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精神分析
经典精神分析
客体关系
自我心理学
自体/主体间
依恋理论
拉康
实操技能
家庭治疗
动力模型
萨提亚经验模型
代际模型
米纽钦结构模型
策略模型
米兰系统模型
叙事模型
行为认知模型
后现代建构模型
心理教育模型
案例术语讲座
认知行为
CBT认知行为疗法
BA行为激活
REBT合理情绪
ST图式疗法
现实疗法
正念内观
ACT接受与现实疗法
DBT辩证行为疗法
CFT慈悲聚焦
人本存在
存在主义疗法
人本主义
PCT当事人中心
聚焦疗法
格式塔疗法
其他疗法
意象对话
TA沟通分析
催眠
心理剧
分类诊断
抑郁
焦虑
强迫
双相及相关障碍
PTSD
性欲倒错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人格障碍
心理学
新闻科普
心理学视频
心理百家
心理学分支
心理学院系
心理学人
心理人专栏
心理咨询师
心理园地
日志博客
课程
小组
生活
社会心理
生活心理
电影评论
心理测试
书籍
科普入门
励志自助
育儿教育
咨询治疗
分支
应用
书籍标签
心理课程
心理学标签
» 客体关系
类别
标题
最新排序
/ 点击排序
俄狄浦斯情结
阅读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精神分析将俄狄浦斯情结作为精神病理学的核心,对这个概念的讨论是与精神分析本身的发展共同延伸的。首先,弗洛伊德采用了这一情结来表达儿童对父母的爱与恨的欲望的有机体,从而对儿童性
51579次查看
佛教与心理咨询
心理治療和禅修的不同目標: 自我呈現的两种發展階段
⊙傑克.安格爾(Jack Engler)/ 著 ⊙李孟浩 / 譯 作者簡介 現任美國劍橋醫院薛福精神科診治中心的臨床督導和哈佛醫學院醫學系的督導心理學家。他也是印度那爛陀佛學後研究
33915次查看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心理动力与客体关系
心理动力与客体关系 唐子俊医师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东港安泰医院精神科主任 心理动力的基本原则 • 所谓
27362次查看
费尔贝恩 Fairbairn
THE BRITISH OBJECT RELATIONS SCHOOL: W. R. D. FAIRBAIRN
THE BRITISH OBJECT RELATIONS SCHOOL: W. R. D. FAIRBAIRN We only become what we are by the radical and deep-seated refusal of that which others have made of us. -- Jean-Paul
20910次查看
张沛超
投射性认同的几个经典表述
投射性认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是客体关系理论中基础的不能再基础,重要的不能再重要的概念。不过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经常发生着演变,笔者找到了以下三种比较经典的表述,试译
19268次查看
梅兰妮·克萊茵
梅兰妮·克莱因与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莱因既然望远镜的作用是“缩短”我们与远处事物之间的距离,梅兰妮在34岁时读了弗洛伊德的著作,并一生致力于以吸引人而且有价值的方式丰富、细化弗洛伊德的学说。克莱因生于1882年
18742次查看
梅兰妮·克萊茵
淺談「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
淺談「憂鬱心理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前國軍北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蔡孟岳(一)專欄緣起轉眼間來英國留學已經八個月了,就讀的一年碩士課程(精神分析理論研究)也已經接近尾聲,回想這幾
18049次查看
安德烈·格林 André Green
André Green《The Dead Mother》
The Dead Mother 《死寂的母亲》André Green 安德鲁·格林This chapter, written in 1980 and dedicated to Catherine Parat, is translated by Katherine Aubertin. It was published in F
16345次查看
费尔贝恩 Fairbairn
威廉.费尔邦(W.R.D.Fairbairn):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式
第四章 威廉.费尔邦(W.R.D.Fairbairn):一个“纯粹的”客体关系模式导论:R.D.费尔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于炮兵队服务退役之后,在1926年完成其医学及精神专科训练。他大部分的专业生
15986次查看
李小龙
客体关系学派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家
当科胡特(Kohut)开始构建自体心理学大厦时,英国的客体关系理论家们也已经或开始关注一些同样的问题。回顾两者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颇有意味。科胡特在他的著作中对英国客体关系理论的参照很少
15944次查看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人我之间》第二部 6 心理机转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6 心理机转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心理机制)许多在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里所见到的心理过程,与马勒以及同僚们对年幼儿童行为的描述相当雷同。马勒、masterson与rinsley、肯伯格、
15847次查看
梅兰妮·克萊茵
Klein 1963 克莱因:关于《奥瑞斯忒亚》的一些省思
克莱因:关于《奥瑞斯忒亚》的一些省思Some Reflections on "The Orsteia"作者:梅莱妮·克莱因译者:李新雨下面的讨论基于吉尔伯特·穆拉利(Gilbert Murray)著名的《奥瑞斯忒亚》译本。我
14522次查看
梅兰妮·克萊茵
Klein 1963 论孤独的感受
在这篇他最后的论文中,梅兰妮·克莱恩开启了一个新的主题:孤独的内在感受——她所认为的一部分人类情景。她将它链接于她的发展理论,描述在发展的正常历程中,偏执的不安全感和整合的过程如
14100次查看
巴林特/貝里恩 Michael Balint
巴林特对客体关系理论与治疗实践的发展
摘要:巴林特是布达佩斯学派最著名的成员之一,在精神分析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中,尤其是在推动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了原始爱的理论,是思考母婴关
13433次查看
俄狄浦斯情结
评《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
字体大小: tT 评《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 作者:潘绮虹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学者南西·乔多罗的著作《母职的再生产:心理分析与性别社会学》。本书从女性主义角度,运用
13282次查看
史蒂分·米歇尔 | Stephen A. Mitchell
史蒂分·米歇尔:整合性的关系模式
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导论(第二版) 第十章 史蒂分·米歇尔:整合性的关系模式 麦可·克莱尔(Michael St. Clair)著 陈登义 译一、 导论 至此本文读者已看到了本书前面几
12726次查看
温尼科特/溫尼考特
客体的使用(The Use of Object)
客体的使用(The Use of Object)温尼科特著 赵丞智翻译Winnicott, D.W. (1969). The Use of an Object. Int. J. Psycho-Anal., 50:711-716.(196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
12558次查看
自恋 Narcissism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系统
客体关系、自恋和自体系统作者:Michael Wolf, Hermann Schultz翻译:李樱精神分析包括对心理的理解和治疗,而心理是指一个人的内部世界。什么是内部世界呢?个体内部世界的结构如何,是遵循
12508次查看
心理动力模型
投射认同理论在伴侣治疗中的运用
李孟潮 素萼金英喷露开, 倚风凝立独徘徊。 应思潋滟秋池底, 更有归天伴侣来。 ——齐己,《观盆池白莲》1理论 精神分
12403次查看
客体关系治疗理论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
精神分析中客体关系评估作者: 彭红军[1]孟宪璋[2]龙英[3]作者单位:广州市脑科医院,广东广州,510370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精神科广州民政精神病医院精神科期 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Journ
12020次查看
1
2
3
4
下一页
查看
客体关系
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