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 » 嫉羨和感恩 《克萊恩全集》3

定价 ¥60.00

点击在线试读 嫉羨和感恩 《克萊恩全集》3

精神分析史上,梅蘭妮.克萊恩被譽為繼佛洛伊德後,對精神分析理論發展最具貢獻的領導人物之一。本書收錄了梅蘭妮.克萊恩從1946年以後到1960年過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了在1963年她辭世以後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這些是克萊恩畢生中最重要的文獻,也是其著述的高峰。

嫉羨和感恩

作者:梅蘭妮·克萊恩 呂煦宗、劉慧卿
出版:心灵工坊 2005-11
ISBN:986757456
丛书:克萊恩全集
定价:550.00新台币
译者:李新雨
出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10
ISBN:9787501994403
丛书:万千心理
定价60.00元


目录


简体版译序 李新雨
(1946)第一章   對某些分裂機制的評論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
       引言、
       對菲爾貝恩近期論文的一些評論、
       早期自我的一些特定問題、
       關于客體相關的分裂過程、
       與投射及內攝有關的分裂機制、
       類分裂的客體關系、憂鬱心理位置與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的關系、
       【類分裂】與【躁鬱】之間的連接、
       某些類分裂防衛、
       類分裂的潛伏焦慮、
       結論、
       附錄
(1948)第二章   關于焦慮與罪惡的理論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Anxiety and Guilt
(1950)第三章   關于精神-分析結案的標準
         On the Criteria for the Termination of a Psycho-Analysis
(1952)第四章   移情的根源
         The Origins of Transference
(1952)第五章   自我與本我在發展上的相互關系
         The Mutual Influ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go and Id
(1952)第六章   關于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
         Som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Infant1 (1952)
(1955)第七章   嬰兒行為觀察
         On Observing the Behaviour of Young Infants (1952)
(1955)第八章   精神分析游戲技術:其歷史與重要性
         The Psycho-Analytic Play Technique: Its History and Significance (1955)
(1957)第九章   論認同
         On Identification (1955)
(1958)第十章  嫉羨與感恩
         Envy and Gratitude (1957)
(1958)第十一章 論心智功能的發展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Functioning
(1960)第十二章 我們成人的世界及其嬰孩的根源
         Our Adult World and its Roots in Infancy (1959)
(1960)第十三章 關于精神分裂中憂郁癥狀之短評
         Symposium on 'Depressive Illness'-V. a Note on Depression in the Schizophrenic
(1963)第十四章 論心智健康
         On Mental Health (1960)
(1963)第十五章 《奧瑞斯提亞》的某些省思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steia"  
(1963)第十六章 論孤獨的感受
          O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 (1963)
短論

附錄一 注解
附錄二 恩斯特·鐘斯對梅蘭妮·克萊茵作品之前版本的介紹
附錄三 參考書目
附錄四 克萊恩生平年表
附錄五 中文索引
附錄六 英文索引

書摘

简介

在〈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一文中,克萊恩引介了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的概念,她主張嬰兒從一開始就具有自我,能夠經驗焦慮、形成關係,並且使用防衛的機制,這樣的自我大部分尚未整合,而且在焦慮的刺激下,容易被強力的分裂機制所分裂而碎裂化。這個心理位置是精神分裂相關疾病的固著點。

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及憂鬱心理位置是克萊恩所創的最重要概念,本書中的其他論文,都是她在此新理論概念下的著作,顯示了這樣的架構如何擴展而且深化了她的視野。有些是關於技術的,有些探討了比較廣泛性的精神分析主題。兩篇她在過世前寫的未完成論文顯現了一種反思,並且涉及了更廣泛的議題。

在〈嫉羨和感恩〉中她引介了新的觀念:嫉羨在生命初期即已運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現;嫉羨與感恩是相衝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在精神分析著作中一向都強調嫉羨的重要性,例如佛洛伊德發現的陰莖嫉羨,但是,克萊恩對於嫉羨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今日大部分的分析師視克萊恩所述的早期客體關係為當然,許多分析師甚至使用她的發現與概念而不知其淵源。她的許多思想已經被納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維當中,且仍在世界各地增長中,其著作的啟發性與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為了向這位無與倫比的兒童精神大師致敬,心靈工坊將陸續推出《克萊恩全集》,全套四本,完整呈現一代大師的實務及理論精隨。喜歡心理分析的讀友,絕對值得珍藏!

