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康、精神分析与中国文化
作者: Michel Guibal / 45087次阅读 时间: 2002年1月15日
来源: 霍大同翻译、秦伟等人记录整理
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2v `clP]#kN#c0
C"J O`'i*}RS0精神分析笔记第十二讲
7m|^9I~b0发表时间:2002-1-25 15:28:55
WE@] S5hm F0心理学空间Y'a3{*T%i
  割礼,是上帝与犹太人之间的约定,是从多神教于一神教的转变的标志。尹立可以讲一讲中国宗教中的镜子的故事。
W jttMCG0
\w{BLW(DgM*|,V0  (听众:道教进山时要挂历一面镜子在背上,以避邪。)这之于我,类似自恋的神话,魔鬼见了自己的形象而死。心理学空间mh7z3tw9[8k f n3g ]
心理学空间 p Bn emm
  (听众:在镜子背面画上准提菩萨,然后对着镜子修炼,当从镜子中看到准提菩萨时就练成了。)这是认同,有一种转移,拉康说过“人一当充分认同镜子中的自己,就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什么,知道自己将死去。”我又想起了9世纪的波斯诗刊人Attar以鹦鹉为隐喻,说:如果人不思考,就模仿他人说话而认为镜子中的是自己;如果思考的话,则发现镜子中是他人,是他人在注视你、对你说话。
\4y2Al?^0拉康说实际上不是自我,而是大它在讲,大它控制了你的自我。心理学空间v.m5t;e+pg!C(K
心理学空间&s&Y+[/M{*g |9s+n9`&Ay
  它者与转移。心理学空间1~a;V;S,fvd0}l
心理学空间Q ipnD8[Y-Dj4op
  能指与认同。
%fcDmV"}0X"sB0心理学空间R1`3n `-c |&`
  于是你刚才说的不是模仿而是认同。拉康认为无语言则不能认同,意象不能自在,只有能指的存在才使认同得以支撑和成立。心理学空间@AHjMY([.U'^

1CQ,iJ(_&p/Gk0  我只讲到它者,其实有两个它者,一个大写的,一个小写的。拉康在此文之后很久才提出小它的问题,逐渐地发明了两个符号:A,a。
V6|'R,g3T W+F-t]0心理学空间 I@W._:t|
  拉康是从精神分析实践中来讲它者的,当然也结合了文化,包括东方的文化。无论如何,他象弗洛伊德一样将地窖里的东西挖出来,使之重见天日,在此意义上拉回到弗伊德。
-Z2lju\.T,`0J(X0
W:q+JvH\:k9fRb0  无语言,人是对称的,是语言引入了左右差别和人的不对称性。
`Pyj1\|S ~T0
v!uz9l-a5`1MI L ?0  左右问题是科学问题,而好坏问题是神学问题。心理学空间:uy E0b;D.y!u
心理学空间 a Wf:C-`V)n
  物理学家研究是否存在外星智能,于是信号,当然是用符号,比如手的形象。只寄一只手,外星智能如何知道这是左还是右呢?除了一个整合之外还要语言来说明它。
` _6r ] A'r0
EPF Z3z#fE0  物理学家认识到左/右独立于人的命令系统。基本粒子有左旋/右旋之分,所以宇宙有方向性,寄出一个手的符号,别的人就知道是左/右。
&C9h_;P^ n2h0
(s AZ }(H f%Y({(Kzk0  拉康提出更神秘的问题:镜子与语言的关系。心理学空间-J`(z2D(|M(La
心理学空间-p2B~%F#ej
  不仅佛、道,而且现代物理学都有一个朝向的方向。心理学空间A1Qd f5a W7|8h
心理学空间|#D f-e}6^ {
  拉康和科学力图将这两个问题分开。心理学空间Kc Bz N#N

