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
罗伯特·L·莱希博士,世界备受尊敬的认知心理学家,在认知心理治疗领域享有国际盛誉的先锋作家和发言人。现任美国认知疗法协会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Therapy(AICT)会长、国际认知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美国行为和认知疗法协会会长、美国认知疗法学院院长。出版作品15部,其中包括全美畅销书《治疗焦虑》。 |
---|---|
|
|
|
行为激活( Behavioral activation, BA) 技术又称为应用行为分析法(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ABA) , 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由彼得·卢因森Peter M. Lewinsohn及其同事为治疗重症抑郁障碍MDD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案。其理论假设是,愉快事件的减少或厌恶事件的增加是抑郁发生发展的主要机制。目前费尔斯特的理论认为,抑郁行为是对偶然事件的回避反应。 |
|
|
|
|
|
现实疗法(Reality Therapy)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瑟(William Glasser, May 11, 1925~August 23, 2013)所开创的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1965年,格拉塞的《现实疗法》一书问世,标志着现实疗法的正式推出。在这本书中,格拉塞对传统心理治疗的一些基本理念作了批驳,系统阐述了现实疗法的理论和应用。 |
|
|
|
|
|
|
|
慈悲中心疗法(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CFT)是Paul Gilbert开发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将认知行为疗法、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佛教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概念相结合。CFT的关键是通过慈悲和自我慈悲的方法训练帮助人们发展内心的温暖,安全和舒适的自我体验,并与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