中文版序

書序作者:貝蒂.約瑟夫(Betty Joseph)

梅蘭妮.克萊恩,1882年生於維也納,雖然她在該地生活到十九歲,卻是在1910年搬到布達佩斯以後,才真正「發現了」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從此精神分析成為其主要的興趣與熱情所在,使她獲致這發現的家庭背景是有意義的。她的父親萊齊斯(Moriz Reizes)是一位醫生,其傳統的猶太父母希望他能成為一個祭司,但是他卻默默反抗,而研習了醫學,並且在他買下牙醫診所之前執業了一段時間。他是一個很認真的學生,廣泛地閱讀,且自學了十種歐洲語言;他在克萊恩十八歲時過世。克萊恩的母親來自比較自由的家庭,似乎是一位富於冒險、溫暖和勇敢的女性,她在克萊恩三十二歲時過世。我們可以從她的家庭背景裡看到人性的溫暖、勇氣,以及進步與改變的能力,這些在她日後對精神分析的貢獻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梅蘭妮.克萊恩與手足之間的關係,是其發展上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她是四個孩子中最小的,席多妮大她四歲、伊馬努爾大她五歲、艾密莉大她六歲。席多妮罹患重病,她短短的九年生命,幾乎都是在醫院中度過的,雖然她過世時梅蘭妮只有五歲,但是她們之間已經發展出非常親密與投入的關係。據說她想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教給妹妹,也是她教導梅蘭妮閱讀與算數。伊馬努爾在寫作與音樂兩方面都顯露才華,但是他罹患了風濕性心臟病,很瘦弱。他像席多妮一樣,也看出梅蘭妮的能力,並且鼓勵她、支持她讀書。他有點叛逆,但是交友廣闊,對於文化方面具有廣泛的興趣,也引領了妹妹進入了這些領域。經由伊馬努爾,她認識了未來的丈夫亞瑟.克萊恩(Arthur Klein)。伊馬努爾曾想習醫,但由於健康狀況而必須放棄。在十四歲以前,克萊恩也曾計畫習醫,但事與願違。十七歲時她訂婚,並於四年後結了婚,因而必須放棄醫學之路。不過,在訂婚之後的兩年裡,她到維也納大學研讀人文科學。

亞瑟.克萊恩是個工程師和商人,為了工作必須時常旅行,有幾年這對夫妻居住在斯洛伐克與席雷西亞地區的小鎮。梅蘭妮深深懷念她在維也納的社交與智性生活,當時也已經出現婚姻問題。不過當1910年她的丈夫在布達佩斯找到工作時,她的生命改變了。當時她已有兩個小孩,梅莉塔生於1904年,漢斯生於1907年。在布達佩斯,梅蘭妮發現了佛洛伊德的作品《論夢》(On Dreams, 1901)以及改變其生命的精神分析。她與費倫齊(Ferenczi)聯繫並接受其分析,費倫齊鼓勵她開始分析兒童。1919年她在匈牙利精神分析學會發表了第一篇論文〈一名兒童的發展〉(On the Development of a Child)。

大約在這個時候,亞瑟前往瑞典工作,她終於與亞瑟分居了,並於1926年離婚。1921年她搬到柏林,在這之前她曾於海牙的精神分析年會中見過亞伯拉罕(Karl Abraham),且深深被他及其思想所吸引。亞伯拉罕對於克萊恩的工作非常肯定,她終於在排除萬難之後,說服亞伯拉罕於1924年初開始為她分析,但是隔年1925年12月亞伯拉罕去世了,失去了這個治療師、同時是朋友的支持,克萊恩在柏林的生活愈來愈艱辛了。也是在1925年,她認識了恩斯特?鍾斯(Ernest Jones),他對她的著作非常感興趣,並邀請她去英國演講,她欣然答應,她在英國共進行了六場關於兒童精神分析的演講,這些演講內容隨後編輯成她的第一本書《兒童精神分析》(The Psycho-Analysis of Children)的前段。

隔年她帶著最小的孩子──當時十三歲的艾力希移居倫敦。梅莉塔在此以前已經與佘密德伯格醫師結婚,夫妻雙雙接受訓練並成為精神分析師,也定居在倫敦,克萊恩的長子漢斯則留在柏林。梅蘭妮旋即在英國精神分析學會(British Psychoanalytical Society)的歷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她常態性地參與學術研討會,在學會中宣讀論文、舉辦討論會與演講。她的取向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受到某些人的強烈反對,又為其他人所高度讚許。