9`g]0kc0sF0  拉康认为要建立一个精神分析科学就要做出这样的分开,不做道德判断。心理学空间,uA+D;yP
心理学空间+EkR4F?x
  教育学们有了镜子概念,就测试孩子某个年龄段上的经验是什么,比如25岁的人未经验过镜子便说不如18个月的婴儿。而精神分析学家不说正常与不正常,只说他未经历镜子阶段,这可能意味什么。心理学空间b-s(}+|!R@,` dFw W

a#r.~"oh.y&w-{6]-i0  拉康只谈逻辑问题。
j7TU1i;rfW0心理学空间k5Q8h}PU/m"u
  诸位正在接受分析的训练,所以我不愿回避精神分析的困难与复杂性。这个复杂性本身将唤起好奇心,而分析又使你们回到童年之中。
D |#q `:c8[7k1K0心理学空间7fFG6rq8J&z
  例子:在北京孤独症中心,一个母亲带了儿子,她通过说孩子而说了自己。其中孩子问父亲在哪里?父亲因为孩子的病而离家,偶尔想回家睡觉,她也需要,所以也同意。其实她也可以送孩子进福利机构,但她拒绝这样做,于是孩子缺了父亲,而她则缺了男人。这样她的情况变得很复杂。心理学空间r{m6wE_PjDe6_
心理学空间"xN1`NNe*f(D)o!A,b*E
  拉康利用人们对于复杂性的好奇而打开镜子的门。
'[Y C ~y7|PM.k0
2Tz_(O"y!\iq q0  Baptisme——洗礼。心理学空间B+^G1} E

$K6[-^1vm$~pU0  在中国有仪式,更多的是对祖先的祭祀。在基督教中也有一个仪式,不谈祖先,而只祭祀一个神。这正是耶稣会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k&P sti9n$M m!L2A#N0心理学空间NZJDE([,Y)k/s y
  洗礼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类似于文字的简化。在古文与今文之间出现了简化,切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文字学家的工作就是重建二者的联系——如词根、偏旁、部首。这个工作艰巨得很。心理学空间q0R.HMu@}J
心理学空间A(WZC:S
  洗礼仪式是在教学中,父母将孩子带来——要尽可能早的接受洗礼,因为如果在洗礼之前孩子死了就要下地狱——基督教的神甫不关心孩子的死活,只关心死后的事情。如果此时生病了教会也不管,因为教会管的是死后的灵魂。心理学空间?O:sXA$DW{
心理学空间k@NJc h Q
  孩子听到声音,这会留下痕迹,是它者在讲,仪式涉及父母、家庭和家庭的其它成员。
!xKM8C.qG8`H o0心理学空间Cd"N*~XcRQ}h
  端着洗礼盘,神甫用手搅一下水,然后将水滴在孩子的头上,很简单的解决方法。之后大家出来,到饭馆里吃一顿,大家都很高兴。
#FH_.W2_?F4V0
.B+RP3]Y0  假如一个人未受洗、25岁时想到该受洗礼,于是去教学问为什么要洗礼,神甫解释,与婴儿不同的是他能够理解。如果神甫不笨,就说有许多书你可以去看,在此意义上他就找到了婴儿身上的好奇心,利用书重新寻找根。心理学空间l#I Jq'r,dTmd

5xO1w"F2C"m,Z0  假如到了一个改宗的时代,成人来受洗。现在不是神甫滴水,而是自己俯身看水,并说“现在我进入了你们的宗教”,共同体同样回答说“我们同意你的进入”。此人看了镜子(水面)后转过身来与共同体的目光相遇,有点类似于母亲抱着孩子说“镜子中的那个人是你”,双说“你象父亲”等等。拉康在这个仪式中获得了灵感来谈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到了根源上了。
4L/|5u nS0
2d8HB{xt.U0  Immersion——浸入,如海底铺电缆一样的进入水中。
3uL dK1gn0在基督教还未建立之前,有浸入仪式。师傅和徒弟,师傅与神有某种关系,二个向湖中走去,逐渐地浸入水中,在水中相遇。当然,周围的山倒影在湖中。师傅让徒弟看水面,看到一个倒影,师傅也华侨地看水面,师傅与徒弟说话,此时会意识到这些话来自另外一个人——上帝。心理学空间E3p\5a6WQL)qN
心理学空间*jI.oih;x-[ Q
  神不仅仅有一个名字,整个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心理学空间 _/KA_U I/b-E(e#|

