意象。中间部分代表了对其他模范角色的认同。上面部分代表了成熟的理想客体(通过同化而不仅仅是内射)。在这里,不是发展中的自体感觉令人赞赏,就如同柱I中的动态变化,而是个体通过向自己的模范角色认同,起初是理想化的父母,后来是其他人,从而发展出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

'Uh K&e,|_0心理学空间h^!T,}4dN

自尊调节的稳定作用并非由于身体或心理的生命力作用,或外界的镜映(如柱I),也并非由于对好的成就的认可(如柱III),而是通过亲密感和温情的作用,以及后来向理想客体的认同,并且加入理想客体的容量和力量。心理学空间(i q'Z3g6d2gZ|

Y+a9SHw| l'j f0III,左边的条柱,其底部对应原始的不成熟的超我,中间部分是俄狄浦斯期的超我,上面部分是成熟的道德感。它包含所有个体所吸收的养育父母的禁令和命令,并将其转化成自律和道德感。该条柱的力量、品质和其他特点与所采纳的超我的特定症状相一致。它的稳定性建立在对已取得成就的认同的基础上。该条柱的功能定向于获得成就、保证履行职责、审查禁令、考虑本能和/或权力的满足,以及他人的良好状态。在它的最高水平代表了成熟的道德感,它是对社会交互作用最有力量、最成功的调节者,超越了个体心理学。内化的标准安全地铆钉在人格结构中,它对正义感的发展起着巨大贡献。心理学空间bAx:jT9@)GaAi

W {s!Jh|*Bs7N01.8.6总结心理学空间)XY7S"rspr

F:`9}2[5c0本章节的主题包括广泛领域的精神分析理论:快乐/不快乐原则,安全原则(Sandler),自体及客体关系,自恋和自尊。在后面的章节中,你将看到这些概念描述患者以下的异常状况是非常有用的,如:紊乱的自体及客体关系,自恋性自尊调节障碍,认同问题,“虚假自体”,边缘型或自恋性人格障碍。

)XAU ](r5|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客体关系 自恋 自体系统
«耐煞西施 Narcissus 自恋 Narcissism
《自恋 Narcissism》
希腊神话——纳西索斯的故事»
延伸阅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