梅蘭妮.克萊恩和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大約在同一時間開始分析兒童,但是她們的工作在許多基本面向上卻大相逕庭,這些差異可見於1927年的〈兒童分析論叢〉(Symposium on Child Analysis)。梅蘭妮.克萊恩對於精神分析之主要貢獻的根源可說在《兒童精神分析》一書中就已經存在了。舉例來說:本書一貫顯現她對兒童焦慮的關注,這焦慮經常伴隨著潛在的攻擊性。她看到詮釋焦慮的重要性,而非用再保證來忽略它。她見到兒童的潛意識幻想與焦慮事實上表現在遊戲中、使用玩具的方式、以及在遊戲室裡的行為之中,因此,接觸兒童的遊戲讓克萊恩能夠與幼兒工作,即使是欠缺語言表達能力的兒童亦然。

這樣的取向隨後開啟了對於潛意識幻想更多的了解,並且幫助她辨識了許多佛洛伊德曾經生動描述的議題,事實上是在個體生命的更早期就已經開始了,例如:與客體的關係、認同與內攝的過程、伊底帕斯情結等等。她見到幼童帶著先前對客體已經形成的期待與態度,進入治療中;她開始探討內在客體的本質,以及這些客體在兒童的內在世界裡是如何相互產生關聯。她觀察到這些內在客體運作的方式決定了兒童與分析師建立關係的方式——也就是移情;她對移情的觀察有助於進一步了解投射與內攝的機制,以及移情如何反映了兒童的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經驗之間不斷進行的互動。

這些以及許多其他的發現,隨著她持續對兒童與成人的分析而逐步開展與豐富化,並且建立了一個新的理論架構。這一點隨著1935年出版的〈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A Contribution to the 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而更為清楚,這篇論文綜合上述許多觀念,並加以系統化,現在我們見到她比較不強調攻擊性,而較強調生死本能、愛與恨之間的互動及其隱含的意義。她引介了「心理位置」的觀念,並描述「憂鬱心理位置」及其與「偏執心理位置」(當時如此稱呼,後來名為「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之關係。心理位置的觀念意味著與較為僵化的發展階段概念有所區別。克萊恩認為每個心理位置具有其獨特的焦慮與用來對抗這些焦慮的防衛方式,而這些防衛或是更偏向整合和更真實的客體關係,或是相反地,更偏向分裂與碎裂化。因此她並不視這些心理位置為已經渡過而且完成的階段,而是個體人格中的動力部分。

這些想法在五年後的論文〈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Mourning and its Relation to Manic-Depressive States)中有進一步的發展,不過要等到1946年在〈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中,梅蘭妮.克萊恩的基本理論架構才算得到最終闡明。在該篇論文中她更鉅細靡遺地探討了生命最初幾個月間的心智過程——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並且引介了投射性認同的概念:既是一種防衛機制,也是一種侵入和控制客體的方式。她在這個領域的工作對於了解精神病具有很重要的貢獻,這些在羅森費爾德(H. Rosenfeld)、 西格爾(H. Segal)、比昂(W. Bion)等人的工作上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1957年克萊恩出版了最後一本重要著作《嫉羨和感恩》,在此作品中,先前曾在某些兒童案例中被描述為重要情緒的「嫉羨」,現在被視為正常與病態發展的要素。

雖然梅蘭妮.克萊恩發展了新的理論架構,她始終都覺得自己的工作基本上奠基於佛洛伊德的理論,只是在一些方向上有所不同,這些歧異之處主要在於她相信:許多佛洛伊德的發現,事實上起源於比他所認為更早的階段。克萊恩的理論思想萌發於她在臨床工作上很深的投入,其理論的發展也和臨床工作並行;這種介於臨床工作與理論思想之間的互動,對於許多欣賞並且重視其貢獻的分析師而言,已被證實為非常有力的啟示。

貝蒂.約瑟夫(Betty Joseph)
梅蘭妮.克萊恩基金會(The Melanie Klein Trust)