*t;{sH6@!f~/bT {0  Rabi认为《圣经》中所写的都是上帝的名字。通过这个,你在讲在内心注整个上帝的名字,只有一个词是你的名字。
;n!wmI,]%R0心理学空间P.hz)hb {%T+[
  拉康并未说语言都是上帝的名字,只说语言是大它的名义。
TD1~8k2Gn0心理学空间)U8rL)i;I9JCK MP
  1965年,他提出“父亲的名义”——父亲象征、隐喻上帝。心理学空间 ` V/ZxJW\m3H}b)L

A~ S8G^4G_ p,`1W'l3n9H0  精神分析实践中,病人在讲的时候认为自我在控制着这个讲话,但出现语误,表明有一个大它在讲。自我控制是不完全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虚幻的。心理学空间S},rgk/P
心理学空间N&R4xu oxe:p{)E!Zp
  上面的所有例子说的都是有一个它者,在西方传统中与上帝有关系。心理学空间'p6k9ygeML)UE

f `B!QBe*TG0  法国人习惯上总是说“我在丈夫”、“我的夫人”、“我的头痛”等等,这是一种倾向,把一切置于我的范围之中,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在分析中要打破这个习惯很难。语误揭示了它者,心的深处有一个它者,自我控制不到。心理学空间N?3C$Tn.^p

P S:q$g_@N0  似于师傅对徒弟说话,使我们意识到上帝,精神分析学家只说它者,它者在言说。
cf7H6C a8x9CQ0心理学空间y#Wz j*ZA-Qj5`|
  婴儿第一次见到镜子中的意象,只将它当成它者,逐渐地有了占有的倾向,说这是我的、是我,这实际上是压抑。说它者是真理的,说是我则压抑了它者。如男女二人从陌生到结婚,便说我的丈夫、我的妻子。其实即便是婚后,仍然有一个原来的它者的关系。
3G1cv+D9n4l*~-Ji0心理学空间*tY S@5}n
  精神分析的自由联想中,如果无语误则它者出不来,精神分析就是要揭示它者。
yfrB%~7J^y"_0心理学空间-z@ZVw6gk
  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来做分析,说我有我的事业、我的孩子、我的夫人、我的房子等等,什么都有了。分析学家问什么使你不舒服而来找我,病人说因为我的妻子有一个情人,有一个她的情人,我没有我的(男的)情人——性别线索是法语中的un——从而有一个欠缺。也许他可以去寻找一个男的。他的意思是所有的东西都有了,但妻子有一个东西而我没有。
g4cQm4K `q5o x0心理学空间1S`?%C$aJ
  弗洛伊德说了快乐的问题,在《超越快乐原则》中又谈了死亡冲动。男女相见,第一面都很高兴,当然同时也可能有一种忧虑(如弗洛伊德在火车上从玻璃中看见自己一样的忧虑)。处久之后不断重复,就不快乐了。因为如果是快乐的话就会同样的快乐,而二人显然不能象第一面时的那样快乐,所以重复的一定是新的东西——死亡冲动。
:NSwO0VI$gpg0心理学空间)M u"arYm2A|
  例如:法国有婚姻生活建议者,当夫妻二人各有各的情人之后去咨询——其间咨询者认为忠实的婚姻关系最为重要——于是说当初的快乐消失了,是因为陌生感消失了,于是在夫妻间寻找新的陌生感。
w_j? {pu0这没有错,但是过于简单,而且人们无法这样去做。
P%a3m0U*^'UZ!|0心理学空间 L4r}(Ya{I
  精神分析让病人做自由联想,找到它者,梦和语误是它者的显现。之前他要么压制了(不愿接受),要么压抑了(完全不知道)。
\)sl5Au5t)|5T X.p'v3}0心理学空间#m:lN6v T0KO+]V
  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不断有一种重复的死亡冲动——涅槃原则,拉康后来将二者与大它联在一起。重复的就是大它的语言,以语方来表达的。弗洛伊德谈到涅槃原则,拉康在罗马会议谈到语言时将涅槃命名为它者。涅槃是印度的、远东的,从文化上讲也许就是它者在东方、在中国。心理学空间/W;\R#_4E"_ Z,Z

