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理论
作者: 百度百科 / 26079次阅读 时间: 2012年4月17日
标签: 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理论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自我决定理论心理学空间g E^(F#Wz'q
 
,{;\{u w b;XfT@0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就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自我决定的潜能可以引导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有益于能力发展的行为,这种对自我决定的追求就构成了人类行为的内部动机。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自我决定论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并广泛应用于管理、教育、咨询等各实践领域。本文主要介绍自我决定论对动机类型的探讨及其在外语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心理学空间u}u*?'l~!vU
 心理学空间7`Y qaNoF*r
简介
心理学空间j[B B+e7I~@ ] a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e2Urv |R)J2f9Yn(M#R0 心理学空间yTFSM `
  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是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它涵盖了较多的动机类型,动态地观察各种动机类型,可以有效地评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为动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国内的外语研究者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利用这一理论研究中国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动机。研究者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对中国的外语学习者进行多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空间 T)k$KONq+u]$qW
 
YA:QTzz4{ p0  作为一种新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其基础是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自我决定理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体现了动机研究的趋向,为众多的动机理论的整合提供了基础.  
w%d#A&bp @1XOA0 
z \p:EXC0自我决定理论对动机的分类 心理学空间Zft"Md
 心理学空间H0O6En }"^
  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和无动机(Amotivation)三种类型。  心理学空间8{o^(BK.YO
 心理学空间7J)LV7M8c7Qg|
  1. 内部动机的类型  心理学空间;a^!S7uT G
 心理学空间;@V:U6eZC
  内部动机是人类固有的一种追求新奇和挑战、发展和锻炼自身能力、勇于探索和学习的先天倾向(Deci 和 Ryan,1985)。它与个体的内部因素如兴趣、满足感等密切相关,是高度自主的动机类型,代表了自我决定的原型。Vallerand(1997)把内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心理学空间O6a|9IF1BQ]5x1VR
 
E5^A:]-c:s0  (1)了解刺激型(IM-Knowledge)。它是指个体为了获得新的知识,了解周围的事物,探索世界,满足个人好奇心或兴趣的动机类型。如:喜欢了解说英语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QvU2LW0 
*g"r+Qc7e7U1?+ML5p5p0  (2)取得成就型(IM-Achievement)。它是与个体试图达到某一目标或完成某项任务相关的动机类型,在这种动机的调节下,个体遵循内在需要迎接挑战,超越自我。与了解刺激型动机比较,它具有更多的自我决定的成分。如:在英语课上表现良好会感到很高兴。  
'KA1W6D1oS;cGz:y0 
:U7W,A6K6hv pb0  (3)体验刺激型(IM-Stimulation)。它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内部动机形式,个体把行为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个体从事某种活动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在这种动机驱动下的外语学习者通常认为英语是一种美丽的语言,因此在听或者说英语时感到很愉快。  
y-|:Nd _,R0[d*a0 心理学空间8_'u4x6b{Xp
  2. 外部动机的类型  
E4Pk/| Wln0 心理学空间|\1{ne5S8hWS
  外部动机是指人们不是出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separable outcome)而去从事一项活动的倾向,例如为了获得高分或避免受到惩罚等。自我决定理论根据个体对行为的自主程度由低到高,把外部动机分为三种类型:  心理学空间n5q aN:g,Pf"b?
 心理学空间(X#K e/PA]8C;[!L
  (1)外在调节型(External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的行为完全遵循外部规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外在要求或是为了获得附带的报酬的一种动机类型。外在调节是外部动机最具控制的形式 没有内化发生,个体行为完全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例如学习外语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等。  
1m+eO&jH*R)h0 
{r~4f\G(ve1]0  (2)摄入调节型(Introjected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吸收了外在规则,但没有完全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是相对受到控制的动机类型。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是为了避免焦虑或责怪,或是增强自我。在这种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去做某件事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能力(或避免失败)以维持价值感,还没有体会到是自我的真正部分。例如:学习外语是因为如果不能用外语跟朋友交流会感到难堪。  心理学空间 MoM)f8}l6K
 
!W}!mJ D5T0  (3)认同调节型(Identified Regulation)。它是指个体对一个行为目标或规则进行有意识的评价,如果发现这个行为是重要的,就接纳为自我的一部分的一种动机类型。个体更多地体验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人,感觉到更少的冲突。它含有更多的自主或自我决定的成分,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部动机形式。如:渴望成为一个可以说外语的人。  
2s([ r7g3~4W.~s$ntE0 心理学空间cn)q5x\d#pF&a
  3. 无动机  心理学空间 R"oB3]W%\]N.Mp
 心理学空间+O0I\!v6tif6O
  无动机是最缺少自我决定的动机类型。它的特点是个体认识不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毫无兴趣,没有任何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者认为他们学习外语毫无意义,是在浪费时间,或者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或是没有获得成功的渴望。  心理学空间/O@JU0a \\A]:U
 
wY'BW#Dp*[&?0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这些动机类型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处在一个自我决定程度或自主性程度的连续体上,由低到高分别为无动机、外部动机的各个子类、内部动机的各个子类。  心理学空间{q~Z+f+A&z/_:Cq
 