引言

書序作者: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

本書中所含的論文包括了梅蘭妮.克萊恩從1946年以後到1960年過世之前的著作,也包括了在1963年她過世以後才出版的未完成作品。第一冊中較晚出版的論文〈論躁鬱狀態的心理成因〉(1935)、〈哀悼及其與躁鬱狀態的關係〉(1942),以及〈從早期焦慮的觀點看伊底帕斯情結〉(The Oedipus Complex in the Light of Early Anxieties, 1945),介紹了「憂鬱心理位置」,標示了梅蘭妮.克萊恩在思想上新的發展。

本冊中第一篇論文,〈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1946),引介了進一步的發展,也就是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梅蘭妮.克萊恩在她早期與兒童的工作中,描述了兒童與部分客體的關係——主要是乳房與陰莖。她觀察並分析被害感,以及介於高度理想化與迫害性客體之間的分裂,她也發現了投射與內攝之間持續不斷的互動,不過她尚未將那些特徵視為連帶相關的現象,在〈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中,她將這些特徵視為一種反覆再現之組態所具有的各種相關部分。在1936年她描述憂鬱心理位置時,曾表示:在這個心理位置發生之前,主要的焦慮具有偏執的本質,偶爾她提及偏執的心理位置。開始的時候,她相當隨意地使用「心理位置」這個詞,例如,在描述躁症防衛時,她說躁症心理位置,提到強迫防衛時,則說強迫心理位置。1946年的論文確立了兩個心理位置的觀念,也就是兩種精神組織的基本模式,她在本論文中,詳實探討了最初嬰兒期的焦慮與防衛——也就是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她以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名之,是因為主要存在的焦慮具有迫害的本質,而且主導的心智機制具有分裂的本質。她描述了迫害焦慮與心智機制,這些是佛洛伊德提到的,而被她視為從最初的嬰兒期就已經開始運作了,她認為這些焦慮與相互關聯的防衛機制是一個系統,她也介紹了一個新的防衛機制——投射性認同,克萊恩的觀點認為(蘇珊.伊薩克斯在《潛意識幻想的本質與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 1952〕文中更明白地加以闡述)「機制」一詞是對潛意識幻想更為抽象與概括性的描述,潛意識幻想是機制的心智內容。

克萊恩較早期的著作裡,已經預示了投射性認同的潛意識幻想或機制,在她的論文〈象徵形成在自我發展中的重要性〉(The Importance of Symbol-Form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go, 1930)中,她描述了一個精神病男孩如何在他的潛意識幻想中把自己壞的部分裂解出去,將之視同自己的尿液、糞便、甚至陰莖,這些裂解的部分也被投射到母親的身體內,因而母親的身體也被感知為充滿了壞客體,在這篇論文中,她認為這是最早期而且基本的潛意識幻想與機制之一。嬰兒將自己無法忍受的部分裂解、投射進入母親體內,這些部分在潛意識幻想中如同擁有了母親的身體,而母親則變成等同於它們。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自體好的部分可能會以類似的方式被投射出去,導致了自我的貧弱,也就是類分裂人格的特徵。就其重要性而論,本篇論文是出乎意外地簡短,對於投射性認同的描述所佔的篇幅只稍稍多於兩段文字而已,然而它卻是幾篇最具發展性的論文之一,它開啟了理解精神分裂與類分裂病患的路徑,這些病例在此之前被認為是無法分析的。它激發了精神分析在精神病方面的開創性工作,在本文出版後,旋即有一些人將這些新的洞視運用在他們對精神病患的臨床工作上,並且發表了重要的論文。

本篇關於類分裂機制的論文完成了一個新的後設心理學理論,克萊恩主張嬰兒從一開始就具有自我,能夠經驗焦慮、形成關係,並且使用防衛的機制,這樣的自我不只是大部分尚未整合,而且在焦慮的刺激下,容易被強力的分裂機制所分裂而碎裂化。嬰兒與部分客體發生關係,因為分裂與投射的過程使得這些客體變得極度理想化或是非常具有迫害性。被害感、分裂的機制、投射性認同,以及在強烈焦慮時發生的碎裂化,這些都代表了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的特徵,這個心理位置是精神分裂相關疾病的固著點。若是兒童只有部分達到、修通憂鬱心理位置,那麼某些上述特質的持續,是形成妄想症、自戀與類分裂人格的潛在因素,即使他們並未明顯地表現出精神病的樣子。