)Ho\U^$v0  Etre(是,存在)——autre(它)
~ItAD0
&b A*T!XM6J0  拉康工作一生思考镜子。因为拉康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死后能够成为大它,我愿意死亡。”表明拉康未充分地作为大它,这成了未解决的问题。心理学空间 W$d#V'\0TxwP

$T`5s aG|!{+eT_0  Manque a atre(要存在的缺失)。心理学空间;`"|5}P.M kQ:Z

YpY L2^(N J0  欠缺与desir联在一起。存在是本体意义上的,有欠缺的存在,拉康写为desetre,很复杂。拉康加了一个a——要存在的缺失。为什么加a,法国人也未懂。心理学空间uJA*VMfn
心理学空间7F ^1?:i9@-Bfvj:N
  为了简单,最好只说manque etre——存在的缺失。
k%WT Ajn0心理学空间Q UQ;jW
  拉康在整个研讨班上始终说“我是一个被分析者,我让大它说话”,此有矛盾:成了大它就死亡,但是又说“讲是大它在讲”。大它在讲的时候是一种存在的瓦解(desetre)在讲。心理学空间6E*a8F RD]W r
心理学空间m6AY S;i}D
  ET/RE,让大它讲,存在被切分成两、三个部分,类似于讲真理时只能半讲midire。心理学空间;is0r |5{L+W$I
心理学空间 Q$},\\ c
  解构。
-TV+JyJ]]*z0
H ~~2A2KhU+zC0  中国通过字的分析与许多意思相联,西文则不一样,字分解之后就无意义了。心理学空间 Z$|jS|%h@+k[
心理学空间:LT/{?,Ed7`+D
  拉康说,如果你了大它,就不能讲话,讲话时讲话没有意义,讲话是对存在的解构。
(IB8d#`2Jk-Oi]0心理学空间OP]]'U!om
  拉康区别精神分析的话语与大它话语:后者说了许多而什么也没有讲;前者试图说什么,但是只是能说一点。
Q bm5a6sF6j0
'|Z }%r,W\ R6im0  拉康不是道、佛的智者而不管人世,拉康对人世的事很有兴趣,如1968年运动中拉康停止了研讨班到街上去听人们说,因为大家一直沉默,现在开始说了,精神分析当然应该在街上鼓励大家说。
w#rE~-}8mq0心理学空间*w/y9e_ P n$c.y#_rj%J$n
  拉康对社会有很强的兴趣。心理学空间} c"D3w9c#g l:Y;s

EcriT+a?x0  一个例子,一个人来问:“你是不是拉康派?”拉不回答。因为病人有一个缺失,回答之后则终止了分析关系。当同事问他这个问题时,拉康曾说:如果有一个人不是拉康派的话,那个人就是我;我也不是弗洛伊德派,我只是回到弗洛伊德。拉康认为讲拉康派和弗洛伊德派是无意义的,拉康说:我只是说母语。心理学空间vV^b7B i8N}G9\2e
心理学空间p Dz,]a
  也许在另一种语言中拉康的信息更能传递。心理学空间A$W`z{&u MZ~0C

0pwT+K | d \0H0www.psychspace.com心理学空间网
«没有了 拉康学派
《拉康学派》
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