1u;h8w,a'bKGV MI cM0自我决定动机理论在心理学界的相关研究 心理学空间5l;\x_(Gk@ \9F
 心理学空间F p5ZryY bk
  20世纪70年代Deci等研究者对不同的被试,采用不同的活动、程序和伴随刺激进行实验室实验,获得了一致性的结果:外在刺激削弱已存在的内部动机。随后出现大量的研究对这一结论予以精致、扩展与挑战,结果在 3~80 岁的个体身上均发现了内部动机被削弱的现象,由此产生了关于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关系的第一种认识:外部动机对立于内部动机。二者是连续体的两个极端点,互不相容。内部动机要求对工作的投入,当个体开始关注产品而不是过程时,意味着外部动机开始发生作用。强的外部动机发生作用时,内部动机就会降低,内部动机降低的程度将是外部动机上升的程度。  心理学空间&TsVF+mh @X
 
Y d&PP)S:fn@0  与此同时,实验室研究也发现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具有促进效果。如: Deci 检验了口头奖励对完成字谜任务的内部动机所产生的影响(Lepper和Henderlong:2000)。结果发现获得“比同伴要好”的反馈的个体,相形于无反馈者在随后任务中的内部动机会增加。在此基础上,有研究者专门进行了外部动机的免疫力研究,让孩子们观看录像,强调学校生活中的内在兴趣与愉悦,并学习摆脱外界社会强加限制的策略,对他们进行内部动机的训练。结果显示内部动机的削弱效果在受到训练的孩子们身上降低,当奖励出现时,与外部动机密切相关的行为,(如:创造性行为)反而得到促进。这一结果意义深远,如果外部动机对内部动机可以产生促进的作用,意味着我们通常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外部激励性的举措确实有可能产生积极的行为效果。  
MQ D a*T`0 心理学空间;B jf8]F;E
  在随后的现场研究中,研究者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设计成独立的部分,检验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负相关较弱,表明两者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进一步的检验发现内部动机的部分内容(挑战性任务的偏好)与外部动机的部分内容(容易任务的偏好)之间存在强的负相关;内部动机的部分内容(好奇/兴趣与讨好老师)与外部动机的部分内容(讨好老师/得到好分数)之间存在高的正相关;内部动机的部分内容(独立掌握)与外部动机的部分内容(依赖老师)之间存在很小的负相关。这些结果表明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是一种共存的关系,外部动机既可能削弱内部动机,也可能对内部动机产生促进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是由外部动机的类型决定的。  
t_ P+`O%C5Z0 心理学空间.}KAE,~2DU)[1y
自我决定论在外语学习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FZY{!lQ0 心理学空间;|`yCJ
  Noels 和Dornyei 认为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与二语研究中的其他动机理论相比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框架,把大量的二语/外语学习动机系统地组织起来。到目前为止,研究者们在二语/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问题上作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对学习动机的类型始终没有统一的认识,因此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指出各种动机类型按照强度处于一个连续体中,这一连续体使各动机类型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而不是静止不变的。再者,利用这一理论框架,研究者可以有效地评估二语/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1r ^1e@8L3j9K [Js0 
E)^ { i7MJ0  由于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广泛影响,外语研究者们开始利用这一理论研究二语/外语学习动机。Douglas Brown强调了内部动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他认为,传统的中小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过分关注教育过程中物质和金钱的奖励,而不是培养学生对知识和经验的内在渴望”,事实上,“倾向于培养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学校使学生处在积极的、肯定的环境当中……结果是学生互相关爱,关系融洽,尊重知识。”Noels等利用问卷调查研究了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各种类型,从自我决定理论的角度评价二语学习者的动机取向,并且与Clément 和Kruidenier研究的语言学习动机类型(包括旅行、友谊、知识和工具型动机)结合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工具型动机与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外部调节动机高度相关,知识取向与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密切相关。Noels 等通过实验证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二语环境中评估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有效性。Noels,Clément 和 Pelletier研究发现,认同调节和内部动机的程度越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越强,动机强度的变化与语言学习成绩有关。在另一项研究中,Noels等通过对自我决定理论中的动机类型的相关研究发现,各种动机类型按照自我决定程度处于一个连续体中:从无动机到开始有自我决定的外部动机各子类到最具有自我决定的内部动机各子类。心理学空间R)x-E'KIFBt'T
心理学空间LwTA-W
  研究者们把自我决定认知动机理论应用于二语/外语领域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把这一理论与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二语/外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正如Ushioda指出,“自主的语言学习者在本质上就是受动机驱动的学习者。Vandergrift则利用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和元认知策略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动机连续体的说法,并且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相关,学习者自我决定的程度越高,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就越频繁。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TAG: 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理论
«不要忘记你真正的愿望 Richard M. Ryan瑞安
《Richard M. Ryan瑞安》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