當嬰兒開始將他(或她)的客體影像合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自我的整合、客體關係以及焦慮的本質上發生了根本的改變,此嬰兒或兒童變得具有感覺罪惡以及關心客體的能力。克萊恩最早是在兩篇關於憂鬱心理位置的論文中(1935, 1940)描述了這點。延續著1946年那篇論文,在〈關於焦慮與罪惡感的理論〉(On the Theory of Anxiety and Guilt, 1948)與〈關於嬰兒情緒生活的一些理論性結論〉(Some Theoretical Conclusions Regard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the Infant, 1952)當中,她詳細探討了從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移動到憂鬱心理位置的過程中發生的改變,以及這個過程容易發生的波動(由於憂鬱的痛苦一再地導致某種程度地退化到偏執與類分裂的防衛)所隱含的意義。一位與克萊恩女士同時代的人士表示:當被問及她認為自己最重要的發現為何時,她說是發現了應付罪惡感的偏執防衛。

在本書中的其他論文,都是在她心理位置的新概念理論架構之下的著作,我認為它們顯示了這樣的架構如何擴展而且深化了她的視野。有些是關於技術的,有些探討了比較廣泛性的精神分析主題,例如〈移情的根源〉(The Origins of Transference, 1952),有些是屬於應用精神分析的領域。兩篇她在過世前寫的未完成論文〈《奧瑞斯提亞》的某些省思〉(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esteia')與〈論孤獨的感受〉(On the Sense of Loneliness),顯現了一種反思的情緒,並且涉及了更廣泛的議題。

對於偏執?類分裂與憂鬱心理位置概念的闡述,提供了詳盡而完整的理論架構,可說是她著述的高峰。這個架構是個創新的觀念,促成了對於精神分析思考有深遠影響的理論。

不過,後來又有一個更基本的發現,也就是原初嫉羨。在1957年,延續著一篇發表在會議的較短論文,她以相同的主題出版了專題論文〈嫉羨和感恩〉,她向來就關注嫉羨的議題,在她早年的著作裡經常提及它,不過,在〈嫉羨和感恩〉中她引介了新的觀念:嫉羨在生命初期即已運作,也是死之本能的最初表現;嫉羨與愛以及感恩是相衝突的,在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運作的嫉羨是精神病理的強力因素,例如:由於嫉羨攻擊一切的「好」,它干擾了正常的分裂過程,於是阻礙形成好的客體關係,如此又導致了無法辨別好客體與壞客體的困惑狀態。在精神分析著作裡一直都強調嫉羨的重要性,例如,佛洛伊德發現的陰莖嫉羨,但是,認為「嫉羨運作於原初的部分客體關係,而且導向供給生命的乳房」這樣的概念完全是革命性的。

精神分析的發現向來都是充滿了爭議的,即使對於佛洛伊德的著作亦然。事實上,他最後提出的重要概念: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從來就沒有被大多數的分析師完全接受。

克萊恩的著作從一開始就引起很激烈的爭論,她的兒童分析技術、對於前性器期以及攻擊性的強調,引起了與根據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著作的維也納學派的早期爭論。當克萊恩在1926年移居英倫時,她發現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更能接受她的想法,但是她對於憂鬱心理位置的闡述激起了新的爭論,而且有些熱烈接受她早年著作的人,例如葛若佛(Edward Glover),感覺她對嬰兒賦予了太多的精神複雜性。不斷升高的歧異性導致了在英國精神分析學會內一系列的「論戰」,她的兩篇論文(1948, 1952)就是她在這些討論中提出的論文修訂版,關於嫉羨的著作引起了一場新的風暴。

新觀念的價值,可以從它們如何承受所引起的騷亂而能夠繼續生存來加以檢驗,許多早年對克萊恩著作的爭議現在幾乎已被淡忘,今日大部分的分析師視克萊恩所述的早期客體關係為當然,許多分析師甚至使用她早年的發現與概念而不知其淵源,她的許多思想已經被納入主流精神分析的思維當中。那些被稱為克萊恩學派的人,也就是明顯運用了她的概念與技術的分析師,已經發展、甚且更進一步繼續擴展她的論述;對於其思想的興趣仍在世界各地增長中,其著作的啟發性與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漢娜.西格爾(Hanna Segal),1987年於倫敦

第一章 對某些類分裂機制的評論

引言

這篇論文是關於生命早期的「偏執」與「類分裂」焦慮(paranoid and schizoid anxieties)以及機制(mechanisms)的重要性。早在我說明嬰兒期的憂鬱過程之前,多年來我已經在這個主題上發表過許多想法。在我發展嬰兒期「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概念的過程中,與這個心理位置之前的發展期有關的問題再次浮現,引起我的注意。現在我希望將我對於生命早期之焦慮與機制的某些假說作一些闡述。

我將要提出的這些與生命最早期發展階段有關的假說,是根據對成人與幼童的分析資料所作的推論而得,有些假說似乎與精神醫療常見的臨床觀察相符合。為了要讓我提出的主張更具體深入,需要累積詳細的案例資料,不過因篇幅有限,我希望在日後能加以補足。

首先,我把之前已經提出有關早期發展階段的結論作一番簡短的摘要說明,我相信這將對讀者有所幫助。

在早期嬰兒階段所發生的焦慮,帶有精神病的特質,導致了自我(ego)發展出一些特別的防衛機制。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找到所有精神病的固著點(fixation-points),這個假說讓有些人以為我視所有嬰兒都處在精神病的狀態,不過我已經在他處充分回應過這點誤解。嬰兒期帶有精神病性質的焦慮、機制以及自我防衛機制,對個體發展的所有層面(包括自我、超我與客體關係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我經常表達這樣的觀點,即:客體關係在剛出生時就存在了,第一個客體是母親的乳房,而這個乳房對嬰兒來說,被分裂為好的(滿足他的)與壞的(挫折他的)兩個不同的乳房;這樣的分裂導致了愛與恨的斷絕。我曾進一步指出,第一個客體關係隱含了在其中的「內攝」與「投射」機制,因此,從生命一開始,客體關係就受到內攝與投射兩種機制,以及內在和外在客體與情境之間互動的影響;這些過程參與了自我與超我的建立,並且為週歲前半年開始的伊底帕斯情結作準備。

在生命剛開始的時候,破壞的衝動被導向客體,這種衝動藉由潛意識幻想中對母親乳房所發動的「口腔施虐攻擊」(oral-sadistic attacks)來表現;這種攻擊很快地發展為對母親身體極盡虐待所能的殺戮。嬰兒具有想要搶奪母親身體中好東西的「口腔施虐衝動」,又有想要將他的排泄物放進母親身體(包括想要進入她的身體,以便能從裡面控制她)的「肛門施虐衝動」(anal-sadistic impulses),這兩種施虐衝動引發了嬰兒的被害恐懼(persecutory fears),而這種被害恐懼對於妄想症(paranoia)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的發生是極為重要的。

我曾細數早期自我的各種典型防衛機制,例如:將客體與衝動分裂、理想化、否認內在與外在現實、抑制情緒等,我也曾提及各種焦慮的內容,包括懼怕被毒害與被吞噬等,這些普遍存在於生命頭幾個月的現象,大多可以在日後出現的精神分裂症狀中找到。

這裡所討論的早期階段(我早先稱之為「被害期」),後來我將它命名為「偏執心理位置」(paranoid position),並且指出其發生在憂鬱心理位置之前。如果被害的恐懼過強,而使得嬰兒無法修通(work through)偏執分裂心理位置,那麼憂鬱心理位置的修通也將受到阻礙。這些失敗可能導致退行性的(regressive)再增強被害恐懼,並且強化了嚴重精神病(也就是精神分裂症)的固著點。另外一種源自於憂鬱心理位置的嚴重病症,可能是常發生在中年的躁鬱症(manic-depressive disorders)。我也曾如此下結論:在發展障礙比較輕微的個體上,與上述相同的因素強烈地影響他們選擇了精神官能症(neurosis)。

雖然我假設憂鬱心理位置能否被修通,取決於是否能夠成功通過其前趨期(「偏執-類分裂心理位置」),我仍然把憂鬱心理位置放在早期兒童發展的中心位置上,因為隨著內攝完整的客體,孩子的客體關係發生了根本的改變。由於完整客體之被愛與被恨的兩面能夠被整合為一,隨而發生了哀悼與罪惡的感覺,這些感覺暗示了孩子在情緒與智能的生命歷程上有了重大的進展,也是個體是否會出現精神官能症或精神病的關鍵所在。對於以上這些結論,我現在仍然堅信不移。

标签

Klein klein 克萊恩

评论0

最新评论

精神分析 » 梅兰妮·克萊茵

亚马逊购买
嫉羨和感恩 《克萊恩全集》3

作者:梅蘭妮·克萊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